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 对性失去兴趣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 对性失去兴趣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内分泌紊乱,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患者的性欲衰退。患者不知对性失去了兴趣,而且兴趣范围变得及其狭窄,对于食物相关的信息十分热衷,比如食物的结构,热量,食谱等。

神经性厌食症形成的病因

1、社会心理因素

(1)对青春期性发育的恐惧:13岁以后,正是性的生理及性的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对于性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女孩,对自身的第二性征发育和日益丰腴的体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强烈的愿望要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的“苗条”。在英国,曾对女学生进行调查,有60—70%的女中学生想减体重,在女大学生中为75%,这个比率远远高于小学生及30岁以后的人群。而这一阶段恰恰是该病发生的高峰年龄。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的压力可严重地影响个人的观念及行为是毋庸置疑的。理想体形是受社会文化因素左右的。在较不发达的时代(贫穷状态),丰满、肥胖是作为富有的标志,被人羡慕;而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近30年来,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呈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某些职业中,如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该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龄)的3—4倍,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3)其他社会学因素:在多数对神经性厌食症的患病率调查中发现,本患者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而且,这些特点与英、美、日的研究报道较一致。

2、个体的易感素质

(1)人格的特点:这类患者常常有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另外,近年来的研究注意到,这类患者的智商一般偏高。

(2)遗传因素:有些家族史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神经性厌食症的家族中,本病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数倍,尤其在姐妹兄弟及父母亲同病率较高。这表明,尽管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本病患者家庭中患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及各类神经症者也高于一般人群,这些资料也支持遗传素质在发病中起作用的学说。

(3)特异的易感素质:有些研究者认为体重过度降低在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当体重下降到一定程度,激发了体内隐藏的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异病理机制,而使病人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失去控制自我的能力,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缺乏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力,沉浸于病态的体验之中,因此一个人从正常的减肥,发展到疾病状态。然而这种理论还没有得到充足的证据。

3、下丘脑的功能异常

下丘脑位于大脑皮层下,是负责情绪调节、控制进食及内分泌调节的中枢所在地。是大脑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的异常,情绪低或烦躁等。多年来对这些广泛的下丘脑功能异常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可能是调节下丘脑功能活动的某些环节存在异常,如去甲肾上腺素有兴奋进食中枢,促进碳水化合物(粮食)摄入的作用,并参与促性腺激素(使月经来潮)的分泌等。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者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再如五羟色胺具有兴奋饱食中枢的作用,使进食终止。也有研究发现患者脑脊液中五羟色胺有改变。但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尚无一致的肯定性结论。

关于节食的误区

误区一:节食吃代餐包

病患危机:胃癌

一个21岁的花季女孩患上了胃癌。这虽然让人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罪魁祸首却是反复减肥:为了快速瘦身,她一度每天只吃香蕉,甚至光喝白水,经过地狱式减肥终于瘦了下来,但总处于饥饿状态的她,忍不住时就会暴食一顿,开始陷入了节食-暴食的恶性循环,一段时间后,胃终于抗议了。

几年前因为胃癌而去世的34岁美食家原晓娟也曾经总结了自己身体受损的原因:“我没有善待自己的胃,饮食极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而且常常节食减肥,这样反复折腾,胃成了身体上最薄弱的器官。”

健康提醒:节食,报复会在10年后到来

如果你从25岁时就开始用节食来保持身材,10年后你的健康状况将会因此受损。节食使到达胃部的食物只有那么一点点,胃的运转能力和承受力也会随之逐渐下降,而与此同时,胃还要忍受浸泡在多余胃酸中的折磨,长期下去,患胃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误区二:催吐、强运动、吃减肥药

病患危机:神经性厌食症

香港艺人袁洁莹曾经因为减肥而患上厌食症,几天不吃东西也没有感觉,体重一度掉到31公斤,她曾对媒体说,患上厌食症使她一度感到厌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陈珏博士曾对54例厌食症病人做了专项研究,发现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女性占88.9%,在起病诱因中,“怕胖”排第一位,占77.8%。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减肥方式多种多样,比较集中的有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过度运动、自我引发排便和自我诱发呕吐。神经性厌食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患上这种病,就算自己想治愈都很难。

