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治胃寒呕吐

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治胃寒呕吐

良姜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生姜干姜药效有什么不同

生姜具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性能,在解热、止呕和解毒3个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以及医治胃寒呕吐、解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寒呕吐、咳嗽痰多等,吃鱼蟹时加些姜末与醋,可防鱼蟹之毒。

干姜具有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性能,在暖胃、通脉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亡阳虚脱、手足厥冷及咳喘之症等。干姜不可直接食用,常和其他中药配伍组方煎汤服用。例如,用于脾胃虚寒的理中汤,寒饮咳喘的苓桂五味姜辛汤等,其中均以干姜为主药之一,另外,当阴寒所致亡阳虚脱时,可用干姜加附子以增强祛寒作用,具有回阳救逆之疗效。

儿童快速止吐偏方 柿饼止吐

柿饼5个。

将柿饼在饭上蒸熟食之。

治胃寒呕吐、反胃,呕吐清水。

清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清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高良姜与生姜区别是什么

首先,它们的属性不同。高良姜是重要的一种中药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蒸和干燥,最终的成品是干燥的姜个或者姜片。生姜多以嫩姜的形式出现,经常被用来做菜肴的调味品,需要姜的生、鲜,市场上多以生鲜出现。两者的功效也不同。高良姜性辛、热,归脾胃二经,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冷痛、少腹寒凉等病证。生姜性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呕吐、风寒咳嗽食物中毒等疾病。

其次,它们的食用方法和药性也不同。高良姜虽说是姜的一种,但是其中药味比较重,不适合作为调味品食用,常用来煮粥或者泡茶;它属于温中驱寒的中药,经常需要用生姜、炮姜等来配伍使用,才能很好的达到胃寒呕吐之症。生姜味辛,辣,带有清香,有去腥的功效,因此,生姜常被用来作为菜肴的调味品来使用。生姜性急解表,也就是走而不守,温中解表,其功效多在于解表。

生姜与高良姜均属辛热温里之品。都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的作用,皆可用于院腹冷痛、恶心呕吐之症,故两者常同用,方如二姜丸( 《局方》 )。但干姜温中而能止泻,并有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而高良姜则散寒止痛的效力强于干姜,并无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

胃寒食疗

治胃寒五简方

1.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内,打入1个鸡蛋,把白酒点燃,待酒烧干、鸡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轻者1~2次可显效,重者4~5次可愈。

2.生猪肚1个(洗净),老生姜15克(切片)。将老生姜装入猪肚内,炖熟或蒸熟,分2~4次吃完。

3.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为细末混匀,每次胃痛时或早晚饭前,取5克温开水冲服。

4.小茴香、干姜、木香各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5.吴茱萸、砂仁、生姜、半夏、党参、神曲各3克,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治胃寒四良方

1.桂皮红糖饮:

桂皮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10克,调匀热饮。此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治疗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胀等。

2.白胡椒红枣:

取大枣10枚(去核),每个枣内放白胡椒5粒,上蒸锅蒸熟,然后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温胃补血之功效,可治疗胃寒疼痛。

3.果蔻乌鸡煲:

乌骨鸡1只(大约500克),去除毛和内脏后洗净;将苹果、豆蔻各5克放入乌骨鸡腹内,用牙签封好切口,加水适量煲熟,调味服食。此膳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无论是感受寒邪所致的胃病,还是饮用冷食所致的胃寒、胃痛均可食用。

4.干姜枣芪羊肉:

羊肉100克切块、黄芪6克、大枣10枚(去核)、干姜5克。以上食材加水适量炖熟,调味食用。此粥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

治胃寒三法

①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③蜂蜜泡春砂仁:春砂仁和蜜泡制,其中有成品 ,可直接吃用,效果明显,食用胃很快舒服了,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可治愈胃寒。

红糖水泡胡椒

中医认为,胡椒有温化寒痰、排气的作用,可治疗胸膈胀满及受凉引起的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等。治疗这类疾病时,把胡椒0.6~1.5克研末伴水加红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外,可治疗因受凉引起的胃痛。此外,把胡椒粒砸碎后,用开水冲,然后与红糖水一起泡2~3天,口服可治疗胃寒引起的胃痛。

胡椒能升高血压,血压偏低的患者可多服用胡椒。但是,由于血压高而导致眼底动脉出血、痉挛的患者则最好不要服用胡椒。

胡椒还主治因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将胡椒加红糖、姜丝,与可乐一起煮开服用,对于预防感冒效果很好。

高良姜粥

【来源】《饮膳正要》

【原料】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煎高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温中散寒。治胃寒作痛或寒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疼痛等。

茴香狗肉汤

〖来源〗:民间药膳方

〖原料〗: 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做法〗: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成,饮汤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连服5天为1疗程。

