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易发的安全事故
孩子暑假易发的安全事故
1、道路交通伤害
炎炎夏日,暴晒在太阳下的汽车,车内就如同烤箱一般。如此高温,儿童被困车内,其危险程度可见一斑。因为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远不如成人,难以耐受高温。监管人千万不能将孩子独立留在相对密闭闷热的汽车内。高温严重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神经损害或致命。
2、溺水
夏天,孩子最乐此不疲的就是玩水了,与此相伴的是儿童溺水事件屡有发生。
对于各个年龄段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动作发展都不尽相同,因此溺水预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5岁以下孩子来说,喜欢蹦跳,但平衡能力还很弱,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放假时,孩子如果在浴缸、马桶、水桶边玩耍时,一定要有成人陪同。家里要及时把浴缸、洗脸盆的水排空。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而言,家长也不要在浴池、水缸中存过多的水。给孩子洗澡时,家长尽量不要离开。家长可以准备泳圈和救生衣供孩子在泳池中练习;同时要遵守泳池的安全规定。游泳时,家长要保持和孩子一臂能及的安全距离。
3、烧烫伤
由于衣着单薄,皮肤暴露较多,加上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动作协调性也比较差,一旦父母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发生烧烫伤意外。
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白天只得让孩子独自在家,可是厨房、阳台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危险场所,燃气灶、热水壶、打火机等都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让孩子远离热水瓶和汤锅,远离火源。不要把热的食物或开水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打火机不能放在孩子容易取到的地方。不使用天然气时,要关掉总开关。
4、宠物咬伤
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儿童被宠物咬伤的病例也随之增加。
专家表示,由于养“宠物”家庭常缺乏相关的教育培训,如宠物的科学饲养、儿童与宠物的相处知识。因此,养宠物家庭应特别注意宠物在发情期、产崽期要远离儿童。
孩子和宠物一起玩耍时,家长一定要陪伴在旁,孩子做出危险的动作时,一定要制止,如果孩子无意中弄疼了宠物,宠物会下意识地作出攻击行为,此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
如果孩子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应马上将伤口残留的血液挤出并用消毒剂清洁伤口,简单包扎后,马上带孩子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注射相应疫苗。
5、误吞异物
每年假期都是儿童消化道异物和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孩子误吞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消化道异物有发卡、硬币、钉子和电池等,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糖块、黄豆、玩具小零件、骨头、鱼刺等。专家说,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孩子消化道,造成穿孔,而电池一旦在消化道分解,腐蚀性液体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烧灼腐蚀,严重的可能造成消化道梗阻。
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如发卡、吊坠等;图钉、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物品要收好。换下来的电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电动类的儿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将其中的电池拆出来并吞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误吞异物带来的伤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如果孩子误服一些有毒药品,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时,家长就必须迅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孩子的舌根(咽后壁)催吐然后去医院洗胃;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很强的物品,不宜采用催吐法,可以让孩子喝大量鸡蛋清、牛奶等。此外,对已失去知觉或兼有抽搐的孩子,也不宜采用催吐法,应及时送医院。
6、跌落伤
跌倒或坠落是导致儿童伤害发生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1-4岁幼儿的跌落或摔倒大多发生在家里。要预防从窗户、屋顶、阳台的跌落伤害,家长需要在窗户、屋顶和阳台安装一定高度的护栏,栏杆间距小于9厘米;窗边不放置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沙发等家具;安上窗锁,养成“关窗即锁”的习惯,将窗户的开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年龄较大、活动力较强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时发生跌倒或摔倒的情况比家里要多。家长应该教育儿童注意识别危险警示标志,远离危险环境。教育孩子不要在楼梯上推拉玩耍,不要跳级或下冲。
