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二尖瓣狭窄中医看法

二尖瓣狭窄中医看法

1、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关闭不全等,病程比较久就会引起房颤。常有心慌、胸痛、头晕、浮肿、气喘等症状,胸闷气促浮肿是心衰的表现,胸痛常常是主动脉狭窄引起,也可能合并了冠心病。这些症候属于中医心痹、心悸、怔忡、厥脱等病证。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肾气不足、心血亏血、脾肾阳虚、气滞血瘀、阴阳虚脱等。西医治疗多用瓣膜置换术或者瓣膜扩张术,中医治疗可以使很多病人瓣膜功能改善,避免手术之苦。

1)心气不足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疲乏无力、自汗少气、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者结代 药用:黄芪 党参 茯神 柏子仁 当归 酸枣仁远志五味子川芎 肉桂 炙甘草

2)心阴亏虚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药用:太子参五味子天冬生地 远志 玄参 丹参 当归 柏子仁酸枣仁

3)脾肾阳虚心悸气喘,咳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尿少,水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者结代。

药用:附子茯苓白术 干姜 车前子 肉桂 黄芪 葶苈子 泽泻

4)气滞血瘀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口唇紫绀,两颧红暗。舌质紫或有紫斑,脉涩或结代。

药用:当归 桃仁 红花 玄胡索 五灵脂 川芎黄芪车前子

5)阳气虚脱心悸憋闷,面色青灰,张口抬肩,喘促鼻煽,烦躁不宁,尿少浮肿,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淡,脉沉细欲绝。

药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 山萸肉 麦冬 五味子

以上诸证治疗,可能重叠出现,可以有兼证,如合并急性风湿热痹,就用石膏、金银花、豨莶草、秦艽等,对瓣膜的狭窄僵硬和关闭不全,可以用穿山甲、水蛭、川贝母等软坚散结治疗之。总之宜随证加减变化,切勿执泥。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体征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有:

1.二尖瓣面容

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双颧呈绀红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二尖瓣狭窄的心脏体征

①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

②心尖区S1亢进,是隔膜型二尖瓣狭窄的特征,若瓣膜增厚粘连严重、发生纤维化和钙盐沉积时,则瓣膜僵硬,活动能力减弱,S1减弱甚或消失;

③二尖瓣开瓣音,是二尖瓣狭窄听诊的特征性改变,在心尖区和胸骨左缘3、4肋间最易听到,当二尖瓣叶纤维化或钙质沉积,弹性减弱或消失时,二尖瓣开瓣音消失;

④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呈递减一递增型的舒张期杂音,常伴有舒张期震颤,是二尖瓣狭窄最典型的体征。一般是狭窄越重,杂音时限越长,但严重狭窄时却听不到舒张期杂音,称“哑性二尖瓣狭窄”,是由于通过狭窄瓣口的血流量很少所致。

3.肺动脉高压和右室扩大的心脏体征

肺动脉高压时,胸骨左下缘可扪及右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P2亢进或分裂。由于肺动脉扩张,于胸骨左上缘闻及短促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递减型高调哈气性舒张早期杂音(Graham-Steell杂音)。右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4、5 肋间有全收缩期吹风性杂音,于吸气时增强。

二尖瓣狭窄的手术方式选择

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用二尖瓣扩张器分离瓣膜粘连,扩大瓣口,操作比较简单,疗效较好,目前国内大多数二尖瓣狭窄病例仍应用这种手术方法。闭式手术适用于单纯二尖瓣狭窄,瓣膜病变属隔膜型,瓣叶增厚不明显,活动度较好的病例。怀疑左心房内有血栓者宜采用右前胸切口,经房间沟于左心房内插入手指及扩张器。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亦适于并有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无需处理的病例。

直视二尖瓣交界切开术:适用于各型二尖瓣狭窄病例。由于可以准确地切开融合的瓣膜交界,分离瓣下腱索及乳头肌粘连,取除钙质和左心房内血栓,疗效最为满意。但目前在我国由于医疗条件限制,直视手术大多应用于左心房内有血栓、二尖瓣再狭窄、高度怀疑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需施行瓣膜替换术的病例,以及并有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器质性三尖瓣病变需同期纠治的病例。

人工瓣膜替换术:适用于瓣膜严重损坏和伴有中等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例。并有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例则需同时施行三尖瓣整复术或替换术。