〖功效〗: 温中、助阳、暖胃。用于寒胃上脘疼痛、喜热喜按、呕吐清水、神疲乏力。又可用于胃虚胃寒、平素四肢不温者。

其他相关食疗方

1.香花菜水煎服,治胃寒痛。

2.姜捣汁,加少量开水饮服,治胃寒呕吐。

3.龙眼核三颗,烧炭存性研末,冲热酒服,治胃寒痛。

4.治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生姜绞汁1汤匙,砂仁5克,清水半碗,蒸半小时,去渣饮汁。每日2次。

5.公鸡一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党参20克,干姜6克,苹果2克,陈皮3克,桂皮3克,胡椒10粒,同煮汤食用,可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虚寒胃寒,腹部隐痛等症。

6.治胃寒腹痛:狗肉250克,干姜10克,白术10克,党参30克,豆蔻仁12克,水煎去药渣,饮汁食狗肉,每日1料。

7.治胃寒痛症:芫荽1000克,浸入葡萄酒500毫升。3天后去渣饮酒,痛时服15毫升。

三伏贴能调理脾胃吗 三伏贴调理脾虚配方

配方: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主治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丁香和生姜泡水的功效

丁香性温,具有温中降逆的功效,为用治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而生姜有温胃止呕的作用,两者配伍药效更佳,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呃逆呕吐、食少吐泻等症状。

生姜性微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常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等症状,而丁香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两者搭配服用,适用于寒痰咳嗽、脘腹冷痛者。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镇吐

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姜的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等症。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 用于胃寒呕吐。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3、解毒。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绞股蓝胃寒的人能喝吗 胃寒的人宜喝以下饮品

材料:红茶2克,干姜4克,炙甘草3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茶缸中,用开水浸泡约5分钟,分3次于饭后饮用。

功效作用:可也温中健运,降脂和胃。适用于畏寒呕吐、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群饮用。

材料:茶叶6克,老姜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清水共煎,趁热时频饮。

功效作用:可也温胃止痛,适用于因胃寒导致胃脘冷痛的患者饮用。

材料:红茶2克,桂皮2克,蜂蜜25克。

做法:将桂皮刮去粗皮后碾碎,煎汤取其汁液冲泡红茶,然后兑入适量蜂蜜调服即可。每日1剂,温服。

功效作用:可以温胃散寒,活血祛瘀,适用于胃脘冷痛的人群服食。

材料:干燥陈年艾叶3克。

做法:将干艾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3-4剂。

功效作用:温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胃寒引起的胃脘疼痛的人群饮用。

材料:桂花子3克,玫瑰花0.5克。

做法:将桂花子研磨成细末,同玫瑰花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作用:可以疏肝和胃,祛寒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嗳气胸闷的人群饮用。

材料:牛奶、红茶、方糖各适量。

做法:先将适量红茶放入茶壶中,注入热沸水,加盖闷5分钟,倒出茶汁放入杯中,约6分满。在杯中加入适量牛奶和方糖,牛奶用量以调制成的红茶呈橘色、黄红色为度。方糖的用量因人而异,以适口为宜。

功效作用:养胃、美白。

材料:丁香茶适量

做法:投茶,注入开水,使茶叶均匀温润,倒出茶汤,注入100℃沸水,焖4分钟,可加入柠檬切片一两片,口感更佳。

功效作用:治疗多种胃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反酸、呕吐等症状。

高血压能吃高良姜吗

高良姜属于姜类的一种,高良姜我们也叫做是南姜或者是蜜姜,高良姜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呢,高良姜能够治疗消化不良和胃寒等症状。

高良姜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高良姜,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凡中焦寒凝,或冷物所伤,脘腹冷痛者,可与干姜同用 ,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若脾胃虚弱而脘腹冷痛者,可与人参、白术配伍,以补虚温中止痛;若痰饮内停而致呕吐清水痰涎者,可与党参、胃肠饮组合。凡肝郁气滞,胃有寒凝,症见脘腹疼痛者可与香附组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抗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临床应用于胃脘疼痛及脘腹胀满之症。

可供作卤水调味料。良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 高良姜煎剂给犬灌胃,能使胃液总酸排出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但对胃蛋白活力无明显影响.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对抗阿托品抑制墨汁胃肠推进率,并能对抗番泻叶引起的泻下作用,但不能对抗蓖麻油的泻下作用.番泻叶为刺激大肠性泻药,而蓖麻油为刺激小肠性泻药,多数温里药对刺激大肠性腹泻有止泻作用。

有报告指出,高良姜水煎剂对离体兔肠管运动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对抗六烃季铵和阿托品,较大剂量能对抗肾上腺素和心得安抑制离体兔空肠活动,对苯海拉明则不能对抗。

提示高良姜兴奋肠管活动作用可能与胆碱能神经和M-受体无关,而可能与其具有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有关.

