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如何治疗痤疮

中医如何治疗痤疮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此病病程缠绵,一般药物难以控制。

痤疮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中医认为多数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肺胃郁热,上蒸颜面而致,其证多属实证。且与患者心情有关,如果长期精神不舒,热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腠之间,或流窜于经络,以致气血脉络受阻,瘀久化腐成脓而致脓疮。中医学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

治疗方法

患者端坐,头颈部稍向前倾,颈部大椎穴充分暴露。用碘伏将患者大椎处消毒,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大椎穴,一般点刺3~5下,点刺深度中等,再在大椎处快速拔上火罐放血,放血量约3~5毫升,每星期2次,8次为一疗程。

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故采取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阳经又常为热毒之邪蕴积。大椎及督脉穴,又是手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在大椎处放血能泻肺胃蕴热,起到条达气机、泻热散结、活血化瘀之功。

背上长红疙瘩又痒又痛是为什么

1、背上长红疙瘩的原因多数是因背部是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的区域,身上衣服的闷热和摩擦,都会导致毛孔不透气,很容易出现粉刺和痤疮。

2、背上出现了红疙瘩和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3、除了内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很多人的背部比较容易出汗,汗液没有及时的排出就会导致毛孔堵塞,这样就比较容易出现痤疮。

就中医治疗痤疮来说,单纯的用药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中医治疗痤疮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掌握病人的体质以后决定治疗,还可以进行调理。

中医治疗痤疮

在临床中使用耳穴疗法治疗痤疮取得较好成效,并且具有治疗时间相对较短,见效快、手法操作简单易行,患者较易坚持的特点,痤疮患者不妨一试。

1.耳穴毫针法

主穴

耳尖、肺、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肾上腺、局部穴。

配穴

脾、小肠、肝;便秘加大肠、直肠下段;脓包型加心;月经不调加内生殖器、卵巢。

操作方法

每次选主穴3~4个,配穴2~3个。常规消毒,医者左手固定耳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对准穴位,手指前后捻转,使针随捻转刺入。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一般治疗2~3疗程。

2.耳穴压丸疗法

主穴

肺、大肠、内分泌。

配穴

脓包型加心、肾上腺;口苦心烦加肝、胆;月经不调加内生殖器、卵巢;胃肠功能紊乱加胃、脾、面颊、下颌。

操作方法

每次取主穴2~3个,配穴4~5个,重者按压双耳,轻者按压一侧。每日按3~4次,每次30秒,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

3.耳穴点刺出血疗法

主穴

肺、肾、胃、大肠、内分泌。

配穴

耳尖、面颊、脾、肾上腺。

操作方法

病人端座位,医生用左拇指、食指、中指固定患者耳廓,常规消毒,用针头或三棱针对准相应穴位,直刺深约0.2厘米,挤出少量血即可。一次4~6个穴位,每日1次,7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即可痊愈。

特别提示

痤疮耳穴疗法属中医治疗范围,如果需要请到正规医疗单位接受治疗,不可擅自实施。

影响暗疮治疗费用的因素

一、治疗方法

痤疮治疗方法不同,治疗痤疮费用也会不同。痤疮不是今时今刻新出现的一个病种,存在时间长,同时痤疮治疗方法也是很多,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还有肤彩光学祛痘治疗等等,选择不同的方法,自然耗费的成本也会差别很多。

二、自身情况

也就是患者自身的痘痘情况,痘痘轻的,治疗的时间短,价格肯定就低,痤疮严重,需要多一个疗程,治疗的费用就高点。这些都是影响治疗痤疮价格的因素,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不管怎么讲,我们都要选择一种好的治疗方法,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痤疮的加重,甚至会留下疤痕,造成终身的遗憾。

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痤疮的

1、肺经蕴热型(相当于丘疹型痤疮)

此类型的痤疮主要表现: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故中医治疗痤疮时以清凉肺血为主,常用枇杷清肺饮,药材为枇杷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芍、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热毒型(相当于脓疱型痤疮)

此类型的痤疮主要表现:炎症丘疹与脓疱为主,脓疱多发于丘疹的顶端,周围有红晕,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治则清热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加黄连解毒汤。

故中医治疗痤疮的主要药物有: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丘疹型或脓疱型)

