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导致女性高血压的四大因素

导致女性高血压的四大因素

1、性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的不断变化对女性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雌/雄激素水平的不同可能是导致高血压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男性和女性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也存在差异。雌激素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同时也可以增加孕酮刺激肾素的分泌作用。因此,一些妇女雌孕激素调节不稳定可致肾素分泌增加导致高血压。

2、肥胖影响

体重的增加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潜在疾病。肥胖是指在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肥胖可发生在任何阶段,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期的妇女则更易发生。女性比男性更易肥胖,因为女性脂肪细胞比男性多,约占22%,而男性约占15%。从肥胖的脂肪量分布来看,内脏性肥胖与高血压更为密切。

3、盐的敏感性差异

绝经后的女性与同年龄组男性相比对钠盐的摄入更为敏感,这可能与性别有关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有关系。

4、避孕药对血压的影响

服用避孕药会使血压升高,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应经常关注血压,定期检测血压是否正常。口服避孕药对血压的影响,与很多种因素都有关系,包括雌激素钠水储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雌激素与血浆中肝脏的代谢酶水平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如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引起血压升高,一般发生于用药的头2年,这些妇女可以在5-10年内血压进行性升高。

总结:女性朋友们应对自己的血压时刻保持警惕状态,经常检测血压,及时发现病情,尽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控制体重,调整饮食,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乐观的心态,预防高血压的侵袭。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因

1、饮食因素

饮食与血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原发性高血压。

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原发性高血压。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遗传因素

有不少的学者认为高血压是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

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3、肥胖因素

由于现在饮食习惯的变化,很多人都是处于肥胖的状态,而肥胖是导致高血脂和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肥胖和超体量肥胖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

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往往合并存在,而高血压和糖尿病常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因此减肥不仅可降低血压,对控制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有裨益。

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法

药物组成

干地龙200g,白酒500ml。

制备方法

将干地龙捣碎,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7日后滤过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服10至15ml。

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

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因素

1、遗传因素:

有不少的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

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2、饮食因素:

饮食与血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肥胖因素:

由于现在饮食习惯的变化,很多人都是处于肥胖的状态,而肥胖是导致高血脂和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肥胖和超体量肥胖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

高血压怎么形成的原因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是有明确的疾病,或者是病因,比如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可通过手术从而得到根治和改善。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则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百分之四十,环境因素约占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可高达百分之四十、四十六,约百分之六十的高血压都可以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

一、饮食,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的摄入量明显相关,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就越高。 但是在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间血压水平和摄盐量并不相关。 摄盐增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中。 同时高蛋白质摄入属于升压因素,动物和植物蛋白均能升压,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环酸的比例增加,也属于升压因素。

二、饮酒量,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是收缩压。 每天饮酒量超过50毫克的乙醇患者,血压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三、过度疲劳,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一般低于体力劳动者,这是因为他们从事紧精神紧张、高度高的一些职业,同时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的患者患高血压也比较多。 高血压患者经休息,往往症状和血压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四、其他因素,比如说体重,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腰围反映向心性肥胖的程度;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血压也可能会升高,但是一般为轻度,部分患者有睡眠呼吸暂停也可以导致血压升高。

原发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1.性别和年龄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尤其35岁之前;35岁之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后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更明显。

2.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早,其可能原因与生活紧张程度、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职业有关。

3.饮食与血压 业已证实,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血压增高。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血压增高。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吸烟 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有不良影响,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烟碱和镉可导致血压升高。

5.肥胖和超体量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往往合并存在,而高血压和糖尿病常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因此减肥不仅可降低血压,对控制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有裨益。

6.遗传 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7.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数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其可能原因与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外。不同种族人群之间血压水平的差异,除上述因素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8.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噪音、性格等均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血压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

血压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性别和年龄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尤其35岁之前;35岁之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后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更明显。

2.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早,其可能原因与生活紧张程度、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职业有关。

3.饮食与血压 业已证实,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血压增高。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血压增高。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吸烟 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有不良影响,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烟碱和镉可导致血压升高。

5.肥胖和超体量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往往合并存在,而高血压和糖尿病常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因此减肥不仅可降低血压,对控制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有裨益。

6.遗传 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7.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数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其可能原因与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外。不同种族人群之间血压水平的差异,除上述因素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8.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噪音、性格等均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是我们常说的三高之一,也是目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杀手之一,尤其对中老年朋友和肥胖人群,了解高血压刻不容缓。那么,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有什么禁忌,不能吃什么食物?如老百姓所讲,偏方治大病,那治疗高血压有哪些偏方呢?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一般将无法确定发病原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将能发现确切病因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在平时的疾病诊断中,我们常见的高血压有90~95%是为原发性高血压,但要想确诊,仍需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本文则主要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病因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 6 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3.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4.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5.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6.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是什么

