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角膜炎怎么治 冲洗
儿童角膜炎怎么治 冲洗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结膜炎治疗方法
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可能有一些朋友并不了解这个疾病。结膜是眼睛接触外界的一层膜,也可以帮助抵御外界的一些物质和病菌。结膜炎的出现,说明会影响到眼睛的健康,所以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面了解一下治疗结膜炎的方法。
1.执行眼部接触隔离。
2.分泌物多者,用生理盐水、硼酸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结膜囊每日数次,并滴或涂硼酸磺胺类、抗生素溶液或眼膏,4~6/d。也可用1%硝酸银涂布睑结膜,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d。
3.炎症严重或分泌物多,局部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全身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4.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3/d,1%~5%盐酸吗啉胍溶液及类固醇液滴眼等治疗。如伴有全身症状,可请传染科会诊。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应用0.1%过氧乙酸溶液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对流行性结膜角膜炎,可用1:4000高锰酸钾液洗眼,每日数次,并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溶液、0.1%疱疹净(IDU)液、0.05%环胞苷液、抗生素眼膏或溶液等滴眼。
6.有角膜并发症时,按角膜炎处理。
7.急性结膜炎症状消退后,须继续滴药1周,但次数可酌情减少。
怎样预防结膜炎!
1、早期发现,严格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2、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结膜炎的预防严禁到公共浴室及游泳场所等。
3、结膜炎的预防要尽量避免到卫生条件差的浴室及游泳场所等。
4、对患者的脸盆、毛巾等用具结膜炎的预防要进行严格消毒,其他人应避免使用患者的电脑键盘。
5、结膜炎的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用手揉眼,不用公共用具,经常洗手。
6、避免医源性传播,医务人员在检查每个病人前后都应洗手和消毒,结膜炎的预防要对各种检查仪器应严格清洗和消毒。
7、在家庭中和集体单位避免共用眼药水时引起交叉感染。
8、如怀疑自己患有“红眼睛”, 结膜炎的预防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和“红眼睛”的类型,合理选用眼药水。结膜炎的预防切勿自己随便买些眼药水点眼而延误治疗时机并造成他人感染。
治疗结膜炎常用的方法。
结膜炎治疗之一:眼药水滴眼这是结膜炎的最基本的给药途径。对于微生物性结膜炎,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和(或)抗病毒眼药水。必要时可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急性期应频繁滴用眼药水,每1~2h一次。病情好转后可减少滴眼次数。
结膜炎治疗之二:眼药膏涂眼眼膏在结膜囊停留的时间较眼药水长,可发挥持续的治疗作用。但油膏可出现视雾,以睡觉前使用为宜。
结膜炎治疗之三:冲洗结膜囊当结膜囊分泌物较多时,可用无刺激性的冲洗液(生理眼水或3%硼酸水)冲洗,每天1~2次,以清除结膜囊内的分泌物。
结膜炎之四:全身治疗一般的结膜炎采用局部治疗即可。在淋球菌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除了局部用药外还需全身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膜炎治疗预后与预防尽管有些结膜炎可因并发角膜炎症进而损害视力,但大多数类型的结膜炎愈合后不会遗留并发症。严重或慢性的结膜炎症可发生永久性改变。严重的结膜瘢痕可致睑球粘连、眼睑扭曲和激发干眼。
结膜炎的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1)冲洗结膜囊:结膜囊内有分泌物时,应进行冲洗,其作用主要是清洁,所用清洗剂应为无刺激性,常用者为生理盐水、2%~3%棚酸溶液或1:5000~1:10000升汞(或高锰酸钾)溶液,用洗眼壶冲洗。冲洗液须有适宜的温度。冲洗时,翻转眼睑,冲洗结膜面,同时用手指推动上下脸,使穹窿的分泌物也被冲出,同时头转向同侧,避免冲洗液流人对侧眼。
2)不要遮盖患眼: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盖,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如果病人畏光,可戴遮光眼镜。
3)局部用药:
①抗菌药物或抗病毒滴眼剂:根据病原学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
②眼膏:眼膏的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适用于睡前涂。
③腐蚀剂:腐蚀剂有很强的杀菌力,同时也腐蚀结膜表层组织引起坏死,如硝酸银,应用时直接涂抹患处,切不可触及角膜,涂后应立即用生理眼水冲洗。常用0.5~1%硝酸银,滴眼时要翻转眼睑,将眼液滴于睑结膜上,滴眼后稍停片刻,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棉签蘸少量药液,涂于睑结膜表面,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急性期分泌物多者,效果很好,但不可长期应用。
(2)全身治疗
结膜炎患者注意事项
1、结膜炎的患者忌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刺激食物。
2、.不要用公共毛巾及面盆。病人的毛巾,手帕,面盆要单独使用,用后煮沸消毒,以免再传染。
