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为什么会患乳腺癌
年轻女性为什么会患乳腺癌
诱发原因一:激素水平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上了乳腺癌,从医学角度讲,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的确变得年轻了,这主要是因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被引入国内,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紧张的心理压力,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诱发原因二:精神压力过大
乳腺癌发病比较重要的相关因素是精神压力。
现代人面临很多的竞争,失去了以前那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如人们的作息时间通常是晚上加班;咖啡、香烟很多基因改造的食。
诱发原因三:晚婚晚育少哺乳
流行病学的统计,对于女性来说晚婚、晚育、少哺乳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能不能成为乳腺癌一个真正的高危的发病因素,现在还不能非常肯定。这并不是提倡女性早婚、早育,而是说女性应该顺其自然,到符合计划生育的年龄的时候,自然生育。
女性生育之后,乳房会随着增生,如果不进行哺乳,一方面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不利,另一方面对于女性的自然循环也是不利的。哺乳有利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诱发原因四:丰胸产品含过量激素
丰胸产品如果含有不健康的或者过量的激素,对乳房肯定是不利的。
女性不宜过早服用避孕药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过早开始服用避孕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年轻女性服用避孕药应该特别谨慎。
据参与研究的隆德大学癌症流行病学教授哈坎·奥尔松介绍,这是对欧洲及加拿大的1600名患乳腺癌妇女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研究结果清楚地证明,青年女性过早服用避孕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对于有家族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的女性来说,患乳腺癌的风险还会进一步增加。
一生吸烟100支乳癌风险增加三成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可能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一生吸烟100支,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三成。 分析6年间确诊数据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克里斯托弗·李带领研究小组分析了大西雅图地区2004年至2010年间确诊的乳腺癌年轻患者的数据。在这些确诊年龄为20岁至44岁的患者中,778人罹患最常见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182人罹患比较少见但更具侵袭性的三阴性乳腺癌。 研究小组又查看了938名未患癌女性的数据作为对比。 结果显示,与不吸烟的女同胞相比,吸烟100支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30%,每天吸一包烟10年以上,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60%。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把吸烟少于100支定义为“不吸烟”。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每8名美国女性中约有1人会患上乳腺癌,不过这一风险在年轻女性中稍低,对30岁女性而言,40岁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为227分之一。
乳腺癌是与吸烟有关的又一健康风险的证据又多了一项。” 具体到乳腺癌的类型,研究人员发现,吸烟与三阴性乳腺癌没有关联。 与烟龄较短的女性相比,当前或者近期仍在吸烟且烟龄至少15年的“老烟枪”,罹患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高大约50%。那些一天至少吸上一包、烟龄10年以上的女性,罹患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比吸烟较少者高60%。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这可能因为烟草中的某些物质,譬如雌激素会引发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研究人员说:“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可能产生多种效果。” 相关研究报告刊载于最新一期英国《癌症》月刊网络版。 可能只影响某些群体 不过,一些医学界人士认为这项研究有一定局限性。
这项研究中的一些结果并不明确,影响较小。 “大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而且吸烟年龄越小,吸得越多,对人造成的很多结果就越严重。”
但吸烟对乳腺癌罹患风险的作用并不明确。可能有一些影响,也可能只对某些群体有一定影响。”
年轻女性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了年轻女性的身心健康。增加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原因包括:现在生活中,很多年轻女性因为工作压力大且生活节奏快,有时候又恃着自己年纪轻、身体好,往往就会忽略自身健康状况。部分女性由于精神负担重、睡眠质量差,生活不协调,最后引起内分泌失调;部分女性还经常都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导致初潮过早,引起体内雌激素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随着现在环境和饮食的污染,对年轻女性体内激素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很多城市女性生育时间都是推后的,部分女性经常都会盲目服用减肥药物、保健品等,这些都是引起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年轻女性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及时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主要做到:
1、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佳手段—筛查:年轻女性朋友如果想要及早发现乳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自我检查和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另外就是在每次月经后一周,检查自己乳房有无异常的肿块、乳头溢液和皮肤改变等情况。
2、母乳喂养: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有13%的妇女乳腺癌患者都是由于分娩后没有给孩子正常哺乳引起的。若能在分娩后给孩子正常哺乳一年,其乳腺癌的发病率较分娩后人工喂养的妇女低50%。
3、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南希博士及其同事对120名年幼时因胸腺过大接受X线治疗的女性进行长期观察,并以2469名未接受X线治疗的这些妇女的姐妹作对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没有接受X线治疗过的妇女大近4倍。加拿大学者还发现,儿童或少年时代即使是因为肺结核而接受胸部X线检查,也会使成年后乳腺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研究人员提出忠告:童年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或治疗,这是预防乳腺癌的不容忽视的措施。
