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静脉血栓
怎么治疗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患者有什么饮食禁忌?
静脉血栓患者一般在饮食上是要小心的,有些食物可能不适合静脉血栓患者食用,会引发疾病,静脉血栓患者饮食要注意:
①低热量饮食:由膳食所提供的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30-35卡为宜。热量过剩容易使人发胖,而且通常血清胆固醇浓度亦升高。
②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饮食:中老年人由于内分泌和脂质代谢失调等原因,过食含胆固醇、动物性脂肪食物,易使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③低盐饮食: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钠摄入过多具有保持水分不经肾脏滤出的功能,因而可使循环血容量增加,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脏负担。
④多维生素和多纤维素饮食:维生素C有增强血管韧性、减少脆性和防止血管破裂出血的功能。含有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是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素。
⑤忌食一切刺激性食物及忌烟:常见的刺激性食物有浓茶、浓咖啡、辣椒、胡椒、烈酒等。
静脉血栓患者应该给予高维生素(芹菜、韭菜、粗粮、豆类)、高蛋白(肉类、鱼类、乳制品类)、高热量(牛奶、蛋糕、鸡蛋、甜食)、低脂(禁用肥肉、蛋黄、脑)饮食。提供流质或半流质清淡的饮食,防止过硬、过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和刺激口腔粘膜。宜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使大脑放松,促进睡眠。
静脉血栓的治疗
【HOT 氧疗溶栓术】利用氧疗技术,配合有效的中药药物治疗,是国内独创的中西医结合的静脉血栓治疗方法。该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肢体供氧量,从而减轻患肢疼痛,促进溃疡愈合。改变血管血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壁组织功能障碍,相互协同,恢复病变血管组织代谢机制,建立正常的组织供养机能,全面提高血管组织细胞免疫力,进而对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治疗!
预防深静脉血栓更重要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外科手术和创伤。另外,还与年龄、妊娠、下肢受寒、久站久蹲、劳累等因素有关。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线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症状。许多病人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客观依据。约64%的初发病人没有临床症状,特别是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有时只有轻度的患肢肿胀和腓肠肌压痛,加上损伤后的疼痛等原因,很容易被症状掩盖,从而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预防深静脉血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纠正贫血。
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需长期卧床时,注意采用足高头低体位,有利于下肢血液的回流。
鼓励患者早期下肢活动和下肢按摩,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止血药物。
提高医护人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识,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讲解。
目前治疗静脉血栓有药物溶栓、手术取栓、介入治疗等,其中微创介入治疗由于疗效理想、创伤小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静脉曲张可不可以进行刮痧治疗
刮痧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医治疗方法,但是却不能通过刮痧来治疗静脉曲张,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刮痧主要是用来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主要是指毛细血管以及身体软组织在瓜的动作下充血,然后促进局部代谢为基底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下肢静脉血管中的血液,因为某一些原因的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了血管扩张,管壁弹性变得非常的差。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之后特别容易的并发症就是下肢出现深静脉的血栓,因为大部分的血管受到损伤,加上手术之后的高凝结的状态,长期的卧床就很容易会出现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情况,就是在手术之后做适当的运动,可以很好的抗凝治疗,不要总是躺在床上。平时的时候注意抬高自己的下肢,促进静脉的回流,缓解水肿的情况,适当的去下地活动活动。
静脉炎的偏方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一、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本方活血通脉,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二、蟾蜍。将其去肠杂洗净,人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拘分量可随时服用。本方清热去湿,解毒杀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三、活蜗牛,将其洗净,连同壳捣烂如泥状,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上,每日换药1次。本方通经活络,祛腐生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四、茜草、丹参各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通络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五、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六、当归印克,乳香10克, 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哪些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静脉血栓
地奥司明片
功能主治:—治疗静脉淋巴功能不全相关的各种症状(腿部沉重、疼痛、晨起酸胀不适感)。—治疗急性痔发作有关的各种症状。用法用量:—服药剂量:常用剂量为每日2片。当用于急性痔发作时,前四天每日6片,以后三天,每日4片。—服用方法:将每日剂量平均分为两次于午餐和晚餐时服用。剂不良反应:有少数轻微胃肠反应和植物神经紊乱的报告,但未致必须中断治疗。
脉络舒通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祛湿消肿。用于湿热瘀阻脉络所致的血栓性浅静肿炎,非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的下肢肢体肿胀、头痛、肤色暗红或伴有条索状物。用法用量:用温开水冲服,一次20g,一日3次。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部不适。禁忌:孕妇禁用,深静脉血栓形成初发一周内的患者勿用。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全者及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障碍者慎用。成份:黄芪、金银花、黄柏、仓术、薏苡仁、玄参、当归、白芍、甘草、水蛭、全蝎、蜈蚣。药理作用:月桂酸致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实验显示,本品能降低血浆黏度,减少纤维蛋白质原量,抑制动脉内皮增生,减轻动脉中膜与外膜的炎细胞浸润。小鼠巴豆油耳肿胀试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试验及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显示,本品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本品还有一定的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肝素钠乳膏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早期冻疮、皲裂、溃疡、湿疹及浅表性静脉炎和软组织损伤。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3次,涂于患处。剂型:乳膏剂不良反应:罕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禁忌:
1、有出血性疾病或烧伤者禁用。
2、严重高血压、新近的颅脑外伤或颅内出血患者禁用。
3、先兆流产或产后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不可长期、大面积使用。
3、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4、用药部位如有灼烧感、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理作用:肝素钠具有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
中医治疗静脉血管瘤
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mm以内,超过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静脉炎的偏方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一、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本方活血通脉,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二、蟾蜍。将其去肠杂洗净,人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拘分量可随时服用。本方清热去湿,解毒杀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三、活蜗牛,将其洗净,连同壳捣烂如泥状,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上,每日换药1次。本方通经活络,祛腐生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四、茜草、丹参各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通络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五、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六、当归印克,乳香10克, 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静脉曲张的具体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打针吃药能治愈静脉曲张
所谓“打针”指的是局部硬化剂注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而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但由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目前国内正规大医院治疗静脉曲张已不再采用。药物是辅助的治疗手段,不能治愈静脉的病理性改变,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情。
二、热敷能活血化淤,减轻病情
事实上,除并发浅静脉血栓性炎的静脉曲张病人可适当热敷外,其他静脉曲张患者应尽量避免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主要原因是热敷能导致下肢动脉扩张,血流增加,会加重静脉淤血。因此鼓励除并发浅静脉血栓性炎外的静脉曲张病人凉水局部冲浴。
三、单纯的静脉抽剥可以治愈静脉曲张
对伴有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施行静脉抽剥,如果在围手术期处理不当,又会引起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者可危及生命。而对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者,单纯静脉抽剥则有较高的复发率。
四、外科抽除手术
腹股沟做切口,切断结扎或抽出大隐静脉,静脉曲张的常见治疗需要半身或全身止痛,需住院2-3天。若静脉曲张太厉害时,可能需要数个小伤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张静脉。治疗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伤口较疼痛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