二尖瓣瓣膜替换术:二尖瓣狭窄瓣膜组织高度钙化,瓣叶活动度丧失或二尖瓣狭窄并有重度关闭不全,交界分离术不可能改善瓣膜功能的病例,则需切除病变的二尖瓣瓣膜,用人工机械瓣或生物瓣替换二尖瓣。人工瓣膜进入临床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虽然不断改进,但至今尚未完善。机械瓣膜血栓栓塞饼发率高,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生物瓣膜的耐用性又尚欠满意。当前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死亡率也高于闭式或直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因此选用瓣膜替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适应证必须严格掌握。有关二尖瓣瓣膜替换术的操作、瓣膜的选择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治疗效果:闭式二尖瓣交界扩张分离术的手术死亡率约为2%,术后远期疗效与瓣膜病变轻重程度、心功能等级、瓣口扩大程度、是否原已并有或手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和术后有无风湿热活动引致二尖瓣再狭窄等因素有关。术后早期约80%的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到I~Ⅱ级。但10~15年后约30~50%的病例症状又复呈现或逐渐加重。分离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为10~30%,形成再狭窄的原因主要是瓣膜交界粘连分离不足和术后频发风湿热活动。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率约近10%。术后10年死亡率为30~40%。

直视二尖瓣狭窄分离术的手术死亡率在2%以下,与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相近似。由于瓣膜病变和瓣下病变均能得到妥善纠治,术后90%的病人心脏功能可改善到I~Ⅱ级。血栓栓塞并发率低,约为0.3%/年。仅6%病例因再狭窄需再次手术。术后5年80%的病人无并发症,术后10年约66%的病人无并发症。晚期死亡率为2.5%。术后10年 80~90%的病例仍生存。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例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死亡率约为7~10%。术后10年生存率为60~70%。应用机械瓣膜者术后10年无饼发症者仅20~30%。应用生物瓣膜的病例术后5年随诊70%的病人无并发症,但生物瓣膜的耐久性尚存在问题。

心脏瓣膜的常见病变

1、二尖瓣狭窄:假如瓣叶活动良好,仅为交界部粘连或轻度瓣下损坏,可争取行闭式扩张术或直视成形术。假如瓣膜钙化或漏斗样改变,则需要实行瓣膜替换手术。

2、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瓣环扩大或交界部局限的瓣叶卷曲者,可以争取实施直视成形手术。瓣叶穿孔、腱索断裂等、若成形手术难以完全矫正或成形手术失败,宜实施二尖瓣替换手术。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数需要换瓣。

3、三尖瓣损坏:通常三尖瓣不做换瓣手术。只有病变严重时才实施瓣膜替换手术。

4、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常可在青少年时期实施直视切开手术,中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多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的基础上钙化所致。需要实施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由瓣环扩大、瓣叶撕裂穿孔、卷曲或脱垂等引起。通常应实施瓣膜替换手术。只有主动脉瓣轻度脱垂才可能做成形手术。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4种治疗方法

一般内科治疗

①限制体力活动。

②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拔牙、术前、术后用抗生素2-3天。

③检查有无风湿热活动,若有应抗风湿治疗。

合并症治疗

(一)心力衰竭;

(二)心房纤颤、扑动;复律;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

(四)栓塞,扩血管药物+抗凝治疗。

介入性治疗

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适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中度狭窄、瓣口面积0.8~1.2cm2,无明显关闭不全,无房颤与血栓。

外科治疗

(一)二尖瓣分离术,适应征同上;

(二)瓣膜置换术,适于联合瓣膜病变或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钙化、呈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症状与治疗

症状

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但外 科治疗时的观察证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比例,较二尖瓣狭窄全 并关闭不全者多一倍,故此型为慢性风湿性心瓣膜损害中最常见 的病变。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纤维 变性而缩短、粘连和变形,致瓣膜不能很好地关闭。

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较重的患者,常 有疲倦、乏力、心悸及劳累后呼吸困难,有时也可出现右心功能 不全的症状。但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等症者,远较二尖瓣狭窄 者少。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瓣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 致使瓣膜增厚、硬化、缩短和畸形,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症状轻症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心悸及身体各部 分动脉的强烈搏动感,特别是头部和颈部更为明显。约有5%患者 可出现心绞痛。晚期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

四、主动脉瓣狭窄由于主动脉瓣瓣叶交界处的粘连与融合, 瓣膜逐渐钙化而形成主动脉瓣狭窄。目前认为,单纯性主动脉瓣 狭窄大多为先天性或老年退行性病变所致,而风湿性主动脉瓣狭 窄,约大多数同时合并主动肪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病变。

轻度狭窄多无症状,病变加重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可有 疲乏、活动后呼吸困难、眩晕、昏厥及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 猝(心室停顿或心室颤动)。

治疗

预防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治风湿热,在瓣膜病 变已形成后,仍应积极防止风湿活动。

无症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 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另一方面亦 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并发症的治疗包括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抢救; 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