3、点眼药水瓶口勿触及病眼及分泌物,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4、酒酿,荠菜,雪里蕻,象皮鱼,鲨鱼,带鱼,黄鱼,鳗鱼,虾,蟹等海腥发物,结膜炎患者以不吃为宜。
5、马兰头,枸杞叶,茭白,冬瓜,苦瓜,绿豆,菊花脑,香蕉,西瓜等具清热利湿解毒功效,可做辅助性治疗结膜炎。
结膜炎治疗的原则首先应去除病因。治疗以局部给药为主,必要时可辅以全身用药。急性结膜炎切勿包扎患眼。
儿童角膜炎是怎么回事呢
角膜即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就是平常所说的黑眼珠。病毒性角膜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于半岁至6岁的儿童,如治疗和护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应引起家长的重视。那么如果儿童一旦患有角膜炎就要及早治疗
角膜即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就是平常所说的黑眼珠。病毒性角膜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于半岁至6岁的儿童,如治疗和护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应引起家长的重视。那么如果儿童一旦患有角膜炎就要及早治疗才是。
角膜炎的症状:要根据分型进行说明。
角膜炎: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这需要请临床眼科医生具体检查清楚类型才好治疗的。
小儿角膜炎的分型:
一、盘状小儿角膜炎或称盘状角膜水肿症状是什么样的:
是角膜基质受侵犯的常见类型。角膜知觉消失。视力明显减退。刺激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病程可长达1~数月。
二、树枝状小儿角膜炎症状是什么样的:
发病急,常有畏光、流泪、眼疼、异物感等症状。初起时,角膜表面出现点状浸润,上皮层内出现细小颗粒状小泡,呈点状、线状或星状排列,称树枝状疱疹。
三、地图状小儿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症状是什么样的:
病变向四周及基质深层扩展所致。溃疡面积扩大。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地图状或阿米巴形。由于细胞浸润和水肿,角膜基质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及内皮层表现肿胀和皱襞。常合并虹膜睫状体炎,刺激症状明显,病程可长达数月之久,易复发。
以上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儿童角膜炎,那么提醒家长们,一旦小孩得了角膜炎,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才是,眼睛是心灵之窗,一定要让眼睛处在健康的状态
儿童角膜炎症状的表现都有哪些
1、树枝状角膜炎发病急,角膜炎的症状常有畏光、流泪、眼疼、异物感等症状。初起时,角膜表面出现点状浸润,上皮层内出现细小颗粒状小泡,呈点状、线状或星状排列,称树枝状疱疹。
2、地图状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病变向四周及基质深层扩展所致。角膜炎的症状溃疡面积扩大。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地图状或阿米巴形。由于细胞浸润和水肿,角膜基质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及内皮层表现肿胀和皱襞。常合并虹膜睫状体炎,刺激症状明显,病程可长达数月之久,易复发。
3、盘状角膜炎或称盘状角膜水肿,是角膜基质受侵犯的常见类型。角膜炎的症状为角膜知觉消失。视力明显减退。刺激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病程可长达1~数月。
角膜炎治疗方法
1.热敷
使眼部血管扩张,解除壅滞,同时促进血流,增强抵抗力和营养,使溃疡得到迅速的恢复。
2.冲洗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3.散瞳
(1)阿托品为主要而且是常用的药物,浓度为0.25~2%溶液或软膏,每日滴、涂1~2次(滴药后注意压住泪囊,以免溶液被黏膜过分吸收,引起中毒)。
(2)对单纯性角膜溃疡或刺激症状不显著者可以不用,对刺激症状显著和势将穿孔的溃疡必须使用。这种药对于治疗角膜溃疡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得到休息,另方面可防治虹膜睫状体炎及其所引起的后果。再者,由于眼内肌痉挛解除,因而也有减轻和止痛作用。
4.制菌剂
(1)磺胺类化学制剂如10~30%磺胺醋酰钠和4%磺胺异恶唑眼药水。
(2)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每日局部滴用4至6次,0.1%利福平眼药水或0.5%红霉素或0.5%杆菌肽眼药水即足以控制。有些广谱抗菌素如0.5%金霉素、0.25%氯霉素和0.5%四环素(0.5%),其抗菌作用更为有效。
(3)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可选用1~5%链霉素、0.3~0.5%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2万单位/毫升)、0.25~0.5%新霉素、0.5%卡那霉素等。
(4)对于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尚未知晓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溃疡,开始时可同时试用多种广谱抗菌素,轮流交替地每数分钟或1刻钟滴1次,继则酌情递减。此外亦可采用结膜下注射的给药途径,每日1次,并连续注射数日,直到溃疡症状消退为止。有些药物结膜下注射后,有时发生结膜坏死,应予以注意。
(5)抗病毒的药有0.1%疱疹净等。抗霉菌制剂则有制霉菌素(25,000单位/毫升),0.1%二性霉素乙、0.5%曲古霉素和0.5%匹马霉素等。
5.包扎和敷裹
(1)为了使眼球停止转动,促使溃疡早日痊愈,必须进行包裹。这一处理特别适应于冬季。因其不但使眼球不致受凉,而且又发生热敷与保护作用。
