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喝什么汤好 栗子粥
秋燥喝什么汤好 栗子粥
做法: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
功效: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中老年人喝了它全身轻松不易生病
中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粥?
栗子粥
栗子粥其实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板栗与粳米一起清洗干净之后直接放入锅中熬粥就可以了,起锅之前可以适当的加入一点点食盐。
这款粥可以养胃健脾,而且还能补肾气,很多人上年纪之后会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所导致的,板栗可以强肾健脾,滋补效果很强,所以中老年人秋冬季节可以喝一些栗子粥。
山药粥
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锅里面熬成糊状,起锅之前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就是山药粥了。
这款粥也是可以健脾固肾的,每天服用一次,能更好的促进身体的健康。
莲子粥
将圆糯米、莲子、冰糖一起熬成粥,有固精气的作用,还能补水养神,止渴去热,养生效果很强。
中老年人喝粥有什么好处
其实,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助于消化吸收,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弱,更适合喝粥。
而且还能润肠通便,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容易引起肠燥便秘,早餐喝粥可以补充水分,达到通便的作用。
喝粥还能补充体力,因为粥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以补充被消耗的能量,且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早晨喝粥还能消渴润喉。
喝粥还能促进身体清静柔软,并且粥当中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老人早餐喝粥是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的。
秋季喝什么养生粥好
NO1:黑芝麻粥
材料:粳米50克、黑芝麻6克、蜂蜜适量。
做法:先将黑芝麻研成粉末然后同粳米共熬成粥即可。
功效: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筋骨等作用,秋季常食有益身体健康。
NO2:莲藕粥
材料:莲藕100克、粳米250克。
做法:先将粳米放到水中浸洗两个小时,然后把新鲜的莲藕切成片装,记得越细越好,然后两种食用共煮,粥好之后,加入食用盐,葱花调味即可。
秋季天干物燥,适当的吃点莲藕有助于去火,特别是有助于缓解胃热,有助于预防口臭,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开胃的作用,适合各个年龄的人秋季常食用。
NO3:玉米面粥
材料:玉米面50克。
做法:将玉米面煮成糊状,然后常喝即可。
玉米面的做法非常简单,但是却有着非常强大的道理保健功效,特别是上个月开胃、利尿止淋等功效。
NO4:梨子粥
材料:鸭梨两个、粳米100克、冰糖适 量。
做法:先将粳米熬成粥,将鸭梨切成块加入,在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此粥具有清热润肺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季经常食用。
NO5:桂圆粟米粥
材料:粟米100克、桂圆肉15克。
做法:加适量水,将两种材料用武火煮开,然后在改文火慢慢熬成粥,食用。
此粥具有养血安神之功效,秋季常喝,有利于减少心里方面的疾病,避免“多事之秋”。
NO6:核桃粥
材料:粳米100克、核桃肉20克。
做法:先将核桃肉弄碎然后将其同粳米一起熬成粥即可。
核桃粥具有温肺止咳、补肾固精等功效。
NO7:莲子百合鸡蛋粥
材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鸡蛋1个、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莲子、红枣分别去蕊,然后同百合一起熬汤;接着用熬好的汤同粳米一起熬成粥,然后加入鸡蛋搅拌均匀,食用盐调味即可。
此粥具有安神、除烦、安眠等功效,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的人经常食用。
NO8:板栗粥
材料:板栗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板栗去皮,然后同粳米一起熬粥,直至粳米变得松软了就可以食用了。
板栗具有益气补肾、活血止血等功效,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腰腿酸痛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NO9:红枣糯米山药粥
材料:红枣10克、苡仁50克、粳米100克、荸荠20克。
做法:将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锅中,煮成粥,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红枣糯米山药粥具有调理慢性肠炎、提高食欲等作用,特别适用于那些病后术后身体欠佳的人。
NO10:菊花粥
材料:粳米100克、菊花30克。
做法:先将菊花煎成汤,然后在取菊花汁熬成粥即可。
菊花粥具有清肝,明目益气等功效。
吃这些食物让你温暖整个冬天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秋冬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鳝鱼、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板栗:板栗十分养胃,是冬天特色的进补食品之一,不仅养胃,还强身健骨哦。
花生:用鲜花生仁研末冲汤喝,或水煮食用。花生不宜炒吃,因消化吸收不好。
红枣:秋冬食红枣是滋阳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秋季养生喝什么粥最好
1.赤豆大米粥
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许,将赤小豆和大米同放锅中,大火煮开,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时,放入白糖即可。此粥有清热利湿、止渴之功效。
2.梨子粳米粥
把两只梨洗净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梨具有良好的生津润燥作用,所以此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3.山药枸杞粥
将山药、枸杞、冰糖、小葱一起熬煮,秋季多喝,可收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虚益精及清热明目的功效。
4.桂圆粟米粥
将桂圆肉与粟米熬成粥,具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对失眠、多梦、易醒及乏力、心悸等症有一定效果。
5.枸杞粳米粥
将枸杞与粳米共煮,可起到补益肝肾、养阴明目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耳鸣眼花等症。
6.黄芪淮山药粥
秋季多喝黄芪、淮山药、粳米煮成的粥,能益血补气、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对倦怠乏力,口渴便溏及遗精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7.生地麦冬粥
将生地黄50克,麦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钱枝桔饼30克,共煮成粥,即为生地麦冬粥。此粥具有清热凉血、口干舌燥、养阴生津等功效,对秋季肺燥干咳、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疗效。
8.胡萝卜粳米粥
秋季气候干燥,人的皮肤、口唇容易干裂,此时可以喝些胡萝卜粳米粥,把切碎的胡萝卜与粳米共煮成粥即可。秋季常喝此粥,还有健胃、补脾、助消化的作用。
9.芝麻大米粥
