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治胃寒呕吐
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治胃寒呕吐
良姜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生姜干姜药效有什么不同
生姜具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性能,在解热、止呕和解毒3个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以及医治胃寒呕吐、解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寒呕吐、咳嗽痰多等,吃鱼蟹时加些姜末与醋,可防鱼蟹之毒。
干姜具有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性能,在暖胃、通脉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亡阳虚脱、手足厥冷及咳喘之症等。干姜不可直接食用,常和其他中药配伍组方煎汤服用。例如,用于脾胃虚寒的理中汤,寒饮咳喘的苓桂五味姜辛汤等,其中均以干姜为主药之一,另外,当阴寒所致亡阳虚脱时,可用干姜加附子以增强祛寒作用,具有回阳救逆之疗效。
儿童快速止吐偏方 柿饼止吐
柿饼5个。
将柿饼在饭上蒸熟食之。
治胃寒呕吐、反胃,呕吐清水。
清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清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高良姜与生姜区别是什么
首先,它们的属性不同。高良姜是重要的一种中药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蒸和干燥,最终的成品是干燥的姜个或者姜片。生姜多以嫩姜的形式出现,经常被用来做菜肴的调味品,需要姜的生、鲜,市场上多以生鲜出现。两者的功效也不同。高良姜性辛、热,归脾胃二经,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冷痛、少腹寒凉等病证。生姜性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呕吐、风寒咳嗽食物中毒等疾病。
其次,它们的食用方法和药性也不同。高良姜虽说是姜的一种,但是其中药味比较重,不适合作为调味品食用,常用来煮粥或者泡茶;它属于温中驱寒的中药,经常需要用生姜、炮姜等来配伍使用,才能很好的达到胃寒呕吐之症。生姜味辛,辣,带有清香,有去腥的功效,因此,生姜常被用来作为菜肴的调味品来使用。生姜性急解表,也就是走而不守,温中解表,其功效多在于解表。
生姜与高良姜均属辛热温里之品。都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的作用,皆可用于院腹冷痛、恶心呕吐之症,故两者常同用,方如二姜丸( 《局方》 )。但干姜温中而能止泻,并有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而高良姜则散寒止痛的效力强于干姜,并无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
胃寒食疗
治胃寒五简方
1.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内,打入1个鸡蛋,把白酒点燃,待酒烧干、鸡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轻者1~2次可显效,重者4~5次可愈。
2.生猪肚1个(洗净),老生姜15克(切片)。将老生姜装入猪肚内,炖熟或蒸熟,分2~4次吃完。
3.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为细末混匀,每次胃痛时或早晚饭前,取5克温开水冲服。
4.小茴香、干姜、木香各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5.吴茱萸、砂仁、生姜、半夏、党参、神曲各3克,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治胃寒四良方
1.桂皮红糖饮:
桂皮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10克,调匀热饮。此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治疗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胀等。
2.白胡椒红枣:
取大枣10枚(去核),每个枣内放白胡椒5粒,上蒸锅蒸熟,然后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温胃补血之功效,可治疗胃寒疼痛。
3.果蔻乌鸡煲:
乌骨鸡1只(大约500克),去除毛和内脏后洗净;将苹果、豆蔻各5克放入乌骨鸡腹内,用牙签封好切口,加水适量煲熟,调味服食。此膳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无论是感受寒邪所致的胃病,还是饮用冷食所致的胃寒、胃痛均可食用。
4.干姜枣芪羊肉:
羊肉100克切块、黄芪6克、大枣10枚(去核)、干姜5克。以上食材加水适量炖熟,调味食用。此粥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
治胃寒三法
①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③蜂蜜泡春砂仁:春砂仁和蜜泡制,其中有成品 ,可直接吃用,效果明显,食用胃很快舒服了,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可治愈胃寒。
红糖水泡胡椒
中医认为,胡椒有温化寒痰、排气的作用,可治疗胸膈胀满及受凉引起的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等。治疗这类疾病时,把胡椒0.6~1.5克研末伴水加红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外,可治疗因受凉引起的胃痛。此外,把胡椒粒砸碎后,用开水冲,然后与红糖水一起泡2~3天,口服可治疗胃寒引起的胃痛。
胡椒能升高血压,血压偏低的患者可多服用胡椒。但是,由于血压高而导致眼底动脉出血、痉挛的患者则最好不要服用胡椒。
胡椒还主治因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将胡椒加红糖、姜丝,与可乐一起煮开服用,对于预防感冒效果很好。
高良姜粥
【来源】《饮膳正要》
【原料】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煎高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温中散寒。治胃寒作痛或寒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疼痛等。
茴香狗肉汤
〖来源〗:民间药膳方
〖原料〗: 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做法〗: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成,饮汤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连服5天为1疗程。
〖功效〗: 温中、助阳、暖胃。用于寒胃上脘疼痛、喜热喜按、呕吐清水、神疲乏力。又可用于胃虚胃寒、平素四肢不温者。
其他相关食疗方
1.香花菜水煎服,治胃寒痛。
2.姜捣汁,加少量开水饮服,治胃寒呕吐。
3.龙眼核三颗,烧炭存性研末,冲热酒服,治胃寒痛。
4.治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生姜绞汁1汤匙,砂仁5克,清水半碗,蒸半小时,去渣饮汁。每日2次。
5.公鸡一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党参20克,干姜6克,苹果2克,陈皮3克,桂皮3克,胡椒10粒,同煮汤食用,可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虚寒胃寒,腹部隐痛等症。