4、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量: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与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随着脂肪摄入量增加而增高。多食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丰富的蔬菜能助妇女抵御一般的细胞增生性乳房疾病,并能降低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日本人民摄取总的蔬菜与动物脂肪的比值从50年代的2.11降到目前的1.06,伴随而来的是乳腺癌发病率成倍地上升。为预防乳腺癌应多吃新鲜蔬菜,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量。
5、体育运动预防乳腺癌: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健康素质。科学家研究调查了1000名40岁以下妇女,发现每周参加体育活动4小时以上的妇女比不爱体育活动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小50%以上。
女性吸烟易患乳腺癌
吸烟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女性大。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4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名列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二位,每年新增约120万患者。正常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0%,而有吸烟习惯的女性患病几率要高出5~10个百分点。
近10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威胁中青年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过去乳腺癌在45岁左右发病,现在提前到35~40岁。
医生指出,乳腺癌患者越年轻,治疗难度越大。现在不少年轻女性有吸烟的嗜好,这是导致目前乳腺癌发病增多、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透露,所有的烟草都有致瘾性和致病性,吸烟使人们患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预防乳腺癌就要从戒烟开始。
40岁女性定期做乳腺钼靶X线检查
目前,国际公认乳腺钼靶X线摄像是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欧美国家采用钼靶X线普查了几十年,发现诊断准确性高,可以观察到临床触摸不到肿块的早期乳腺肿瘤,早期诊断率达到85%。
因此,美国专家建议妇女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60岁以后每1~2年检查一次。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乳腺癌前期病变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射线辐射的女性,开始乳腺钼靶X线普查的年龄可适当提前,普查间隔时间应咨询专科医师。
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腺致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因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密性阴影,缺乏层次对比。因此35岁以下女性进行钼靶X线的价值远不如35岁以上女性意义大。
再加上年轻女性多患有纤维腺瘤、分叶状肿瘤、囊肿和小叶增生。对于这些乳腺疾病B超检查不仅能较钼靶更清晰显示,还能鉴别部分肿瘤良、恶性。因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方法。
此外,乳腺核磁共振(MRI)也是非常准确的乳腺诊断方法,但费用较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一般仅建议有明显家族史的年轻妇女(有两名或更多直系亲属患乳腺癌)做该检查。
男性会患乳腺癌吗
人们一般认为,只有女性才会患乳腺癌,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乳房的发生学上来看,男性的乳房同女性的乳房在组织形态上是相类似的,都具有产生肿瘤的条件,男性在40~50岁这个年龄期间,体内的分泌水平极不稳定。激素在体内的比例失调,因而有可能形成乳房肿癌。我国有资料统计,在10万人中发病0.49人,在整个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中占1%。虽然发病率很低,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及时进行自我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男子乳房肿瘤的常见症状有:乳房肿胀,凹陷或皮肤刺激;乳房肿块或肥厚;乳头缩回或呈鳞片状;乳头有分泌物流出;乳房不适或有压痛。乳房出现以上症状时,必须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乳腺X线摄片”,可见到乳腺的肿块阴影及周围无刺、钙化点,或用同位素绿灯P32体外探测。诊断方法中活组织检查最为准确。
对男性乳房肿瘤的治疗,应及早进行手术切除。如肿瘤已转移应进行放疗化疗,同时还可辅以中医中药治疗。
11款治愈系食物 鸡蛋、黑麦片粥:呵护乳房
鸡蛋具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每日食用一个鸡蛋的年轻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风 险性将会下降18%。这是美国乳腺癌研究专刊公布出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
瑞典科学家发现,黑麦片粥或黑麦糊也具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这是因为黑麦粒的外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它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黑麦糊和黑麦面包也应成为女性早餐的首选,除了能呵护乳房,还具有预防便秘、减轻体重的功效。
食用妙计:每天早展吃上一个水煮鸡蛋就能大大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为什么年轻女性也会患乳腺癌
青年乳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侵袭性强,预后较差。青年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基因层面和社会因素。从基因层面来讲,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基因突变的女性发病年龄会提早。社会因素包括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偏高糖、高脂肪所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晚婚晚育少哺乳,精神压力过大及丰胸产品(含过量激素)的使用。除此之外,青年乳腺癌发现难度大,因为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本身就较低,而且乳腺组织比较致密,以至于X线对这部分组织的穿透力差,不易做出诊断和鉴别,而且乳腺组织容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因此,对年轻人群进行乳腺筛查得不偿失,年轻女性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难度也更大。另外初潮年龄早、吸烟和肥胖等可能对青年患乳腺癌有一定的影响。
