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如何防止电解质紊乱
孕妇如何防止电解质紊乱
怀孕初期,饮食应坚持少食多餐制,并且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吃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尽量保障每日热量的基本供应。怀孕早期正是胎儿脑及神经系统迅速分化时期,所以要注意维生素,如维生素B12的摄入。
另外,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也可以吃一些花生、核桃、瓜子等坚果以补充微量元素,肉类选择瘦肉及动物内脏。
不少人认为虾蟹等营养价值高,让孕妇食用可以迅速补充营养,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怀孕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比原来高很多,而虾蟹内的激素含量也很高,这样会加重孕妇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失调,因此,孕妇不可多食虾蟹等食物。
妊娠反应剧烈需就医
怀孕后的妇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妊娠反应。史惠蓉教授说,孕妇往往在怀孕6周后出现妊娠反应,多数孕妇无需治疗,孕后12周即可自行消失,对胎儿、孕妇无任何影响。
怀孕早期,孕妇会有轻度的厌食、恶心、呕吐和头晕,这些症状在清晨表现得较为明显,喝水或吃完早饭后症状便会缓解,接下来的一天基本相安无事,一般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有极少数孕妇会出现剧烈的妊娠呕吐,呈现出逐日加重的现象,水、饭难进。严重者闻到饭味便吐,吃什么吐什么。如果长期呕吐,处于饥饿中的机体便会消耗自身脂肪,人体内便会出现代谢物酮,当尿常规检查出现酮体阳性时,就要治疗了。
住院除了“消酮”治疗外,还要尽快做B超,以确定孩子是否发育正常。如果治疗期间病情恢复迅速,酮体转为阴性,呕吐停止,胎儿发育一切正常的话,孕妇可以继续妊娠。
红薯发黑是怎么回事 吃了变质的红薯怎么办
若是食用了变质的红薯出现了肠胃不适症状的话,建议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催吐,帮助排出体内未消化的红薯,可以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食用变质红薯出现不适症状后,建议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一方面可以帮助补充人体的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食物尽快从体内排出,以减轻不适。
若是不适症状比较严重或者出现了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建议立即送医就诊,行补液、止泻等对症治疗,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草莓和什么一起吃拉肚子 吃草莓拉肚子怎么办
若是食用过多草莓之后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建议停止食用草莓,并且喝一些淡盐水补充体内水分,防止电解质紊乱,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拉肚子症状自然会慢慢缓解。
若是拉肚子的症状比较严重,或者得不到有效缓解,则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什么是人体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
①躯体症状,脉搏缓慢,早期血压轻度升高,后期血压降低,呼吸不规则,心律失常等。
②神经肌肉症状,早期表现肌肉疼痛、无力,以四肢末端明显,四肢末端有异样麻感及湿冷感等自主神经症状。
③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表情淡漠、对外界反应迟钝、也可出现兴奋状态,情绪不稳、躁动不安等,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2、水中毒(低渗综合征)。
轻者出现精神活动减退,软弱无力、疲倦等抑制状态,情感淡漠,寡言少动,动作迟缓,木僵状态,;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意识混浊、谵妄直至昏迷。
3、低钾血症。
①躯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口渴、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心肌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②神经肌肉症状为低血钾最突出症状,重要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软弱无力,出现弛缓性瘫痪及周期性瘫痪。
③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易疲劳、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抑郁状态,也可出现木僵。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谵妄直至昏迷。
4、脱水症(高渗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兴奋状态、幻觉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引起高渗综合征的还有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和高甘露醇血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兴奋状态、幻觉或意识障碍,甚则昏迷,躯体症状有口渴、口干、尿少,但在老年人或意识障碍时,以上症状的主动陈述少,应特别注意。
腹泻吃什么食物止泻快 胡萝卜
胡萝卜可下气补中,调和胸膈肠胃。其所含的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毒素,含有的钾离子可防止电解质紊乱。
什么是人体电解质紊乱
今天将带大家了解了解什么是人体电解质紊乱,21世纪的人类,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特别容易生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呕吐,腹泻,都可能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而人体电解质紊乱,是在医院临床病症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状,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在身体遇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赶快联系医生,尽早就医,这样对身体的伤害也会减到最小!
