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治疗27种常见疾病

小儿推拿治疗27种常见疾病

病症1: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病症2: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病症3:腹胀、呕吐

推拿位置:手阴阳,即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推拿方式: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效: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状。

病症4:腹胀、疳积

推拿位置:四横纹,即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效:可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症。

病症5:呕吐、咽痛

推拿位置:天柱骨,即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效:可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病症6:痢疾

推拿位置:端正,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效: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等症。

病症7:腹痛

推拿位置:一窝风,即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效: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主治一切腹痛,还可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病症8:腹痛腹泻

推拿位置:肚角,即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

推拿方式:用拇、示、中三指做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功效:此穴为临床止痛要穴,对寒性腹痛及伤食腹痛也相当有效。主治腹痛,腹泻等病症。

病症9:小儿遗尿

推拿位置:龟尾,即尾椎骨末端。

推拿方式: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功效:可疏调肠腑,司调二便。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痢疾等。

病症10:消化系统疾患

推拿位置:腹阴阳,即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推拿方式: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效: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疾病也是小儿常见病,特别是遇到天气无常的冬季,宝宝抵抗力差,周围环境稍存诱因就容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哮喘、肺炎等病症。

病症11:小儿感冒

推拿位置:肩井,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推拿方式: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效:可帮助发汗解表,补益气血。除了可以治疗感冒外,还可以应对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状况。

病症12:鼻塞流鼻涕

推拿位置:迎香,即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推拿方式: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效:主治鼻塞流涕,因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故命名迎香。

病症13:受寒感冒

推拿位置: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推拿方式: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功效:可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可用于一些寒症,主治受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

病症14:呼吸道疾病

推拿位置:小横纹,即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效:可开胸散郁,化痰涎。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15:百日咳、肺炎

推拿位置: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推拿方式: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功效: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病症16:咳嗽痰多

推拿位置:五指节,即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推拿方式: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效:掐或揉五指节可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主治咳嗽痰多,腹痛,惊惕不安,惊风抽搐等。

病症17:咳喘

推拿位置: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推拿方式: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效:可益肺理气,止咳化痰。主治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18:胸闷

推拿位置: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推拿方式: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效: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主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除了消化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外,还有很多症状都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的方式进行缓解。比如头痛、宝宝夜间多汗、夜间哭闹等等症状。

病症19:小儿鹅口疮

推拿位置:退六腑,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可治一切热证。主治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腮腺炎,大便干燥等症。

病症20:头痛

推拿位置:耳后高骨,即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推拿方式: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效: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主要是疏风解表功效。

病症21:白天或夜间多汗

推拿位置:肾顶,在小指顶端。

推拿方式: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效: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主治白天或夜间多汗,也可以解颅,即囟门应合不合症状。

病症22:夜啼

推拿位置:小天心,又称鱼际交,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效: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病症23:急惊风

推拿位置:老龙,即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处,称掐老龙。

功效:可开窍醒神,退热。主治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病症24:惊风

推拿位置:总筋,在掌后腕横纹之中点。

推拿方式:以指按揉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

功效:可震惊醒神,主治惊风,夜啼,潮热,呕泻等症。

病症25:强身健体

推拿位置:脊柱,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推拿方式: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效: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症。

病症26:烦躁不安

推拿位置:涌泉,即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推拿方式:用拇指面向足趾推称推涌泉;用指端揉,称揉涌泉。推揉50次。

功效:可引火归源,退虚热,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足心发热及心中烦闷,以及烦躁不安等症。

病症27:虚烦内热

推拿位置:内劳宫,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推拿方式: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效: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小儿咳嗽喘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在儿科,对于小儿咳嗽气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小儿推拿是要根据他的症状,然后辨别他的寒热,选择他的穴位还有经络进行推拿,一般小儿推拿的方法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决定推拿的次数,然后决定一个疗程。

小儿推拿比较专业,穴位的定取,还有一些经络的选取,是需要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进行选择,所以小孩子如果咳嗽气喘需要做推拿,还是建议去医院的小儿推拿科,由医生根据小孩的情况进行推拿,家长不建议自己在家里给小孩推拿,因为小孩子他的身体都比较娇嫩,如果是力度没搞好,有可能会对小孩子有一定的损伤,所以还是建议去医院,由专科的医生给小孩子做进行推拿治疗。

