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病因之一
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病因之一
在19世纪以前 ,高血压病一直被人们看成是普通的身体疾病 ,认为它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无关。从 19世纪初到 20世纪末 ,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人们逐步认识到 ,身体的疾病往往与心理的因素和社会适应的程度有关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它的发生除饮食习惯、环境、遗传等因素外 ,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高血压 ,保持血压的稳定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相关。有些职业可使这些人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电脑操作人员、接线员、电报员、调度员等。外界刺激因素可引起强烈的、反复的、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引起焦虑、忧虑等,使大脑皮质和皮层下中枢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冲突,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会丧失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为此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
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病因之一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七情有节,不但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亦能治疗和减轻某些疾病。如果七情太过,则不但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又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有人曾做过试险,如果使一个健康人处于舒适状态,并用语言暗示使之精神愉快,那么此人的血压就会有所下降,脉搏每分钟也可以减少8次。这也就说明了心情对人体是有很大影响的。
同时,高血压可引起心理的异常,其主要表现为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行动缓慢。患者也可出现幻觉,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自伤或自杀行为,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心理障碍的程度与高血压的波动、不稳定性有一定关联。
虽然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调查表明,高应激区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应激区的人群,这说明心理紧张程度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密切。高血压病患者多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比如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办事过分认真,容易激动、焦虑等。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首先应克服性格中易动、易焦虑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其次应制造一个和睦的生活环境;再者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个人适应环境和对付应激的能力,使自己能在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面前处之泰然。
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病因:
一、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二、血压调控机制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过多的体液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自动地调节身体许多功能的部分)的变化来调控。
高血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吸烟、精神和心理因素等是高血压的四大致病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基础。
遗传因素:现已证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
营养因素:①不利因素:饮食过咸(钠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特别是烈性酒)、动物脂肪摄入过高,均可使血压升高;②有利因素: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另一重要的发现是,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长期高能量摄入,导致超重、肥胖者,其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 倍。
吸烟:现已证明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精神和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又缺少体力活动者易发生高血压。
引起血压高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方面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显示,盐敏感者在血压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为15%~42%,在高血压人群为28%~74%。不同种族和人群盐敏感性个体的检出率不同,而且血压的盐敏感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而盐敏感之所以能够导致高血压发生,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钾和钙的缺乏、交感神经活性改变、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群分析,高血压的发生与基因存在密切关系,但仍然有许多争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种基因:①与RAAS相关的基因;②与利钠激素相关的基因;③NOS基因;④SA基因;⑤其他如:G蛋白beta3-亚单位基因825T、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醛固酮合成酶C- 344T等可以筛选的基因。
2、环境方面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食、营养、气候、地理环境、毒物、吸烟、应激、精神和心理因素等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血压引发肾病的原因
高盐饮食因素
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患高血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味偏咸,每天摄人的盐量较高。
饮酒因素
北方天气寒冷,饮热性白酒的人比南方人多,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之也增大。
精神心理因素
工作紧张、精神负担重、生活无规律、长期熬夜、睡眠或休息不足,均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遗传因素
国内外资料研究表明,高血压有较强的遗传倾向,但遗传因素只有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才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缺钙
人体缺钙也是高血压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天气因素
因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发生收缩,致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临床表现
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尿。高血压可导致其他脏器并发症: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
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血尿(显微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化验肾功能血肌酐迅速升高,短期内就可发展至尿毒症。常伴随恶性高血压其他脏器损害,如头痛、嗜睡、抽搐、昏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心脏扩大,心衰。
高血压肾病的病因
1、体重与肥胖因素:体重增加不但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也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身体越胖,患高血压病的危险越大。
2、高盐饮食因素: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患高血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味偏咸,每天摄人的盐量较高。
3、饮酒因素:北方天气寒冷,饮热性白酒的人比南方人多,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之也增大。
4、精神心理因素:工作紧张、精神负担重、生活无规律、长期熬夜、睡眠或休息不足,均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5、人体缺钙也是高血压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6、遗传因素:国内外资料研究表明,高血压有较强的遗传倾向,但遗传因素只有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才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7、天气因素:因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发生收缩,致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因不明者,称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时发时止,或头重脚轻,耳鸣心悸,血压升高。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吸烟、精神和心理因素等是高血压的四大致病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基础。
遗传因素:现已证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
营养因素:①不利因素:饮食过咸(钠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特别是烈性酒)、动物脂肪摄入过高,均可使血压升高;②有利因素: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另一重要的发现是,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长期高能量摄入,导致超重、肥胖者,其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 倍。
吸烟:现已证明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精神和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又缺少体力活动者易发生高血压。
肾病是怎么引起的
1、天气因素:因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发生收缩,致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2、体重与肥胖因素:体重增加不但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也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身体越胖,患高血压病的危险越大。
3、高盐饮食因素: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患高血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味偏咸,每天摄人的盐量较高。
4、饮酒因素:北方天气寒冷,饮热性白酒的人比南方人多,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之也增大。
5、精神心理因素:工作紧张、精神负担重、生活无规律、长期熬夜、睡眠或休息不足,均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6、人体缺钙也是高血压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7、遗传因素:国内外资料研究表明,高血压有较强的遗传倾向,但遗传因素只有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才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高血压怎么饮食
一、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总脂肪小于总热量的3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咖啡等。
二、降低食盐量: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临床试验表明,对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10.5克降低到4.7—5.8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
三、戒烟、戒酒: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要求戒烟戒酒,戒酒有困难的人也应限制饮酒。[1-2]
四、多吃菠菜。菠菜、豆类、芦笋等富含叶酸,可降低血压。
高血压的原因
一、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二、血压调控机制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过多的体液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自动地调节身体许多功能的部分)的变化来调控。
哪些人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高血压高危人群之一:老年人群。这是高血压患者的主力军,在临床上虽然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发生高血压病症,而且在这几年高血压患者也逐渐趋向于年轻化,但老年人依然是高血压的主要侵害对象,到了40岁以上就非常容易遭受到血压升高的侵害,所以中老年人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提前避免血压升高造成的健康危害。
高血压高危人群之二:肥胖、吸烟、高盐人群。这些人群都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这对避免出现血压升高的危险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些人群是高血压容易侵袭的对象。而且肥胖、吸烟和高盐这些都是常见的诱发高血压的因素,如果您属于这些人群中的一份子,就一定要提防高血压找上你。在生活中随时测量一下血压,另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早远离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高血压高危人群之三: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这是高血压发病的重点人群,所以在生活中这类人群要全面抵制血压升高。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遗传性,如果您的家中有高血压患者,您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您就是下一个高血压患者,这时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和戒烟限酒,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高危人群之四: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在高血压的众多病因中,人们容易忽视掉长期精神紧张这种病因。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工作压力往往明显过大,心理状态极容易产生不平衡。这种明显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从而引起心动过速,火气大。天长日久,血压就会升高,最终病魔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