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四种流感高发
秋季四种流感高发
疾控专家介绍,秋冬季节是流感发病的高峰期,流感患者发病突然,严重者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致命
秋冬季节主要有四种流感需要预防:一是典型流感,其症状是: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等,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两周左右。二是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该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吐黏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竭。三是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四是中毒型流感,它很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容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此外,9月还要注意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最终导致死亡。
流感无特效药,预防最关键
专家介绍,流感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流感的特效药,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付流感重在预防,讲究卫生、生活规律、加强锻炼是关键。9月份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加强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非常有效的方法。据统计,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风险达70%-90%,专家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可在流感高发期前接种疫苗。严重过敏体质的人、正在发烧或处于慢性病发作期的病人不适合接种。
一旦患上流感,患者首先需要休息,必要时住院治疗。要多喝开水,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尽量减少外出,不到人群密集场所,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必须外出应戴口罩。
蚊子9月肆虐,孩子要防乙脑
济南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9月份虽然冷热交替、日均温差变化较大,但蚊虫仍然很多,乙脑等蚊虫传播的传染病高发。
专家介绍,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潜伏期可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每年7-9月是乙脑的流行季节,因此,此时要注意防蚊、灭蚊。对于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专家介绍,可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此外,接种乙脑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措施。
冬季预防流感小常识 预防流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7、自愿到当地防疫部门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的预防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老年人需要打什么疫苗呢
流感疫苗: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常因流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止流感及相关并发症。因流感病毒易于变异,每年流感疫苗所用的毒株都是新的,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适合老年人的流感疫苗中,全病毒疫苗的保护性稍好,但副反应稍大一些,亚单位疫苗副反应稍小,但保护能力稍弱。裂解疫苗兼顾了两者的优点,保护性和安全性比较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在11月之前接种最好,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来得稍迟一些,接种一般会延长到来年的1-2月。
接种剂量和时间:流感疫苗每人接种1针。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死亡率高。
接种剂量和时间:1年四季都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特别是流感高发的时候。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针。必要时,可在一次注射后第6年再注射一次。
倒春寒”时谨防流感来袭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传播。流感传染性很强,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专家提醒,预防流感,重在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论居家还是节后出行均要注意: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坚持开窗通风,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去。减少与禽类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
儿童和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较差人群,在流感高发时节,最易被侵袭,且出现并发症。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特别是以下7类易感人群建议抓紧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疾病流感感染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孕妇;医务人员;儿童、老人及患有疾病者的家庭接触者和护理者;幼儿园和托儿所工作人员。
奥司他韦可以预防吃吗
预防流感可以吃奥司他韦。
一般在密切接触流感患者之后,需要连续吃7天的奥司他韦才能够起到预防效果;而如果是在流感高发季节想要预防流感,可以连续吃1-42天,在这期间都有安全的预防效果。
注意:流感疫苗预防效果更好
在流感高发季节,更推荐用注射流感疫苗的方式来预防流感,相比每天吃奥司他韦的预防效果更好,副作用也轻,预防流感的有效时间也更长。
但是在接种疫苗到疫苗起效的两周时间内,可以服用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
孕妇得流感比普通人更危险
新研究表明,孕妇在面对流感病毒时会产生增强免疫反应。研究者对21名非孕妇和29名孕妇的免疫细胞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和没怀孕的女性相比,准妈妈们不仅对流感病毒更加敏感,在注射流感疫苗一周后还会出现更高水平的免疫反应。而医生指出,“高水平的免疫反应”意味着更严重的感染。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因为在过去,医生们只是认为孕妇更容易得流感,因为在孕期她们的免疫力会下降。但这项研究表明,孕妇反应强烈的免疫系统还会让病情加重。
孕妇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吗?健康专家的答案是响亮的“应该”。因为准妈妈不仅更容易得流感,而且和没怀孕的女性相比,病情更容易加重,这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会有影响。
有研究表明,流感会让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4倍,因此,健康专家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孕妈妈最好去接种流感疫苗。目前,只有50%的孕妇进行了流感疫苗接种,这一数据显然远远低于预期。
还没接种流感疫苗的准妈妈们,在流感高发季到来之前,赶紧去接种吧。
流感的危害被严重低估流感来了我们怎么办
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开始增多,流感又“闹腾”起来了。
流感的名片请您收藏