主要表现:粉刺发作频繁,可以挤出黄白色的碎米样脂栓,或有脓液,痤疮患者的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痤疮疾病的?故中医治疗痤疮时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为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茵陈、半枝莲、生甘草等。

4、血瘀痰凝型痤疮

此类型的痤疮主要表现: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以及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此型多见于长期慢性痤疮患者。

故中医治疗痤疮时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方剂为大黄蛰虫散,主要药物有:大黄、蜇虫、水蛭、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土贝母、土茯苓、僵蚕等。

中医治疗暗疮的有效办法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一:中药面膜

中药面膜主要是对面部进行看护用的。大家知道痤疮是由于皮肤有炎症所以一直下不去的。中药面膜一方面能够消炎杀菌,另一方面也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营养。当然,不同的中药面膜的功效必定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提示广大病人朋友,中药面膜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不能自行敷用加重病情。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二:中药调理

针对于不同种类的痤疮,医生一般会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针对不同部位的痤疮,中医调理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像是如果面长丘疹,呈粟米状这种由肺热引起的痤疮同由于血热引起的痤疮在用药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之,中药调理属于内服的一种药物,或许见效会比较慢,但是它是治本的,所以在痤疮的治疗上中药调理是必不可少的。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三: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中医以为痤疮是由于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如肺热引起的痤疮和胃热引起的痤疮都能够用刮痧的方法进行医治,不过由于病因不同,刮痧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刮痧的方法大体分为直接刮痧和间接刮痧两种。其中直接刮痧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病人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发生痧痕为止。间接刮痧则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间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发生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病人。

中医治疗痤疮

【辨证】脾胃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所致。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湿邪恣害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利湿。

【组成】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大力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9克,丹皮9克,苍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三)

【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治法】凉血清热,消痰软坚。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四)

【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五)

【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脸上痤疮喝中药有用吗

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抑菌为主可以使用中药配合使用。中医采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针对痤疮的发生与雄激素过度分泌、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导管角化过度、痤疮(青春痘)丙酸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皮脂膜破坏有关,可同时达到排毒,杀菌,抑菌、修复受损细胞、恢复皮肤生态平衡、去痘不留痕的多重功效。

由此可见,脸上痤疮喝中药还是很有用的,中医治疗痤疮是有明显优势的。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针对性强,在治疗痤疮时,采用内调的方法,调整脏腑、气血,从人体内部改变及治好痤疮,是治本。中药内调外用不含任何激素,但一切的中药却能对抗雄激素的分泌,平衡人体内的激素,使痤疮失去赖以生存的温床。最为关键的是中草药功效各异,经优化配置之后,对痤疮产生了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中药能治疗痤疮外,在此为你介绍几种有效祛除痤疮的药物,如需购买可拨打康爱多的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811-020。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用于治疗寻常痤疮;而且吸收后可水解成克林霉素发挥抗菌作用,尤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还可使皮肤表面的脂肪酸减少,有利于痤疮的治疗。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调节异常体液及气质,为四种体液的成熟剂。可用于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治疗肝胆炎症、皮肤疾病、排除体内毒素等。

排毒养颜胶囊: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便秘、痤疮、颜面色斑。

治疗痤疮的中药

很多人治疗痤疮选择西医治疗,但是西医治疗痤疮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最常见的就是容易复发,这是令患者最痛苦的地方,因此很多的人想选择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而且中药治疗痤疮也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西药治疗痤疮会让人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就会复发,因此很多人开始找寻治疗痤疮的中药,其实中药治疗痤疮的效果不是短时间的,基本上要经过两个疗程才会有效果,中药治疗的同时需要患者注意的是,饮食要清淡,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也不能喝酒。

导致痤疮的因素有很多,成年女性长痤疮的原因不仅与熬夜有关还会与患者情绪的压抑、生活规律不强,以及一些饮食不合理及内分泌失调有关,造成痤疮的因素往往不止一个,那么治疗痤疮的中药治疗痤疮的效果会很好吗?中药治疗痤疮的过程是怎样呢?

