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色状辨别疾病
白带色状辨别疾病
白带是女性阴道分泌的一种无气味、微酸性的黏稠液体。适量的白带是正常生理现象,白带的色状应状如半透明的鸡蛋清,具有湿润阴道、排泄废物、杀灭病菌的作用。
正常妇女白带的多少通常与月经周期、性活动等生理现象相关。若白带明显减少或缺乏,则会出现阴道干涩、灼热疼痛、性欲减退、性交不适或困难等症状,还可伴有头晕耳鸣、下肢酸软无力、烦躁不安等。长期白带过少,阴道自我防御功能减弱,女性容易感染阴道炎。
一般来说,白带过少是由卵巢功能失调或减退,性激素水平低下引起的,常见于流产较多、哺乳时间过长、长期有精神创伤及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患者,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逐渐萎缩、失去功能也可使白带缺乏。
生活中的细节:
一 外阴不是洗的越勤越好阴部皮肤有尿、便残液存留,所以需要经常清洁去污,但并不是洗得越勤越好。过度的清洁会破坏皮肤表面上保护膜,从而使其变得干燥不适,乃至瘙痒,最好是每天清洗一次。
二 冲洗阴道需注意绝大多数妇科医生认为,特定的炎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定的冲洗液。错误使用冲洗液,不仅不能治疗炎症、改善症状,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或使疾病变得复杂而迁延不愈。
三 药品洗剂为何更安全有些女士经常用中药制剂清洗阴部,认为中药最安全。中草药虽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但中药制剂也属医生处方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而且中草药保存期较短,容易变质发霉。
专家指出,白带的色状表现出分泌过少要积极治疗。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分泌过少,应在治病同时增强体质,注意补充蛋白、维生素,以增强激素分泌。其他原因引起的白带减少可遵医嘱采用阴道局部间歇使用雌激素软膏等方法进行治疗。
舌苔怎么辨别疾病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next]
图解: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胖大舌亦有古籍将其与肿胀舌合论。实则,大舌是由脾之阳气虚衰,或兼寒湿而致舌体胖大,虚浮,嫩软色淡,常有也痕,属虚,当与肿胀舌区别而论。
小腹坠痛并且白带多的诱因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瘙痒、白带有腥臭味: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潜伏期为4~28天,阴道粘膜有红色小颗粒或瘀点,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是其主要的症状。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可有腥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2、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呈豆腐渣状、有臭味:也叫念珠菌阴道炎,由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病率已高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色黄或白,典型的豆腐渣样,有臭味。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
3、 宫颈糜烂——白带增多,质地粘稠且有臭味:宫颈糜烂尤其是中度、重度宫颈糜烂其异味更加明显,宫颈糜烂产生的白带还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会发生颜色、状态、质量的不同。白带增多是宫颈糜烂最主要症状,通常呈粘稠或脓性粘液,有时伴有腥臭味,有时带血或有性交出血,其次是外阴瘙痒、或灼热不适,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性交、经期和排便时加重。
中老年妇女要如何选择内裤
女性穿白色内裤有利于疾病的发现。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一些疾病往往不期而至,特别是很多妇科疾病都可以通过白带颜色的变化识别病变。
例如,宫颈癌患者常表现为水样白带,颜色微黄,有时伴有血性分泌物;滴虫性阴道炎,白带的颜色为灰黄色、灰绿色;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外形呈豆腐渣样。
因此,选择内裤尽量不要选择带有颜色或图案的内裤,以便查看白带的颜色,尽早发现疾病,及时就诊。
温馨提示
闭经1~2年后要及时检查内裤上的分泌物,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身体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最好每年做一次阴道宫颈或TCT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不宜穿各种带色的内裤。这是因为妇女穿各种带色的内裤,其病变的白带往往不容易辨别出来,从而影响一些妇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例如,妇女在患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时,其白带的颜色会变成黄白色或水样;妇女在患宫颈癌时,其白带则会变得异常浑浊,甚至带红或者带黄。可见,病变的白带是许多妇科疾病的早期信号,也是诊断许多妇科疾病的一种手段。加之中老年妇女的卵巢功能明显减退,阴道的自然防御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各种致病菌很容易侵入其体内。
因此,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最好穿白色棉织内裤,不要穿各种花色、红色、粉色、绿色、蓝色、灰色、黑色和黄色等带色的内裤,以便从病人的白带中及时发现各种妇科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通过口臭辨别疾病
想要知道自己的口腔气味我们可以这样检查:1、用双手把鼻子捂住,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这时哈一下气,闻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气味。2、把手腕洗干净,用舌头轻轻地舔一下手腕几秒钟,等到液体自然干之后,闻一下看有没有异味。3、用塑料小勺在舌背上轻轻地刮几下,然后放到鼻子前面问一下来判断是否有异味,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来源于舌头后部的口臭。
如果闻了几次都有臭鸡蛋味的话,就有可能是口腔问题引起的口臭。这是因为引起口源性口臭的主要物质是硫化氢和甲硫醇。其中,生理性口臭患者硫化氢的浓度会比其他成分的浓度高很多,而由牙周疾病引起的口臭,甲硫醇的浓度就会比其他成分高,特别是活动性的牙周炎,甲硫醇的浓度特别的高。总的来说,口源性口臭闻起来就像硫化物的味道,就像是臭鸡蛋味一样。不是口源性或者身体的疾病引起的口臭所含的物质是二甲基硫。
