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晕倒警惕心脏病
无故晕倒警惕心脏病
无故晕倒的致病原因可能有很多种: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脑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等,患者无故晕倒需警惕心脏出现毛病!
血管迷走性晕厥。这种最为常见,多发于年轻人,发作时往往有固定的诱因,如排尿、咳嗽、疼痛、情绪紧张、恐惧、天气闷热、剧烈运动、空腹等。晕厥有时发作前无任何症状,会很快恢复,无后遗症,有时会出现血压和/或心率减慢,这种晕厥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人通过特殊锻炼可以治愈,少数需要用药物或心脏起搏器治疗。
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表现为体位的突然改变后,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等。预防措施为,站立时要缓慢或扶物而起,不宜久蹲。
脑性晕厥。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的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常见原因有短暂脑缺血、脑干性晕厥、大动脉炎等。预防措施为,防止脑血管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痉挛,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暂停而致的晕厥,多由于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发病最为凶险。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动过缓或停搏引起,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晕厥。器质性心脏病,比如急性心梗、心脏黏液瘤、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等均可引起晕厥。
有以上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就医,心脏病可能突发,急性的话危害很大。
老做噩梦警惕心脏病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哪些情况容易出现噩梦?英国的专家告诉我们,首先,噩梦与服用某些药物有关,比如有助于扩张血管的,着一类药物被认为是“噩梦制造者”。还有多位医学专家认为,它会间接改变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平衡,进而诱发噩梦。
其次,在《荷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也证实了噩梦与心脏病存在一定关联。因为心脏病患者更可能出现呼吸问题,一半心脏有问题的人大都会出现呼吸不畅,甚至出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这种情况会导致大脑供氧量降低,引发噩梦。据相关统计,心律不齐会导致噩梦危险增加3倍,胸闷、胸痛可使其增至7倍。
再次,如果经常的做噩梦,专家还提示我们这可能是偏头痛发出的预警信号。一项研究发现,偏头痛发作前,人往往会做一些关于“愤怒”和“攻击”的噩梦。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偏头痛导致大脑发生了多种变化。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是噩梦的另一常见原因。英国的睡眠专家表示,睡眠太少容易诱发睡眠瘫痪症,也就是俗称的“鬼压床”,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患者觉得自己已醒来,可以听见声音、看到影像,却突然发现全身不能动弹,喊不出声,有时还会有幻觉。多数人在这个时候会觉得恐慌,所幸这种情形多半能在一两分钟内消失。这种也就像噩梦一样,会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又心存余悸。
有人曾经梦到过被追杀的情景,专家告诉我们这可能是认知障碍症或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发出的早期信号。有些人在梦中还会出现一些拳打脚踢的暴利行为,其结果可能会掉下床去,其实这也是一种睡眠行为障碍。一些研究发现,每100个有这种睡眠行为障碍的患者中,就有10~25人日后得帕金森症或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精神压抑、过度饮酒、脑血管疾病等,且多见于60~70岁的老年男性。因此,这个年龄段经常做噩梦的人一定要更加的小心。
美国的专家也告诉我们:这种睡眠问题是认知障碍症的重要标志。该障碍症确诊患者应该密切关注颤抖和记忆丧失等神经退化疾病的其他警示信号,以便能够及早的诊断及早的进行治疗。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水肿
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负荷过重,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所以会出现水肿,这也是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轻微水肿,就要警惕心脏病了
警惕呼吸急促是心脏病早期症状
有些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和一些其他小疾病的症状很类似,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忽略,但是一些小症状是不可忽视的,很有可能就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警惕呼吸急促是心脏病早期症状。
教你识别哪些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1、消化不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会引起的胃部不适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
2、下颌骨疼痛:疼痛扩散到下颌骨两侧,有时也只扩散到颈部一侧或双侧,此时也应警惕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3、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是心脏病发病前常见的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而且心脏病患者静坐几分钟后,呼吸似恢复正常,但是当心脏病患者重新开始走动时,喘息又立刻开始。
4、严重疲劳:心脏病患者的紧步急走后严重疲劳,疲劳得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而且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会导致的疲劳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全身性的。
前面是对心脏病的早期症状的简单介绍,希望您对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能有一定的认识。以上关于心脏病的早期症状的知识仅供大家参考。
警惕心脏病的六盏红灯
心脏病红灯之一:胸痛压迫 犹如大象踩胸口
胸痛是心脏病发出的最早期信号。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看法,典型的心脏病发作时,患者胸口会有难受的挤压感或者痛感,并持续2分钟以上,就像“一头大象踩在胸口”,胸口的疼痛有时可扩散到左肩或左臂。
心脏病引起胸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供血不够,如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但是,胸痛不一定就是心脏病。包括胸壁、肺脏、胸膜、食管的疾病,还有颈椎病、心脏病、胃病以及神经疾病等。其中,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或饱食时发生的,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的压迫感或是闷痛,向左肩部及上肢发散,经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注意,只是硝酸甘油,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丸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数分钟至半小时可缓解。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是疼痛的程度更重,不一定有诱发因素,而且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即使吃药也无明显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发作的部位变化多样,除了上面所说的典型部位外,还可以表现为牙痛、上腹痛及肩痛等,常常被漏诊或误诊,它们与普通的疼痛最大的区别是体力活动时才出现,经过休息或含硝酸甘油数分钟即可缓解。一般来说,有心脏病史的人只要出现15分钟以上的胸部急性疼痛,就应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心脏病红灯之二:心悸胸闷 心里揣个小兔