同时,那些提供儿童户外运动场地的商家也要重视,户外游乐设施要使用弹性橡胶、木板、树皮或沙子做器械和地表材料。及时清除社区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如加强建设工地安全巡查、覆盖孔洞、缝隙,清除突起物等,防止儿童坠落或绊倒。
7、走失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牢记家人的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在空闲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多排练几次。这样一来,真的遇到了走失情况,孩子也不会慌张了。
平时要告诉孩子,陌生人无论给什么,都要坚定拒绝。也不要跟陌生人多言,更别把家里的事情说出去。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情况发生,都不要跟着陌生人离开。如果有陌生人声称自己是孩子父母的亲友,孩子也要一律拒绝,等到父母到来再走。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带着他们外出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有的家长一看到熟人,就只顾聊天了,完全忘了有孩子这档事,结果就导致孩子被拐卖或走失的发生。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在外出前,应当告知父母他的去处。同时,父母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有GPS定位仪的物品。如果意外发生了,很方便就能找到孩子的位置。
榛子不适合什么人吃 婴幼儿
榛子一般颗粒比较大,而且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嚼碎,而婴幼儿的牙齿和吞咽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喂食榛子是很容易呛住食管或者气管而引发安全事故,所以一般建议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榛子,或者可以将其碾碎后再喂食。
电热毯几年更换一次 过期的电热毯有什么危害
过了使用期限的电热毯,会影响其安全性能,因为耐火耐热材料在过了使用年限后很可能出现绝缘老化的情况,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线路老化还会造成温度忽高忽低,造成烫伤。”徐主任表示,局部过热会引起绝缘层破坏、通电后很容易引发烧毁和漏电的危险,如果保护层自燃,周边又是被褥等可燃物品,很容易引发火灾。
微波炉使用注意事项 引发安全事故
传统的加热液体,到了一定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微波炉加热时可能温度已经极高了,但看上去还很平静,只要一点扰动,就会“爆沸”。如果此时不小心碰到,烫伤会比普通开水烫伤更严重。
另外,加热封闭容器装的食物,极易引发爆炸。主要是在微波炉急剧加热过程中,热量不能散发,容器内气压过大引起的。所以使用微波炉一定要极其小心。
儿童最易发生的12类安全事故
小编提示: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不让孩子去水塘和河流里游泳;如果在游泳池游泳要让孩子特别是幼儿远离深水处。
小编提示:让孩子远离汤锅、火锅、热水瓶、烧水壶。另外,在给孩子洗澡时,也要先放凉水,然后再兑热水;家里炒菜做饭时,别让孩子进入厨房。
小编提示:孩子天性好动,千万别让他脱离你的视线,一定要有成人陪伴。
小编提示:使用电热水器后要关闭电源,家有小孩最好在插座上装上防电的盖子。一旦触电,及时用木棒等不导电工具将孩子和电源分开,并进行救治。
小编提示:花生、瓜于等坚果类食品是三岁以下孩子的“危睑食品”。当意外发生时,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托其胸.让孩子尽量咳出异物,不要在接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特震到气管的更深处。
小编提示:大人带孩子出去,一定要看牢孩子,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巷子窄,叮嘱孩子不要巷子里嬉戏,以防汽车或电动自行车撞上。
小编提示:不要把宠物单独和孩子放在一起;外出遇见狗时.要尽可能离狗远一些。孩子被狗咬后父母应立刻带孩子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被毒蛇咬伤后,首先要用冷水冲洗伤口,边冲洗边把毒血挤出来,然后在伤口的上方、近心脏位置,用带子扎起来,然后迅速送医院。
小编提示: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个相对安全的家庭环境,幼儿上、下楼梯要有人搀扶。儿童骑童车、玩滑轮时要戴上安全帽、护肘。大人一定要在旁边。
小编提示:将化妆品、家用清洁剂、药品等致命的药品和化学用品放在小儿触及不到的地方;误食毒蘑菇中毒病死率较高,预防野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小编提示:要把刀、剪、锥子、曲别针、笔等尖锐的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桌子、茶几等家具的尖角处有防护措施。
小编提示:父母应告诉孩子遇有陌生人敲门,尽量不要答话,更不要透露自己一个人在家,可以用“爸爸正在睡觉”或是“大人到楼下买菜”等来暗示、吓遇陌生人。即便真的是孩子认识的同事、邻居或是远房亲属,也应告诉孩子提高警惕。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对方去陌生的地方。
99小编提示:父母带孩子外出一定不要脱离自己的视绕,教孩子牢记家庭成员的名字、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等;对于尚不能正确表达信息的孩子,可以在孩子的口袋中放置一张父母联系信息卡。
空调制热能开一夜吗 空调开一晚上没人在家安全吗
正常情况下空调开一整晚是可以的,并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发生,但如果空调治疗不好,或者已经出现了损坏的情况。
