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鳖果的注意事项 攻毒疗疮
木鳖果的注意事项 攻毒疗疮
木鳖果虽然是有毒的药材,但是对部分皮肤疾病还是有治疗作用的,在《得效方》中提到用木鳖果制成的木鳖膏对痞癣的治疗具有不错的效果。
四块瓦的营养价值 解毒疗疮
四块瓦可解毒疗疮,用于疔肿、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四块瓦水煎服或者外用鲜根捣敷都有疗效。
木鳖果的功效与作用 散结消肿
木鳖果入肝经,有很好的散结消肿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能“治疳积痞块,利大肠泻痢,痔瘤瘰疬”,若是有乳痈、瘰疬、痔瘘的人群,适当的用些木鳖果能起到一定的散结消肿的作用。
木鳖子治痔疮肿痛
处方:木鳖子(去壳)30克,芒硝30克,芙蓉叶30克,白矾10克,硼砂10克,冰片3克。各药研为细末,水煎趁热熏洗肛门20分钟,之后坐浴20分钟,每天两次。药后效果立见,用药仅一次,肿痛已消失八九,肛门已还纳复位。用药3天,诸症全部消失。由于病人病程较长,建议做手术根治,术后恢复良好,随访一年无复发。
古代许多医籍记载以木鳖子磨汁外涂可以治疗脱肛,如《开宝本草》记载木鳖子“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乳痈,肛门肿痛”,缪希雍《本草经疏》记载木鳖子可以治疗“肛门肿痛”,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可治疗“痔疮肛肿”,张景岳用木鳖子醋磨外敷治疗“痔漏肿痛”,《普济方》还有“治痔疮,荆芥、木鳖子、朴硝各等分。上煎汤,入于瓶内,熏后,汤温洗之”的记载。笔者20年临床应用体会,木鳖子外用治疗痔疮脱肛肿痛,常有立竿之效,临床应用百余例,虽不能根治,但可迅速缓解疼痛和消除肿胀,对于赢得手术时机,有很大的帮助。
知柏地黄丸的营养价值 2、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除烦,解毒疗疮。
天葵子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天葵子能解毒消肿,如《百草镜》曰:“清热,治痛消肿毒,疗疮,疬瘴,跌扑,疯犬伤,痔疮,劳伤。”
浅谈蜈蚣解毒抗癌的药用
蜈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有毒中药,药用名称:蜈蚣,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更多的中医家把蜈蚣这类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绝不是利用蜈蚣“以毒攻毒”的毒性,请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凡是治病,中医总是讲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病因、以及所用药物或处方的功效去治病的。《药典》有关蜈蚣具有的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临床初步观察,蜈蚣配合地龙、穿山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导致的头晕、抽搐、头痛等症状;我们用蜈蚣配合山慈姑、全蝎、莪术等化瘀散结药物适量内服或外敷骨转移疼痛的部分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现代医家朱良春老先生应用蜈蚣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治疗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等也有一定效果。
另外也有人报道利用蜈蚣解蛇毒,《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蛇咬中毒的要药。将蜈蚣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蛇咬伤,并以消毒粗针穿刺咬伤肿胀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痊愈。
其它的应用,以蜈蚣加茶叶同敷患处,可治瘰疬。用蜈蚣加盐浸油,取油擦小儿秃疮,疗效颇佳。对肺结核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之作用。
排毒吃什么最好 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说到胡萝卜素,相信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胡萝卜,的确,胡萝卜是胡萝卜素的最佳来源。可以说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在我国民间胡萝卜还具有“小人参”的美称。
另外,枸杞子、木鳖果、绿茶、西兰花、芒果、番茄等也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木鳖果的功效与作用 木鳖果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疮痈肿毒人群适宜。
禁忌人群:有毒,需入药对症服用。
不宜同食:无特殊同食禁忌。
木鳖子临床应用
外用治疗牛皮癣、干癣、秃疮等有一定效果用法:将木鳖子去外壳,蘸醋在粗瓷器上(如碗底)磨取药汁,临睡前用棉花或毛笔蘸涂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
涂药前患处先用盐水洗净;癣病蔓及周身者可分期分片治疗。
一般1钱木鳖子仁约需10毫升醋研磨,其药汁可涂3x2厘米癣面5~7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裂片卵形或长卵形;叶柄顶端或叶片基部有2~5腺体。花单性同株;雄花梗细长,每花具1大苞片,花萼黑褐色,有黄白色斑点,花冠浅黄白色;雌花梗短,苞片较小。瓠果长椭圆形,长9~15cm,熟时红色,表面有软质刺突。种子暗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主产湖北、广西、四川。
采制 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种子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下,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化学成分 含木鳖子酸(momordic acid)、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α-桐酸(α-elaeostearic acid)、气基酸、甾醇。
性味 性温,味苦,微甘;有毒。
功能主治 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漏、干癣、秃疮。
蜈蚣酒的功效与作用 攻毒散结
蜈蚣酒有毒,能以毒攻毒,味辛又能散结,外用蜈蚣酒可治疗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