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褥热好了之后多长时间可以哺乳

产褥热好了之后多长时间可以哺乳

产褥感染即俗称的“月子病”它广义上是指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凡是妇女在产褥期中由生殖器官被感染而引起的一切炎症统称为产褥感染或产褥热产褥感染多在产后2~5天开始出现头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下腹部压痛、恶露有臭味且增多等症状除了高烧还出现寒战、腹部压痛剧烈及腹胀等症状;假如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将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褥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使用针对性强、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患产褥感染的产妇要充分休息有条件的最好不要给小孩喂奶宜暂停一段时间

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产褥热

它指的是产后42-56天内,因为病原体入侵新妈妈的生殖道而出现的感染问题。如果在分娩结束第2天到第11天,每天每隔四小时就检测体温一次,共四次,并且其中有两次及以上的体温超过38℃,那么就可能是产褥热。

这是一种比较常规的产褥期并发症,患病率可达到6%左右,而且随着剖腹产概率的提高,其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不要小看这种疾病,它对于新妈妈的威胁非常大,是导致新妈妈死亡的四大问题之一(另三个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

产褥热的病因

中医

感染邪毒、外感、血液瘀阻、血液亏虚所致。

1.感染邪毒

产后子宫正开,如果分娩时没有做好清洁和消毒,那么邪毒就会侵入子宫,正邪交战而出现发烧情况。

2.外感

分娩之后气血亏空严重,元气大伤,腠理不密,外部邪气也就趁机侵入,导致营卫不和并出现发热现象。

3.血液瘀阻

分娩之后恶露排泄不畅,停滞在体内,导致营卫不通并有发烧现象。

4.血虚

分娩时或分娩后失去大量血液,导致阴血亏损过多,致使脾肾阳浮不敛出现发烧现象。

西医

生殖道有着一定免疫力,可以抵抗细菌和病毒侵入。而当产褥期产妇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子宫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感染问题,并伴随发热现象。

1.内源性感染

细菌本寄生于阴道内,但是因为机体的防卫机制所以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新妈妈的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下降,那么细菌繁殖能力以及毒性就会增强,而这些细菌就会导致各类感染问题。

2.外源性感染

主要是指外界细菌进入产道,引发各类感染问题。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不卫生的接生方式、不洁净医疗器械以及临产前的夫妻生活等等,入侵产妇体内。

检查

1.妇科检查软产道损伤

可见局部红肿化脓。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压痛或触及炎性包块。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高。

(2)宫腔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穹隆穿刺物细菌培养或血培养、厌氧菌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可明确病原体。

(3)B超可见盆腔内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炎症及脓肿。CT、磁共振成像等检测手段可对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产褥热的治疗方法

1.普通治疗

加强营养摄入,多补充维生素。如果有比较严重的贫血或者过于虚弱,可以适量输血或者血白蛋白,这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此外建议选择半卧位,方便恶露流出,并且将炎症控制在盆腔内,避免扩散。

2.抗生素治疗

一般医生会先根据产妇的症状以及经验,选择一些广谱抗生素,等到细菌培养以及药物过敏测试结束后再做适当的调整。而广谱抗生素的选择也有讲究,要求能对阳性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效果。因此医生大多会选择同时使用青霉素及甲硝唑联,此外适用范围大、毒性小、效果强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2-3天以后,患者体温没有持续降低,就要立即做检查并找出原因,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其他抗生素;此外产妇服药量要足够,保持血药有效浓度。如果有着严重的中毒症状,那么就要同时添加适量肾上腺配置激素,以增强身体的应激能力。

得了产褥热怎么办呢

得了产褥热怎么办一旦新妈妈患了产褥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针对性强、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灭滴灵等。患产褥感染的新妈妈要充分休息,有条件的最好暂停哺乳。

产褥热是新妈妈常见的产后病症之一,常见症状是产后发热。妈妈在刚生过孩子的24小时内,可能发烧到38℃。那么,得了产褥热怎么办?

