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一些药物伤胃
怎么预防一些药物伤胃
直接刺激胃黏膜:选用肠溶片。具有抗炎、止痛、退热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以及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损伤,还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如果本来胃不好,一遇到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就服此类药物,发生胃疼、胃出血的风险较大。如果需要长期用这类药,应遵医嘱在饭后半小时服药。阿司匹林等药物可选择肠溶片或胶囊,并注意肠溶片不可嚼碎服,胶囊不要掰开服。如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削弱胃黏膜保护作用:加护胃药。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常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这类药会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减慢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长期服用这类药的患者,必要时应遵医嘱加用抑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不要频繁更换激素种类,更不可同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该类药。
抑制防御物质分泌:饭后服药。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等)和抗肿瘤药(如环磷酰胺)会抑制胃黏膜分泌各种防御物质,胃肠道反应明显。这类药物应尽量在饭后服用,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本身患有消化性溃疡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伤胃药。如果确实需要服用,特别是需要长期用时,必须严格遵医嘱服用,切勿随意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还要注意,不应在酒后服用这些药。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医师介绍说,现代人对药物性肝损伤重视不够。如脂肪肝患者常服一些降脂药,殊不知其对肝脏本身有伤害。因此降血脂首选锻炼等非药物方式。如果一定要用药,可挑选那些对肝脏影响比较小的药,再辅以保肝药。
另外人们在平时服用中药或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肝损害的问题。现在已研究证实,有几百种中药对肝有害,因此首先应避免长期大量服药。
其次有些厂家在生产保健品时制备工艺不好,纯化度不高,药物杂质进入体内,反而加重了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药物性肝炎。因此要尽量挑选那些品牌好、规模大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预防要点:
1、医生和患者都应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能和不良反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
2、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疾病的患者,用药更要谨慎,尽量少用药;
3、新药物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用药时,需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害叠加。
如何预防药物中毒
我觉得要预防药物中毒,首先要让家里人都了解家里的各种药物的用途。特别是老人,家长要给老人解释清楚各种药的用处以及危害,告诉他们应该吃多少量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第二就是,有病尽量选择到医院看医生,不要自己胡乱吃药。因为医生是专业的,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胡乱吃药有可能让病情更加严重或者有反效果。
第三,就是在发生中毒的时候保持冷静,不要慌张,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或者迅速打电话叫救护车。不要让慌乱耽误了急救的时机。
如何预防药疹
在皮肤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药物疹患者。很多人可能是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后期才导致的药疹,刚开始服用药物时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主要是药物的集聚作用导致药疹的发生的。那么我们如何预防药疹的出现呢?下面为大家描述下药疹预防的方案。
众所周知,药物是治病救命的根本,但药物又可引起种种不良反应却不一定为人人所知,古语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就包含这个意思。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药物反应,而药物疹就是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之一即药物过敏反应,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栓剂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因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的表现。药物疹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途径的复杂过程,除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疗程外,还与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家族遗传因素有重要关系。其中尤其与患者疾病时机体所处的健康状态、内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资料显示,患有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时用药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说明感染在药物疹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日晒下使用磺胺、四环素类或口服避孕药等易诱发药物疹,此类药疹紫外线照射是发病关键;纯中药及中西药复方制剂如板蓝根冲剂、牛黄解毒丸、保婴丹等也可引起药物疹,就连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等也有引起本病的可能。当然临床上最常见引起本病的是抗生素类、抗癫痫类、解热镇痛类及抗痛风类药物。因此,任何人对任何药物、任何给药途径都有引起药物疹的可能。
提醒:关于药疹的几个认识误区
1.以前用过没有出现过敏的药物,再用也不会过敏。
2.皮试阴性的药物一定不会过敏。
3.外用药物不会引起过敏。
4.中药制剂不会引起过敏。
5.抗过敏、激素类药物不会引起过敏。
药疹可危及生命
药物疹对健康的影响远不仅限于皮肤粘膜的皮疹,瘙痒,严重者可累及身体的内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如果以前有过同样药物或同类结构的药物过敏史,一定要密切注意。一旦出现以上异常现象应立即停用可疑过敏药物,及时到医院就医。
吃什么食物伤胃 薄荷
薄荷会增加反酸的几率,任何含有薄荷成分的东西都要小心,比如薄荷糖等。
吃什么食物伤胃 咖啡
咖啡会刺激胃,使其分泌过多的胃酸,导致消化不良和反酸,特别是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要少喝咖啡。
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害
(1)一般药物引起的肾损害,只要及时认识和诊断,终止此类药的继续使用,其肾功能可迅速改善,多数病人可完全恢复。
(2)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引起的肾衰竭可相当严重,并留下严重的肾损害,导致终末期肾衰竭。一些抗癌药和某些多肽类抗生素可产生不可逆或进行性肾损害。为了改善此类患者的肾功能,可试用糖皮质激素,短期泼尼松1mg/(kg·d),疗程1~2周,但应注意加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用药剂量不需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3)对非类固醇抗炎药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泼尼松疗效不满意时,可选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4)对症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5)对严重少尿、氮质血症并发急性肾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
药物伤肝的原因
用药过量
过量使用处方药已达到近10~15年来最严重的状况。临床发现,感冒药、安眠药、平喘药、止痛药、抗生素等最容易用过量。这几种药物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患者按说明书服用后,症状却没有按照预期及时消除,于是他们会不遵医嘱的间隔再次服用,导致过量。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在很多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和止痛药中都含有,也容易造成叠加使用。建议患者不要同时吃多种同类药,服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如果不确定,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多药同用
很多药物本身对于肝脏的损害并不太明显,但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对肝脏的影响可能变大。两种甚至多种药物同时作用,肝脏难以抵挡“双重打击”,损伤的几率自然更大。例如别嘌醇与巯基嘌呤合用可增加药物的肝毒性。乙醇也可加重药物的肝毒性,因此服用伤肝药物期间不宜饮酒。在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时,饮用大量柚子汁或新鲜柚子,可能促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损伤。
中药使用不当
不少人认为中药性情温和,对身体的毒性作用较小。事实上,中药讲究辨证论治,配伍减毒,以减小对肝脏的影响。但有些药材也会存在肝毒性, 比如复方制剂壮骨关节丸、消银片(丸)、六神丸、葛根汤、防风通圣散、湿毒清、消咳喘片、牛黄解毒片、天麻丸等。而且,中药必须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把握好量,才能尽可能降低毒性。所以,服用中药或中成药,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咨询,不可擅自轻信民间偏方,乱服中草药。
儿童用成人药
在没有儿童专用剂型时,可能要给孩子用成人药,此时一定要遵医嘱减量用。这是因为儿童肝脏代谢能力不如成人,成人药用在儿童身上,量较难把握,可能出现肝损伤。 例如扑热息痛、红霉素等,都被证实较容易引起孩子的肝损伤。建议父母最好给孩子选择儿童专用剂型,不要单纯凭经验给孩子用药,更不要轻易给他们用成人药。 没有儿童剂型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公斤体重精确计算用量,才能预防儿童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