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的五大功效
蚓激酶的五大功效
从第三代杂交蚯蚓中提取的超活性蚓激酶在心脑血管疾病调理中具有溶栓、抗凝、激活酶、活化细胞四大重要功能,近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已逐渐取代尿激酶、链激酶等心脑血管药物的垄断地位,被誉为“溶栓之王”。 ①溶栓 蚓激酶,作为一种生物基因活性酶制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用就是它具有极强的溶解血栓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蚓激酶进入机体中后迅速与血栓栓子中的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相结合,将其水解,以达到溶解
血栓的目的。蚓激酶不仅水解富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还能水解不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颗粒。因此蚓激酶对新发血栓和陈旧性血栓同样具有溶栓通脉的强大功效。对于各期血栓类病人疗效强大,作用肯定。 通过对蚓激酶的血液浓度测定及纤溶能力的血液跟踪检测,蚓激酶的溶栓能力要远远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不安全的也不方便的静脉给药调理血栓的方法。 ②抗凝 通过对蚓激酶的血液跟踪发现:蚓激酶可吸附凝血因子,并将其水解,同时又抑制了血小板在其表面的进一步的粘附。因此蚓激酶在调理已经发生的血栓同时又能防止新血栓的发生,解决了医学临床中经常发生的附壁血栓脱落而形成在调理血栓时发生其他组织栓塞的医疗难题,增强了溶栓的安全性。同时蚓激酶在溶栓抗凝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只吸附水解具有凝聚倾向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不破坏血液的凝血机制,因此不会出现溶栓出血的情况。 ③激活酶 临床观察发现:蚓激酶在体内激活纤溶系统。在人体内形成一个防止血栓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内环境,具有长期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另外蚓激酶又能显著延长血管闭塞时间,使血管不需外部药物作用,而通过自身的弹性调节来改善血流量,完成组织灌注,增强组织活力。 ④活细胞 蚓激酶,是活性最高的蛋白水解酶,它能激活人体的各种细胞,尤其对处于供血不足组织中的休克及半休克状态中的细胞,能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因此蚓激酶对于脑血栓、脑梗塞后遗症及心肌梗塞的恢复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蚯蚓的作用
一、农用价值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金属也可以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蚯蚓的运动和排泄物对改善土壤的质量非常有益可使土壤的透气性保持良好使土壤保持健康状态对农业有重要作用。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一英亩中的20-40吨泥土。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二、环境净化价值
蚯蚓体内可分泌出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纤维的特殊酶因此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纸、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因此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蚯蚓养殖工厂并把蚯蚓养殖工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由于蚯蚓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金属这类金属元素在蚯蚓体内的聚集量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蚯蚓可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三、营养价值
据测定蚯蚓的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约为4.4%~17.38%,碳水化合物约为11%~17.4%,水分 7.8%~23%。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约占鲜体重的0.04%~0.073%,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0.124%~0.188%等矿物质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蚯蚓食品在我国台湾及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极为畅销。同时蚯蚓也是某些寄生虫如线虫和绦虫的中间宿主如环细线虫和长刺后圆线虫等。
四、药用价值
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其味咸性寒。功能为清热、镇痉、止喘、利尿。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头痛目赤、喘息痰热、中风、半身不遂等病证。中医治疗前列腺等湿热下注泌尿感染等病中的常用中药该方是民间古方。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秃发。
心脑血管病常用什么药好
随着人的年龄越来越大,许多病症也随之而来,心脑血管病就是其中一个,那么心脑血管病常用什么药好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说明一下。
1第一,降宁蚓激酶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和类似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而且这种酶可以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或者直接水解纤维蛋白,起到跟踪溶栓的作用,抑制内原酶性凝血功能亢进,预防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
