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地的食用方法

生地的食用方法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

1、作为小儿科用药效果极佳:生地黄洗净后捣汁,放于器具中隔水炖20分钟,可用于小儿清热去火,治疗小儿惊厥效果极佳。

2、食疗用于肾虚型骨质疏松症:将鸡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洗净;生地黄洗净后切成细条;生地黄与饴糖相混合后塞入鸡腹内扎紧腹部开口处;将鸡置于瓷锅中用文火炖熟,不加盐、醋、大料等调味品清炖。此食谱具有填精补髓、益肾滋阴之功效,适于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生地黄的几种做法

1、生地黄鸡

生地黄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乌骨鸡1000克

辅料:生地黄250克,麦芽糖150克

①将鸡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洗净;

②生地黄洗净后切成细条;

③生地黄与饴糖相混合后塞入鸡腹内,用棉线扎紧;

④将鸡置于瓷锅中用文火炖熟,不加盐、醋等调品。

健康提示:本品具有填精补髓、益肾滋阴之功效,适于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食物相克:生地黄: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2、生地饴糖炖乌骨鸡

生地饴糖炖乌骨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乌骨鸡1000克

辅料:生地黄400克

调料:麦芽糖200克

①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脚硬皮、爪,洗净;

②将生地黄洗净切成细条;

③将饴糖和生地黄条相混合,置于鸡腹中,用棉线扎口;

④将鸡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

⑤再改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即可。

健康提示:本品具有滋阴补肾、壮骨益精之功效,适用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驼背弯腰、自发性骨折、腰腿酸痛、五心烦热、口咽燥等症。

食物相克:生地黄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生地土伏汤的注意事项 利水除湿

生地养阴生津的作用,而土茯苓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两者搭配在一起服用的话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调中、补阴祛湿的效果,对于体内湿气过重、容易水肿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具有一定的利水祛湿作用。

治疗口腔溃疡用生地食疗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有,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半绿豆沙,铺均匀,撤上乌梅、生地,中间铺一层豆沙,再将其余的绿豆沙铺上,揿结实,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块。

功效:滋阴清热,解毒敛疮。

用法:作点心吃。

【生地青梅饮】

配方: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降火敛疮。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

配方: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三者加水,食疗,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口腔溃疡两个月都没好怎么办 口腔溃疡偏方自疗

1.莲子30克、白萝卜250克,共煮服,每日2次,喝汤食莲。

2.绿豆60克、生地30克,一同加水煮,煮后去生地,食豆饮汤,每日服用1剂。

3.坚持用浓茶漱口能促进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4.茶叶中含有鞣酸,能减轻溃疡的疼痛。将一袋袋装茶放入温水中浸泡几分钟,取出后挤掉多余的水分,将茶包直接放在患处敷5分钟。,每天重复2~3次,可缓解病痛。

石斛不能与什么同食 常见和石斛配伍的药物

肠胃不好的朋友食用铁皮石斛,可以配合天花粉,或者是麦冬,沙参,山药,生麦芽,玉竹等食材。这些食材都是性暖的,可以养胃的,有些朋友胃寒胃虚的,经常会口干舌燥或吃不下饭干呕的,都可以用些食材搭配着来吃。

肺部和呼吸系统不太好的朋友,可以和配沙参,枇杷叶,生地,麦冬,百合,秦艽,银柴胡,白薇,知母,白芍,忍冬藤等配合食用。

功效:缓解虚热口干,虚汗多的毛病。

肝和脾是人体中重要的新陈代谢器官,常喝酒或是吃油腻食品会给肝脾带来很重的负担。这时可以将铁皮石斛配合生黄芪,焦白术,茯苓,白芍,生地,当归,白芍,丹参,枸杞子,沙参,夜交藤,木瓜(或加知母)食用。这样可以养阴健脾和肝,对慢性肝炎也能起来一定的作用。

生地食疗粥

粥方组成:干生地30克(或用生地黄汁50毫升),大米100克,生姜汁适量。

煮制方法:将生地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 ̄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地黄榨汁约50毫升,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姜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 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适 应 症:适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骨蒸劳热,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口鼻出血,手足心热,小便短赤等。

粥义解说:生地,又名生地黄、干地黄、大生地、怀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东北及内蒙等地,鲜用,大小分开,干燥,切片,生用或制用,而分别有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之称,统称地黄。

生地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食用方法

甘蔗生地茶

功效:清热养阴,或热病伤阴者可饮。

材料:鲜甘蔗(去皮)200g、生地3g、绿茶3g。

做法:将甘蔗切成小块,用水煎煮甘蔗、生地至水沸后,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生地龙骨冬瓜汤

材料:冬瓜500g,龙骨250g,生地25G,麦冬25G,蜜枣二颗,盐少量。

做法:

1、生地,麦冬各25G。

2、龙骨250G洗净。

3、龙骨焯下过血水。

4、生地麦冬泡几分钟,洗净表面的杂质。

5、冬瓜去瓤,连皮洗净后,和生地麦冬龙骨蜜枣,一同煲一小时。

6、加少量盐此汤去火。

梨子生地茶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外感热病口烦渴、咳嗽。

材料:鲜梨子1个(去皮)、生地5g、绿茶3g。

做法:用水煎煮梨子块、梨皮、生地后泡茶。可加适量冰糖。

海带生地汤

功效: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美容养颜之功效。

材料: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

中医治疗口长疮的偏方

(1)花草茶金银花、生甘草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知母茶决明子、知母开水冲泡代茶饮。

