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刮痧会有用吗
感冒了刮痧会有用吗
患有了感冒疾病时,是可以使用刮痧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患者需要的注意的是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而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不宜刮痧。
感冒刮痧有坏处吗
感冒后,只要身体没有特别虚弱,症状不是特别严重,那么适当刮痧是不会有坏处的,但是注意不要过度刮痧,过度刮痧就会有坏处产生:
(1)经常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对于本身气血虚弱的人而言,刮痧会耗气,经常刮痧会导致精神不济、浑身乏力、头晕等,让身体变得更差。
(3)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4)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刮痧是湿气重吗 脖子刮痧可以天天刮吗
不能。
刮痧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伤害,在出痧的部位毛细血管会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不能天天刮,频繁的刮痧会导致皮肤不好,还可能容易导致皮肤出现感染,所以刮痧以后要隔几天才能够再刮,刮痧时不要一天刮多个部位,否则会容易造成疲劳,一天刮一个部位最好,适当刮痧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驱寒除湿的作用,尤其对于感冒发烧或风湿疼痛,效果更加明显。
刮痧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误区二: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误区三: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误区四:刮痧不会不适
刮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简单的“推拿”,只有效果好不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症。其实,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医学上称这种不适为“晕刮”,“晕刮”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刮痧后洗澡有什么危害
刮痧会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导致毛孔扩张,这时候立马洗澡很容易让风邪湿邪顺着毛孔进入体内,这样容易诱发感冒等其他疾病。
刮痧会对皮肤造成一定刺激损伤,并且还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这时候立马洗澡对皮肤会造成刺激,并且还会有感染的风险。
刮痧对感冒有什么作用 刮痧对感冒的作用
中医认为,感冒多是在身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复感风寒,暑湿所致的一种外感疾病,刮痧可以宣泄肺胃,帮助机体抵御外邪,祛湿除寒,防治感冒。对风寒感冒的人尤为适宜。
皮肤是十二经络之气散布的部位,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痛,感冒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各种疼痛现象,刮痧能有效疏通经络,缓解感冒症状。
感冒时身体免疫系统会遭到病毒因子破坏,从而刺激病毒蔓延,刮痧能帮助调整身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激发身体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风寒感冒刮痧有用吗
对轻度和初期风寒感冒患者有用。
因为此时风寒刚刚进入皮肤,通过刮痧可以发汗,调整人体阴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起到开窍醒脑祛湿化浊、行气活血的作用。刮完痧后再喝一杯热茶,整个人会更加舒畅。刮痧是从推拿、拔罐、放血、针灸等治疗方法变化而来,跟这四种方法一样,需要明确诊断、辩证医治。
感冒刮痧有用吗
感冒刮痧有用。
刮痧法治疗感冒,是采用光滑的玉质或骨质刮具,针对感冒患者的症状,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进行压刮,以达到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发汗解表,起到治疗感冒的作用,对初起感冒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经常压刮这些穴位还能增加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咳嗽气喘等症状的复发。
刮痧可治风寒性感冒
中医指出,刮痧可治风寒性感冒,尤其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刮痧效果非常明显。具体的刮痧技巧方法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取坐位,或俯卧位。将生姜、葱白各20克捣烂如泥,用纱布包裹,蘸热白酒先擦前额和太阳穴,再刮背部脊椎两侧,刮至皮肤潮红为度,最后在肘窝、腘窝推刮。生姜和葱白都有发汗解热的功效,可以明显提升刮痧的效果。如感冒伴有恶心,一般加刮胸部、腹部。刮痧后,微微出汗,效果较佳。
首先,正确选用刮痧器具,尽量选取边缘钝而圆滑的器具,如牛角梳子背脊、瓷汤匙,刮痧板等,其厚度要适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伤皮肤;其次,刮痧方法要得当,刮痧板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下压,单方向刮,力道由轻渐重,就不会痛,每处约刮3—5分钟即可;最后一点,就是在刮痧时要涂抹润滑剂,一般常用食用植物油作为润滑剂,如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等,有时还可以用清水作为润滑剂,临床上也常常使用按摩乳。
知道了刮痧可治风寒性感冒,只要正确恰当的操作,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
三伏天如何排毒 刮痧
刮痧一般只针对于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风清热、祛风散寒的作用,后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刮痧部位不要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