2第二,在平时可以服用五福心脑清,阿司匹林或深海鱼油,配合银杏叶片,血塞通等.有心绞痛的,要预备消心痛,或救心丸,丹参片等。
3第三,中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起病、急性发作、病后调养”的特性,具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对应剂型,而相对于化学药物较少的毒副作用,中药更适合心脑疾患长期治疗与调养。
注意事项:在平时心脑血管病病人要注意控制饮食,要低盐低糖,注意控制体重,多吃膳食纤维,粗粮啊,喝银耳粥可以降血脂,血稠患者平时饭菜宜清淡,以多吃些粗粮、绿叶蔬菜和瓜果。
蚓激酶肠溶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一类药吗
那么蚓激酶肠溶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一类药吗?主治功效一样吗? 蚓激酶肠溶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功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蚓激酶肠溶胶囊具有抗瞬、溶栓、改善全身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采用肠溶胶囊剂型的蚓激酶,能避免其在胃内被蛋白酶及胃液消化,延长了其在肠内存留的时间;蚓激酶具有只在有纤维蛋白存在时才能起纤溶作用的特性,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高纤溶状态时的出血倾向。 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因此,二者均有抗血栓的作用,主治功效是一样的,患者只要根据自身情况购买就可以了。
地龙的营养价值 地龙的营养成分
地龙中含有蚓激酶、地龙解热碱、琥珀酸、谷氨酸、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等。
蚓激酶肠溶片副作用有哪些
蚓激酶肠溶片副作用少,对心、肝、肺、肾等脏器及出凝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偶见有皮肤瘙痒、皮疹、呕吐、恶心等现象,但是很快会随着停药而自行消失。一般吃二到三个疗程就会见效,若还没见效,亦可在持续一段时间。
蚓激酶肠溶片一般是铝塑包装,12片×1板/盒。用法用量是口服,饭前半小时服用,一次2片,一日3次。所以一般一盒可吃两天,一般是3-4周围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2-3疗程,亦可连续服用至症状有好转。
蚓激酶肠溶片与血栓(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够跟踪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性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修复血栓发生周边坏死脑细胞,挽救半暗区。
蚓激酶肠溶片过期了还能用吗
蚓激酶肠溶片过期后是不能继续使用的,它的有效期一般是两年。蚓激酶肠溶片的主要有效成份为由新鲜蚯蚓体内提取、纯化而制成的一种含酶复合物。蚯蚓在祖国医学上称为“地龙”,长期以来干地龙作为中药有解热、利尿和降压作用。蚓激酶肠溶片是国家二类新药。
蚓激酶肠溶片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栓后遗症、外周血管闭塞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领域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近年来,在微循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蚓激酶肠溶片同国内临床上几种抗血栓病药品的比较尿激酶:在使用上用量难以掌握,量小,效果不明显;量大,易造成出血不凝,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蚓激酶肠溶片副作用少,对心、肝、肺、肾等脏器及出凝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偶见有皮肤瘙痒、皮疹、呕吐、恶心等现象,但是很快会随着停药而自行消失。
蚓激酶肠溶片以其明显的效果和副作用少,在药品市场非常的受欢迎。
蚓激酶到底能治脑血栓吗
[药品名]蚓激酶
[英文名]Lumbrukinase
[别名]博洛克
[来源]本品为由人工养殖的赤子爱胜蚓中提取分离而得的酶复合物,为微黄色粉末。本品属两种类型酶,即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PIasminogen Activator)和纤维蛋白溶酶(Plasminogen);其中还有类似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成份。
作用机理
蚓激酶已被证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它是一种多分子重组口服制剂,与血栓(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够跟踪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性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修复血栓发生后周边坏死脑细胞,挽救半暗区。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并越来越多地用在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心。
蚓激酶治疗脑梗塞
脑梗塞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地50%~60%。脑卒中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死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占整个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且致残率很高。在脑梗塞的急症期,控制脑水肿,增加脑血流量及脑组织氧饱和度等措施对病人肯定是有益的。