手术治疗对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 术;有症状且属手术适应症者,可选择作二尖瓣分离术或人工瓣 膜替换术。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但外科治疗时的观察证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比例,较二尖瓣狭窄全并关闭不全者多一倍,故此型为慢性风湿性心瓣膜损害中最常见的病变。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二尖瓣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纤维变性而缩短、粘连和变形,致瓣膜不能很好地关闭。

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较重的患者,常有疲倦、乏力、心悸及劳累后呼吸困难,有时也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但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等症者,远较二尖瓣狭窄者少。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瓣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致使瓣膜增厚、硬化、缩短和畸形,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症状轻症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心悸及身体各部分动脉的强烈搏动感,特别是头部和颈部更为明显。约有5%患者可出现心绞痛。晚期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四、主动肪瓣狭窄由于主动肪瓣瓣叶交界处的粘连与融合,瓣膜逐渐钙化而形成主动脉瓣狭窄。目前认为,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大多为先天性或老年退行性病变所致,而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约大多数同时合并主动肪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病变。

轻度狭窄多无症状,病变加重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可有疲乏、活动后呼吸困难、眩晕、昏厥及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猝(心室停顿或心室颤动)。

风湿性瓣膜病的治疗方法

【一般内科治疗】

①限制体力活动。

②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拔牙、术前、术后用抗生素2-3天。

③检查有无风湿热活动,若有应抗风湿治疗。

【合并症治疗】

1、心力衰竭;

2、心房纤颤、扑动;复律;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栓塞,扩血管药物+抗凝治疗。

【介入性治疗】

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适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中度狭窄、瓣口面积0.8-1.2cm2,无明显关闭不全,无房颤与血栓。

【外科治疗】

1、二尖瓣分离术,适应征同上;

2、瓣膜置换术,适于联合瓣膜病变或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钙化、呈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瓣膜损害.约一半病人以往无明显风湿热病史。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适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中度狭窄,瓣口面积0.8-1.2cm2,无明显关闭不全,无房颤与血栓。

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血液动力学已经严重的瓣膜病便患者,除非合并有手术禁忌症,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应该手术治疗。随着心肌保护技术和心脏手术技术的进步,目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治疗效果稳步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8%,长期生存率满意,主要包括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特征有什么

1.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仅有轻度症状,当有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腱索断裂时症状加重,75%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发生房颤,房颤可增加左心房的压力。左心室容量过大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悸气短的另一重要原因。病变的后期可有肺水肿、咯血和右心衰竭。

2.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代偿期可无症状,瓣口重度狭窄的病人大多有倦怠、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突然死亡。

3.三尖瓣狭窄

三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可因同时存在的二尖瓣狭窄而不甚显著或与二尖瓣狭窄的症状混淆。患者较易疲乏,常诉右上腹不适或胀痛及周身水肿。颈静脉的明显搏动常使患者颈部有一种扑动性不适感。此外,由于胃肠道的淤血,患者常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嗳气等。少数患者还可发生晕厥,周期性发绀或胸骨后不适,可有呼吸困难。

4.三尖瓣关闭不全

无肺动脉高压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相对较轻。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时,心输出量降低,右心衰竭症状明显。可表现为乏力,全身水肿,腹腔积液及肝淤血引起的右季肋区和右上腹胀痛。有颈部或腹部静脉搏动感,特别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

5.联合瓣膜病变

联合瓣膜病变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同一病因累及2个或2个以上瓣膜,最常见为风湿引起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或其他瓣膜病变;其他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同时侵犯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或肺动脉瓣。

相关推荐

心脏瓣膜病的一般治疗措施有哪些

一、一般内科治疗 (一)限制体力活动。 (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拔牙、术前、术后用抗生素2-3天。 (三)检查有无风湿热活动,若有应抗风湿治疗。 二、合并症治疗 (一)心力衰竭。 (二)心房纤颤、扑动、复律。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 (四)栓塞,扩血管药物+抗凝治疗。 三、介入性治疗 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适于单纯二尖瓣狭窄、中度狭窄、瓣口面积0.8-1.2cm2,无明显关闭不全,无房颤与血栓;它是将一根带气囊的导管通过血管送到狭窄的瓣膜口,逐次充满气囊,扩张瓣膜口。这种方法的好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知识

1.二尖瓣狭窄 早期轻度的二尖瓣狭窄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及至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咯痰、咯血、倦怠、紫绀等表现。右心衰竭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伴压痛、下肢可凹性浮肿等症状。晚期可发生腹水和心源性肝硬化。 患者呈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两颧暗红。心前区隆起则表明心脏显著肥大(以右心室肥大为主)。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正常的心腰部消失,心浊音界呈梨形。第一心音往往增强。听诊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

