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病怎样护理

老年病怎样护理

1、对老年病人要细心、耐心。人岁数大了以后,耳聋眼花,所问非所答,罗嗦絮叨,特别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更需要我们给老年病人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给一些心理上安慰,多与他们聊天,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切不可与老人对着吵或不搭理。

2、对老年病人护理动作要轻柔,照顾要细致。特别是给老年病人翻身、擦身、按摩或递放便盆时,动作一定要和缓温柔。为了让病人感到舒适,还要注意一些细节,譬如给病人喝水时,一定要尝一下水温,以免烫伤病人口腔粘膜;给病人用搪瓷便盆时,应用温水涮一下,使病人不感到过凉,等等。

3、防止并发症。如对入病卧床的老人,特别要注意发生褥疮,对肘、踝、肩胛骨、背、臀等受压部位要多按摩。

4、注意老年病人的居室环境。如居室通气要好,病人不要直对窗户、光线要柔和,居室布置要温馨和谐,电视、音响等音量不要过大。

5、注意老年病人的卫生护理。对卧床的老人要坚持每日的洗脸、洗脚、会阴清洁、口腔清洁,经常擦浴,经常更换衣褥、枕巾、床单、被罩,使老年病人有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6、老年病人的饮食要易消化可口,营养丰富均衡。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水果蔬菜,防止老年便秘。

7、细心观察病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老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

病人处于终末阶段时,应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要体贴入微地照顾,尊重病人的意示,满足病人合理的要求病人处于终末阶段时,应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要体贴入微地照顾,尊重病人的意示,满足病人合理的要求。

心脏病在日常护理中有哪些禁忌

心脏病护理一忌急剧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竭。

心脏病护理二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肌梗塞。

心脏病护理三忌频繁起夜。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心脏病护理四忌拒绝脂肪。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心脏病护理五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心脏病护理六忌晨跑。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功等方式。

心脏病护理七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

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脏病护理2、经常吃鱼。吃鱼对保护心脏极为有益,这是因为鱼类中普遍含有一种特殊不饱和脂肪酸-22碳6-烯酸。新近发现,鱼肉中还含有另一种叫W-3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成分,是心脏病的保护神。只要每天平均吃上30克-50克鱼,则可使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一半。

心脏病护理3、抽点时间晒太阳。合理、适当地晒太阳可保护心脏。阳光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有效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据调查:凡是阳光照射率高的地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都小。日光浴的最佳时机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6点。

心脏病护理4、及时治牙病。慢性牙病的细菌是心脏病的潜在隐患,因此,积极防治牙病,保护口腔卫生,也可收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心脏病护理5、预防感冒。感冒可招致心脏病等发生,中老年人尤然。专家解释: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如白细胞数量的上升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在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也可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脏病护理1、坚果有益。学会吃零食,在办公桌里放些核桃、白果、花生等坚果,它们是心脏的益友。调查表明,每天只吃1次坚果的人,比不吃者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53%。这主要得益于坚果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 堆积于胸腹部的脂肪流动性强,容易进入血液影响心脏。脸腹部肥胖的苹果型身体者危险更大。持之以恒采取节食、限制脂肪食品摄入以及多运动等减肥措施,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心脏病护理2、经常吃鱼。吃鱼对保护心脏极为有益,这是因为鱼类中普遍含有一种特殊不饱和脂肪酸-22碳6-烯酸。新近发现,鱼肉中还含有另一种叫W-3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成分,是心脏病的保护神。只要每天平均吃上30克-50克鱼,则可使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一半。

心脏病护理3、抽点时间晒太阳。合理、适当地晒太阳可保护心脏。阳光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有效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据调查:凡是阳光照射率高的地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都小。日光浴的最佳时机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6点。

心脏病护理4、及时治牙病。慢性牙病的细菌是心脏病的潜在隐患,因此,积极防治牙病,保护口腔卫生,也可收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心脏病护理5、预防感冒。感冒可招致心脏病等发生,中老年人尤然。专家解释: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如白细胞数量的上升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在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也可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肺性脑病如何护理

肺性脑病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呼吸困难时呈半卧位,有精神症状、嗜睡、极度烦躁或出现昏迷者应注意安全,必要时专人护理或加床档,防止意外。