正确的叫法为水和电解质紊乱.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实现的。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如肾病,呕吐,腹泻等),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
以上就是人体电解质紊乱,希望上面的信息能够帮助到大家!水和电解质广泛的活动在人体内,参与人们体内重要的活动,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根据医生处方到药店拿药!因为错误用药,药品使用不当,都会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在这里,也希望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孕初期多喝水防止电解质紊乱
小林怀孕后,成为家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做饭、拖地等家务活一律取消,每天还有吃不完的好东西。正当全家人想着法子让她“吃好的”时,专家却提醒她的家人,“吃好的”没有错,却别忘了多喝水。
妊娠12周以前称为早孕,郑大一附院妇产科史惠蓉教授说,很多孕妇会在这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严重者呕吐频繁剧烈,这些症状往往会在晨起或饭后加重,甚至可引起体内水、钠、钾等营养素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
虽然怀孕早期需要营养的摄入,但如果忽视了水,引起电解质紊乱,对孕妇的伤害同样不小。
怀孕初期,饮食应坚持少食多餐制,并且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吃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尽量保障每日热量的基本供应。怀孕早期正是胎儿脑及神经系统迅速分化时期,所以要注意维生素,如维生素B12的摄入。
另外,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也可以吃一些花生、核桃、瓜子等坚果以补充微量元素,肉类选择瘦肉及动物内脏。
不少人认为虾蟹等营养价值高,让孕妇食用可以迅速补充营养,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怀孕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比原来高很多,而虾蟹内的激素含量也很高,这样会加重孕妇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失调,因此,孕妇不可多食虾蟹等食物。
妊娠反应剧烈需就医
怀孕后的妇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妊娠反应。史惠蓉教授说,孕妇往往在怀孕6周后出现妊娠反应,多数孕妇无需治疗,孕后12周即可自行消失,对胎儿、孕妇无任何影响。
怀孕早期,孕妇会有轻度的厌食、恶心、呕吐和头晕,这些症状在清晨表现得较为明显,喝水或吃完早饭后症状便会缓解,接下来的一天基本相安无事,一般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有极少数孕妇会出现剧烈的妊娠呕吐,呈现出逐日加重的现象,水、饭难进。严重者闻到饭味便吐,吃什么吐什么。如果长期呕吐,处于饥饿中的机体便会消耗自身脂肪,人体内便会出现代谢物酮,当尿常规检查出现酮体阳性时,就要治疗了。
住院除了“消酮”治疗外,还要尽快做B超,以确定孩子是否发育正常。如果治疗期间病情恢复迅速,酮体转为阴性,呕吐停止,胎儿发育一切正常的话,孕妇可以继续妊娠。
刚怀孕没必要补钙
小林刚怀孕,她的婆婆和老公不约而同地都给她买来钙片,嘱咐她要多吃钙片,这样生下来的婴儿才更健壮。
小林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妇产科咨询,副主任医师翟凤霞告诉她,刚怀孕的前几个月,是小儿神经系统形成、器官分化的重要时期,胎儿前期没有大量的骨骼形成,自然不必大量吃钙片。
孕妇从什么时候补钙合适呢?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围产及保健室护师郭黎说,孕妇每天需要的钙量是1200毫克,从这个数字看,我国几乎所有孕妇都缺钙,原因是中国人饮食结构中乳制品的摄入仍然不高,孕期孩子骨骼的发育又特别需要钙,单纯地依靠饮食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有必要通过钙片补充。一般情况下,孕妇可在怀孕16周开始补钙,补到36周即可。
如果孕妇每天吃2个鸡蛋,200克肉和500毫升牛奶的话,一天只需吃300毫克的钙片即可;如果孕妇从食物中摄入的钙量较少,每天可吃钙片600毫克。
怎么防止脱水
1.最先要防止腹泻,因为腹泻是导致脱水的主要原因,长期的腹泻可以流失体内的电解质,那么可以在开水中加入同样分量的盐和一汤匙白砂糖,这样当饮料一样饮水,可以保证体内的电解质的消耗,造成人体虚脱的症状。
2我们在炎炎夏日中常常有虚脱的现象,大量的出汗会导致头晕、恶心、目眩等症状,然而一碗绿豆加金银花粥其性凉味甘、消暑利尿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用食疗解决患者的症状。
3如果吃错食物会导致呕吐,那么就出现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同事引起胃部和腹部的刺痛,那么需要及时的补充糖水,这样就会阻止电解质的紊乱,导致呕吐不完的残留物损害胃肠道。
感染性腹泻怎么办
1.防止脱水
腹泻次数多,尤其是水样泻,会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实际上,腹泻量的减少说明机体缺水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很容易在此基础上发生酸中毒和休克,后果比腹泻本身要严重得多。
自我判断脱水的方法也很简单,比如口渴,与平时相比较尿量减少,坐起或者站起时头晕,平卧则好转。只要不呕吐,一定要喝水,让这两项症状缓解或者消失,水里边还应加点“料”,比如食盐。若伴有呕吐或实在不能饮食,则需要紧急就诊。
2.防止电解质紊乱
通过腹泻丧失的不仅仅是水,还包括电解质。简单地说,电解质就是体内的盐分,重要的包括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解质紊乱本身就会造成乏力、心悸、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低钾血症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已有商品化的口服补液盐可供使用。在家庭里,还可以直接采取喝水时加食盐的方法补充钠离子,加食盐的量以略有咸味为宜,而补钾可通过喝饮各种鲜榨果汁。
肝性脑病的急救护理有哪些
1.重视健康教育进行健康指导,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引起肝性脑病的基本知识,防止一切诱因。对病人饮食、休息、用药等进行引导提示性护理,减缓或消除心理压力,不能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病情。讲述情绪与疾病的内在联系,鼓励病人树立治疗信心,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2.纠正电解质紊乱本组资料中有11例因进食少、呕吐、腹泻、大量利尿、排放腹水过多而造成低钾性碱中毒,诱发肝性脑病。大量放腹水时应当天补充足量的白蛋白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电解质紊乱,及时检测血清电解质或血气分析,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有低钾或碱中毒者及时纠正。