心脏有杂音怎么办

1、呼吸,吸气时来自右心的多数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均增强,呼气时则相反。故呼吸可区别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2、体位,平卧使三尖瓣反流,半月瓣狭窄的杂音增强,主动脉瓣下肥厚狭窄的杂音减弱。左侧卧位时尤其在最初6~10次心动周期,二尖瓣狭窄的杂音增强。迅速下蹲可增加静脉回流、升高血压,可使主动脉瓣下肥厚狭窄及二尖瓣脱垂的杂音减弱或消失而使法洛氏四联症右到左分流减少,经漏斗部狭窄的血流增多,杂音增响延长。 3、心动周期长度,在心房纤颤长周期或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后,左右流出道阻塞的收缩期

风湿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瓣膜损害。约一半病人以往无明显风湿热病史。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 风心病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以房颤较常见。近20年统计,发生心律失常者占全部风心病的31%,几乎全部见于二尖瓣病变,其中以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较多见,约占39%,其余依次为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别约占27%、20%和14%,而主动脉瓣病变则无一例。 按病变分析,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可高达75%;晚期

左心发育不良

左心发育不良即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leftheartsyndrome:HLHS),是一组以升主动脉、主动脉瓣、左心室、二尖瓣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为16/10万活产婴儿,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4%左右。东方人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较低。左心发育不良程度不一,根据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形态,又可分为主动脉和二尖瓣均狭窄、主动脉和二尖瓣均闭锁、主动脉闭锁伴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闭锁伴主动脉狭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右半心扩大、心肌肥厚、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往往粗大,右心室搏出的血液

心脏瓣膜病种类包括

1、二尖瓣狭窄:如果瓣叶活动良好,仅为交界部粘连或轻度瓣下损坏,可争取行闭式扩张术或直视成形术。如果瓣膜钙化或漏斗样改变,则需要实行瓣膜替换手术。 2、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瓣环扩大或交界部局限的瓣叶卷曲者,可以争取实施直视成形手术。瓣叶穿孔、腱索断裂等、若成形手术难以完全矫正或成形手术失败,宜实施二尖瓣替换手术。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数需要换瓣。 3、三尖瓣损坏:通常三尖瓣不做换瓣手术。只有病变严重时才实施瓣膜替换手术。 4、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常可在青少年时期实施直视切开手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及并发症

二尖瓣是心脏里防止血液回流的重要结构之一,当出现闭合不严是,就会造成血液回流,从而引发疾病,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因尽早了解其发病症状并接受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从初次风湿性心脏炎到出现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可长达20年;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则进展迅速。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感。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症状有:劳动性呼吸困难,疲乏,端坐呼吸等,活动耐力显着下降。咯血和栓塞较少见。晚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脏淤血肿大,有触痛,踝部水肿,胸水或腹水。急性者可很快发

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二尖瓣狭窄 能够活到老年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其瓣膜梗死相对较轻,往往由于房颤、心衰或栓塞才引起注意,因此对于老年人出现房颤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时,需注意二尖瓣区听诊。发生咯血时应与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鉴别。下列情况可出现心尖区舒张期杂音:①慢性肺心病由于右心室肥厚、扩大、心腔转位,有时可在心尖区听到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所致的舒张期杂音。②严重贫血,由于血液循环加快可引起二尖瓣相对性狭窄,出现舒张期杂音。③风湿性心瓣膜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疣性二尖瓣炎。④缩窄性心包炎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杂音在心衰控制后多增强,而

引起心脏杂音的原因有哪些

一、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非病理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风湿性二尖瓣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乳头肌功能不全或键索断裂、(冠心病、心肌梗死)、特发性腹索断裂、瓣膜松弛、二尖瓣脱垂综合征、马凡综合征仅厚梗阻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脚气性心脏病、运动员心脏综合征、高原性心脏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类癌综合征。左,已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治疗措施

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施行外科手术,扩大狭窄的瓣口,解除或减轻血流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的机械性梗阻,改善心脏和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或切除损坏严重的二尖瓣,替换以人工二尖瓣。但手术未能消除风湿感染病因,大多数病人术后心房颤动也未能消失。 手术适应证:二尖瓣狭窄病人临床上呈现症状者均应考虑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心功能I级的病人可先预防风湿热发作,适当限制体力活动,日常生活注意卫生习惯而暂缓手术。心功能Ⅱ~Ⅲ级的病人宜施行手术治疗且疗效良好。心功能Ⅳ级病人手术危险性虽较大,但经卧床休息和内科治疗,控制心力衰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