将捣碎的芝麻与大米一同煮粥,或将芝麻炒熟研末,拌粥而食,可以润肝肺、去秋燥,对秋季中老年人易发的咳嗽、便秘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10.山芋粳米粥
山芋与粳米同煮成粥,秋季常喝,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过度肥胖等症,尤其适合体虚多病的老年人喝。
11.木耳粳米粥
将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成粥,即为木耳粳米粥。多喝此粥可收到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的保健作用。
12.栗肉粳米粥
栗子肉与粳米放在一起煮成粥,常喝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或关节痛等症。
13.核桃粳米粥
把洗净的核桃肉与粳米一同煲粥,即为核桃粥粳米。秋季常喝此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等症,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14.百合杏仁粥
将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具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效。适合入秋后干咳少痰及心烦失眠等症。
寒露为什么不能露脚 寒露养生粥膳推荐
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秋分节气防秋乏去秋燥最关键
秋分节气秋乏产生的原因
时令进入秋分,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朗心怡神。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体的能量消耗较夏暑季节明显减少,机体的各生理系统随自然界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凉爽宜人的自然环境很容易使人入睡,睡眠质量较酷热夏季改善了很多,正是这良好的睡眠,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一种欠倦、慵懒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这是“秋乏”产生的另一种原因。
防秋乏宜进补甘淡温润的食物
为了适应“秋乏”的出现,一方面要加强营养,进补一些甘淡温润的食物,如山药粥、大枣粥、茯苓芡实粥、小米栗子粥、鲜奶、鲜豆浆、鲜藕、荸荠、韭菜、扁豆等药食同源之物;同时要劳逸结合,使机体充分休整,给“秋乏”一个适应过程,这样“秋乏”过后便能获得新的活力;还要有适度的户外活动,掌握以不大汗出为原则,让身体尽快适应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另一方面,秋分过后是气候转凉的开始,此间,早晚天气偏凉,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候,俗语说:“秋分过后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务必要添加衣服,以免着凉感冒。
秋分节气产生秋燥的原因
秋分节过后,人们感受到的燥气大多属凉燥。秋分以前因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温燥;中秋过后,秋风一紧,天气一凉,温燥渐成凉燥。具体到每个人是感受温燥还是凉燥,还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对气候的敏感程度。秋燥易使人产生轻微发热,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等不适症状。
去秋燥用饮食调养去秋燥
对燥的防治,不妨从“水”的角度考虑,倡导用饮食调养来抵御燥气,则多可达到“燥则润之”的效果。在饮食上秋分过后燥气偏盛的日子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进食一些清淡甘润又有养阴润燥功效的药食同源之物,如鲜藕、鸭梨、荸荠、白萝卜、鲜豆腐、冬瓜、百合、蜂蜜等;晨起床后和晚睡前喝一杯凉白开水,日常生活中多喝淡绿茶、菜汤、鲜豆浆、鲜奶、果汁等,而生葱、生姜、芥末、辣椒、胡椒、油炸食品、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食;脾胃虚弱者多喝红枣糯米粥、百合麦片粥、山药莲子粥、芝麻粳米粥等。
冬季养阴生津吃什么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秋冬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蛇肉:在驰名中外的南国菜肴中,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蛇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花生:深秋后的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研末冲汤喝,或水煮煎服。花生不宜炒吃,原因是消化吸收不好。
红枣:秋冬首选红枣进补,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此外,冬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胡萝卜、平菇、海带、西红柿、兔肉,进补则宜食用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十种食物预防秋燥
1、白萝卜
秋天多吃白萝卜可有效缓解秋燥。白萝卜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多吃萝卜上下通气不咳嗽,而且能通便。不妨做个白萝卜排骨汤来解秋乏、去秋燥。
由于萝卜性偏寒凉而利肠,脾虚泄泻的人最好少吃,而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子宫脱垂等疾病的患者切记不要吃。
1、宜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2、梨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
3、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
4、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5、菊花
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红薯
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
7、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
8、宜多吃粥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9、板栗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
10、宜补充健身汤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
秋季口干舌燥怎么办
祖国医学认为,燥为秋之主气,稍不注意,人们便会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适当食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润燥之功效。
一、梨子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二、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三、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四、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五、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栗子煲什么汤好 栗子的营养价值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栗子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有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等药用。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