临床观察表明,665例脑梗塞患者接受蚓激酶胶囊口服15~28天的治疗,显效率为60.94%~73.66%,总有效率为88.0%~98.88%。98.6%的患者栓塞体积明显缩小,栓塞体积平均缩小率为74.1%。服药3~5天口眼歪斜和肢体麻木的改善率占79.85%。治疗后对于患者头昏头痛改善率为95.95%。舌僵语塞改善率为94.7%,口眼歪斜改善率为91.3%,半身不遂改善率92.3%,肢体麻木改善率92.9%,手足拘急改善率85.7%。
临床研究证实,蚓激酶与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不影响机体正常的凝血系统功能,可明显减少缺血半暗带的范围。采用蚓激酶治疗脑梗塞,对患者瘫痪肢体恢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病残率,且后遗症状轻微,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腹蛇抗栓酶和血栓心脉宁,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见的阿司匹林疗法和盐酸噻氯匹啶等药物,副作用轻微,是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较理想的类似t-PA作用的口服抗拴溶栓药物。
现在大家应该对蚓激酶能治脑血栓吗这个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了,可见这个药物是可以用于治疗脑血栓的,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脑血栓要乘早,最好是一发现就去医院治疗,这个疾病的治疗就好比跟时间在赛跑。
清血管的中药
1、清血管的中药之黄连
黄连又被人们称为王连、支连,是一种具有泻火解毒功能的常用中药,人们常说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的就是其味道非常之苦。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黄连正是一种解毒的珍贵药材。
在中医的典籍中,清楚的记载着它清热解毒的功效,在现代的临床医学中,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肠胃湿热引起的腹泻、呕吐、烦躁、耳目肿痛等症状,而这么多的病症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体内淤积了太多的毒素。
不过凡是败火的药材,其药性大多偏苦偏寒,如果过量的服用很容易对脾胃产生伤害,所以即使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也要慎重服用。
2、清血管的中药之地龙
地龙可提取出地龙蛋白,含有胶原酶、纤溶酶、蚓激酶、核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既能延长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体内血栓,又能增加大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全面改善微循环。
【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0、12-0、16g。地龙蛋白不宜直接服用,一般直接服用胶囊颗粒。注:有出血倾向和孕妇不可服用,切记!
3、清血管的中药之丹参
据《本草纲目》记载,丹参可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现代研究也表明其具有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提高纤溶酶等作用。
【食用方法】原料:丹参10克。先将丹参倒磨成粉末,放入保温瓶中,加入大半瓶的沸水,再将保温瓶的旋螺盖拧紧,放凉即可饮用。注:孕妇慎用!
蚓激酶是什么
蚓激酶已被证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它是一种多分子重组口服制剂,与血栓(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够跟踪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性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修复血栓发生后周边坏死脑细胞,挽救半暗区。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并越来越多地用在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心。
蚓激酶可治疗疾病
蚓激酶治疗冠心病
t-PA和PAI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对生物调节因子,对纤维持纤溶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t-PA可特异性地与血栓中纤维蛋白结合,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PAI则是其快速抑制剂可与t-PA及尿激酶不可逆结合而使其灭活,且可抑制尿激酶的作用,对调节纤溶系统起决定性作用。使冠心病患者PAI 活性增高,抑制t-PA活性,导致纤溶低下。尿激酶主要通过激活血浆中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具有溶栓活性的纤溶酶,从而降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块,使血栓融解。而蚓激酶还可直接融解纤维蛋白。有研究表明,AMI组患者治疗12h,血浆t-PA活性明显升高,至第3天,与治疗前差异仍有显著性,直到第7 天才逐渐恢复至原水平。而蚓激酶治疗5天后,可明显提高纤溶系统功能。因此尿激酶溶栓同时口服蚓激酶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减少溶栓后再梗塞的发生。
蚓激酶治疗脑梗塞