1原发性高血压因为其特殊的发病原因,因此在治疗上,患者需要进行基础性器官的检查和治疗,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脏,血管等多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出现原发性高血压需要及时的找准病因。

2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导致高血压疾病,特别是患者在患上高血压疾病的时候,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的影响导致血管出现活动障碍,引起血管内垃圾的堆积导致的。

3继发性高血压在治疗上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状态,并且长期坚持可以见效,但是原发性高血压不同,需要对造成血压升高的器官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治疗,才能对症下药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都是血压升高的一种表现,因此在疾病的治疗上,患者需要积极的面对病情,并且使用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物。

相关推荐

7种方法让你远离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主要与年龄、体重、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据相关数据显示,如果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此外饮食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关系也已被证实,因此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预防高血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7种方法让你远离高血压: 1、戒烟限酒 总说“感情深,一口闷”,殊不知,就在一杯杯美酒下肚的同时,你也渐渐向高血压迈近了。烟草中的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加快心

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人们考虑这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很大关系; 2、肥胖 通过调查发现,肥胖人群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好发人群; 3、年龄 在临床上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也会上升,以40岁以上的患者多见; 4、饮食 摄入食盐过多,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也会上升; 5、遗传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这种疾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

女性肥胖的危害 子宫内膜癌

肥胖是导致女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大多数肥胖人群都伴随有高血压,高血糖,内分泌激素紊乱的现象,其中雌激素分泌过多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

三高是哪三高

三高”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和高血糖三种病症的总称,是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故又称之为“文明病”,属于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三高”更是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险性、高医疗费用着称。 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通常是以低于140/9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高于160/95毫米汞柱为高血压。因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杀手”。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

高血压疾病都有哪些危害

(1) 高血压的危害一、引发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一组312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5年—18年长期随访,由于心、脑、肾并发症死亡97例,占全部死因的74.6%。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压前瞻性27个月随访观察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68.79%,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3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 (2) 高血压的危害二、引起肾脏病,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

急性肾炎有什么症状 高血压

常为暂时性高血压,见于80%左右的病例。轻型的病例血压可正常,多为中等度的血压升高(130~150/90~110毫米汞柱),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临床偶见高血压眼底改变,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偶有火焰状出血及视神经乳头水肿,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炎的高血压主要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即少尿引起水、钠在体内潴留,血容量过多引起的高血压。因此,高血压与水肿程度平行一致,并且随利尿而恢复正常。若血压持续升高两周以上无下降趋势,表明肾脏病变较严重,而且持续性高血压亦加重肾功能损害,应予及时治疗。

血压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压

青壮年血压高,诊断得慎重 手术医生,王铭辉介绍,阿豪的高血压是典型的“继发性高血压”,“因为降主动脉狭窄,心脏泵出的血压流入腹主动脉的分量变少,相应地进入上肢和头部的增加,”王铭辉说,“所以,就会出现上下肢血压差异,阿豪的上肢血压很高,结果经常头晕、头痛,而下肢的足背动脉搏动却很弱,几乎摸不到,导致下肢无力。”

女性高血压有哪些特点呢

月经初潮年龄越早,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越大。女性肥胖者,一般初潮年龄较早,故初潮年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血压发病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随着生育次数的增加,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生育女性,初产年龄越小,发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也越大。 女性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称为妊娠期高血压;若孕前血压正常,孕中期血压升高,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前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称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与高血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更年期妇女,如果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容易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过妊娠中毒症

中医肾虚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1、面色无华、眼睑浮肿以及黑眼圈加重。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虚则水液代谢不利,导致水肿,而眼睑是最容易被发现的部位。黑眼圈、面色苍白无光则是由于肾虚导致了血液循环出现问题。 2、月经不调。对于女性来说进而可能会引发月经不调的症状,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3、烦躁、失眠、多梦。肾阴虚则虚火内扰,让人烦躁,晚上阴气无法内收则导致失眠、多梦。 4、怕寒畏冷。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记载,肾阳不足即生寒。临床研究则发现肾虚的人均

为何孕期容易撞上高血压

血压高于140/90 mm Hg被称为高血压。这种情况对一些孕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怀孕期间高血压并不总是危险,但它有时引起对孕妇和胎儿有严重的危害并发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美国越来越多的孕妇患有这种疾病。 1.怀孕期间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国家心脏、肺、血液研究所(NHLBI),怀孕期间有几种可能的高血压的原因。 包括超重或肥胖、不活动、吸烟、饮酒、第一次怀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家族史、生育一个以上的孩子、年龄(超过40岁)等。 2.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