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阳性是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阳性是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原因
1.目前大多专家认为: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这个模式中起着先导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近几年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加和许多单位福利的提高,体检中常常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这一项。于是,便有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许多人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想“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怎么才能杀死这些菌啊?不立即根治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啊?”为此,专家解释,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去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查出来是阳性不意味着一定要根治,也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
有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要治吗
1983年,科学家发现人的胃黏膜繁殖一种细菌,称之为幽门螺杆菌(Hp)。经20多年的研究和临床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生并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同时认为Hp感染也为胃癌的发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一半人体内带有幽门螺杆菌,只不过有的致病,有的未致病而已。我国人群的Hp感染率很高,不同地区感染率也不一样,低的约为20%,高的约为80%。
幽门螺杆菌不一定致癌
许多病人被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后忧心忡忡,常常咨询医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目前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实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众多,但患胃癌的为数很少,人们不必太紧张。
因为幽门螺杆菌的菌株种类很多,并非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演变为胃癌,也与患者自身是否为遗传背景、易感体质等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胃癌的发生奠定了基础,是帮凶,但不是致癌的元凶。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危害和表现
危害: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临床表现:
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些对能保护肠胃功能的食品,比如蜂蜜含有多种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对胃黏膜有保护的作用。还有牛奶、酸奶等,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平时要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进行适当的锻炼。
幽门螺杆菌怎么检查
其实,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的细菌,若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为阳性,若无感染,则为阴性。要是被判定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就一定要注意了,这是很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大约67%至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此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
某医院胃肠中心专家指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革兰染色阴性。有动力。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幽门螺杆菌阳性,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时候,患者可能会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重视。
幽门螺杆菌阳性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1~1.5倍。粗约为30nm。鞭毛的顶端有时可见一球状物,实为鞘的延伸物。每一鞭毛根部均可见一个圆球状根基伸入菌体顶端细胞壁内侧。在其内侧尚有一电子密度降低区域。鞭毛在运动中起推进器作用,在定居过程中起抛锚作用。
如果是要查“幽门螺杆菌”的话,不需要这么复杂。你只要去医院,跟医生开口说你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只需要到一个有相关检测一起的房间去,那里的医师会让你对着某些仪器“呼气”就行了。吹些气,然后他们会检测气体成分,然后判定有无感染。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有什么害处
1、胃炎: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能破坏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能够突破胃酸、蛋白酶、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炎。
2、消化性溃疡:由于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部破坏了胃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和修复功能,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食道黏膜很容易受到胃酸、胆汁等物质的腐蚀却不能够有效修复,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3、胃癌: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粘膜引起炎症反应,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引起胃黏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
4、口臭: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也与口臭有着密切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阳性是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阳性不一定是胃癌
虽然幽门螺杆菌被称为癌的第1类致癌原。但据统计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中发生胃癌的比例为1%。所以并不是说幽门螺杆菌阳性就是胃癌,只是说有可能会出现胃癌。HP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哪些人更应防胃癌
1.研究发现三种疾病是胃癌发生的癌前状态。如胃息肉,其演变为胃癌者为3%~10%;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癌变率为2%~8%,尤其是胃窦炎;患恶性贫血者发生胃癌较一般人高4倍。2.经历过胃切除手术的人发生胃癌的机会较正常人高。3.近年来,临床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4.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胃癌发病率高于其它血型者。5.胃癌具有遗传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