(2)如果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者,不应包扎,可以布勒氏(Buller氏)眼罩或黑眼镜代替之。再者,如果溃疡势将穿破,或在结瘢期势将隆起,应于每日施以压迫绷带包扎,如果日间不可能,应在晚间睡眠时用之,以期挽救不良后果。
6.病因治疗
(1)治疗角膜溃疡的同时,必须注意溃疡发生的原因,而予以治疗。
(2)最应注意者就是结膜病和营养不良。例如沙眼血管翳溃疡,如果不同时治疗沙眼,溃疡难得痊愈。又例如角膜软化,如果不注意全身营养,补充维生素A,不但角膜软化难得痊愈,且会更加恶化。
7.刺激疗法
当溃疡已经完全痊愈,开始结瘢,应设法使瘢痕形成得愈薄愈好。
对于小而致密并且位于中央的角膜白斑,为了增进视力可作增视虹膜切除术。对于较大的白斑,可施行角膜移植术。有时角膜白斑有碍美观,可用煤烟、中国墨作角膜墨针术。
儿童戴太阳镜会影响视力吗
从理论上来说,儿童应当戴太阳镜。因为儿童的眼角膜和晶状体比成人更透明,更经受不住紫外线的侵扰。紫外线还会损伤儿童角膜上皮,同时会对网膜黄斑造成灼伤。所以选择优质正规的儿童太阳镜,对孩子的眼睛是有保护作用的。
但目前市场所售的儿童太阳镜五花八门,很多都是用有机玻璃或普通玻璃制成,并没有防紫外线的功能。在强光下,人的瞳孔能自然缩小,这是眼睛的自我保护,以防紫外线大量照入。而戴上太阳镜后,光线变暗,瞳孔反而会放大。所以如果所戴太阳镜不具备防紫外线功能,眼睛不但不会受到保护,反而会受到伤害。此外,市场上一些有度数、不合格的太阳镜,不仅会影响儿童视力,令孩子视力模糊,还可以诱发一些眼部疾病。
角膜炎治疗的十大禁忌
角膜炎是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作为在治疗的患者来讲首先就要了解角膜炎治疗的注意事项,那么角膜炎治疗的注意事项主要表现为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角膜炎治疗的注意事项。
角膜炎治疗的注意事项主要分为十个部分:
1、忌酒
酒精能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病毒加快繁殖的速度,因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必须戒掉酒及含酒精的饮料这是角膜炎治疗的注意事项种最基本的。
2、忌羊肉
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深层病变,是免疫反应的表现,而吃羊肉可加重这种免疫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不要吃羊肉。
3、忌热敷眼睛
因为人的角膜每天大部分时间(睡眠除外)均处于较凉爽的环境中,已经习惯了。如果在其患病时,突然对其施以较高温度的处置,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其遭受高温、缺氧的摧残。
4、忌用药偷工减料
抗病毒药滴眼液滴眼次数一天要保证6~8次,不能减少。道理很简单,用药如用兵,这就好比打仗,攻克一个城市本来需要10万精兵,如果只发兵5万,结果可想而知。
5、忌滴药时不压住泪囊
病人在用药时滴入眼内的滴眼液约70%会流入泪囊,如果这时不堵住此通道,药物的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6、忌包扎眼睛
包扎眼睛可使结膜囊温度升高,分泌物增多,利于细菌、病毒繁殖,而且所用纱布也有可能划伤角膜。
7、忌闭目低头
此动作有可能造成患者眼部淤血,加重病情这是角膜炎治疗的注意事项中强调最多的。
8、忌见好就收
只有病被治愈后患者方可遵医嘱停药。
9、忌骤停激素
有的患者治疗用了激素,当病情得到迅速控制,角膜恢复透明,视力提高比较满意时,便误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愈,自作主张停药,结果导致严重后果。他们不了解激素用法比较特殊,需要递减停药。
10、忌一条道跑到黑
患者在使用某种抗病毒药,如抑制型抗病毒药效果不满意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类型的抗病毒药,如杀灭型抗病毒药。
儿童角膜炎的几种治疗方法
(1)抗生素眼药水的应用:一般常用0.25%氯霉素、0.5%~1%新霉素、0.1%利福平、0.5%卡那霉素眼药水、0.25%庆大霉素、0.1%诺氟沙星眼液等,每日4~6次点眼。
(2)抗生素眼膏的应用:角膜溃疡修复阶段,为了保护溃疡面,可每日涂抗生素眼膏2~3次,消毒眼垫遮盖。常用的有金霉素眼膏、四环素眼膏和红霉素眼膏等。
(3)散瞳剂的应用:放大瞳孔可减轻虹膜刺激,预防虹膜后粘连,使眼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常用0.5%~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1次点眼。
(4)湿热敷法:湿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使溃疡面早期愈合。一般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5)球结膜下注射法:对于严重的角膜溃疡,可在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一般每日1次。常用的有:庆大霉素2万~4万单位,新霉素40毫克,青霉素5万~10万单位,多粘菌素15万~17万单位。
(6)激素的应用:对于过敏性角膜炎、角膜基质炎可应用激素治疗,但应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用0.5%可的松眼药水,每日3次;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每晚1次,或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毫克,每周1~2次。在角膜溃疡阶段禁用激素治疗,因其可影响溃疡愈合,促使炎症恶化。
(7)口服药的应用:对重症角膜炎,口服药的应用可增加局部营养,改善某些角膜炎的刺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维生素c、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及鱼肝油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