心里像揣个小兔子怦怦直跳,时常感到心慌、憋气,这在医学上称为心悸、胸闷,是心脏疾病发生前的典型症状。
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均可导致心悸。一般来说,健康人心脏活动敏感性增加时,也可能会有此感受,比如剧烈运动、高度紧张、劳累、情绪低落及兴奋,以及饮酒、喝浓茶及咖啡之后。因此,发生心悸时首先要找一找是否存在以上因素,当这些因素解除时,心悸也会随之消失。心脏病引发的心悸情况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是心律失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如果心悸发生频繁,且没有什么诱发因素,就要考虑心脏病或者其他器质性病变了。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胸闷症状比较明显、持续时间长,可能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的预警信号。
心脏病红灯之三:呼吸困难 大口喘气濒死感
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氧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出现呼吸困难时患者十分危险,随时有窒息而亡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及时抢救。
几乎各种心脏病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难。不过,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基本都出现在心力衰竭时。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特点为:首先,这类呼吸困难都伴随呼吸频率加快,就是通常所说的“喘”。假如感觉呼吸困难,却表现得很平静,就基本可排除心脏病的原因。其次,呼吸困难会随着体力活动的增加而加重,休息便可缓解,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很厉害,非得出去走走才能好”的情况。最后,呼吸困难在平躺时重,坐起来会好转。如果出现上述特点的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当呼吸困难、胸口有压迫感出现的同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濒死感。
此外,如果在严重呼吸困难的同时伴有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等,很可能是急性左心衰,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要及时送医院抢救。
心脏病红灯之四:水肿紫绀 下肢浮肿皮肤紫
水肿是体内液体过多,并在组织内聚集的状态。大部分水肿在按压时会出现凹陷,叫做可凹性水肿,即通常所说的浮肿;少数水肿在按压的时候不会出现凹陷,叫做非可凹性水肿。
身体很多部位都可以出现水肿,如颜面部、眼睑、下肢、腰骶部等。水肿的原因非常复杂,除心脏病以外,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等都是常见原因。
心脏病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可凹性,与肝肾疾病引起的水肿相比,按压时感觉硬度更大一些;
二是先出现在下肢,一般是从双足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三是劳累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傍晚时明显,晨起时减轻;
四是对称出现,同时伴发心脏病的其他表现。一旦发现水肿,必须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己服用利尿药物。
紫绀又称发绀,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黏膜呈青紫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口唇、舌、鼻尖、颊部、耳垂和指(趾)末端出现的紫绀最为明显。引起紫绀的疾病常常比较严重,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就诊,请医生帮助诊断原因。
此外,长期咳嗽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一个隐蔽信号,如果同时出现胸痛、胸闷等其他症状,要及时排查。
指甲上有横纹凹陷是怎么回事 指甲横纹凸起——心脏问题
有些人的指甲横纹是凸起的,如果是非常明显的凸起,则可能提示自身的心脏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有心脏病患者的指甲如果出现凸起的横纹,则需要警惕心肌梗死发作的先兆。
平时不要生闷气,爱护好心脏,多吃些对心脏好的食物,若凸起的横纹较多,建议尽快就医诊治。
孩子反复感冒警惕心脏病
孩子反复感冒,很多额家长都认为这是身体虚弱所致。但是医生提醒,孩子反复感冒不一定就是体虚,也有可能是心脏病引起,家长一定要注意。
据医生介绍,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是三种小儿最常见的先心病,都会导致患儿左侧心脏血液通过缺损流到右侧心脏,而后被右心室泵入肺。
肺内血液增多使肺充血,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发生感冒并诱发呼吸道感染,进而转发成肺炎,而且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多数人认为先心病症状是手指甲、口唇、面颊部发紫,其实部分儿童先心病症状不明显,甚至看似完全正常,不多注意很难发现。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频频感冒,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哭闹或活动后气喘、口唇发紫等,应警惕。
儿童心脏病的常见的表现
1.呼吸急促,喂奶困难或喂奶时呛咳甚至拒食,这些是比较明显的心功能不全的征象。
2.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消瘦、多汗,这些是心功能不全或心排血量不足的表现,家长切莫误认为营养不良或有佝偻病。
3、孩子易疲乏,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系,还有的儿童长出气,口周发青,这些症状都应引起重视。
4、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尤其是肺炎的孩子,可能与护理不当或抵抗力有关,但不乏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病情较重的小儿甚至可有哭声嘶哑和哭之无声,这是由于扩大的心脏或血管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5、有些严重症状,如小儿紫绀,浮肿等更应想到先天性心脏病,并找医生诊治。
心脏病患者的主要症状
心脏病的症状有:
1、肤色。这就要求我们会察言观“色”了。心脏病的症状包括了脸色发灰发白。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2、鼻子。如果感觉鼻子硬邦邦的,那么就是心脏部位的脂肪积累的太多。也可以表明心脏脂肪正在重大或者心脏病变的部位正在扩大等。这也是心脏病的症状表现。
3、呼吸困难和气短。心脏病患者在处于安静状态时,仍然会有一些呼吸困难的现象。这些心脏病的症状较为常见。
以上所描述的内容就是心脏病的症状,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如有人发现上述心脏病的症状出现在身上时,就请即刻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以便接受有效的治疗。所以要想患者早点控制病情,就请大家多多警惕心脏病的症状表现。祝各位患者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