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患者如何护理
脊髓炎患者如何护理
1.合并肺感染的护理 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且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控制炎症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h翻身拍背1次,以利排痰,必要时给予及时吸痰,雾化吸入每日2~4次。嘱患者多饮水,最好为热偏凉的白开水。正确留取痰培养,依据不同的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2.合并褥疮的观察与护理 褥疮的发生会增加机体的感染几率,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一定要避免褥疮的发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每日温水擦浴1~2次,并轻轻按摩肩胛部、骶尾部、足跟及脚踝等骨突处。每2h翻身1次,以免皮肤长期受压。可在小腿部垫一气圈,将足部悬起,促进血液循环。有经济条件者可用电动充气气褥。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保持足部功能位,以利于愈后的康复锻炼。
3.机械通气的护理 急性脊髓炎的患者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瘫痪,由于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出现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呼吸机的湿化瓶应及时添加蒸馏水,以达到呼吸道的湿化作用。气管套管的气囊应保持充气状态,每6h放气1次,放气时间小于10min。保证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每周消毒1次,气管切开伤口每日换药1次。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由于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心的护理,伤口未有感染。
4.排便的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亦或无力排便,易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导致腹胀等许多临床症状。嘱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并给予番泻叶代茶饮,口服通便灵,开塞露射肛,必要时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以助排便。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本组病例患者均未出现便秘引起的腹胀等病症。
5. 睡眠的护理 由于受各种监护仪器的影响,患者睡姿的不舒适,翻身不便等机体状态的约束,心情烦躁,同室病人的影响,使患者不能有完整的睡眠。我们应将护理工作时间安排紧凑,尽量集中时间进行护理操作,向患者和家属讲明作息时间和探视时间,定时放窗帘,认真做好晚间护理。严格探视时间,做好病房环境的管理,护士巡视病房时动作要轻,提高个人素质,不可在病房内大声喧哗。调暗灯光,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脊髓炎患者饮食吃什么
一、骨髓炎吃什么:
应食用清淡可口的素食,以偏碱性食物调节体液酸碱度。
二、碱性食物主要分为:
1、蔬菜、水果类;
2、海藻类;
3、坚果类;
4、发过芽的谷类、豆类。
三、要避免或减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摄取:
1、淀粉类;
2、动物性食物;
3、甜食;
4、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
5、油炸食物或奶油类;
6、豆类(如花生等)。
四、骨髓炎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忌食用荤油肥腻;少吃辛辣食物。
脊髓损伤患者做什么护理
1)注意病人一般情况,如在急性期,应住医院中(一般1~4周内)。应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发烧、颤抖、出汗、烦躁不安,大小便是否通畅。如果输液,更应注意尿量是否增加,如有伤口,要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有引流要注意流液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
2)每2小时翻身一次,颈部受伤或手术病人要轴向翻动(即头和躯体同时翻动,不能在翻身时造成头部转动)。防止压疮,骨突起部要垫起(头后枕部、肩胛部、骶尾部、双髋部、双内外踝部、足踝部、双膝关节部),但注意不要使用圆形气垫,因为这样垫会引起静脉血流不好。骨突起部要用手轻轻按摩,有颜色改变要让医生看。
3)病人需移换床、外出坐轮椅,均需3~4个人共同协作平抬患者(站于一侧),完成转移,如果自行转移还不会,需要有2个人抬病人由床边转移至轮椅。在人手不够时也可由一个人按照特殊体位转移病人,即双膝抵住病人双膝,上身移至病人身后,双手拉住病人后侧腰带或裤边,上身向后用力,病人上身靠在助手上身背侧,两点一前一后(左转时,右足在前,右转时,左足在前),缓慢移动,1个人亦可完成转移动作。当然病人不能坐位稳定则不可执行这种转移方式,在病人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后,如能自行转移,亦在早期应有人保护,防止摔倒外伤。
4)多吃营养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况,超过3~7天无大便,要在肛门内快速注入开塞露2支,过于干燥要戴手套(乳胶)挖出,手要轻柔,防止肛裂,同时可口服一些蜂蜜,缓泻药(如番泻叶泡水或中药麻仁润肠丸等)。
5)活动各个关节,尤其的瘫痪部位以下大小关节均需要活动,要轻柔,每个关节活动为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要按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活动。
6)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如肿胀为深静脉血栓出血,不要在活动,要稍抬高患肢,并请医生检查。
7)如活动后肢体肿胀,有青紫色,则有可能有肌腱裂伤或骨折出现,要停止活动,并请医生检查。
8)要安慰病人安心养病,鼓励病人战胜残疾的信心。
9)盖被时,足下要放一软枕,使得关节保持90°,不要用被压足部,防止造成足下垂。
10)病人的体位一般为侧卧、仰卧位,如果骶尾骨部有压疮,也可俯卧位。当然,病人病情稳定后也可采用坐位。任何体位的变换,必须经医生护士指导过遵照执行。一般说头颈、胸、腰部不应有扭动,各种体位均应有软垫支持,并且保护骨突出部,应使姿势稳定。
脊髓灰质炎护理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
(一)自动免疫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
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 (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三)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 20天。