盲目挤胸小心惹来乳腺增生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不少“80后”年轻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抽烟喝酒,白天睡懒觉、晚上熬夜,上班从早到晚都是久坐不动,以及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使得这些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不断加大。而城市女性生育时间推后,更有一些女性盲目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也与乳腺癌增多不无关系。
患有增生的女性在饮食上要多吃蔬菜、少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品,更不要滥用保健品,平常可多吃些豆制品。此外,多运动可降低乳癌发病率。如果是怀孕前出现的乳腺纤维瘤应引起警惕,以免怀孕后、分娩中病情发展,甚至恶化。
小心避孕药带来的癌症
一项新的统计分析发现,50岁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可能跟她们近期内服用避孕药有关。但研究人员强调,对于大多数年轻女性来说,相对于避孕药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它在降低其他癌症风险方面的作用更不应该被忽视。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伊丽莎白-比伯(Elizabeth F. Beaber)说,这些结果并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和阻止所有女性服用避孕药。
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可能“喂养”对激素敏感的肿瘤,从而提高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甚至还会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但是,比伯的研究团队指出,避孕药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其激素含量已经下降到只有原来的10%左右,常规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从150微克已经下降到20微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激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很多的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仍然是早已停止使用的配方。
该团队分析了大量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的数据,跟踪了避孕药处方和乳腺癌诊断,以研究避孕药给女性带来的健康风险。他们比较了1102名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和21952名没有罹患癌症的同龄女性,在1990年至2009年间的数据,在一年内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比从未使用或者在一年以前使用过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有所增加。20-49岁的对照组女性服用避孕药,仅有13%的女性患上乳腺癌,而研究对象服用避孕药患乳腺癌的风险则增加了50%。
避孕药中所含高剂量的雌激素或黄体酮(孕激素),与癌症发病风险增加关系密切。比伯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一年内使用高剂量雌激素的配方,合成黄体酮(ethynodiol diacetate)和特定三相口服避孕药,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而其他配方,包括低剂量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似乎并未与风险升高有关。”
热心医生温馨提醒:如今紧急避孕药的出现更是加大患癌的几率,很多年轻女性根本没意识到避孕药对身体的伤害,而长期食用之下就容易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乳腺癌的早期预防
1、性别因素
作为女性,你就具有可能患乳腺癌最大的危险性。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
3、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大约有5-10%的乳腺癌患者患病原因是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尤其是BRCA1和BRCA2基因),如果女性从其父母那里遗传到一个已经突变的基因的话,相对于其他人,她更容易患乳腺癌。一半以上带有遗传突变基因的女性在70岁时会患有乳腺癌。
4、家族病史因素
如果家族中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曾患有乳腺癌,那么她患乳腺癌的几率也就比一般人高。若其的母亲、姐妹、女儿曾患该病,那么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高出一倍,如果她的亲属是在50岁之前患乳腺癌,那么她患该病的可能性就更高。
5、自有病史因素
如果曾经在一侧乳房中发现过乳腺癌细胞,那么另一侧乳房的发病几率就大大增高。
6、早年放射治疗影响
曾经做过胸部放射性治疗(例如对霍氏淋巴瘤进行放射性治疗)的女性,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7、非典型组织增生
如果组织切片检查结果表明乳房组织存在不规则组织增生,这种情况常常说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了。
次要影响因素
1、生育因素
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比生育过的女性更加容易患乳腺癌,30岁之后才生育的女性也比30岁之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更大
2、月经
初潮较早(12岁之前)和绝经期太晚(50岁之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稍微大一些。
3、肥胖
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在绝经后患乳腺癌
4、酗酒
每天少量饮酒是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过量饮酒(一天2-5次),那么患乳腺癌的几率是不喝酒的人的1.5倍。
未婚女性也需警惕乳腺疾病
"年轻未婚女性及工作压力过大人群需注意预防乳腺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张建国表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疾病,有些甚至是乳腺癌。
张建国介绍说,在以往的认知里,乳腺癌往往是40岁以上妇女才容易罹患的肿瘤疾病,不会过早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然而大量临床病例表明,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过大等因素正逐渐推动乳腺疾病侵袭30岁以下年轻女性,特别是未婚女性,常因为害羞及知识缺乏等原因不敢主动就医,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张建国表示,生育年龄晚、不生育或者不进行母乳喂养的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疾病的风险较高。因为女性生育后,容易罹患乳腺增生,对婴儿和女性身体健康均不利。此外,白领女性工作压力大,有熬夜加班的习惯,容易造成身心疲惫,心情起伏不定,导致内分泌失调,最终也会导致乳腺问题的发生。
"年轻女性还应尽量避免激素滥用。"张建国提醒,不少女性精通化妆,为了追求美丽往往同时使用多种化妆品。其中所含激素对于乳腺疾病的诱发存在一定关联,需要引起注意。
很多没有结婚,没有生育的女性,同样会受到乳腺疾病的威胁,所以希望,在了解上面这些常识介绍之后,女性朋友能够警惕,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不能出现不良的嗜好和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帮助我们,预防乳腺疾病的方法。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几个乳腺癌误区
1、刮腋毛会导致乳腺癌吗?
