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3月23日夜晚,3亿人的灯光在20:30、21:30和22:30熄灭—这和一年中的其他夜晚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无电可用的情况下,这些人不得不在太阳落山后生活在黑暗之中。
同样在当晚,另外10亿人从20:30-21:30关灯参加“地球一小时”的环保活动。
组织者表示,他们提供了一种方式,让人们可以借此表达为全球变暖“做点什么”的愿望。但严峻的现实是:“地球一小时”留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印象,而且,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有增无减。这项活动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正义感,但这种徒劳的象征意义恰恰揭示了现代自我感觉良好的环保主义问题出在哪里。
“地球一小时”告诉人们,应对全球变暖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熄灯产生的效果恐怕只是视物不清。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并没有要求人们关闭任何确实不便的物品,比方说暖气或空调、电视、电脑、手机,或者依靠充足而便宜的电能赖以维系现代生活的形形色色的技术。如果每年熄灯一小时的确有益,那么剩下的8759小时人们为什么不能坚持。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熄灯一小时会降低全球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即使全球所有人关闭一切住宅照明,且节省的电能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减排,也不过相当于中国暂停二氧化碳排放不到4分钟。事实上,“地球一小时”将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英国国家电网运营商已经发现,小规模用电下降并不会导致入网电量降低,因此也不会反过来降低排放。此外,“地球一小时”期间显著的电力需求下降将导致一小时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但之后燃煤或燃气电厂恢复供电时所造成的能耗激增将抵消降低的一切排放。
而很多参与者们点亮温馨的蜡烛,虽然看上去自然环保,但蜡烛终归是化石燃料—而且其照明效率仅相当于白炽灯泡的不到1%。关一盏灯、点亮一支蜡烛可能会抵消理论上的二氧化碳减排;但点亮两支蜡烛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升高。
电力令人类受益巨大。将近30亿人仍靠在室内燃烧牛粪、树枝和其他传统燃料来做饭取暖,由此产生的有毒烟雾每年约导致200万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同样,短短100年前,普通美国家庭每周花费6小时在寒冬腊月将6吨燃煤铲进炉灶(而这还不算清理地毯、家具、窗帘和被褥灰尘的时间)。如今在发达国家,电炉和取暖器已经让室内空气污染成为过去。
同样,电力实现了世界机械化,结束了绝大多数最繁重的劳动。洗衣机将女性从倒水和在搓衣板上捶打衣物的无穷无尽的时间消耗中解放出来。冰箱让几乎所有人能够吃到更多的蔬菜和水果,并让人们不必再食用能导致胃癌的变质食物,让20世纪30年代曾经在美国最普遍的胃癌现在成为现今人们罹患比例最低的癌症。
电力让人们灌溉田地并从空气中合成肥料。它发出的光让人们在太阳落山后仍能维持积极、高效的生活。富国民众平均耗费的电能,相当于雇佣56名佣人所能产出的能效。就连撒哈拉以南非洲民众消耗的电能也相当于雇请3位佣人协助劳动。这些人的用电量不仅不应该减少,相反还应该进一步增加。
这不仅关系到世界贫困人口。因为能源价格中包含越来越高的绿色补贴,德国有80万个家庭已无力继续承担用电费用。而英国现在有超过500万民众燃料短缺,该国的电力监管机构现在已公开表示担忧,因减排目标可能导致英国在不到9个月时间内因短缺而停电。
今天,太阳能和风能仅能满足人们一小部分能源需求——风能仅占总需求的0.7%,而太阳能仅占0.1%。这两项技术目前都成本过高。而且相关技术也并不可靠(不刮风的时候怎么办人们还不知道)。即便应用乐观的假设,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35年风能将占能源总量的2.4%,而太阳能仅占0.8%。
要想实现绿色能源目标,人们必须放弃对不靠谱的太阳能和风能的过时补贴政策,这项政策失败了20年,再过22年仍然不会成功。相反,人们应该着重创造更有效的全新绿色技术,以期替代化石燃料。
如果当真希望为人类和地球创造可持续的未来,人们就不应该重新投身到黑暗之中。用关灯享受烛光晚餐的做法来应对气候变化,不免有点“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的味道,实在不知民间疾苦,因此仅仅适用于供电充足、生活舒适的精英人群。
关注绿色能源的研发工作或许不像参与由手电和善意组成的全球聚会那样感觉惬意,但相比之下,这个办法却要明智得多。
地球一小时日常环保活动的建议有哪些
“绿色”家居出行
“地球一小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电,而是为了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养成环保的好习惯。按照全球2007年资源消费和排放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计算,人类需要1.5个地球才能满足需要。每个人的一小步,是地球的一大步:
参考WWF“Topten节能上品”,购买节能家电;
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
用完电器拔插头;
使用保温能力更强的节能门窗;
让衣服自然晾干;
自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空调温度设置合理,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只有在需要烧热水的时候才接通饮水机电源;
冰箱内存放总容积80%的食物。
回收利用垃圾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你能帮忙在源头上合理处理垃圾:
家中备有分类垃圾桶,将厨余和其他垃圾分开放;
将易拉罐、汽水瓶收集起来,一次卖给废物回收者;
收集雨水,用来清洁和浇花。废轮胎可以做枕头。
保护森林
森林是地球之肺,身处钢筋水泥森林大都市的我们,一样能保护千里之外的大森林。
你可以:
无纸化办公,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拒绝接受传单、折页或其他形式的广告;
