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方法
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侏儒症,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m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显着。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青春发育期前的小儿更为重要。生长激素可刺激软骨、长骨生长,使骨骼变宽,而促进骨成形的作用较小。生长激素是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理想药物,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2~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二、非药物治疗方法
1、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此,在儿童饮食的调剂中,要经常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儿童蛋白质的必需量一般为:1岁30克,3岁40克,5岁50克,7岁55~60克,11~18岁 75~90克。
另外,人体长高实质上就是骨骼的生长,而钙是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儿童的生长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注重从饮食中科学摄取,多给孩子吃富含钙的食物。儿童钙的摄取量为1~10岁800毫克,11~18岁1200毫克。
有的孩子吃饭挑挑拣拣,作为家长就要动脑筋进行调剂,如对不喜欢吃鱼的孩子,就要每天在蛋、牛奶、豆制品上给予补充;对食欲差的孩子,要细心查找原因。运动不足或过量、晚餐过晚、孩子非常困倦不能进食、零食吃得过多、偏食、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可影响食欲,要注意避免。
2、适量的运动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因为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纵向的压力,而过强的压力,如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要尽量避免。
对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运动是促进发育的手段,但不要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会使孩子身心疲惫,导致孩子没有心情吃饭,倒头就睡,不利于健康,对增高也不利。
如何区分孩子“矮小”还是“晚长”
目前不少人把儿童“矮小”当成是“晚长”,其实这两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所谓的“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其实,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说,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经遇到这样的病例,这个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个孩子最后个子都不矮。所以,矮小和晚长是完全不等同的。”专家说。
生长激素治疗有效吗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生长激素真的谁打都能长高吗?
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群体身高比较后,身高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者位于第3百分位以下。
男孩身高体重曲线图
女孩身高体重曲线图
所以,判定孩子是否矮小,不是看他比同学、邻居家孩子矮,而是有严格的标准。比如,7岁男童,身高低于114cm就是矮小。
除了身高绝对值,还要注意身高增长速率,如身高增长速率在第25百分位以下,即2岁以下<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5厘米/年,青春期<6厘米/年,也要警惕矮小症。
如果您的孩子比正常矮或长得慢,但是不清楚是不是矮小症,是否需要治疗,可到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咨询。
人生长激素(hGH)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它是由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和分泌,基本功能是促进生长,如果缺乏或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矮小症(垂体性侏儒)。
目前用于治疗矮小症的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与人体自身的生长激素完全一致。
矮小症儿童治疗目标是让患儿能够赶上正常儿童的生长,保持正常生长速率,赢得青春期快速增高时机,最终达到成人正常身高。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且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生长激素对任何矮小症儿童都有效吗?
目前基因重组生长激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也不是对任何矮小儿童都有效。因为导致矮小症的病因非常复杂。
生长激素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即垂体侏儒是有特效的,对某些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遗传或代谢性骨病不需要用生长激素治疗或未证明治疗有效。
已经进入青春期的矮身材青少年,因为骨骺闭合或接近闭合,用生长激素更无效,其他药物或疗法也是不会有效的。
如何测试骨龄
测定骨龄的方法有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和计算机骨龄评分系 统,最常用的是G-P图谱法和TW2 评分法;预测成年身高包括B-P法、RWT 法、TW2 法等。骨龄测定及成年身高预测不仅在儿童卫生保健方面有重要 作用,而且能预测生长突增期及青春期到来的时间、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 况,尤其是对于临床上有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护 及疗效观察,以及矫形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与身高异常有关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病因诊断:许多疾病将影响 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Alreb- ert 综合征、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 发育不全(Turner 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垂体性侏儒、甲低等将导致 骨龄明显落后。同是以矮身材为主要表现,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 小症、宫内发育迟缓及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临床鉴别有一定困难, 测定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并结合病史能帮助诊断;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 传性矮小症骨龄正常,预测成年身高值较低,但家族遗传性矮小症患儿的 成年身高预测值在遗传高度范围内;宫内发育迟缓骨龄偏低,成年身高也 矮,结合病史,幼儿期即可诊断,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骨龄落后,骨 龄与身高年龄基本一致,成年身高预测值并不低。
(2)与身高异常有关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治疗监护及疗效观察:矮小 症治疗的目的是尽量发挥生长潜力,增加成年身高,因此,监测骨龄及成 年身高预测值在治疗中十分关键。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都有骨龄延迟,基 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第一年身高增长速度(HV)可达-------- 12.1± 2.2cm/年,骨龄增速为 0.9 ±岁/年,成年身高预测值可明显增 加;当青春期到来时,骨骼发育加速,骨龄增速可超过2.0岁/年,用性腺 抑制剂可抑制骨龄的加速,尽可能达到正常的成年身高;有报道一组生长 激素缺乏症患儿单用 r-hGH治疗组骨龄增速1.7岁/年,而r-hGH与性腺抑 制剂合用组骨龄增速则降为 1.1 岁/年。
用骨龄预测身高
骨龄和儿童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根据当前的骨龄,就可以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预测时,要求输入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已经来 例假。然后采用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每次预测后,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因素也无法预测,这些预测方法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不会错的。
孩子属于体质性矮小,骨龄和生活年龄一致,这也算发育正常;二是孩子的骨龄小于生活年龄,这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异常,而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确定原因后,就可以对症治疗。