2、保持呼吸道畅通 呼吸道感染加重,分泌物多,易造成气道阻塞或窒息,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2)拍背咯痰,左侧卧位拍右背,坐位时由下往上拍。(3)痰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3、吸氧纠正缺氧是刻不容缓的紧急急救措施,但吸氧要给予低浓度,低流量,一般鼻管法在1~2L/min。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皮肤粘膜、瞳孔等变化,记录出入量,控制水的摄入量,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保持大小便通畅,以防止排便用力过度发生猝死。

5、禁用或慎用镇静药 防止引起呼吸抑制,CO 2 麻醉,抑制咳嗽反射,加重痰液潴留,故用药时严密观察病人,如病人有烦躁不安,可给予小剂量的安定。

6、控制液体滴注速度 建立一条静脉通道,用于维持血压,补充血容量,随时静脉用药,液体总量不要过多,以维护总出入量的平衡,一般24h不超过1500ml,输液速度要慢,每分钟不超过10~30滴,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并注意保护血管。

饮食护理

给予富有营养、少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必要时给予鼻饲。

心理护理

肺性脑病患者常为老年病人,性情怪癖、固执,加之久病,缺乏自信心,有时不合作,因此耐心对待病人,细心进行治疗护理,诚心的安慰病人,使之精神愉快,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养。

心脏病在日常护理中有哪些禁忌

心脏病护理一忌急剧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竭。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刘筠

心脏病护理二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肌梗塞。

心脏病护理三忌频繁起夜。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心脏病护理四忌拒绝脂肪。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心脏病护理五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心脏病护理六忌晨跑。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功等方式。

心脏病护理七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

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

1.临床资料

男性2l例,女性33例,年龄在60—7O岁33例,7l一80岁18例,8l一83岁3例;其中髋部疾病占24.07%(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粗隆问骨折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各种腰部疾病占31.48%(腰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失稳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1例,椎体滑脱2例),关节疾病占16.70%(膝关节各种疾病6例,骨与关节感染3例),其他骨科疾病占27.78%.平均住院天数为28d.

2.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老年患人带着病痛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已完全丧失,于是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老年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要根据老年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老年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使之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伤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对待老年病人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经常与老年病人进行思想沟通。处处体贴照顾。

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脏病护理1、坚果有益。学会吃零食,在办公桌里放些核桃、白果、花生等坚果,它们是心脏的益友。调查表明,每天只吃1次坚果的人,比不吃者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53%。这主要得益于坚果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 堆积于胸腹部的脂肪流动性强,容易进入血液影响心脏。脸腹部肥胖的苹果型身体者危险更大。持之以恒采取节食、限制脂肪食品摄入以及多运动等减肥措施,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心脏病护理要注意的禁忌

心脏病护理2、经常吃鱼。吃鱼对保护心脏极为有益,这是因为鱼类中普遍含有一种特殊不饱和脂肪酸-22碳6-烯酸。新近发现,鱼肉中还含有另一种叫W-3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成分,是心脏病的保护神。只要每天平均吃上30克-50克鱼,则可使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一半。

心脏病护理3、抽点时间晒太阳。合理、适当地晒太阳可保护心脏。阳光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有效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据调查:凡是阳光照射率高的地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都小。日光浴的最佳时机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6点。

心脏病护理4、及时治牙病。慢性牙病的细菌是心脏病的潜在隐患,因此,积极防治牙病,保护口腔卫生,也可收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心脏病护理5、预防感冒。感冒可招致心脏病等发生,中老年人尤然。专家解释: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如白细胞数量的上升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在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也可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相关推荐

心脏病的日常护理

对于心脏病的护理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式,并且是从几个方面说的,如果您有心脏病就一定要在生活上做好相应的护理护理的好坏有时就决定了你的治疗的好坏。下面是专家关于心脏病护理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首先就是我们最常说的合理膳食 2.其次就是心脏病护理要经常做适量运动:要求做到三五七:"三"指每次步行3公里以上,每日1-2次:"五"指每周至少要有5次较正规的适度的运动,如早操、游泳、球类:"七"指中高度运动,即运动强度以年龄加心率等于170为宜。 3.限酒戒烟:以每日酒精量不过15克为限。