6.治胃寒腹痛:狗肉250克,干姜10克,白术10克,党参30克,豆蔻仁12克,水煎去药渣,饮汁食狗肉,每日1料。
7.治胃寒痛症:芫荽1000克,浸入葡萄酒500毫升。3天后去渣饮酒,痛时服15毫升。
三伏贴能调理脾胃吗 三伏贴调理脾虚配方
配方: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主治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丁香和生姜泡水的功效
丁香性温,具有温中降逆的功效,为用治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而生姜有温胃止呕的作用,两者配伍药效更佳,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呃逆呕吐、食少吐泻等症状。
生姜性微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常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等症状,而丁香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两者搭配服用,适用于寒痰咳嗽、脘腹冷痛者。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镇吐
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姜的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等症。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 用于胃寒呕吐。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3、解毒。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绞股蓝胃寒的人能喝吗 胃寒的人宜喝以下饮品
材料:红茶2克,干姜4克,炙甘草3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茶缸中,用开水浸泡约5分钟,分3次于饭后饮用。
功效作用:可也温中健运,降脂和胃。适用于畏寒呕吐、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群饮用。
材料:茶叶6克,老姜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清水共煎,趁热时频饮。
功效作用:可也温胃止痛,适用于因胃寒导致胃脘冷痛的患者饮用。
材料:红茶2克,桂皮2克,蜂蜜25克。
做法:将桂皮刮去粗皮后碾碎,煎汤取其汁液冲泡红茶,然后兑入适量蜂蜜调服即可。每日1剂,温服。
功效作用:可以温胃散寒,活血祛瘀,适用于胃脘冷痛的人群服食。
材料:干燥陈年艾叶3克。
做法:将干艾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3-4剂。
功效作用:温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胃寒引起的胃脘疼痛的人群饮用。
材料:桂花子3克,玫瑰花0.5克。
做法:将桂花子研磨成细末,同玫瑰花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作用:可以疏肝和胃,祛寒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嗳气胸闷的人群饮用。
材料:牛奶、红茶、方糖各适量。
做法:先将适量红茶放入茶壶中,注入热沸水,加盖闷5分钟,倒出茶汁放入杯中,约6分满。在杯中加入适量牛奶和方糖,牛奶用量以调制成的红茶呈橘色、黄红色为度。方糖的用量因人而异,以适口为宜。
功效作用:养胃、美白。
材料:丁香茶适量
做法:投茶,注入开水,使茶叶均匀温润,倒出茶汤,注入100℃沸水,焖4分钟,可加入柠檬切片一两片,口感更佳。
功效作用:治疗多种胃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反酸、呕吐等症状。
高血压能吃高良姜吗
高良姜属于姜类的一种,高良姜我们也叫做是南姜或者是蜜姜,高良姜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呢,高良姜能够治疗消化不良和胃寒等症状。
高良姜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高良姜,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凡中焦寒凝,或冷物所伤,脘腹冷痛者,可与干姜同用 ,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若脾胃虚弱而脘腹冷痛者,可与人参、白术配伍,以补虚温中止痛;若痰饮内停而致呕吐清水痰涎者,可与党参、胃肠饮组合。凡肝郁气滞,胃有寒凝,症见脘腹疼痛者可与香附组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抗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临床应用于胃脘疼痛及脘腹胀满之症。
可供作卤水调味料。良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 高良姜煎剂给犬灌胃,能使胃液总酸排出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但对胃蛋白活力无明显影响.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对抗阿托品抑制墨汁胃肠推进率,并能对抗番泻叶引起的泻下作用,但不能对抗蓖麻油的泻下作用.番泻叶为刺激大肠性泻药,而蓖麻油为刺激小肠性泻药,多数温里药对刺激大肠性腹泻有止泻作用。
有报告指出,高良姜水煎剂对离体兔肠管运动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对抗六烃季铵和阿托品,较大剂量能对抗肾上腺素和心得安抑制离体兔空肠活动,对苯海拉明则不能对抗。
提示高良姜兴奋肠管活动作用可能与胆碱能神经和M-受体无关,而可能与其具有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有关.
抗菌作用
在试管内,高良姜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 高良姜煎液(100%)对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上文我们介绍了高血压患者在生活里面的禁忌非常的多,但是我们要细心的做好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才行,针对高血压病人能不能吃高良姜的问题我们做出了分析,虽然高良姜有抗肿瘤和抗溃疡以及抗氧化等功效,但是高血压患者是不能吃高良姜的。
荜澄茄的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第1步《本经逢原》: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
第2步对阴虚火旺之人忌食;
第3步干燥综合征,结核病,糖尿病者忌食。
【配伍应用】
第1步配高良姜,能够增强温脾胃、散寒邪、降逆气的作用,对于寒伤脾胃引起的脘瘦冷痛· 呃逆呕吐,或胃中无火、食入反出之朝食暮吐、完谷清澈之反胃证,均可选用。
第2步配白豆蔻 , 使温中散寒、化湿行气之力增强。可用治胃寒呕吐,呃逆,脘腹疼痛等症。
第3步配茯苓,可用治寒证小便不利,以及小儿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混浊。
第4步配香附,香附偏于行气,本品偏于温补;香附走而不守,本品守而不走。香附得荜澄茄之温性,用治寒疝腹痛等证,疗效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