产褥热大多在产后2-5天,出现发烧、头痛、全身不适及下腹痛等不适,恶露有臭味、且排出量增多。产妇得了产褥热后如果治疗及时,会逐渐退烧好转,如果炎症蔓延,引起子宫组织炎和腹膜炎,会出现寒战,腹痛加剧,并伴有腹胀。如果病菌侵入血液,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将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不及时治疗会危及产妇生命。

坐月子可以剪指甲吗 坐月子剪指甲会招风吗

月子里剪指甲会“招风”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在以前,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卫生意识,产妇在生孩子不作消毒,因此发生产褥热的很多。造成产褥热主要原因产前或产时不卫生、不消毒,产后不清洁,细菌进入子宫引起感染。而旧时对于发生的各种高热或急病,在传统观念下都认为是产妇“受风”所致。所以,就出现了产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剪指甲等传统剪指甲习俗。

产褥热的病因

女性生殖道对细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其对入侵病原体的反应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女性阴道有自净作用,羊水中含有抗菌物质,妊娠和正常分娩通常不会给产妇增加感染机会。只有在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和细菌数量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则会增加产褥热的机会,导致感染发生。产褥热可能和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因素有关。

产褥热的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寄生于产妇阴道内的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繁殖能力增加或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原本不治病的细菌转化为致病菌引起感染。

2、外源性感染

外界的病原菌进入产道所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可以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产妇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

新妈妈要知道月子病有哪些

1、产褥热

产褥疾病是指分娩结束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4次体温,每次间隔4小时,其中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其发病率为6%左右,尤其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产褥热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至今产褥热对于产妇仍构成严重威胁。

预防措施

多休息: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

多喝水: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清洁卫生: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伤口干燥:剖宫产的新妈妈一开始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等到产后7—10天再洗澡,以减少伤口发炎的可能。要保证伤口干燥清洁。

适度营养:产后新妈妈哺乳、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不过也不要补过头,尤其是患有产褥热的妈妈,饮食应该清淡一些,避免油腻。

避免性生活:产后性生活容易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损害,产后4~6周尽量避免性生活。

2、“妈妈手”

很多新妈妈在月子期间突然出现手腕部的疼痛,开始以为是不小心扭到,后来症状越来越重,大拇指根本无法用力,手腕也肿了起来,连握东西、写字这些基本动作都感到很难完成。

其实,这是月子病的一种,俗称“妈妈手”,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

这是由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常因为宝宝的头不好控制,所以会用手来支撑婴儿的头。但长期过度使用手腕、拇指部位及保持同一种抱婴姿势,就易造成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肿胀,而有“妈妈手”的由来。

预防措施

孕期注意:孕期要避免高重复性的手指运动,不要过度用力,不要长时间用拇指抓握,比如连续使用鼠标、敲击键盘、弹钢琴等。

正确的抱孩子姿势:新妈妈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确姿势:要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轻轻扶挡的作用,最好是两侧手臂交替抱小孩。另外,任何一个姿势不要保持时间过长,要经常变换姿势。

注意手部保暖:新妈妈月子里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不给月子病“妈妈手”留有可乘之机。

远离产褥热

认识产褥热

新妈妈在分娩后,子宫会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这种生理变化一般约需42天才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些新妈妈在产褥期出现了发烧的症状,被医生诊断为产褥热。

什么是产褥热呢?

产褥热是指产妇在产后24小时至42天内,在任何24-48小时内体温两次达到或超过38℃。通常多发生在产后48小时至产后10天内。

产褥热实际是由于产后致病菌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产褥感染可使创伤部位出现红肿和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如果感染发生在子宫,则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新妈妈的身体抵抗力弱或治疗不及时,炎症可进一步发展到子宫周围组织,甚至到达腹膜,引起腹膜炎。若病菌侵入血液,可发生败血症,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则可危及生命。而且产褥感染需要彻底治疗,否则急性感染很可能转变成慢性,盆腔内可遗留慢性炎症,导致器官粘连或输卵管阻塞等。

