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的中药 乌梅
解酒的中药 乌梅
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烦渴。 解酒中药:取本品30克,水煎服即可。
中药乌梅的药理偏方
1、用于肺虚久咳。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适用於肺虚久咳少痰或乾咳无痰之症。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一服散。
2、用于乾咳无痰,急、慢性咽喉炎。乌梅一个,洗净含服,上、下午各一次。
3、用于久泻,久痢。乌梅又能涩肠止泻痢。治久泻、久痢者,常与罂婴壳、诃子等同用,如《症治准绳》固肠丸。或乌梅炭15克,捣碎後水煎服,每天三次。
4、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蛔虫得酸则伏,乌梅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於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症。常与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或乌梅7个,苦楝树皮(白色、较薄而软的一层)6克,甘草 6克,水煎,睡前服,小儿酌减。
5、用于虚热消渴。乌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6、用於胆囊炎、胆结石。乌梅7个,五味子、四川金钱草各30克,水煎服。
7、用於鸡眼、疣(鱼鳞子)。乌梅250克用水煮烂,去核後浓煎成膏,加适量食盐、食醋调成稀糊,敷患处,每天一次。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又称酸梅,营养价值较高,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C、钙、磷、铁、钾等,还富含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枸橼酸等成分,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和各种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乌梅确有抗癌作用。通过动物实验,用乌梅煎剂,能增强组织细胞功能,提高吞噬功能,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TTC-26株抑制率达90%以上。乌梅还可用于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膀胱癌、皮肤癌、阴茎癌等的辅助治疗。
解酒的中药 桑葚
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解酒中药:解酒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解酒的中药 高良姜
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 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解酒中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喝酒后吃什么好
喝酒伤肝伤胃,还会对心脏、肾脏有坏处。为了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可以在酒后吃一点东西来缓解酒精对身体的作用。对于肝脏脆弱的人来说,即使是一点点酒,也会导致宿醉。喝酒后吃什么好?
1、西瓜,酒后可以吃点西瓜或者喝点西瓜汁,可以加速酒精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西瓜本身就是解暑下火的水果。
2、酸奶,酸奶补钙,而且具有延缓胃黏膜吸收的作用,酒后喝一杯酸奶能起到保护胃的作用,还能缓解酒后烦躁症。
3、蜂蜜,蜂蜜具有解酒的作用,同时具有催眠的作用。酒后喝一杯蜂蜜水,能促进酒精的分解,缓解头痛;而且第二天起床不会头痛。
4、乌梅,乌梅具有解酒的功效。
5、橄榄,橄榄自古就被誉为清胃热和解酒的良药。
6、葡萄,尤其是新鲜的葡萄中含有大量的酒石酸,能和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酯类,从而降低体内的酒精浓度,达到解酒的效果。
7、喝杯淡茶水等热饮。
8、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特殊果糖,能促进酒精分解,缓解头晕症状,在食用前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9、此外、白菜、芹菜汁、绿豆汤、香蕉、新鲜橘皮水、白萝卜汁等都具有良好的解酒功效
乌梅的作用与功效
乌梅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中医表明乌梅能够安蛔驱虫,收敛生津。临床常用于治钩虫病,久泻,久疟,痢疾,牛皮癣,虚热烦渴,久咳,血崩,便血,尿血,蛔厥腹痛、呕吐,胬肉,蛔厥呕吐腹痛,止咳,虚热消渴,生津,用于肺虚久咳,敛肺,止血,涩肠,安蛔,久痢久泻,止泻痢,胆道蛔虫症。乌梅能够为孕妇止吐,乌梅能够解酒功能 ,乌梅能够增进食欲 ,乌梅能够消除便秘,乌梅能够消除疲劳,乌梅能够保护消化系统。
用什么可以溶解鱼刺
1,令病人张口,用筷子或匙柄轻轻压住舌头,露出舌根,打着手电筒看能否看到有鱼刺等异物。如有时可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2,如病人自觉鱼刺等鲠在会厌周围或食管里,不易取出时,可让病人含一些食醋,慢慢地吞下或用中药乌梅(去核)蘸砂糖含化咽下或用中药威灵仙30克,加水两碗,煎成药,在30分钟内慢慢咽下,一日两剂,一般吃l一4剂,鱼刺即可软化自落痊愈。
什么解酒效果最好最快
1.芦笋
芦笋是一种非常好的解酒佳品,还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因为芦笋里面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够减轻宿醉的症状,有效保护肝脏。
2.芹菜
芹菜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B的蔬菜,可以快递分解血液中的酒精,有效地降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小吃酒后头痛头晕等症状,还可以缓和肠胃,特别适合喝酒容易脸红人群。
3.桑椹
别名桑果、桑枣、桑椹子等,其性寒味甘,具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以及解酒的作用。《本草纲目》谓其捣汁饮,能解酒中之毒。本品可治眩晕、失眠、消渴、便秘,及风湿关节炎。解酒可取鲜品100克,捣汁或煎服,若烦渴严重,可与麦冬、玉竹、天花粉等配合。
4.乌梅
别名酸梅、干枝梅,其性温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消渴、蛔厥,以及便血、崩漏等。因其味酸能化生津液,可用于酒热烦渴等证。实验证明,本品有抗过敏作用,对饮酒所致过敏,如荨麻疹尤为适宜。本品可单用,每次30克,煎服。此外,也可以与生地黄、麦冬、葛根、花粉同用。
5.枳子
解酒的方法有哪些呢?试试中药解酒。枳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解酒的中药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解酒中药: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