这时候再将空调开一晚上,那么就具有一定危害,会导致空调出现漏电或者损坏的情况,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生活中建议一旦发现空调有质量问题,那么就建议及时进行维修养护。
微波炉的危害 微波炉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微波炉虽然虽然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那么我们就要丢弃这么一个方便又快捷的家用电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们能注意以下这些细节,就能将微波炉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那么使用微波炉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不使用塑料容器,部分塑料容器加热时会软化,造成食物外漏。或者在加热过程中释放有害成分,这也是部分人说微波炉加热食物会增加患癌症风险的原因之一。
(2)不使用金属器皿,放入微波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或者搪瓷等器皿,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这样不但会损伤炉体还会影响食物加热。
(3)不使用封闭或者小口瓶的容器,主要原因是加热过程中,封闭容器或者小口瓶容器不利于散热,会造成容器压力过大,引发爆炸。
建议去购买一个专用的,可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容器。
(1)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
(2)忌微波炉加热鸡蛋
(3)忌加热超时
(4)忌微波炉加热婴幼儿食用的食物,比如婴儿的牛奶
再使用微波炉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正确的操作微波炉,其外还要注意下面这些细节
(1)微波炉加热过程中,人体最好站离微波炉1米以外,1米以外的辐射会大幅下降,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没有放入食物之前,不要开启微波炉。
(3)微波炉上禁止覆盖任何物品,容易引起微波炉不能正常散热,诱发安全事故。
(4)微波炉不要放在卧室或者客厅,这些会经常活动的地方。
(5)不要用微波炉油炸食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6)食品不要直接放在微波炉内,应该用专用的容器装好,再加热。
(7)经常检查微波炉,如发现们损坏或者电线破损,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送修。
过度用眼是儿童近视主因
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儿童近视患者,真目明眼科专家认为,近视与用眼过度有直接的关系。刘主任介绍,小孩子眼球未发育好,孩子越小,越受不了近距离的用眼,长时间过度用眼,会增加眼球负担。眼球长度每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增加300度。
“不少人很疑惑,我的孩子暑假没有整天看电视、玩电脑,怎么度数也深了?”对此专家表示,宅在家里的孩子正成为近视的高发人群。原因很简单,即便你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宅家里,你看到的范围都是有限的,也是小范围的、近距离的。这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眼睛得不到休息,是宅出近视的重要原因。
“不要长期待在教室或者家里,否则眼睛得不到有效的休息,会使近视程度进一步增加。”眼科专家叮嘱,预防近视最好的办法是户外运动,因为户外视野宽阔,可以放松眼睛,另外有太阳照射,可以补钙。往往户外活动多的人,不容易发生近视。因此,趁着暑假时期,每天带孩子去户外活动2-4个小时,让孩子远眺,自然看远,一来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二来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
孩子溺水,其实不会挣扎喊叫!孩子溺水急救方法 玩水,先要排除安全隐患
任何高发安全事件,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尤其是溺水这种夏季高发事故,更不能掉以轻心。
孩子玩水的年龄没有特别限制,但成年人要全程陪同,看紧孩子,孩子自己也要戴腋下圈或穿救生衣。
如果是要学游泳,一般是建议孩子到了5岁以上再学。当然,孩子是否适合学习游泳要综合考量,家长要谨慎考虑。
儿童发烧感冒转成哮喘者多
看电视多的儿童易患哮喘
上海市儿科协作组曾于1990和2000年分别做了专项调查,十年间,上海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由1.92%上升到4.52%,也就是说,在2000年上海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大约是每100个儿童中就有4~5个孩子患有哮喘病,现在这一数字正呈上升趋势,而最新的研究报告发现,在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大城市中,有49%的患儿因哮喘误学,这给不少家长敲响了警钟。
儿童早期哮喘症状需引起父母们的足够重视。据医生介绍,夏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较易引发哮喘。要避免哮喘发病,平时应该让孩子远离过敏源,并注意改善身边的空气质量。不过,现在不少孩子暑假时都是独自在家,家长的照顾无法面面俱到。对于这种情况,医生认为,家长一方面应该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居环境,阳光、消毒除菌用品、空气净化器等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儿童卫士”;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孩子进行相关的生活健康安全教育。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