TIPS:新妈妈体温升高不一定是产褥热

新妈妈在分娩后的1-2天内,通常体温也会稍高一点儿,一般是由于分娩或产后哺乳给身体带来的应激反应所致。和产褥感染不同的是,这类体温的升高一般都不会超过38℃,可以自然消退,不必采取处理措施。

产褥期的异常情况 产褥热

产后由致病菌经阴道进入子宫、输卵管至腹腔引起感染,称为产褥热。多在产后3~5天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伴有全身不适、下腹痛、脓性恶露。

处理方法:

产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内衣内裤,避免用盆浴。产褥热处理时用抗生素治疗,最好根据细菌培养种类和敏感度对症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孕妇远离产褥热 要注意八个方面

1、保证充足休息

生产之后产妇就要放宽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的话,就一定要多休息。如果家人可以帮助,尽量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妈妈应专心休息,如此才能加速体力恢复。

2、保证充足水分

有些产妇因为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顺的产妇而言,水分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3、重视哺乳技巧

在哺喂母乳时,如果没有将乳汁排空或是婴儿经常没有吸完母乳,就可能会造成乳汁淤积,进而导致乳腺发炎。所以,如果妈妈有任何哺乳疑问,在医院期间就要赶快询问医护人员,这样在回家之后就可以减少哺乳问题。此外要尽量多哺喂母乳,减少乳汁淤积,如果宝宝没有将奶吸完,最好将剩下的奶用手挤出来。

4、保持清洁卫生

应注意恶露的排出及勤换卫生棉垫,通常医院会教导产妇如厕后以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等到恶露结束就不再需要进行冲洗。

5、保持伤口干燥

如果是剖宫产,那么在产后7~10天后才可以开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体,这样才能减少伤口发炎。平时伤口应该随时保持干燥,并贴好美容胶带。

6、讲究适度营养

产后营养很重要,但要讲究适度摄取,如此才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及抵抗力增加,进而减少发炎情况,降低产褥热的发生几率。如果已经发生产褥热,那么最好停止米酒料理的食补食物,例如麻油鸡等,以免发炎情况更加严重,增加体力负担。

据报导,有名28岁女性产后坐月子,按照习惯吃麻油鸡补身体,才2~3天的时间,腹部出现剧烈疼痛。就医检查后发现罹患了急性胆囊炎,因为该名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高油脂食物,而诱发了胆囊炎。

此外,不少人坐月子时习惯吃补,但有的人因吃得太补而导致腹泻,一天拉4~5次的水便,几乎出现脱水状态,而必须住院打点滴。所以说,饮食均衡最重要,避免因食物过分油腻,使肠胃不适而引起肠胃道疾病。

7、避免性生活

产后6周内不宜有性生活,通常建议等产后复诊后,由医师诊断身体已复原,然后再恢复性生活比较适宜。

8、切勿自行服药或停药

只要是对症下药,产褥热很快就能得以解决,但是一定要遵照医师指示按时用药,不要任意停药,或是自行服用退烧药,这样才不会引起其他更多的并发症。产后10天内还需要定期测量体温,随时留意其他身体状况。

相关推荐

产褥热有什么症状 发生产褥热的原因

1、自身感染: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 2、外来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物品等接触患者后造成感染。 3、感染诱因:任何削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原体入侵与繁殖。如,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产道损伤、产道异物、产程延长、胎盘残留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产褥热预防措施

由于产褥感染严重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作好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应从妊娠开始。 1,产前做好检查,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并早做治疗,及时补充 营养,防治贫血。及早发现妊娠中毒症和其他并发症。预防和治疗阴道滴血病和霉菌性阴道炎。 2,在怀孕的最后一个月禁止性交和洗盆浴。 3,临产时,应尽量进食和饮水,抓紧时间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身体抵抗力降低。如果胎膜早破过久,或产程过长,或因胎盘胎膜残留行刮宫手术,应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接生人员要经过严格训练,接生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把病菌带人产妇体内。