(3)蔷薇甘草茶野蔷薇根、生甘草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4)生麦斛茶麦冬、生地、石斛、水煎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剂。

(5)明矾漱明矾5克加水至100毫升,含漱1~2分钟。

(6)浓茶漱坚持用浓茶漱口,能促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饮食疗法

(1)莲子萝卜汤莲子、白萝卜共煮服,每日2次,喝汤食莲。

(2)莲子茶莲子芯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3)绿豆生地饮绿豆、生地水煮后去生地,食豆饮汤,每日1剂。

(4)沙麦灯花粥沙参、麦冬、灯心花、粳米、冰糖适量。适用于反复口舌生疮,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等症。注意:大便溏者不宜。

(5)苦瓜冰糖汁新鲜苦瓜洗净去籽、捣茸,用干净纱布包裹,取汁50毫升,加上适量冰糖频频喂服,不拘时间。

(6)绿豆饮生绿豆、白菜心2~3个,将生绿豆洗净放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然后取汁顿服,每天1次,发病早期食用效果好。

脐橙皮的吃法 孕妇可以吃脐橙皮吗

可以适当地食用。

脐橙皮中并不含有可以影响胎儿发育的物质,所以对于孕妇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适量食用经过处理后的脐橙皮的。

而且孕妇在刚开始怀孕的时候可能会伴有孕吐的现象,而脐橙皮的气味芳香,具有理气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适当地食用一些脐橙皮还可以有效缓解呕吐不适的症状。

熟地的食用方法 熟地黄与生地黄的区别

熟地黄是生地黄经过九蒸九晒炮制而成的,其性温,有滋阴、补血、补虚的作用,常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血虚萎黄、崩漏下血、眩晕耳鸣等症状。

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功效,对于热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等症状配伍其它药有不错的清热功效。

相关推荐

生地与熟地能相互替用吗

生地和熟地均为地黄的块状根,只是生地经加工蒸制后则称为熟地黄,简称熟地。 生地长于凉血、清热、滋阴;熟地则长于补血、滋阴。熟地还可炒炭应用(熟地炭),可用于崩漏等出血症。 黑色的是熟地, 土黄色的是生地 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每年10—11月采集,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临床医生和消费者切记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熟地的养生作用

熟地的养生作用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功效分类】补益药 【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处方用名】熟地、大熟地(蒸制用)。熟地炭(熟地炒焦后应用,主要用于止血)。砂仁拌熟地(用砂仁拌用,主要减少其滋腻碍胃之性)。 中药材-制熟地黄 ⑴酒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用黄酒拌匀,置炖药罐内,密闭,隔水加热炖透,或置适宜容器内蒸透至表面黑润,至黄酒完全被

宝宝吃鱼肝油有什么作用 注意事项

鱼肝油对于婴儿来说确实是有益处的。但是,鱼肝油也不能过量地食用。过量食用鱼肝油会导致中毒现象。在喂宝宝食用鱼肝油的时候应好好把握用量,以免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生地黄药用价值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食疗价值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

桂圆的副作用

1、桂圆吃多了容易上火,虚火旺盛的人是不能食用太多的。 2、对于便秘的人,也不宜多吃桂圆,桂圆吃多了易上火,更易便秘。 3、孕妇更不宜吃桂圆,因为孕妇因怀孕后本身体质偏虚,而且大便干燥,口干而胎热,不利于吃桂圆,吃多了易上火,而且更严重者会引起流产等。 4、阴虚但火气较旺的人不宜食用桂圆或是喝桂圆水或汤,会引起上火或是便秘。 桂圆虽好,却不代表其可以肆意地食用,千万要注意其副作用,正确地避免了上面的副作用后,桂圆还是可以适当地食用的!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生地黄食疗方法

材料:鲜生地黄250克,粳米75克。 做法:将鲜生地黄切细后,用清水在火上熬煮约30分钟,取汁备用;将米淘洗干净后,熬煮成白粥,趁熟食掺入生地黄汁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可以滋阴益胃,凉血生津、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食少、消瘦、以及口渴、心烦者服食。 材料: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 功效: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美容养颜之功效。

生地与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的功效作用

生地性味甘、寒,去除体内燥热之气,可以达到清热去火之功效,对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等各种热证都具有缓解作用 生地是一种寒凉的药物,可以使血分有热而运行过度的血液恢复正常运行,从而避免因血行过速而造成出血,所以生地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宜吐血、衄血等症。 生地可以去除体内燥热之气,达到凉血作用,可以使人体津液正常分泌,从而有效防止因发热而造成津液流失,引起口干舌燥、阴伤便秘等不适,所以生地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生地黄的副作用

生地黄有很好的药用功效,我们可以用生地黄来做出各种美味而且养生的药膳,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善用生地黄呢,我们可以用生地黄做成著名的四物汤,我们在食用生地黄的同时,要注意生地黄的副作用。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

生地黄粥适用于性欲亢进者食用

生地黄粥配料:生地黄200克,陈仓米50克。取生地黄煎 汁150毫升,加入陈仓米粥内,搅拌和匀。随意服食。适用于性 欲亢进者。

地龙的食用方法 食用地龙的注意事项

1.用量过大:常规剂量毒性小,过量使用可出现头痛、头昏,血压先升后降、腹痛、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 2.过敏反应:肌肉注射地龙针剂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口唇发麻、皮疹、脸色苍白,大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阳气虚损、脾胃虚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