同是以矮身材为主要表现,原发性 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宫内发育迟缓及体质性 青春期发育迟缓症,临床鉴别有一定困难,测定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并结合病史能帮助诊断;原发性矮小症、家族遗传性矮小症骨龄正常,预测成年身高值较低,但家族遗传性矮小症患儿的成年身高预测值在遗传高度范围内;宫内发育迟缓骨龄偏低,成年身高也矮,结合病史,幼儿期即可诊断,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症骨龄落后,骨龄与身高年龄基本一致,成年身高预测值并不低。
孩子矮小可能是疾病所致
孩子矮小可能是疾病所致
身材矮小的定义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第三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
医院儿科专家表示,还有一个公式适用于2~12岁的儿童计算平均身高:年龄×7+75(厘米)。若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厘米,则属偏矮。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现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的身高,家长应该注意了,因为孩子不长高有可能是某种疾病所导致。
除遗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等因素外,导致身材矮小的后天因素也有很多种,如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发性矮小症(ISS)、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CH)等。
GHD是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之一。生长激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大脑中的垂体合成、储存和分泌的,可促进人的发育和增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GHD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下丘脑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缺失、垂体本身的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导致生长激素的缺乏,并最终导致儿童身材矮小。
现在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另外环境污染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如误食激素食物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早熟现象。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
专家说,由于这类儿童生长发育要早于同龄儿童,骨龄偏大,骨骺也会提前闭合,所以会影响孩子的终身高。
导致儿童矮小的病因还有很多,但病因再多,都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治疗的。专家提醒,不要乱投医,更不要盲目服用一些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可能适得其反。
儿童矮小症的发病原因
1、遗传是矮小症中不可避免的原因:家族性身高偏矮: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2、全身性疾病也是矮小症的引发原因之一:如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等。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
3、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也可能会出现矮小症的情况: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4、垂体性侏儒:这是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体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约为3∶1,2~4岁时会发现明显的生长落后,生长速度每年小于4厘米以下,不过这样的宝宝肢体还比较匀称,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积,这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此外,骨龄延迟常与身高龄相符,出牙、换牙延迟,智力正常。
真性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前出现,性功能提前成熟。女孩在8以前就出现乳房增大,腋毛和阴毛丛生,月经来潮,并可能有排卵,具有生育能力。男孩在 10岁以前睾丸增大,有精子产生,阴茎长大,并时常有勃起,少数还有遗精现象。真性性早熟病儿,开始身体比同年龄儿童高一些,但由于骨髓提前闭合,成年后身体矮小。
5、精神、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矮小症发生:家庭环境、心理压力等,对儿童的身高也有影响。
6、性早熟:男孩10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在真性性早熟的同时伴有生长加速、骨龄加速。
7、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从而导致矮小症出现:这是容易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因为缺乏良好的休息,将严重抑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晚上10时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现在父母则往往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一再延长夜晚的学习时间、缩短孩子的睡眠时间。此外,缺乏运动也是是导致矮小症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8、营养失衡也是诱发孩子出现矮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元素,可80%以上孩子存在营养摄入严重失衡的情况。一天当中摄入量最多的是油炸食品、汉堡包等糖分丰富或热量高的食物。饮食结构失衡必然导致钙、铁、锌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出现矮胖身材、发育不良等情况。
矮小症不治疗行吗
在现代社会,随着医学的发展,矮小症的治疗效果还是越来越具成效的。对矮小症的预防与治疗,作为大人的我们有很大的责任。首先,对有此疾病的患儿应该到专科门诊治疗。而在排除各种疾病后,对于正常儿童和单纯矮小的宝宝,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实际上,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童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通过“MOGT疗法”,即微创生物基因靶向治疗系统,很多矮小症患儿可以出现快速追赶式生长,达到比较理想的身高。 呆小症与侏儒症不同,前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有调查显示,矮小症患儿抑郁倾向高达67%,而正常儿童仅有22%的孩子有抑郁倾向。
孩子一直不长个儿,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营养没跟上,或是受民间常说的“晚长个”影响,认为孩子只不过是发育较晚而已。其实,这是非常普遍的认识误区,身材矮小的孩子,有可能是正在受到生长障碍的威胁。
除家族遗传外矮小多是由疾病导致的,特别是由内分泌疾病所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生长激素是人出生后促进骨骼、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宝宝发育迟缓怎么治
治疗方法
首先通过病史、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原则。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营养不足:应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
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6、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应对症治疗。
认识儿童矮小症切勿走入误区
1、如果发现您的孩子身高偏矮小,一定到正规专业的儿童医院检查,查清病因,对因治疗,以便尽快追赶上生长。
2、不要给孩子吃高营养,高脂肪,大补的食物,不要随便服用增高药物,也不要盲目等待是晚长类型,以免因误诊误治或消极等待而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遗憾终身,影响以后正常生活。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
3、进行骨龄测定,骨龄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最为可靠的指标。骨龄异常提前或落后,可以反映影响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并及时予病因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4、建立生长发育动态观察档案,结合不同时段的骨龄及预测的身高值,可判断发育是否正常,对暴露出来的影响生长的不良因素,及时以予消除,减少去矮小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