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一旦患上流感,一般会出现发热、头痛、浑身酸疼无力、怕冷等症状,多伴有流鼻涕和干咳等。流感还能加重潜在疾病(如心肺疾患),或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尤其是小孩、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得了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甲型流感在我国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强。一般北纬33°以上的北方,每年1月~2月为单一年度高峰;北纬27°以下的最南方,每年4月~6月为单一年度高峰;每年1~2 和6~8 月份存在双高峰。乙型流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
流感的危害被严重低估
大多数人得了流感往往在家休息或自行服药不去就诊;或就诊时医疗机构由于多种原因不做实验室检测只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发季节,有基础病的年老体弱者经常因流感使原有病情加重,并以原有基础病或并发症就诊,从而忽略了流感的诱因。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传染病监测网报告的流感病例仅仅是冰山的一角。
据权威专业机构最新估计,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在全球每年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和25万~50万死亡。我国北方城市每年流感相关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达到12.4/10万,其中86%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有数据表明,<15岁的儿童和≥75岁的老人因流感相关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超额住院率最高,城市地区流感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高达万元以上。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流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来对待。
流感疫苗可抵御变异病毒株
接种流感疫苗是公认的非常有效的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流感疫苗安全、有效,一般情况下,一般人群的保护效力可达到60%~90%。其中流感疫苗对儿童和青壮年的保护效力比老人更高。
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改变,且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相对较弱。世界卫生组织(WHO)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流感疫苗含有三种或四种毒株,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发生变异了,对应的流感疫苗的毒株组分也随之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一般接种2周~4周后可产生有效抗体,降低患上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并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因此建议广大公众在流感高发季到来之前的2周~3周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的流感流行季即将来临,为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广大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保暖,适时增添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尤其要关注年老体弱的人和孩子,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建议不要带病上班;到医院就诊时,建议戴口罩;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链接:哪些人应接种流感疫苗?
WHO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以下这些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一,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婴幼儿;60岁以上者;患有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有免疫抑制状况的成人和儿童;长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以致危及其呼吸功能,或不能正常处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因患此病而增加异物吸入肺内的风险,或不能自我照顾的人;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居住在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人员;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如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59月龄的婴幼儿,≥60岁的老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
儿童吃什么药预防流感
目前儿童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流感的药物,想要依靠药物来帮助宝宝预防流感是一件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目前大于6个月的儿童预防流感,推荐在每年的9-11月份接种流感疫苗,一般疫苗在接种之后的10-15天后就会引发自身产生抗体保护,并且有效预防时间可达到一年,在流感高发的11月到次年2月,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小孩预防流感了。
另外,在流感高发的时期,要注意宝宝的防寒保暖、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宝宝的充足睡眠,避免带宝宝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家中也要及时通风换气。
秋冬时节宝宝抗感预防为先
天气已临初冬,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较大,是季节性流感高发季节。婴幼儿和老人因为自身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受到流感的威胁,应注重流感预防。
流感与感冒是有区别的。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很强,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对于婴幼儿和老人等流感高危人群,流感更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据资料显示,婴幼儿是家庭流感防护的重点。儿童特别容易患流感,实际上,学龄前儿童的流感罹患率明显高于成人(比后者高30%以上)。此外,与成人相比,儿童排出有传染性的病毒的时间更长,排毒的量也更大,因此,流感容易传播给家中接触到的其他人,导致家庭聚集性感染。
小小的流感常常给整个家庭带来一连串的烦恼:小孩误学,家长误工,老人患病等等,既带来了身体健康上的威胁,更令很多新晋升父母的80后小夫妻分身乏术,焦头烂额。
虽然,冬季高发期季节性流感威胁着宝宝,但也不需要太过于惊慌,流感是可控可防的。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均推荐,预防流感最有效方法就是每年定期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可在健康的成人中预防70%到90%的流感特定疾病。因此,流感疫苗有助于守护婴幼儿等流感高危人群的健康。
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是流感的高发期,爸爸妈妈们需掌握一定关于宝宝接种流感疫苗的知识,及时关注当地新闻和防疫信息,带孩子到指定地点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来说,6个月及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