宝宝咳嗽嗓子哑了怎么办

1、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2、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孩子总咳嗽怎么办才好?如果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小儿推拿的副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青睐小儿推拿,但大部分人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旦推拿手法不当,有可能使小儿的病情越加严重。那么,小儿推拿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据专家介绍,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另外,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时间和刺激强度。可以选择到一些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等。还有,推拿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手法的特性而定,推拿一次的时间约为15~20分钟。通常每日推拿一次,高热、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可每日推拿两次,慢性疾病则可隔日推拿一次。

小儿推拿的误区

1、不少家长没有明确小儿的病因就盲目推拿治疗。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2、推拿的力度、时间、次数不当。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时间和刺激强度。可以选择到一些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等。还有,推拿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手法的特性而定,推拿一次的时间约为15~20分钟。通常每日推拿一次,高热、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可每日推拿两次,慢性疾病则可隔日推拿一次。

3、推拿的环境不适合。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声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其次,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4、不是所有小孩都适宜进行推拿。另外,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以及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患儿切不可进行推拿治疗。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27种常见疾病

由于宝宝肠胃功能发育未完善,特别是婴儿时期的宝宝,因此特别容易因为各种刺激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腹泻、小儿便秘、腹痛等病症。

病症1: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病症2: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病症3:腹胀、呕吐

推拿位置:手阴阳,即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推拿方式: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效: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状。

病症4:腹胀、疳积

推拿位置:四横纹,即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效:可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症。

病症5:呕吐、咽痛

推拿位置:天柱骨,即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效:可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病症6:痢疾

推拿位置:端正,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效: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等症。

病症7:腹痛

推拿位置:一窝风,即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效: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主治一切腹痛,还可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病症8:腹痛腹泻

推拿位置:肚角,即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

推拿方式:用拇、示、中三指做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功效:此穴为临床止痛要穴,对寒性腹痛及伤食腹痛也相当有效。主治腹痛,腹泻等病症。

病症9:小儿遗尿

推拿位置:龟尾,即尾椎骨末端。

推拿方式: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功效:可疏调肠腑,司调二便。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痢疾等。

病症10:消化系统疾患

推拿位置:腹阴阳,即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推拿方式: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效: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疾病也是小儿常见病,特别是遇到天气无常的冬季,宝宝抵抗力差,周围环境稍存诱因就容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哮喘、肺炎等病症。

病症11:小儿感冒

推拿位置:肩井,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推拿方式: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效:可帮助发汗解表,补益气血。除了可以治疗感冒外,还可以应对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状况。

病症12:鼻塞流鼻涕

推拿位置:迎香,即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推拿方式: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效:主治鼻塞流涕,因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故命名迎香。

病症13:受寒感冒

推拿位置: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推拿方式: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功效:可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可用于一些寒症,主治受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

病症14:呼吸道疾病

推拿位置:小横纹,即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效:可开胸散郁,化痰涎。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15:百日咳、肺炎

推拿位置: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推拿方式: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功效: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病症16:咳嗽痰多

推拿位置:五指节,即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推拿方式: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效:掐或揉五指节可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主治咳嗽痰多,腹痛,惊惕不安,惊风抽搐等。

病症17:咳喘

推拿位置: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推拿方式: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效:可益肺理气,止咳化痰。主治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18:胸闷

推拿位置: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推拿方式: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效: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主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除了消化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外,还有很多症状都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的方式进行缓解。比如头痛、宝宝夜间多汗、夜间哭闹等等症状。

病症19:小儿鹅口疮

推拿位置:退六腑,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可治一切热证。主治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腮腺炎,大便干燥等症。

病症20:头痛

推拿位置:耳后高骨,即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推拿方式: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效: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主要是疏风解表功效。

病症21:白天或夜间多汗

推拿位置:肾顶,在小指顶端。

推拿方式: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效: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主治白天或夜间多汗,也可以解颅,即囟门应合不合症状。

病症22:夜啼

推拿位置:小天心,又称鱼际交,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效: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病症23:急惊风

推拿位置:老龙,即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处,称掐老龙。

功效:可开窍醒神,退热。主治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病症24:惊风

推拿位置:总筋,在掌后腕横纹之中点。

推拿方式:以指按揉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

功效:可震惊醒神,主治惊风,夜啼,潮热,呕泻等症。

病症25:强身健体

推拿位置:脊柱,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推拿方式: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效: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症。

病症26:烦躁不安

推拿位置:涌泉,即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推拿方式:用拇指面向足趾推称推涌泉;用指端揉,称揉涌泉。推揉50次。