健康提醒:节食,要减量不减质

即便想减肥也要吃三餐,只是适当地控制主食和肉类,循序渐进地进行。建议水果和蔬菜不要减,牛奶不要减,牛奶的含钙量比较高,对女性非常重要。

有效的治疗厌食症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疗厌食症

心理治疗厌食症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充足睡眠能力。另外,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厌食症患者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客观的估价。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厌食症患者,必要时可请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疗厌食症。

行为矫正治疗厌食症是心理治疗的另一类型,主要是促进病人体重恢复,可采用限制厌食症病人的活动范围及活动量,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奖励性地给予活动自由,这种方式一般要在医院中当病人体重极低时采用。

行为治疗厌食症

行为治疗厌食症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厌食症技术的总称,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对于厌食症来说,可以通过代币制疗法、行为塑造法等方法减轻病人对食物的厌烦心理,逐步改善症状。

补锌治疗厌食症

微量元素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酶的合成。 锌可通过其参与构成的含锌蛋白对味觉和食欲发生作用,从而促进食欲。厌食症人体缺锌,特别是对于生长期儿童影响更为明显。其临床表现是:生长迟缓、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甚至丧失、皮肤创伤愈合不良、易感染等。因此服用新稀宝牌锌硒宝片可以有效补锌,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精神治疗厌食症

临床中使用较多的为抗抑郁药。病因学中认为厌食症可能与抑郁症有关,采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虑平等。安定类药物也是常用来调整病人焦虑情绪的药物。这两类药物对改善病人的抑郁焦点情绪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于治疗厌食症的药物是冬眠灵(氯丙嗪)、奋乃静等药,使用小剂量,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体形(体相障碍)等,在治疗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经性厌食症的预后研究提示,在发病约5年后,70~75%的病人恢复;而病程长于5年者预后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达5~8%,这包括由于营养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杀。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什么,即使是日渐的消瘦,患者仍对体重增加忧心忡忡,焦虑不已。患者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否认患病。患者不会主诉厌食或体重下降,通常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就诊的原因要么是被家人带来,要么是因为其他并发症或者主诉其他症状(如浮肿,腹痛,便秘等)。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患者常常作伪,在食物摄入上撒谎,隐瞒自己诸如引吐之类的某些行为。50%的厌食症患者都会在暴食后引吐,并服用轻泻剂和利尿剂(暴食-催泻行为,见下文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患者通常对性失去兴趣。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心搏徐缓,低血压,低体温,毛发幼细或轻度多毛症以及水肿。即使病人已经极度瘦弱,仍可保持异常活跃的状态(包括坚持剧烈的锻炼),并无营养匮乏的表现,也不会有异常的传染病易患性。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患者普遍出现抑郁症状。

上面的文章就是为大家介绍了精神性厌食症会出现的精神状态有哪些,精神性厌食症对于一个人的身心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各种的不良现象,所以是一定要引起重视的,如果发现自己患上了该病,就一定要积极的检查和治疗,还有就是生活中一定要加强身体的锻炼,合理的安排饮食,不能的节食减肥。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 强迫倾向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一般都是属于做事一丝不苟,有完美主义的强迫倾向,他们对于自己有非常高的标准,属于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的哪一种人。这种强迫心理尤其表现在体重上,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现在的体重。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常见的精神状态是 否认患病

患者不会告诉他人,自己出现了厌食症状以及体重下降的情况,对于厌食症的治疗有比较大的抵触情绪。

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症,或称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一种进食障碍类的精神疾病。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产生不正常认识,担心发胖,最主要症状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开怀吃东西。临床表现为用自愿禁食、引吐、服用泻药等药物、体育锻炼等方法过度追求减轻体重,甚至在明显消瘦的情况下还认为自己太胖,导致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根据美国精神协会的标准诊断,厌食症患者的体重往往低于标准BMI15%。

相关推荐

厌食症精神病吗

厌食症一种精神类疾病。 我们所说的厌食症一般神经厌食症,通常为女,在青少年阶段就有患病倾向,由于受到外界的评价,比如所他人觉得自己太胖,不够苗条等,从而对自己的体重过于注意,症状不断加重以致成为了一种心理障碍。

厌食症什么都不吃吗

厌食症患者基本什么都不吃。 厌食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小儿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神经厌食症,三者有一定的关系。而三种厌食症的典型表现都有严重的障碍,不愿吃东西,或者一旦吃东西就想恶心,想吐。厌食症什么都不吃。