在线阅读报刊,获取新闻,使用电子对账单;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购买具有FSC认证的家具;
以种植树木的方式庆祝节日纪念日。
珍惜淡水
虽然地球是被水覆盖的蓝色星球,但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水量宣传海报 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节水,“点滴”之间,比如:
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
挑战手指灵活度:洗脸刷牙时不长流水,尝试随时关闭水龙头;
使用节水型马桶、水龙头;
使用中水清洁车辆,尝试选择植物蜡无水洗车;
外出、开会时,自带水杯;
使用无磷洗涤剂;
不向河道、湖泊里扔垃圾,集中回收废旧电池。
保护野生动物
自1970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30%,热带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不适合野生动植物生存的星球,也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你可以做到:
不要把垃圾随意丢弃,野生动物容易误食;
不在野外打猎或捕鱼,这很愚蠢,也不光彩;
在远处安静欣赏野生动植物,而不是去触触摸和饲养它们;
不要食用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
不买象牙,虎皮,穿戴动物皮毛不是奢侈而是残忍;
旅游时不要随意采集野花野草;
不要购买野生动物做宠物,让他们活在自己的家园;
乐活生活
LOHAS,即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 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生活,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乐活生活已经席卷全球:
购买当季本地生产的蔬菜水果,可以避免过多的农药、化肥和运送成本;
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素食;
不抽烟,尽量不吸二手烟;
支持社会慈善事业,进行旧物捐赠;
减少制造垃圾,也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少乘车,多运动;少吹空调,多亲近自然;
办一个与众不同的低碳婚礼;
购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
过早性行为会出现哪些负面影响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及8岁以下的儿童,其性腺是不发育或者是发育不完全的。大致等过了8岁以后,在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女童卵巢里的卵泡才逐渐的开始发育,但达不到成熟的状态,等女童发育到了10岁以上,其卵巢就可以发育成熟的卵泡并开始排卵,医学界将10----19岁这一时期定为青春期。如果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儿童的性腺就已经发育成熟,一般就称之为性早熟。因此,可以说,排卵是性腺发育成熟的一个主要标志,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有了排卵,过性生活,就可能发生怀孕。所以女孩在青春期切勿过早发生性行为,虽然小女孩怀孕后,可以通过人工流产或者药流来终止妊娠,但过早的发生性行为,反复的进行人工流产,会严重伤害这些小女孩的身心,给其未来的一生埋下诸多的隐患。
过早的性生活会引发感染。感染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的是局部感染,有的是整个生殖系统感染。过早的发生性生活的小女孩往往会引发尿路感染,常见的有感染包括:尿路感染,阴道感染。包括平日里多发的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各种性病都属于阴道感染范畴;宫颈炎。过早的性生活往往会诱发宫颈糜烂、宫颈肥大,而且还会导致宫颈的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而此类感染已经证明与宫颈癌有密切关系;子宫内膜炎。过早的有性生活的小女孩往往会发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甚至会引发输卵管粘连、扭曲,导致年轻女性出现宫外孕、不孕等疾病。一旦女性发生了尿路感染怎么办?必须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诊治,引发引发不测。
过早的性生活会引发妇科癌症。在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就过早的进行性生活,往往会增加年轻女性的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几率,现代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医学界将过早的发生性行为列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过早的性生活会导致不孕的发生。女性过早的发生性行为,会因为其性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体内的激素水平低,不能有效的抵御各种致病菌的侵入而引发生殖器官的感染。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年轻女性的输卵管发生阻塞,造成女性的不孕。加之女孩对性知识的了解甚少,避孕措施采取的不当,往往会造成年轻女性的多次怀孕、多次流产,而每一次的流产手术,都会对年轻女性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小女孩们要尽量避免过早的性生活,这不仅是其个人的责任,也是孩子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杜绝过早性生活,以保证每一位女性有一个健康的、快乐的人生。
男人喝咖啡的坏处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刺激了交感神经,因此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同时咖啡因也会抑制身体内的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在夜晚的生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当咖啡因摄取过量时,会影响勃起等于性有关的生理活动,对性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警惕手机依赖症7大负面影响