功效:可引火归源,退虚热,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足心发热及心中烦闷,以及烦躁不安等症。

病症27:虚烦内热

推拿位置:内劳宫,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推拿方式: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效: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小儿推拿护理作用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有病,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滞颐(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有哪些 小儿推拿的护理作用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当小儿生病时,可以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咳嗽、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疾病,且治疗效果十分显着。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通过按摩,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正气充足,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功效;二是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容易发生危急状态,而推拿可以起到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小儿推拿的特点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小儿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不需要任何器械、药品和医疗设备,只要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小儿身体的各位部位施行手法,即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小儿推拿的操作十分简单,易学易懂,只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规律,多练习几次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了。

2、见效快、疗效佳。临床证明,小儿推拿对于小儿的常见疾病、多发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

3、安全稳当、不易反弹。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并依照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都不会出现危险或不安全的问题。

4、没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小儿推拿是一种单纯的手工理疗手法,在治疗中避免了某些药物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毒性反应,同时也纠正了药物中因剂量不适而对患儿身体所引起的危害,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方法。

5、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应用小儿推拿疗法,一般小儿不会有任何的痛苦感,连服药都不需要,这样能够消除小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小儿推拿是推左手还是右手 小儿推拿的好处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使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如果小儿有病,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腹痛、便秘、厌食、哮喘、滞颐(流口水)、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肌性斜颈等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小儿推拿,使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相关推荐

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主要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等特点,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机械的作用,达到活血、调节经络、防治小儿某些疾病的作用。一般是针对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有疗效。早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应症也很广,如腹泻、呕吐、便秘、发热、咳喘、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有些快的仅治疗1-3天就能见效。一般在治疗小儿腹泻上,会要求家长给患儿换奶粉,停止辅食;但用小儿推拿治疗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正常饮食,经过慢慢调理,均能缓解病情。小儿推拿在针对小儿感冒发烧、消化不良、

小儿推拿能治咳嗽吗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等多种小儿常见疾病。那么,小儿推拿治疗咳嗽吗? 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推拿手法主要有: 1、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推拿者可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30~50次。此法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此法具有宽胸

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

1、小儿推拿对秋季腹泻(湿热泻)很有效,多年来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推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防止脱水现象发生,一般治疗1-2天发烧、呕吐停止,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天大便可控制在4次以下,4-5天痊愈。 2、小儿推调理秋季腹泻(湿热泻)原则: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小儿推拿穴位: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顺揉中脘、顺摩腹、推下七节骨、分推腹阴阳、捏脊、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揉脾、胃俞,如果腹泻严重时,配合艾灸肚脐,关元,肾俞,大肠腧,一般配合艾灸,3天一定起效。 4、推拿疗法治疗

小儿推拿注意什么 把握好推拿的时机

幼儿在在饥饿或者过饱的状态下不利于发挥推拿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宜进行小儿推拿治疗,如果小儿烦躁哭闹,应当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再进行推拿操作,儿童较好的配合,有利操作手法的实施和准确。

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1、运内八卦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1.2、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 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1.3、按揉中脘1分钟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小儿推拿治腹泻管用吗

一、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管用吗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本文给您介绍小儿推拿法,帮您巧治宝宝腹泻。 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也不要急着往医院送,只要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完全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

孩子咳嗽按摩哪个部位

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但它并非是一个疾病,而是很多潜在的病理异常的临床表现。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咳嗽反应是为了清除气道内的刺激性物质、多余或异常的分泌物,有可能是继发于气道内外压力异常的反应。 小孩子如果出现咳嗽了,家长的如果是想给他按摩,这时候要看他的一些合并症状,像如果一般痰比较多,比较粘稠,它难以咳出来,可以适当的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一般是用空心掌从下往上振动的拍背,有助于痰液的排出,按摩一般如果是进行小儿推拿治疗,还是建议去医院,由小儿推拿科的专业的医生对宝宝进行推拿,家长不建议自

小儿捏脊的利弊

1 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尤其是现在气温突降,对于孩子受凉、腹泻、食欲不振,如果推拿手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小儿捏脊的利弊 2 调理肠胃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小儿捏脊的利弊 3 治愈

新生儿鼻塞怎么处理呢

可以喝点菊花茶或者是清凉降火的草茶都可以的,但是要少喝,尽量少喝点,不要给喝得太多, 再就是可以吃点小儿感冒清热颗粒对于感冒效果是不错的。再就是可以去小儿推拿科进行推拿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推拿有助治疗宝宝发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太阳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