私家车越来越多,有关儿童乘车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也经常发生。沈阳一名男孩不慎被电动车窗卡住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这起事故再度为家长敲起警钟。警方表示,除了“电动车窗”、“儿童安全座椅”等常见问题,儿童乘车安全存在的其他诸多细节,也都需要车主格外留意,以防各种“隐形杀手”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发动汽车或触动汽车开关而闯下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行驶时,孩子无意中打开车门被甩出;在驻车状态下,孩子松开手刹,致使车辆溜车造成事故;孩子误操作点烟器而被点烟器烫伤……”交警部门表示,这些都是被家长忽视的“隐形杀手”。
一岁以上孩子乘车外出活动的机会增多,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建议家长:要提防好奇好动的孩子玩按键,如果电动车窗有锁定装置,建议锁定。对略大的孩子,不妨经常提醒他们,不要将手和头伸出窗外,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
暑假到了,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成为每一位家长关心的话题,不少家长甚至为此头疼。应该怎样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呢?相关教育专家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尊重孩子 共同协商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武断地将孩子的暑假“据为己有”,安排各种补习班、强化班、特长班,孩子们不得不从“单调”的校园走进一个家长精心打造的“鸟笼”。专家指出,暑假安排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给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或因工作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暑期生活,或认为假期里孩子就应该尽情玩乐,导致孩子处于一种完全放任的“无监护”状态。
温故知新 承前启后
家长要与孩子商量抽出一定时间温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但切忌在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上层层加码,要让孩子“爱玩的天性”得到充分展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暑假生活。对各科成绩优秀的孩子,家长要肯定孩子的良好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如果孩子成绩偏差,甚至有的功课不及格或品行有过失,则需冷静对待,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切忌粗暴埋怨、甚至“武力讨伐”,以免给孩子的暑期生活蒙上阴影。
“上山下乡” 回归自然
放暑假了,家长最好能有意识安排孩子到乡村、山区与大自然“密切接触”,让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抚爱,悉心感受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孩子的心情得到了调节,视野也会更加开阔。经济条件允许的家长还可以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游览祖国的风景名胜、名山大川。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家长带领下到就近的山间田野去活动,一样可以有所收获。
抽出时间 与孩子同乐
家长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娱乐。暑假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孩子们娱乐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时光,而家长应当是孩子暑期活动的向导和亲密伙伴。在工作之余,家长应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泳、郊游、野营、爬山、欣赏音乐、制作小工艺品等有益的活动,这样既可丰富孩子的阅历,增长见识,愉悦身心,又可以密切家长同孩子的关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
接触社会 陶冶情操
暑假里应当鼓励适龄青少年参加一些适度的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如社区活动、帮助残疾人活动等。使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对于网络交友,家长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既不要彻底“封杀”,更不可“放任自流”。应当鼓励孩子结交一批有共同爱好和志向的朋友,在互相交往中共同进步。当然,现在利用网络进行不法活动的人也不在少数,家长和孩子都应有防范意识。孩子与陌生网友见面,一定要有家长陪同。
另外,特别要注意注意暑期安全。请家长注意孩子的暑期安全,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对孩子的安全常识教育,使他们自觉做到不私自下河游泳,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不跟陌生人外出,不玩火玩电,尤其不要让年幼的孩子单独外出和上街,以免发生不测。如果孩子习惯游泳,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一些安全卫生的游泳馆,或者干脆给孩子报一个游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