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防治措施
儿童多动症的防治措施
多动症是儿童群体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大家知道它表现吗?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好动。孩子患上多动症,给家长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积极的做好预防,了解多动症的防治,可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
一、孕妇应自然顺产
常见的多动症的防治方法主要就是孕妇应自然顺产,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提倡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的比例较高。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谨避寒暑,精神安宁,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二、避免近亲结婚
做好多动症的防治工作,应该要避免近亲结婚,提倡婚前进行检查,配偶的选择也应注意,要尽量注意有无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精神疾患,以免孩子会患有多动症。适龄结婚,不要早婚,早孕,也不要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三、和谐的生活环境
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快中渡过童年,不要盲目的望子成龙,剥夺了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从而导致多动症。多动症的防治还要注意合理的营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防治多动症要从各方面进行,大家需要多了解,通过上述对多动症的防治的讲述,希望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疾病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该怎么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呢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病程很长的儿科疾病,儿童多动症治疗常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儿童多动症,及早的发现,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大家需要去了解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发现疾病,从而恢复健康。那么,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下面大家来了解下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吧。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一、 注意力是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二、 活动是否有目的性
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应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三、 学习是否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症状异常时,孩子走路或奔跑时容易摔跤;上体育课时常有不正确的动作,但难以纠正;
儿童多动症症状还会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节奏;跳绳、踢毽子动作不如其他儿童协调灵活;
只是由于缺乏自控,在一些场合和环境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作、表现,甚至出现一些异常的儿童多动症症状:
比如人们经常谈到的多动儿童的运动失调、共济失调,具体表现在走路时不沿着直线前进而走5形,这些也是异常的儿童多动症症状。
如何区分小孩好动与多动
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多动症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冲动和多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有的孩子表现为注意力缺陷,而有的孩子表现为多动、冲动。
家长们经常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孩子过分好动就是儿童多动症。其实不然,“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个孩子过度老实不动,那也不太正常。
如何区分“好动”与儿童多动症的“多动”呢?简单来说,区分它们要看孩子“好动”的表现是否分场合,分时间。多动症的孩子的多动和冲动是不分场合的,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大家在非常安静的在电影院里面,或者在教室里,他会突然的出怪声,这就属于多动症,如果是很好动,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能守纪律,能跟随大多数人做好很多活动,这就不是多动,不是多动症的病理性的症状。当然,多动症还有其它一些特征,如果您的宝宝,有“多动”的问题,可以向医生咨询,并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认孩子是否患有儿童多动症。
常见的儿童多动症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是引发儿童多动症的病因的主要因素。大约有四成患儿的父母,或者其同胞曾经也有类似的病症表现,单卵孪生儿中,患上儿童多动症的群体的发病率,相比较双卵孪生儿比例相对比较高,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所以,对于遗传因素,大家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和注意。
2、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儿童多动症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比如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心理环境,都是引发儿童多动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很多儿童多动症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或者破裂的家庭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多动的病症表现,严重危害到他们的正常身体发育。
3、生物因素以及身体状态也是引发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之一。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主要是儿童身体内的中枢单胺类受体更新的速度比正常的孩子相对较慢,这是引发疾病加重的主要因素。很多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他们的前额叶影像图一般要比正常的儿童颜色暗一点,由于他们的统管注意力和执行大脑中枢神经出现缺陷,才引发儿童多动症的发生。
4、心理社会因素是引发儿童多动症最为常见的病因。很多孩子之所以患上儿童多动症,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引发的,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而且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等物质也可能会使儿童的伤害加重。
儿童多动症或是心理疾病
多动症是儿童期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有的人会觉得既然不是生理疾病,那么饮食上也没啥好忌口的,但事实是多动症儿童要忌口的食物还不少。
1、忌多食含铝量高的食物。
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能使人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金属元素,儿童多动症患者不要使用没有涂膜的铝质食具、容器、或用其煮高蛋白、酸性食物和饮料。
2、忌偏食。
这是重要的儿童多动症的饮食禁忌。患者大脑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智力开发,需要各种营养成分以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提高判断力,减少失误。因此,患者儿童多动症患者切忌偏食,特别应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肉类和动物肝。
3、忌食含铅量高的食物,避免使用含铅食具。
铅的摄入对患者有相当影响,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铅食具,不吃受铅污染的食物。儿童多动症的饮食禁忌还要注意不要饮用酒精类饮料,因酒精生产过程中最易受铅污染,酒精进入体内还会促进消化道对铅的吸收。
4、忌多食糖类。
甜点心、各式糖果、饮料、冷饮等含糖量高的食品,若摄入过多,能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则可能出现儿童多动症,故应少吃。
5、忌用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
这是儿童多动症的饮食禁忌之一,国外学者认为酒石黄等人工色素、香精、胡椒油等调味剂和儿童多动症发病有关。所以儿童多动症患者不宜吃有色素的食物,以及加调味剂的各种食品。
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
据统计,我国学龄期儿童中,多动症的发病率已达到3%~5%,而一些学龄前的儿童也有多动症的倾向。孩子不听话时,有的父母往往缺乏耐心,甚至训斥打骂孩子,其实,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关怀。父母只有全面了解多动症,在发现孩子有多动症倾向时,早期予以重视,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症,患此病的孩子智力大多正常,但行为上缺乏自控力,不能约束自己,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或者经常出现手脚和身体不停地运动,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发怒等症状,个别的孩子可有反复的怪动作,如眨眼皱眉噘嘴等,此病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的多动症倾向有哪些表现?
学龄前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有80%到7岁后会发展为多动症,所以家长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这样孩子今后恢复正常的可能也越大。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没有发病的具体时限,父母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做出判断:
1、婴儿期总要妈妈抱,喜欢哭闹,睡觉也总不好好睡,吃奶时吃吃停停,没有规律。
2、3~4岁的时候非常活跃,在家里调皮捣蛋,玩具到处乱扔,吃饭的时候常常会弄得满桌子都是饭粒和菜。
3、孩子到了5~6岁,该上幼儿园了,可是从来不听老师讲课,搞小动作,还会发出各种吸引别人注意的声音,如学狗叫等,而且喜欢招惹别的小朋友。
如果发现孩子的活泼状况明显比正常孩子多,就要引起注意,但是要正确的区别孩子是活泼还是多动,如果孩子在家里很活泼,但如果有客在时能安静下来,或是好动时有目的性,而不是瞎动,这属于正常的活泼。
该如何纠正孩子的多动症倾向?
1、父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教会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也可以给孩子安排较安静的活动来做,如读书,讲故事或剪纸等,让他在安静的环境下专心去做一件事。
2、让好动的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充沛的精力得到发泄。此时,不能责罚孩子,要知道多动不是故意的,要给他一些不违反常规的活动机会,这样,孩子觉得父母理解自己,也不会有对抗的心理了。
3、如果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的倾向,首先要缓解他紧张的情绪,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耐心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要过多地指责他,更不要用“不要”“不能”等词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有表现的机会。父母的赞扬,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内报告,儿童多动症患者,其家族成员中有儿童多动症病史者占13.6%,父辈或同辈有类似疾病患者各占50%。
小儿多动症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1.儿童多动症诊断是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容易兴奋和冲动。
2.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儿童多动症诊断是做事常有始无终。
3.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这是儿童多动症诊断之一。
4.情绪不稳,儿童多动症诊断是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5.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也是儿童多动症诊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