厌食症的药物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女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疯狂的尝试各种不同的减肥方法,这样一来,很容易会导致她们出现厌食症的病情,给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厌食症的药物治疗。 严重的营养不良可造成对病人生命的威胁,据西方国家报道,神经厌食病人在严重营养不良状态,死亡率可达 10%。因而必须给予紧急处理。在体重指数低于14时应采用住院治疗。但此时绝大多数病人拒绝住院的,应采用劝说及强迫方式,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这时的治疗为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常采用口服、静点并用的方式补充血钾、钠、氯,并进行监测。

长期情绪压抑会怎么样 损害表现之三:有害健康的行为

1.成瘾或依赖指的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结果导致了耐受增加、戒断症状和冲动觅药行为。 2.依赖可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躯体依赖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表现为耐受增加和戒断反应。心理依赖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满足这种感觉反复使用药物,表现出的渴求状态。 3.滥用指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业、损害了躯体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 4.戒断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药物或

哪些人容易得厌食症

1. 社会心理因素 青春期,女孩伴随第二征发育而来的日益丰腴的体形。对此,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苗条”的愿望。青春期神经厌食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 社会观念左右着胖瘦美丑的标准。在文明和发达的社会中,有一种以瘦为美的认识误区。这就为什么20多年来社会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以消瘦为特征的神经厌食症患病率却呈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某些职业中,如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该症的患病率普通人群(同龄)的3—4倍。 另外,神经厌食 症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

神经厌食症的确诊方法

西医鉴别诊断: 神经厌食症应与消化道疾病,脑器质疾病、垂体恶病质(Simond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癔症、强迫症等相鉴别。鉴别要点在于详尽而系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本病并无上述疾病的证据。 实验室诊断: 1、甲状腺功能可以受到影响,表现血清内T3水平较低,下丘脑的功能降低减低了甲状腺释放激素。神经厌食症可以减低氢氧基皮质酮的代谢清除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无明显改变,或约有1/3病人生长激素提高。 2、神经厌食症也有很多代谢的变化,表现在血液方面的有白细胞减低,可低于2×109/L(20

神经厌食症的原因什么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大多数的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 社会心理因素: 13岁以后,的生理及的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对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女孩,对自身的第二征发育和日益丰腴的体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强烈的愿望要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的“苗条”。 2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的压力可严重地影响个人的观念及行为。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 3 其他社会学因素: 在多数对神经厌食症的患病率调查

什么厌食症

什么厌食症 常吃高蛋白以及高浓缩的食物会使得我们的食欲下降,而且在饭前吃零食也会使得在就餐的时候没有食欲,会影响到我们的饮食习惯,就此之外,气候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的饮食问题哦。 特别因家长溺爱,对小儿进食采取不适当方法,更易引起神经厌食。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食物不知饥饱。 厌食症的危害 大家认为瘦一种美,所以我们的生活里面常常有人为了减肥而去节食,这样对身体的伤害其实很大的。如果长时间这样,还有可能会导致厌食症的出现。相信厌食症的危害大家没有了解过的,如果你有兴趣的,可以往下面学

神经厌食症故意节制食量为必要症状

据介绍,神经厌食症的发生人群多数青少年,高峰年龄在14-23岁左右。患者往往有意识地为了减肥想使体重减轻,或者把拒绝进食作为减轻压力的一种解脱,伴有体象上的进食障碍。神经厌食症又名精神厌食症,属精神的进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为特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约85%发病于13至20岁之间),而女的患病率较男高约十倍,那么,神经厌食症有哪些表现呢? (l)好发于女,特别12~18岁的青春前期或青春早期者。30岁以后发病罕见。 (2)约1/3患者起病前有轻度肥胖。 (3)近半数患者起病前有社

女人为什么突然闭经

1、伴有欲减退、乳房萎缩、腋毛及阴毛脱落、不孕等症的多为促腺激素分泌不足。2、伴有乏力、厌食、消瘦、晕厥等症的多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3、伴有畏寒、皮肤苍白、干燥、心动过缓、血压低、反应迟钝、嗜睡、痴呆、淡漠等症的多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4、伴有肥胖、多毛或巨大畸形、肢端肥大、高血压、皮肤粗糙、红细胞过多等症的多为垂体肿瘤引起。5、伴有不育、多毛、肥胖等症的多为卵巢功能失调。下列原因也能引起闭经的出现:紧张形成的闭经心理因素引起的女闭经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医学研究表明,女的月经与神经系统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