治疗痤疮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活细节,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痤疮的中药起到良好的效果,痤疮患者要注意自己的洗脸方式,要用温水洗脸,温水才能有效的除油脂,这样就会保证皮肤的清洁,最好不要用有刺激性香皂洗脸,这样很有可能加重病情,不利于痤疮的康复。

治疗痤疮的中药有很多,很多在临床上治疗的效果很明显,专家给您介绍一个治疗痤疮的方子,但是要注意偏方是因人而异,不是适合每个人,要根据医生的指导用药,治疗痤疮的中药:生薏米20g、大青叶 12g、蒲公英10g、紫芍15g、败浆草15g、黄芩10g、金银花10g、知母10g、丹参20g、黄柏15g、泽泻10g。

背部起红疙瘩怎么回事

背上长红疙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很多的为之苦恼,有很多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它的治疗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如果您比较的感兴趣就和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背上长红疙瘩的原因

背上长红疙瘩主要是有内分泌和一些其他类型的感染有极大的关系,除了一些内部的原因,也就是没有正常的清理一些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的可以多喝水多吃的蔬菜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熬夜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背上长红疙瘩的原因多数是因背部是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的区域,身上衣服的闷热和摩擦,都会导致毛孔不透气,很容易出现粉刺和痤疮。

2、背上出现了红疙瘩和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3、除了内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很多人的背部比较容易出汗,汗液没有及时的排出就会导致毛孔堵塞,这样就比较容易出现痤疮。

就中医治疗痤疮来说,单纯的用药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中医治疗痤疮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掌握病人的体质以后决定治疗,还可以进行调理。

宝宝背上长红疙瘩是怎么回事

1、背上长红疙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背部是人体油脂分泌非常旺盛的一个区域,在夏季的时候,身上衣服的闷热和摩擦,就会导致毛孔不透气,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粉刺和痤疮。

2、背上出现了红疙瘩和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3、除了一些内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很多人的背部容易出汗,而汗液没有及时的排出就能够导致毛孔堵塞,这样也很容易形成痤疮。就中医治疗痤疮来说,中医主张的是整体的观念,以往单纯的用药治疗往往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中医治疗痤疮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掌握病人的体质在决定治疗的属性,并且进行同步的调理。

以上是背部长红疙瘩的原因和常见的治疗方式,背部容易出汗容易出油,所以我们建议经常洗澡,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相信经过长期的坚持,背上长疙瘩的情况就会有所缓解。

相关推荐

痤疮中医辨证治疗

1、肺热血热 面部痤疮以红色丘疹、粉刺和脓疱为主,伴油腻和少许红色结节,口干,心烦,失眠,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数。宜宣肺清热。方药为枇杷清肺饮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脾胃积热 皮疹色红,伴有宿食不消,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宜清热化湿通腑。方药为三黄丸合茵陈蒿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毒 痤疮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明显有关,常伴有月经不调、情志不舒、乳房胀痛等不适,舌红苔微黄,脉弦细数。宜清热解毒。方药为二花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血瘀痰

痤疮留下的痘痕如何祛除

痤疮疤痕一般是在原来长痤疮的地方留下痕迹,但不同患者的痤疮疤痕会有不同的表现,不明显的痤疮疤痕可以通过一些遮瑕产品遮盖住,但较为明显的痤疮疤痕只能显现到外面。留有痤疮疤痕的患者,不妨尝试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治疗。 果酸换肤 果酸换肤主要使用高浓度的果酸剥落老化角质层,加速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速度,从而解决痘印、痘疤。 姜片摩擦法 将生姜切片后,轻轻擦揉痘痕,可以抑制肉芽组织继续生长。用姜片贴在有痤疮疤痕的地方,也可以淡化痘痕的,临床效果较为显着。 此外,通过中医治疗痤疮有较为显着的优势,而且中医辨证治疗,使大

痤疮中医治疗

肺经风热型 证见:颜面潮红,以散在的红色丘疹、黑头粉刺为主,可有脓疱。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 方药:主方枇杷清肺饮加减。 处方:枇杷叶9克,桑白皮、黄芩、黄柏各12克,生甘草6克,生地黄25克,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各3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l剂。 中成药 (1)黄连上清丸或上清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穿心莲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功劳去火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脾胃湿热型 证见:颜面皮肤油

便秘痤疮中医治疗

生香蕉的涩味来自于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当香蕉成熟之后,虽然已尝不出涩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可以将粪便结成干硬的粪便,从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可发生明显的便秘。 从中医的角度看,饮食不节,气机不畅,宿食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体内毒气难以及时排出体外,毒气湿热积久上蒸于肺,发于颜面则形成痤疮,并易感染。而经常服用泻药会使大肠产生依赖性,降低自身的排便功能,恶性循环,形成依赖性便秘。老中医除开清利湿热导滞的汤药外,又嘱咐王