抗菌作用

在试管内,高良姜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 高良姜煎液(100%)对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上文我们介绍了高血压患者在生活里面的禁忌非常的多,但是我们要细心的做好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才行,针对高血压病人能不能吃高良姜的问题我们做出了分析,虽然高良姜有抗肿瘤和抗溃疡以及抗氧化等功效,但是高血压患者是不能吃高良姜的。

荜澄茄的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第1步《本经逢原》: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

第2步对阴虚火旺之人忌食;

第3步干燥综合征,结核病,糖尿病者忌食。

【配伍应用】

第1步配高良姜,能够增强温脾胃、散寒邪、降逆气的作用,对于寒伤脾胃引起的脘瘦冷痛· 呃逆呕吐,或胃中无火、食入反出之朝食暮吐、完谷清澈之反胃证,均可选用。

第2步配白豆蔻 , 使温中散寒、化湿行气之力增强。可用治胃寒呕吐,呃逆,脘腹疼痛等症。

第3步配茯苓,可用治寒证小便不利,以及小儿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混浊。

第4步配香附,香附偏于行气,本品偏于温补;香附走而不守,本品守而不走。香附得荜澄茄之温性,用治寒疝腹痛等证,疗效大增。

相关推荐

吃姜有三大奇效

1.增进食欲、促消化 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2.镇吐 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胃寒呕吐。也可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3.活血驱寒 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

良姜的介绍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 味 味辛,性热。 归 经 归脾、胃经。 功 效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主 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相关配伍 1、用于胃寒脘腹冷痛: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和剂局方》) 2、用于疗卒心腹绞痛如剧,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与厚朴、当归、桂心等同用,如高痕姜汤。(《千金方》)

处暑节气吃什么水果 橘子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者多食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柑橘浑身是宝,均可中医入药。橘皮、生姜、苏叶各9克,水煎加红糖服,可感冒咳嗽;橘皮、生姜、川椒各6克,水煎服饮用可胃寒呕吐

橘子皮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橘子皮+生姜+红糖煎水服用=疗胃痛。 橘子皮+生姜煎水服用=胃寒呕吐。 橘子皮+白糖泡开水=通气消胀。 橘子皮+白开水饭后饮用=去油腻、清除口腔异味。

葛根泡水除湿吗 葛根生姜怎么泡水去湿气

材料:葛根10克、生姜3克。 1、将葛根、生姜洗净,放入锅中。 2、加入清水,大火煮沸。 3、倒入杯中,盖闷几分钟,即可饮用。 1、虚汗多者忌用葛根,胃寒呕吐者慎用。 2、葛根用量在9-15克,容易过量可致心律失常。 3、孕妇应慎用,阴虚有热者忌用高良姜

皮肤过敏能吃高良姜

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其实只要是对身体有益的食物都是可以去食用的,但是前提是这些食物都是可以在正常情况下食用的。就如皮肤过敏这种特殊的时期,再有营养价值的食物都是需要先了解才能够食用。那么皮肤过敏能吃高良姜吗? 是可以去吃的,对皮肤过敏是不造成影响。它是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高良姜,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凡中焦寒凝,或冷物所伤,脘腹冷痛者,可与干姜同用 ,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若脾胃虚弱而脘腹冷痛者,可与人参、白术配伍,以补虚温中

冬天健脾胃的食物 干姜

功效:温中散寒。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常配伍党参、甘草、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如理中丸。 主脾胃实寒肢腹痛吐泻,单用本品研末服有效,或配伍附子(有毒)、高良姜等温中散寒药同用。

胃寒的人吃什么调理 生姜葱白粥

生姜20克,大米100克,葱白2茎。生姜、葱白用清水洗干净,切成丝,大米淘洗干净,全部食材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再小火煮10分钟,可连用3-5天。 作用: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两种食物都是胃寒的佳品,可改善胃寒呕吐,疼痛等等各种不适症状,并可用于疗风寒感冒。

橘子皮的10个病小偏方

1.降血压:将橘子皮切成丝晾干作枕芯用,有顺气、降压的功效,对高血压病人很适用。 2.胰腺炎:用橘子皮30克、甘草10克和水共煎当茶饮。有助于疗急性胰腺炎。 3.慢性支气管炎:橘皮5至15克,泡水当茶饮,常用。 4.风寒感冒:鲜橘皮、生姜片,加红糖适量煎水喝,可疗风寒、感冒、呕吐、咳嗽。 5.咳嗽: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也可取鲜橘皮适量,切碎后用开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6.便秘:鲜橘皮12克或干橘皮6克,煎汤服用,可便秘。 7.胃寒

儿童胃受凉呕吐该吃什么食物

胃受凉呕吐首选的食物是生姜,如果觉得味道不好,可以生姜大枣煮水喝。生姜既属于食物又属于中药,其中医作用为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其可以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驱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同时生姜可以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之圣药”之称,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而大枣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9:59)记载,以大枣、红糖各50克,水煎,喝汤食枣,疗脾胃虚寒型泻痢有效。综上,可以服用生姜大枣水来止呕,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