(四)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脊髓炎患者饮食调整
1)豆类食品:豆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它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如:大豆、黑豆、黄豆等。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又名乌豆、冬豆子,又可治疗风湿疼痛,经验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
2)果实食品:中医认为急性脊髓炎是由肾虚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病损,而果实食品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有很多好处。水果、蔬菜、豆类、糙米、全麦都蕴含丰富的纤维,多吃这些食物使粪便柔软,易于一排出,减少软便剂的需要量。高纤食物一定要同时搭配每天 3000 毫升的水,才能有效达到健康饮食的要求。
每天要喝足 3000 毫升的饮水,有助于膀跳定时排空、维持干净,并预防泌尿道感染,亦有助于粪便的柔软。水质一定要干净,如果不千净,就应煮沸 20 分钟,冷却后再喝。
可饮用适量的茶、咖啡或果汁以替代部份饮水。牛奶提供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也是很重要的。但一天不要喝超过 600 毫升,喝太多牛奶会造成肾脏的问题。不要饮太多的酒,酒精对脊髓损伤患者会造成许多严重问题。喝太多酒会增加解小便的次数:因此就很可能会沾湿衣服或床铺;亦可能忘了疏解压力而导致压疮;或者造成在转位、上下轮椅时不够稳健而跌倒受伤。喝太多酒亦会造成失水过多和腹泻。
急性脊髓炎会复发吗如何防止复发
本病的病因不清,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等。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脑脊液未检出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型脊髓炎。
疾病复发估计诊断有误,建议你做磁强磁共震检查为病情定性再行治疗。单纯的脊髓炎是不会复发的。脊髓炎控制后的治疗不当迟发性脊髓再度损害也会发生麻木现象,严重时会迟发慢性瘫痪。因对病情不明需帮助发来病历,磁共震照片和脑脊液检验单为你指导。
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需利用图片及一些医院编写的疾病手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宣教。教会他们认识疾病的危害性,懂得护理、治疗、饮食、药物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使人得到了实惠,护患关系密切,病人满意度上升。同时也培养和训练了护士,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预防疾病,增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
上文中对急性脊髓炎会复发吗给出了明确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数了。患病之后还是要坦然面对这个残酷现实的,更要积极努力的将自己的防治措施做好。为了加促治疗进度,生活中的护理措施乃至康复训练等环节都是不可少的。
骨髓炎患者怎么护理
骨髓炎患者怎么护理
1、一般护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脉快、头痛等,要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病情变化,有高热休克者,给予氧气吸入,激素治疗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应专人护理。
(2)体温高于39.5℃者,需要给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药物降温时,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现虚脱,同时应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免受凉。
(3)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时给病人饮水或果汁,必要时适当补液,纠下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垫起,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了限制患肢活动,减少疼痛和减轻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肤牵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牵引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凡发现肢体皮肤发紫、发冷、肿胀、麻木等,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找医生及时处理。伤口分泌物过多,脓血透过石膏,使石膏软化 破坏等,应及时更换石膏或开窗更换敷料。
(5)注意观察邻近关节有无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或全身其他部位有无病灶转移的征象。因为当脓液穿过干骺端进入关节腔时,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炎症扩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脓肿等,若诊断穿刺证实有脓液者,常需切开排脓减压,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充他引流。应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床单清洁,注意对伤口的隔离和敷料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气血不足者,除同服气血双补药物外,还就选用肌收口散,撒于创口内,使肉芽生长,而逐渐愈合。腐生肌膏。
2、慢性骨髓炎病人的伤口处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保持伤口排脓通畅,病变部位死腔的扩大引流,使死骨与病骨完全分离后,施行手术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组织,消灭死腔,同时进行全身治疗。部分患儿因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增加,促使肢体过长,相反骺板受炎症破坏可致肢体缩短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后的畸形愈合。小儿患了骨髓炎,家长要耐心配合医生,定期复诊并进行伤口换药,争取早日康复。
3、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得了急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都是小儿或是抵抗力差的老人,病情一般比较急迫,所以临床处理中一定要注意好相关的问题:
第一,急性骨髓炎症期(发病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脉快、头痛等,要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病情变化,有高热休克者,给予氧气吸入,激素治疗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应专人护理。