错误。目前并无临床证据支持刮腋毛会致乳腺癌,也无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病位置同刮腋毛有关。刮腋毛在审美上是好是坏因人而异,但依据目前的医学认识,选择刮腋毛的人不必担心会对乳腺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大家所说的刮腋毛影响淋巴“排毒”中的“毒素”非常难定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致癌物质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代谢的,淋巴中也有细菌和病原体,但淋巴根本与腋毛的结构不相连,所以根本谈不上造成淋巴结的毒素聚集。甚至也影响不了排汗,因为汗腺和腋毛也不是相连的结构。所以各位爱美人士可以放心了,剃腋毛不会导致乳腺癌。
2、乳房不痛就不用担心乳腺癌?
错误。许多女性认为乳腺癌会是以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出现乳房疼痛首先担心会不会是得了乳腺癌。其实乳腺癌的常见首发症状是发现无痛性肿块,而乳腺疼痛往往是乳腺增生的常见表现,乳腺增生的疼痛一般是周期性的乳房疼痛,可以伴有乳房结块,随月经周期、情绪等变化而变化,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但是定期的乳腺体检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早期发现乳房病变,不能以为乳房不痛就不需要担心会发生乳腺肿瘤。
3、乳腺癌只有女性会得?
错误。乳腺癌并不是只有女性会患,男性也有患乳腺癌的可能,根据一些研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0.85~1.30)/10万。由于男性乳房脂肪组织少,癌细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网络,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美国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于乳腺癌。所以男同胞们也不可对乳房的变化掉以轻心,千万不要以为乳腺癌和男人无关而忽视了自己患乳腺癌的可能。
4、大龄女性才需要防乳腺癌?
错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0至60岁,很多人都以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才高发的疾病,但其实年轻女性和老年妇女一样会有乳腺癌的风险。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连年上升,并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实际上,50岁以下的妇女患癌的比例占25%,且死亡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年轻妇女乳房密度较高,X光检查中难以检查出肿块。正因如此,妇女们最好从20岁开始,每月进行自我乳房检查,每三年做一次临床检查,40岁开始做X光检查。如果你有乳腺癌的家族史,你可同时要求做核磁共振。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其中重点在于早诊早治,应该做到平素定期自检,定期进行专项体检及专科医生的体检,尤其是有乳癌家庭史或者是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女性更要定期检查。18-35岁的年轻女性,建议每半年接受行乳腺彩超检查;35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半年接受一次乳腺彩超,每年接受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5、乳腺癌一定要切除乳房?
错误。乳腺癌治疗方式多样,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疗,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现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观的手术手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即使切除乳房也不证明乳腺癌一定不会复发,乳房切除之后,乳腺癌复发率会降低90%,但一些患者依然会在疤痕处出现乳腺癌复发。
6、乳腺癌一定会有乳腺肿块?
错误。约有10%的乳腺癌确诊患者乳房都不会出现肿块、疼痛、或是其它的异常症状。而在检测到的肿块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们通常都是囊肿或是非癌肿瘤,这称为纤维腺瘤。也就是说,医生应对一切的乳房肿块或其它的乳房症状,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