产褥热的治疗

产褥感染轻症以保守治疗为主,重症病人如经过保守观察治疗无效或者出血多,则需要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给予足够的维生素,若有严重贫血或患者虚弱可输血或人血白蛋白,以增加抵抗力。产妇宜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引流和使炎症局限于盆腔内。 2、抗生素治疗 开始根据临床表现及临床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作调整。抗生素使用原则: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能作用革兰阳性菌的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一般来说,青霉素及甲硝唑联合应用为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肾毒性小,

月子病偏方

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在生完宝宝之后都会落下月子病,如果患有月子病的话!以后的日子里将是非常的难受的。那么,月子病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呢?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月子病偏方 1、红花30克、熟地30克、苏木30克、转经花(一种酷似鸡冠花的植物)30克、荆条30克、鸡蛋7个、红糖30克。 用法:把红花、熟地、苏木、转经花、荆条水煎开后20分钟,放入鸡蛋(荷包蛋),煮熟后在碗里放入红糖,放入药汤和鸡蛋,吃蛋喝汤。每次一碗,每日三次。在月经来时第一天开始吃。(此药必须在月经来潮时吃)。药不全也没

坐月子剪指甲会招风吗

月子里剪指甲会“招风”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以前,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卫生意识,产妇在生孩子不作消毒,因此发生产褥热的很多。造成产褥热主要原因产前或产时不卫生、不消毒,产后不清洁,细菌进入子宫引起感染。而旧时对于发生的各种高热或急病,在传统观念下都认为是产妇“受风”所致。所以,就出现了产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头,怕因此受风受凉留下病根。 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坐月子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坐月子时产妇身体的分泌物较多,身体容易藏污纳垢,如果不注意清洁,残留的细菌容易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健康隐患。因此,产妇应保持身

产褥热的饮食注意事项

(1)哺乳者禁食大麦及其制品大麦芽、麦乳精、麦芽糖有回乳作用,故产后哺乳期应忌食。同时大麦芽又是制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故亦忌饮啤酒。 (2)忌食油腻食物由于产后胃肠张力及蠕动均较弱,故过于油腻的食物如肥肉、板油、油氽花生等就尽量少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忌食辛辣燥热之物。产后大量失血、出汗,加之组织间液也较多地进人血循环,故机体阴津明显不足,而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芥末、茴香、炒瓜子、炒花生、大蒜、韭菜、油条、大饼、花椒及各种经过油中煎炸、火中烤炙、炒干的食物,均会伤津耗液,加重口干、便秘、

产褥热怎么诊断

1、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经过,对产后发热者,应首先考虑为产褥热。 2、全身及局部检查确定病变位置。 仔细检查腹部、盆腔及会阴伤口,可基本确定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通过全身检查,三合诊或双合诊有时可触到增粗的输卵管或盆腔脓肿包块,辅助检查如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测手段,能够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以及静脉血栓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3、确定病原体。 病原体的鉴定对产褥热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方法有: ①病原体培养:常规消毒阴道与宫颈后用棉拭子通过宫颈管,取宫腔分泌物,由于常被宫颈菌肠子宫陷凹采取分

产褥期常见疾病

妊娠期间,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分娩的需要,身体系统特别是生殖器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后就需要通过休养来康复。产褥期就是产妇能否恢复到健康状态关的关键阶段。在产褥期产妇要养好身体,避免在产褥期出现疾病。产褥期常见疾病: 1、并发病症 产褥期并发症有贫血、乳汁不足、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腹泻、头痛、便秘等。 2、产褥热 一些产妇生完孩子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发生在产后1-10天的发烧就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感染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妇健康,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子宫脱垂 产后出现小腹下坠或腰疼

产褥期感染的症状 恶露发臭

发生产褥热时,产妇高烧并伴有下腹隐痛、恶露浑浊并有恶臭味,恶露量多;子宫炎症严重的,恶露无臭味,量少,子宫大而软,有压痛。

子宫脱垂患者有哪些保健方法

1.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2.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3.做好哺乳期保健: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