第二,体温高于39.5℃者,需要给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药物降温时,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现虚脱,同时应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免受凉。
第三,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垫起,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了限制患肢活动,减少疼痛和减轻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肤牵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牵引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凡发现肢体皮肤发紫、发冷、肿胀、麻木等,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找医生及时处理。伤口分泌物过多,脓血透过石膏,使石膏软化破坏等,应及时更换石膏或开窗更换敷料。
第四,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时给病人饮水或果汁,必要时适当补液,纠下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第五,注意观察邻近关节有无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或全身其他部位有无病灶转移的征象。因为当脓液穿过干骺端进入关节腔时,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炎症扩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脓肿等,若诊断穿刺证实有脓液者,常需切开排脓减压,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充他引流。应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床单清洁,注意对伤口的隔离和敷料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结核性的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属于临床的急症,处理上注意好以后,愈后一般都是很好的,但是不恰当或是不全面的处理,容易留下后遗症,导致以后的慢性骨髓炎的发作!所以建议患者选择有经验的医院就诊。
4、饮食指导骨髓炎患者在施治的早期强调并提倡清淡可口的素食。因素食能提供最天然最易消化,最能直接吸收之营养素。如素食配制合理,人体所需要的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要素都非常丰富,足够人类机体的合理需要。因骨与软组织的修复又离不开维生素、微量元素与宏量元素和具有保护作用的植物荷尔蒙、纤维质等,它们都主要是来自新鲜的谷类、蔬菜与水果;又因处在病理状态下的患部组织的修复需要一个偏碱性的生理环境,才能有修复的条件。素食中所含碱性物质最丰富,如在体内最活跃的钙、钾等离子,水果之中含量很高。在慢性骨炎期,患者不能缺少了碱性物质在血液中的恒定浓度。有些病人怕营养缺乏,每餐大量吃肉类,少吃了蔬菜与水果,使血液带酸性,患部组织因循环障碍,酸性物质更多,于是体内的"钙搬家"运动就此开始,血液将骨骼和牙齿中的钙,尤其是处在病理环境中的骨组织的钙搬走,病骨出现脱钙或骨质疏松现象,这可能就是因其食肉过多,导致酸性血液使骨质代谢发生紊乱的结果,所以提倡素食就在于此。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介绍环境,耐心解释病情,消除病人陌生感和紧张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
(二)专科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定时翻身,拍背,可随时听诊肺部呼吸音,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2.床铺平整,无渣屑,防止各种机械性剌激,翻身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预防压疮。
3.患者有感觉障碍,禁用热、冷水袋,防止烫伤或冻伤。
4.保持关节功能位置,给患者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进行股体活动,防止肌肉 萎缩,关节强直者要鼓励患者最大程度发挥活动潜能,增强自理能力。
5.制定饮水计划,饮水后鼓励病人自行排尿,排尿可将床头抬高,以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6.留置尿管的患者注意观察尿的颜色,尿的性质,每日两次尿道口护理,可常规滴氯霉素眼药水,倾倒尿液时勿将尿袋高于耻骨联合,预防泌尿系感染。
以上就是关于急性脊髓炎的护理措施的介绍了,每一位急性脊髓炎患者都应该去知道怎么样护理自己的身体,那样也才可以知道怎么样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每一位急性脊髓炎患者还应该去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急性脊髓炎,那样才可以让自己早日脱离急性脊髓炎这个疾病的困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不宜多吃冰淇淋因为冰淇淋是利用常见的食品与一些甜品和其他调味料混合制成的冰凉食品。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宜少食冰淇淋。下面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一些饮食注意是事项。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不可以喝咖啡: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所以可以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恢复肌肉的疲劳。作用在心血管系统,可提高心脏功能,使血管舒张,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肠胃系统,它可以帮助消化,帮助脂肪的分解。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适量的咖啡因亦可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由于它会促进肾脏机能,有利尿作用,帮助体内将多余的钠离子排出体外。但摄取过多会导致咖啡因中毒。
