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哪些传染病 麻疹
春季有哪些传染病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高发,儿童多见,传染性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麻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卡他性鼻炎、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和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自从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苗)预防以来,儿童中麻疹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过去多见的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麻疹性脑炎、精神异常等也随之显著减少。
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麻疹病毒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感染。
哪些因素诱发了小儿麻疹呢
小儿麻疹的病因:
麻疹是急性病毒传染病中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麻疹在临床上表现的特征通常为发热,咳嗽,鼻炎,结膜炎,颊或唇粘膜出现粘膜疹(koplik斑)和皮肤散在的斑丘疹。麻疹由副粘液属的麻疹病毒引起,麻疹(与水痘相仿)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前驱期和出疹早期病人鼻,咽,口的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核传播。通过未感染的人或物品间接传染少见。传染期从出疹前2~4日持续到出疹后2~5日。皮疹消退时病毒已从鼻咽部分泌物中消失。在疹后出现轻度脱屑时,已不再具有传染性。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通常与以前曾接受过麻疹灭活疫苗(现已不再使用)免疫有关。据推测,灭活的麻疹病毒疫苗不能阻止野毒株病毒感染并能使病人致敏,以致临床表现明显改变。不过已经知道,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也会发生非典型麻疹综合征,这很可能是由于贮藏不当致使灭活不全的结果。在广泛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之前,麻疹每2~3年流行一次,其间伴有地区性小流行。近年来在美国发病的流行病特点变化很大:现在,暴发常见于以前接受过疫苗的十几岁的少年和青年及未接受过疫苗的学龄前儿童。母亲患过麻疹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差不多能维持一年,一年后易感性增高。患一次麻疹后能产生终生免疫。
成年人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吗
春季是麻疹等疾病的高发季。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有否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有人小时候虽接种过,但担心年久失效。“成年人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吗?”、“接种麻疹疫苗后获得的抗体有效期是多久?”这些都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多见,麻疹患者在发病前1-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出疹早期的传染性最强。患者多为小儿,但近几年8个月以下的婴儿和成人患麻疹呈上升趋势,在麻疹发病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我国儿童麻疹疫苗注射要从8个月大开始,8个月前的婴幼儿的免疫力主要来自母体。而现在的年轻母亲,大多自身对麻疹已经没有免疫力。现在的育龄期妇女,都不是自然感染麻疹获得免疫力,主要是通过预防接种得到保护,这些育龄期妇女在完成了常规计划免疫后,就没有再接种麻疹疫苗了,妈妈的保护性抗体都非常低。
多项研究表明,接种麻疹疫苗后获得的有效抗体滴度可维持10年以上。目前气候多变,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专家建议,育龄女性在准备计划怀孕前2至3个月,可以加强接种麻疹疫苗。免疫薄弱的成年人也可接种麻疹疫苗。
在疫苗的选择上,专家建议:18月龄至初中三年级(16岁)麻疹类疫苗应种对象使用麻腮风疫苗;大中专学生麻疹类疫苗应种对象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育龄女性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其余麻疹类疫苗应种对象使用麻疹疫苗。
怎样在春季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麻疹等呼吸道疾病
除麻疹外,水痘也是春季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接触或飞沫的方式传染。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绿豆大的圆形水疱,周围明显红晕。如继发感染,则成脓疱。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水痘最有效的方法,麻疹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享受免费接种服务,儿童在出生后第8个月龄和第18个月龄时需分别接种一次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目前仍属于第二类疫苗,居民可自费自愿选择接种。
以上便是专家议事为大家提的几点有效的建议。像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麻疹以及H7N9等等这些都属于春季里的高发病。一些老年人、儿童和抵抗力相对较弱一些的朋友们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在春季里做好预防和保护的工作,避免这些病菌的来袭。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的身体检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具体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传染病危机到自己的健康。
麻疹的自疗要注意什么
麻疹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另外,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麻疹的自疗要注意以下几点:
(1)麻疹患者应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因本病极易产生并发症,如有条件应即赴医院就诊,重症患者必须住院治疗。
(2)麻疹治疗首重护理;饮食以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隔离、保暖,但衣被不宜过多;保持眼睛、口腔、鼻和皮肤的清洁。
(3)以中药治疗为主,需辨证施治。
(4)出疹期高烧时应多饮水,保持微微有汗,皮肤湿润,以利出疹。
冬季较多发风疹
冬春季节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时候,一旦发病,临床上除发热外,患者皮肤上常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其中风疹的皮疹与麻疹相似,极易混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眼结合膜炎、典型的麻疹粘膜斑,以及出疹期的特殊斑丘皮疹等为其特征(节录于《传染病与流行病学》-赵誉洲主编)。
风疹是因风疹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好发于儿童,也多见于冬春季节。但风疹临床症状轻,病程短,一般3-5天,轻度低热,常伴有轻微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患者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皮肤出现红丘疹,往往在一天内遍布全身,皮疹持续1-4天左右。
风疹与麻疹的区别:麻疹症状重,病程相对较长,出疹时间晚,皮疹持续时间长,口腔内有麻疹粘膜斑(Koplik''s斑)。
风疹无等效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
春季皮肤哪些常见问题
春天爱在脸上、身上作祟的是风疹,而风疹是传染性疾病。医学专家为此提醒:春季各种病毒开始滋生,容易发生各种传染性疾病。免疫力低的人群、尤其是少年儿童更须提防风疹、麻疹等传染性病毒疾病。
专家提醒,在病毒大量滋生的春季,少年儿童等人群由于免疫力比较低,特别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而出现发烧或者出疹子的症状,但是,遇上出“痘痘”、“疹子”也不能一概认为是麻疹或风疹,事实上,出疹子也有很多不同的情况,身上出疹子的症状会因为不同的疾病而有所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出疹子的具体症状来判断不同的疾病。
诊断
风疹伴有感冒症状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郑志忠教授介绍,传染性病毒疹是包括风疹、麻疹等受病毒侵袭的疾病统称,在春季病毒滋生较多情况下,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染,在病人、老人以及青少年儿童等免疫力低的人群中传染性增强,发病率高。本市近年采取有效措施已控制该病流行,临床上已少见此病例。但春季仍是重点预防季节,发现症状患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并防止传染给他人。
专家介绍,传染性病毒疹临床上较多的是风疹,这种病表现为头、面部到躯干的大量皮疹,见风呈块,看上去像皮肤病,但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患者发烧、咽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等症状类似感冒,也很容易误认为是麻疹。学生、幼儿在与外界接触中,容易受传染,特别是在人多场合学习、生活,会导致互相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