中医如何治疗痤疮

1.耳穴毫针法 主穴 耳尖、肺、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肾上腺、局部穴。 配穴 脾、小肠、肝;便秘加大肠、直肠下段;脓包型加心;月经不调加内生殖器、卵巢。 操作方法 每次选主穴3~4个,配穴2~3个。常规消毒,医者左手固定耳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对准穴位,手指前后捻转,使针随捻转刺入。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一般治疗2~3疗程。 2.耳穴压丸疗法 主穴 肺、大肠、内分泌。 配穴 脓包型加心、肾上腺;口苦心烦加肝、胆;月经不调加内生殖器、卵巢;胃肠功能紊乱加胃、脾、面颊

激光去痘印到底好不好

一、不适宜激光治疗痤疮人群 激光治疗痤疮是利用其选择性光热效应理论(即不同波长的激光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不同颜色的皮肤),瞬间作用于痤疮部位将其击碎以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但是,激光也具有其局限性,其适应人群主要为轻、中度的痤疮。此外,有以下症状的人群不适宜接受该方法治疗痤疮: 1、绝对禁忌证:对于孕妇、对光敏感者及近期用过光敏感药物(维A酸类、四环素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某些精神类药物者、服用消炎药、降压药者、2周内有日光暴晒者以及面部有炎症者,应禁忌治疗。 2、相对禁忌证:曾行化学剥脱、物理磨削、其

中医痤疮有哪些方法

中医认为痤疮祸首为肝气郁结、内分泌失调,继而诱发心火、肺热、脾胃湿热薰蒸于面而致,方中黄芩、黄连、黄柏均为清热燥湿药,其中,黄芩善清上焦心肺之热;黄连善清中焦之热,兼可清心火;黄柏善清下焦之热,三黄携手,则诸湿热可除矣。 痤疮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哪些中药可以治疗痤疮,枇杷叶、炒牛蒡子、薄荷协助清肺热、消暗疮,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不仅可活血化瘀、还可清心火、调节内分泌,近年来西医多用丹参提取物“丹参酮”治疗痤疮,说明也认可了丹参对痤疮的卓越疗效。 三七善理血,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对清除痤疮疙瘩、痘斑非常

​脸上长青春痘要怎么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中医认为,血瘀痰凝型痤疮为暗红色,以脓疱为主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大多有心烦多梦,大半便燥等现象,中医治疗此类痤疮的时候应以和营化痰散结为主,可以口服二陈汤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橘红各、白茯苓、半夏(汤洗七次)、甘草(炙)等中药,由水煎煮而成。痤疮每日1剂分2次服,可起到化痰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痤疮的症状。 中医认为,肺热血热型痤疮以红色丘疹、粉刺和脓疱为主,油腻有结节,患者大多有心烦失眠、干口便干等现象,中医治疗此类痤疮的应以宣肺清热为主,可以口服枇杷清肺饮进行治疗,其中包括黄芩、夏枯

艾灸治疗痤疮

很多年轻人都在为脸上的痤疮发愁,痤疮是一种皮肤毛囊疾病,年轻人皮脂腺分泌旺盛,很容易在头面部形成痤疮痤疮生长后不仅会出现局部不适,还会严重影响美观。中医治疗痤疮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疗法,艾灸治疗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向您介绍中医艾灸治疗痤疮的穴位点。 艾灸治疗痤疮取穴 1、曲池 定位 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弘骨外上裸连线中点。 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可治疗喉咙肿痛,齿痛,目赤痛,瘾疹,热病等症。 2、合谷 定位 虎口直上1寸 主治 头痛、齿痛、耳聋、热病等。 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治疗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面膜 中药面膜对于治疗脸部痤疮还是有点作用的。大家知道痤疮是由于皮肤有炎症所以一直下不去的。中药面膜可以起到消炎杀菌,另一方面还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营养。当然,不同的中药面膜的功效必定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提示广大病人朋友,中药面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且不能自行敷用加重病情。 中药调理 针对于不同种类的痤疮,医生一般会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针对不同部位的痤疮中医调理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像是如果面长丘疹,呈粟米状这种由肺热引起的痤疮同由于血热引起的痤疮在用药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之,中药调理属于内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