如果通过自查都发现有臭鸡蛋的味道,那么应该及时去看医生确定一下是不是口腔的问题,如果是就应该积极的配合治疗,只有把口腔问题治疗好之后,口臭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减少口臭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困扰。口臭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出现口臭就需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才好对症治疗,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舌头颜色教你辨别疾病
1、颜色黄白黑都是病态舌
中医喜欢看舌头,是因为它的变化非常大,所以能够及时反映此刻人体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舌头表皮细胞每几天就会自动更新,因“时效性”强而受到中医专家的青睐。千万不能小看三寸舌头,细分开来,无论颜色、形状,还是质地、舌苔稍有异常都能说明不少问题。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粉红或淡红色,形状是长椭圆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光泽润滑,而且伸缩自如,无论伸直还是弯曲,都应该柔韧有力。如果舌头呈现黄色且又滑又润,此为阳虚表现,而且多半与体内感染病毒有关,像风热型感冒、肺炎、肺心症、尿路感染等;舌苔薄白又要分两种情况:如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如苔薄白而干燥,则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灰色干燥的舌苔,则意味着体内有热病或阴虚火旺;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此外,不少肿瘤患者,在患癌晚期,都会出现黑色舌苔。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像新生儿的舌质红色无苔和婴儿期的乳白色苔都属于正常现象。此外,当宝宝正处在生病服药期间,如果舌苔变黄变厚,都不属于病苔,而仅仅可能是药物所致,很快就会消退。所以家长要学会区别,以免虚惊一场。
2、舌苔厚又腻饮食要清淡
如果平时舌苔浅薄,早起照镜子却发现舌苔厚腻,仿佛上面涂满滑腻的东西,这很可能意味着暴饮暴食或近段时间饮食过于油腻,导致人体消化不良,此时应调整饮食,改为吃清淡类食物。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正是体内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变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表明疾病正在进展;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正气渐复,说明疾病正在慢慢痊愈。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
3、口腔溃疡越长越大警惕舌癌
舌头除了能反映身体情况,本身也可患病。如果柔韧灵活的舌头突然变得僵硬,可能提示癌症的发生。舌癌的早期癌变症状包括疼痛、烧灼感、运动受到轻微影响、感觉不那么灵活等。如果从外观观察,此时的舌头很可能表面颜色变深,质地变得粗糙、凹凸不平。如果发展到晚期,甚至可能形成菜花状。
从口苦辨别疾病
1、口苦。
口苦咽干
表现:五心烦热,口苦咽干。
原因:由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
对策: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
2、口甜。
口甜粘浊
表现: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原因:多由脾胃湿热、肝脾疾火内蕴所致,常见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乱。
对策: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3、口酸。
口酸胃火上炎
表现: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
原因:由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对策:应设法消除诱发因素。如彻底治疗慢性胃炎,避免对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饮食及药物,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浓鸡汤等浓缩鲜汤、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质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进食牛奶,豆奶,奶油,菜泥,粥,面条,面包等。
4、口咸。
口咸肾阴不足
表现: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弱。
原因:由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所致,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对策:以滋补肾阴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之类。若心肾不交,可选黄连阿胶汤;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可选杞菊地黄汤、镇肝熄风汤;相火妄动,可选知柏地黄丸;肺肾阴虚可选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之类。
5、口淡
口淡不渴
表现: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
原因:由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所致,多见于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
对策: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6、口臭。
口腔恶臭
表现:流涎、食欲不振或采食缓慢、口腔恶臭,口腔黏膜潮红、增温、肿胀和疼痛。
原因:由胃内饮食停滞、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口腔疾患及消化不良,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对策: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肠胃,同时,由于口腔溃疡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多吃蔬菜和小麦胚芽,并补充维生素B、C和锌。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也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及了解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看牙齿辨别疾病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如小孩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六味地黄丸等。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