脑梗塞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地50%~60%。脑卒中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死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占整个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且致残率很高。在脑梗塞的急症期,控制脑水肿,增加脑血流量及脑组织氧饱和度等措施对病人肯定是有益的。临床观察表明,665例脑梗塞患者接受蚓激酶胶囊口服15~28天的治疗,显效率为60.94%~73.66%,总有效率为88.0%~98.88%。98.6% 的患者栓塞体积明显缩小,栓塞体积平均缩小率为74.1%。服药3~5天口眼歪斜和肢体麻木的改善率占79.85%。治疗后对于患者头昏头痛改善率为 95.95%。舌僵语塞改善率为94.7%,口眼歪斜改善率为91.3%,半身不遂改善率92.3%,肢体麻木改善率92.9%,手足拘急改善率 85.7%。临床研究证实,蚓激酶与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不影响机体正常的凝血系统功能,可明显减少缺血半暗带的范围。采用蚓激酶治疗脑梗塞,对患者瘫痪肢体恢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病残率,且后遗症状轻微,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腹蛇抗栓酶和血栓心脉宁,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见的阿司匹林疗法和盐酸噻氯匹啶等药物,副作用轻微,是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较理想的类似t-PA作用的口服抗拴溶栓药物。
蚓激酶治疗糖尿病
血浆GMP140是血小板或内皮细胞的活化释放产物之一,研究表明血浆内GMP140含量的测定也能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而TXB2为XA2的代谢终产物,后者具有很强的促血小板聚集和缩血管作用。诸多报导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浆GMP140和 TXB2水平显著增高,说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高,这是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早且发生率高及易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蚓激酶是从人工饲养的赤子爱胜蚯蚓中提取的一组酸性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口服蚓激酶2周后血浆TXB2水平明显下降,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蚓激酶对血小板粘附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浆GMP140水平治疗后也显著下降,说明蚓激酶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蚓激酶治疗肾病综合症
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198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蚓激酶具有溶栓,抗凝及去纤作用。目前已证实其作用机制,一是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类似t-PA)作用;二是与纤维蛋白结合使纤维蛋白迅速降解。具有直接和间接溶栓功能。肾病综合症患者常有内凝固系统的凝血活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增高促使血液凝固,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NS患者多数处于高凝状态,并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山东医大附院侯明等研究结果证明纤溶激酶活性(主要是t-PA)降低及纤溶抑制活性(主要是a2-PA)增强,是慢性肾小球疾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组的试验检查提示血纤维蛋白原及血黏度指标显著增高,这与国内一些学者的报道基本相符。设想该组使用蚓激酶治疗PNS的作用,就在于补充或增加了血液中t- PA的含量,从而使NS时血液纤溶系统中激活 与抑制因素的失衡状态得以重新平衡,起到抗凝和溶栓改善肾小球微循环的作用,达到降低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的目的。1983年日本宫崎大学美原恒使用蚯蚓提取物,临床治疗血栓栓塞疾病上千例,有效率达80%以上。1993年朱长连等报道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口服蚓激酶提取物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2例肾功能不全者,经过蚓激酶治疗后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是令人鼓舞的。该组20例PNS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5%,P<0.05有显著性差异。至于Ⅰ型和Ⅱ型疗效的差别可能与其病程长,肾损害的程度较重,病理类型不同有关。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做病理分型和疗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蚓激酶治疗肺心病
蚓激酶对肺心病的临床研究证实,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病人甲皱微循环检查表明,治疗前发现的红细胞聚集,血色暗红的现象得以改善,患者体内氧含量增多,胸闷气短,发绀症状减轻,没有出现不良反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心病的抗拴溶栓药物。
蚓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在3~7天内为急性,发病7天以上者为慢性。急性者用尿激酶等溶栓治疗效果好,慢性则基本无效。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多见,尚无理想疗法。单纯口服蚓激酶2粒tid,21天,结果表明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总有效率为79.99%,显效28.57%,总有效率接近小分子肝素皮下注射(82.20%)。蚓激酶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