心包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病情观察】 1.急性心包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尖锐的剧痛或沉重的闷痛。可放射至左肩,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剧。应十分重视患者的主诉并及时给予处理。 2.呼吸困难为急性心包性渗液时最突出症状,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主要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律,及时与医师联系。 3.当患者出现心脏填塞征象时可出现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由于渗液积聚还可出现体循环瘀血征,如肝-颈回流征阳性、胸腹水,面部及下肢浮肿。常有奇脉,并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发生。 [对症护理] 心包积液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心

老人日常家庭护理保健知识

尊敬爱护老年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晚年生活幸福安定,乃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另一反映。护理老年人应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家属或护理人员首先了解老年人或老年病人的特点,从护理和保健角度出发,使老年人精神愉快,减轻痛苦。这就需要家属和护理人员掌握以下各点: 掌握老年人具体衰老特征,例如视力、听力、步行能力、睡眠、食欲等,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对衰老或病情的观察要细致、及时、全面。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程度不同,往往多种疾病并存,常叙述不清,只有通过细致观察和全面查体才能掌握整体情况,从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 饮食、运动、休

慢性心功能不全预防保健

1、休息 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心功能互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H级,应增加休息,但能起床活动。心功能Ill级,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心功能IV级,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2、饮食 以高维生素、低热量、少盐、少油、富有钾、镁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少尿患者应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3、吸氧 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排泄 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5、皮肤及口腔重度水肿患者 应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

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其中老年人患者占了多数。那么对于老年人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护理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给大家介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须知,供大家参考。 切忌高糖饮食 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等甜类食品都不适合食用,避免血糖迅速升高,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 切忌饮酒 长期饮酒对肝脏不利,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而且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饮酒。 要适当补充矿物质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多吃含钙、硒的饮食,缺钙会

糖尿病护理

1.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会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相应器官和肢体的缺血,促使血糖、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故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 2.补充水分: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干燥,人体水分易于流失,很多糖尿病患者怕尿多不敢喝水,而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些高龄的患者)渴感不明显,也比较少喝水。最好要养成定时适量喝水的习惯,老年人最好在睡前喝一次水。因为心脑血管病变多发生在夜间,睡前补水主要为了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私稠度,减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如何护理老人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作为老年人,虽然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他们都希望能健康长寿,同时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衰老了。但老年人一般都易于生病,当某种疾病较重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半会很悲观,心理上也会变得很脆弱,而这都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康复。所以对于老年病人,除了做好生理上的护理外,做好心理上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在临床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在临床上,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⒈不服老、自尊的心理。很多老年人患病住院后,从心底会很希望医生和护士都能恭顺他们、尊重他们。

糖尿病护理

1. 有皮肤破损的糖友洗澡易加重局部感染,建议等皮肤损伤愈合后再洗。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浴室应空气流通,不宜紧闭房门,以避免在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由于缺氧引起心血管意外。 2. 由于糖友常伴有神经病变,末梢神经对温度及疼痛的感觉减退,不能准确判断水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烫伤、感染甚至发展为糖尿病足。因此,水温不宜超过40℃,洗之前应使用温度计测量。 3. 洗澡时消耗较大,易发生低血糖,糖友空腹洗澡有极大风险。因此,糖友洗澡要确保在进餐后、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进行,并在浴室准备一些随手可拿

腰椎病护理

首先腰椎病患者要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脊柱是一个由骨骼和附着的肌肉等组成的动力器官,腰椎的稳定性有赖于腰背肌的良好功能来呵护,在腰背肌力量减弱以后,腰椎骨性结构及椎间盘所受的应力增加,椎间盘退变加速,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发生腰椎不稳。这是护理腰椎病最基本的方法。 其次,腰椎病患者平时要少坐多站、多平卧 平卧时腰椎所受应力最小,直腰坐位时腰椎所受应力是站立位时的1.5倍,伏案前倾位(哈腰)时腰椎所受应力是站立位时的2倍左右。 腰椎病患者最合适的体育锻炼是游泳。但是不可过量或者剧烈。

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了96例男性冠心病病人,年龄68岁~85岁,平均75.6岁;其中心绞痛39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3例,心律失常54例。 2心理分析 2.1焦虑心理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病人性格变的脆弱,心情不定,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顾,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 2.2恐惧心理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