急性阑尾炎不能吃什么
急性阑尾炎不能吃什么
1、患者在手术之后的24小时之内,应以流质食物为止,直到肛门开始排气预示肠胃功能恢复后,可供给半流质食物,术后10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
2、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手术之后,一定不能吃会令胃部发生胀气的食物,以免影响食物吸收、伤口愈合,常见的食物有黄豆、荞麦、土豆等。
3、手术之后也应少吃纤维含量过高的食物,以免胃肠道难以消化,影响疾病康复,比如芹菜、韭菜、香椿、菠菜等。
4、肥腻食物是患者手术之后一定要避食的,肥腻食物容易在胃肠道内滋生细菌,诱发细菌感染。如肥肉、火腿、羊肉、排骨等。
5、手术之后,患者要禁食发物,由于患者身体未完全康复,抵抗力较弱,食用发物之后可能会导致炎症发生,常见的发物有狗肉、羊肉、笋、牛肉、公鸡肉、鲤鱼等。
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有什么不一样
急性——开刀了事 慢性——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诊断:慢性阑尾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的病因很多,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病史 反复发作者的以往急性阑尾炎病变多较严重。病史询问中应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如曾并发阑尾炎脓肿或炎性包块史者,诊断价值更大。 、
2.有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和压痛 阑尾壁增厚、管腔狭窄、排空受阻易诱发急性感染或有残余感染,常引起右下腹痛和压痛。慢性阑尾炎引起腹痛和轻压痛的部位应与以往急性阑尾炎时相同,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3.X线钡餐检查 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尤在无典型的发作史时,钡餐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尚可排除其他病变。慢性阑尾炎的X线征象为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可根据回盲部显影的位置来判断压痛点与阑尾之间的关系。
诊断慢性阑尾炎并不容易,其确诊必须建立在排除一切可以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疾病的基础上。因此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持慎重态度.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看懂了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从各个方面了解了慢性阑尾炎,不管怎样,慢性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都是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的,所以对于发现了的话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早的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急生阑尾炎手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物局限于盆腔,这就是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
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是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起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即可吃流汁饮食,第2-3天吃软食,第4天可吃普食,这也是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
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还有如病人是年老体弱者,术后要注意保暖,每日需拍背助咳,防止产生坠积性肺炎。保大便通畅。
阑尾炎手术恢复期
急性阑尾炎是医学上外科中常见的一种病,排在各种急腹症状的首位。该病常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者是阑尾点压痛、反跳痛,由于急性阑尾炎的病情是多变化的。其临床的表现呈现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大多数的病患白细胞与其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这其中的一种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通常被人们分为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大家知道急性阑尾炎手术恢复期的饮食吗?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急性阑尾炎手术恢复期的饮食你了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急性阑尾炎手术恢复期的饮食。
急性阑尾炎手术恢复期的饮食1、急性阑尾炎手术后10天内不要吃牛奶和鸡蛋等高蛋白的食物,不能吃含有大量粗纤维的食物,比如韭菜、绿叶类蔬菜。还要含糖高的东西也不要吃。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未通气前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包括水也不能喝。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在通气后可以喝一点温开水,然后可以进食萝卜汤,这个时候吃萝卜汤很好,萝卜汤又叫通气汤,吃了有利于肠道的蠕动,可以让手术者早点排便,早点恢复胃肠功能。(一般手术后第二天会通气,不过也得看个人体质)。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在通气后的第二天可以进食一些稀粥或者汤,但是注意不能油腻。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在通气三四天后就可以慢慢的增加食量,也可以开始吃一些水果了,比如香蕉或者苹果,其他的水果暂时还是不要吃。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10天内可以吃的菜有冬瓜、萝卜、花菜等。手术后可以炖点黑鱼汤给患者喝,这个有利于伤口的合拢。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在炖汤的时候不要放生姜哦。水果可以吃香蕉和苹果。
阑尾炎治疗费介绍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居外科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2.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患者既往有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经常有有下腹疼痛,部分患者仅有隐痛或不适感。
根据急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不同,治疗费用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4000元不等。
阑尾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急性阑尾炎是什么病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危害很大的疾病,当然了急性阑尾炎也是有很多分类的,不同的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年代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现代报道也始见于五十年初。五十后期,在中国医务界掀起过一股治疗本病的针灸热,1958年9月27日的《文汇报》曾作专题报道。
至五十年代末,就有单位统计针灸治疗各型急性阑尾炎1542例,总有效率成人达84.2%,小儿为6.3%[1]。六十年代初,又通过2925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分析,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有效率为80.06%,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有效率52.68%;阑尾脓肿有效率35.60%[2]。
近二十年来的大量实践已完全证实,针灸可作为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针灸也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在治疗方法上,可以说应有尽有,几乎各种穴位刺激之法都有报道,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穴位激光照射针治疗,不仅疗效与其他方法相似,而且较安全而无痛苦,更易为病人所接受。
关于针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作用机理,也做了不少工作。早在五十年代末,上海就建立过针灸机制研究协作小组。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改善阑尾的血液供应,促进机体对炎症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清除,恢复和加强阑尾有效的蠕动,有利于阑腔的排汇及炎症的吸收,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从而使病变的部位获得恢复。
近来人们还发现,人的阑尾并非退化器官,它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切除阑尾的人中,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4]。从这一意义上说,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就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了。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其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暴饮暴食不说,吃完了还要马上做激列的运动,这其实也是引起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原因,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急性阑尾炎是什么病
可以说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危害很大的疾病,当然了急性阑尾炎也是有很多分类的,不同的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年代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现代报道也始见于五十年初。五十后期,在中国医务界掀起过一股治疗本病的针灸热,1958年9月27日的《文汇报》曾作专题报道。至五十年代末,就有单位统计针灸治疗各型急性阑尾炎1542例,总有效率成人达84.2%,小儿为6.3%[1]。六十年代初,又通过2925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分析,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有效率为80.06%,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有效率52.68%;阑尾脓肿有效率35.60%[2]。近二十年来的大量实践已完全证实,针灸可作为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针灸也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在治疗方法上,可以说应有尽有,几乎各种穴位刺激之法都有报道,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穴位激光照射针治疗,不仅疗效与其他方法相似,而且较安全而无痛苦,更易为病人所接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