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不可以喝啤酒:酒喝啤酒的人,往往心腹增大。因为啤酒中虽然酒精含量不是太高,但如长期大量地喝,心脏也会受到酒精的持续损害,使心肌组织中脂肪细胞功能减弱,从而引起心动过速而且本身此病不宜吃刺激食品,里面含有酒精。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不可以喝豆浆: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如果是在急性发作期有恶心呕吐的征兆的时候,应该听从医生的医嘱要禁食禁饮。如果是后期病情都平稳了,可以适当的摄入一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这时候豆浆就可以喝。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要点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属于不常见的疾病,主要在幼儿身上发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不仅仅会引起语言障碍,同时会引起多种并发疾病,由于多数严重的患者无法自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除了及时治疗外,还需要加强护理,那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怎么护理好?下面就让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提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大家应该会既害怕又陌生。大家对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具体治疗及护理却并不熟悉。今天小编便为大家介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
1、饮食护理
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热量需要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地胀,防呕吐发生。注意食物的调配,增加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食欲。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患者每日热卡摄入量,及时给予适当调整。
2、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患者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
3、心理护理
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及家属给予安慰、关心和爱护,使其接受疾病的事实,鼓励战胜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信心。根据患者及家长的接受程度,介绍病情、治疗护理的目的与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及时解除患者不适,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4、康复护理
对恢复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应进行功能训练,指导家属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护理,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5、对症护理
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提示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可能。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应注意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存在。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给予急救处理。
温馨提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护理原则介绍到此,希望大家有所了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较大,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急性脊髓炎竟会引起腹泻饮食调理可缓解
1、急性脊髓炎患者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轻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意机体的需要。
2、煮食烹调时应避免使用猪油,急性脊髓炎患者另外应减少蛋黄、内脏类、过量的海鲜等高胆固醇之食物,而应增加高纤维类食物如:蔬菜、谷类、水果与足够水分。
3、高热量的食物也要能够少吃,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类的外餐食物,它们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健康能带来大的危害,平常能够少吃就要少吃,同时要能避免肥肉、甜点等等。
4、平常的饮食要能够做到少油少盐,急性脊髓炎患者尽量以低脂肪、低油的食物为主,同时要注意补充高纤维素、维生素等。
5、急性脊髓炎的饮食注意平时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2的食品;同时,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健脑,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保护眼睛的食物,如鸡蛋,动物的肝,肾,胡萝卜,菠菜,小米,大白菜,番茄,黄花菜,空心菜,枸杞。指导意见:饮食上要远糖,盐,猪油,多食黑芝麻、蘑菇、黑米。
6、鼓励急性脊髓炎病人多饮水,保持尿液呈酸性,防止泌尿系感染。尿脂留时应定时按摩下腹部以帮助排尿,无效时行无茵导尿。大便失禁者,要保持会阴部清洁。便秘者鼓励病人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并可服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7、在急性脊髓炎的饮食要求应选用含粗纤维和肌纤维少的食物,如大米、面食、蔬菜、肉类、蛋类、鱼、但忌油煎,最好切成碎末,长期软食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补充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很有必要的,进行户外运动,增加抵抗力。
急性脊髓炎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
1、在治疗脊髓炎时应该有信心
应正确对待疾病,即从科学的态度上对待疾病,要了解疾病的特点和转变,做到早期就诊,不要错过治疗的良机,以减少疾病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降低致残率。
2、治疗期间一定要坚持到底
应认识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必须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树立持之以恒的思想,不能期望几天、几周之内就有惊人的恢复,必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把自己在治疗中出现的微小变化、体会及时而又经常地与医生沟通,以便医生调整治疗计划。
3、急性脊髓炎患者要多生活充满希望
既然得了这种病,就必须面对现实,能够承受痛苦。今天的小痛是为了明天的不痛,任何侥幸取胜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靠巫医、靠江湖骗子,都会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