肝性脑病是因为身体内的代谢出现了严重的紊乱而导致氨中毒。那么在饮食上要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减少氨的代谢。注意热量要控制好,不宜吃热量比较大的食物,多吃碳水化合物,脂肪每天最多40克,以防止热量不足。而维生素有解毒的作用,应该多吃一些。
电解质紊乱的偏方
荷叶粥:
取荷叶半张先焙干研末,用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成稀粥,粥将成时撒入荷叶末搅匀,稍煮即可,每次50至100毫升,早晚空腹食用。[
山楂粥:
取大米30克,山楂20克,生姜3片,共煮粥,粥成后加白糖50克调匀即可。分3次1日内服下,连服3—5日。
红枣大麦粥:大麦适量,加红枣5—6枚,温水浸泡后,用武火熬煮,至大麦开花,即可。每次100—150毫升,早晚空腹食用。
山药扁豆粥:
去皮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
山楂神曲粥:
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每天2次。
萝卜蔗糖汁:
白萝卜2份,蔗糖1份,一起捣烂,用纱布包起来绞取汁液。让孩子每日服用3次,每次5~10毫升。
以上偏方又称为粥疗法,主要通过进食的方式来调理身体状况,这样一来患者就可以在吃饭的过程中达到了治疗的目的,长期用以上偏方治疗电解质紊乱也不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所以食疗的偏方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治疗电解质紊乱的方法。
水中毒是怎么回事 如何预防水中毒
每天适当地喝点淡盐水,可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
可以在500ml饮用水中加上1g盐,不仅可以补充机体需要,同时还可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夏季天热容易口渴,但是口渴的时候也不能一次猛喝,尽量少量多次,这样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每次喝100ml到150ml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
夏季气温高,人体的温度也很高,如果喝下大量的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一下的饮品,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是最科学的,既能降温,又不伤脾胃,还能为人体补充盐分。
电解质紊乱的饮食
电解质紊乱的饮食收藏
1、饮食要以清淡为
每餐食物都应该是富含水分和营养的,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少吃多餐。做到有主食,有副食,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足量摄入。
2、细嚼慢咽利于消化
吃饭时务必要细嚼慢咽,最忌暴饮暴食。同时,饮食不可过量,因为过量饮食会给我们的肠胃功能造成负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也容易使肠胃功能发生疾病。
3、务必注意饮食卫生
很多腹泻病人都是吃了不洁食物引起,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往往吃了变质食物造成食物中毒,因此在日常饮食上首先要注意卫生。
4、及时补充身体水份
要注意及时补充身体水份,忌饮浓茶,以饮温开水或温的淡茶水为宜,最好不喝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喜欢运动出汗多人群,则要注意补充含电解质的水,以补充从汗液丢失的电解质。
5、喝养生粥滋阴润肺
除了瓜果蔬菜外,大家应适当喝点粥,这样不但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起到一定防病养生保健的效果。
6、多吃豆类注意补钾
要知道,我们的身体一旦缺钾”,将会影响全身各系统的正常运转。故而,一定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补充钾”的很好来源。
7、冷饮水果不宜贪多
各类冷饮对消化道黏膜都会产生不良刺激,要少喝冷饮,少吃冷食。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尤应注意。
电解质紊乱怎么办
电解质紊乱常常是某一原发病的伴发现象或结果,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预防这类失调的发生。
一般可每日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溶液约1500ml,5%葡萄粮盐水约500ml,10%KC130~40ml,补充每日需要的水和葡萄糖,以节约蛋白质分解代谢,避免过量脂肪燃烧时可能发生的酮症酸中毒。对发热的病人,一般可按体温每升高1C0,从皮肤丧失低渗体液约3~5ml/kg 的标准增加补给量。中度出汗的病人,丧失体液约500~1000ml(含NaC 11.25~2.50g);大量出汗时,丧失体液约1000~1500ml。
气管切开的病人,每日自呼吸蒸发的水分比正常的多2~3倍,计1000ml左右。均需在补液时增加补给。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应随失调的类型而定。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补充血容量和电解量,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应补充当日需要量、前1日的额外丧失量和以往的丧失量。但是,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于2~3日,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以免过多的液体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后果。
必须强调指出,各种输液、补充电解质或调整酸碱的计算公式,只是作为决定补液的量和质的一种参考,而不应视为一种绝对的法则。只要原发疾病能够解除,体液的继续丧失得到控制或补偿,又能补充液体使血容量和体液的渗透压有所恢复,机体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便能使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逐渐恢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调节用药种类、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