1、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孤独感增加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人们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
3、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4、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著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5、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6、影响新陈代谢
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7、削减思考的能力
专家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地球一小时对电网的危害有多大
有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开灯、熄灯,瞬时的电压波动很可能造成供电线路瘫痪。不过,这种极端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地球一小时”对电量变化的影响是微小的,它对电力系统的一些同样是微乎其微的(两者间可能并没有完全构成因果关系)。
首先,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人能够控制的用电量是有限的,即便是不能预估人们的参与规模,但是预估用电量的变化并不困难。其次,开灯、熄灯的同步性没必要也不可能非常精确,一瞬间统一熄灯和开灯的情况不大容易出现。实际出现的情况是,活动开始前后会分别出现一次熄灯、开灯的小高峰,而这期间的用电量都还是相对稳定的。最后,即便是出现了瞬间的同时开灯和熄灯,电力系统也不至于瘫痪。在发电机组与用户之间,有着一个设计科学、功能强大的复杂的输电网络,这个多区域多层级的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应对用电量的起伏变化。例如,城市交通照明的规模和开关的同时性都远超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分散用户,电力系统仍然保持着正常的运转,对电网的冲击是有限的,更不会对发电设备造成破坏。
那么,如果“地球一小时”大规模推行起来,会影响一座城市的电力供应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地球一小时所涉及到的只是部分居民用电以及部分商业用电,实际上这个规模的用电的突然变化是电网经常需要承受的,本来就在电网承受范围之内。
胸太大带来5大危害
大乳房的负面影响1:导致驼背
乳房太大就好像胸前挂了两袋重物一样,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势必会让背部和劲椎受到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会驼背。驼背不仅看起来不美观,还会使脊椎受到伤害,从而使脊椎受力不均,导致压迫神经,然后会经常性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
大乳房的负面影响2:影响呼吸
因为胸部太大,胸部的肉势必会对胸腔造成挤压,使心脏受到压迫感,从而影响心肺功能,使呼吸受到困扰。而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是躺着睡的话,那么胸部就会直接对心脏造成压迫感,非常影响睡眠。
大乳房的负面影响3:更易下垂
地心引力是谁都无法抗拒的,当胸部太大时,受重力影响,越大的胸部就越会下垂。胸部丰满是好看,但如果胸部垂到了肚子,相信也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了。
大乳房的负面影响4:引发皮肤病
当乳房太大时,由于乳房下区皮肤与胸腹部皮肤面对面地相贴,使汗液不能蒸发,容易引起局部皮肤出现湿疹、糜烂等情况,还可能诱发其他皮肤病。
大乳房的负面影响5:导致自卑心理
胸部太大对身体的影响表现在患者精神方面的压力。尤其是未婚年轻女性有说不尽的忧虑和苦恼。经常被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自卑和害羞使她们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体育锻炼。在夏季,胸部太大的女性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穿衣,让她们很是苦恼。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环保意识觉醒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她那本后来被称为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到,“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心意”,“但真实情况是,大自然不是容易被塑造的”,人类长期以来的发展之路“看似平坦、舒适,道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太多对环境的债务。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却可以设计——在卡森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之后,人类的环保意识开始萌发,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开始踏上环境治理保护之路,开始探索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这正是卡森所指的“另一个能够保住地球的岔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
意识的觉醒转化为有效的行动。上世纪70年代遭受严重污染的莱茵河,曾一度被戏称为“欧洲下水道”,如今重又焕发生机,清清河水上水鸟竞翔野鸭闲游;狄更斯笔下孤儿奥利弗眼中终日浓雾弥漫的伦敦,如今也已恢复秀美的面貌;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几被淘汰,汽车尾气排放受到限制,可再生能源开发方兴未艾……
人们正在采取更多的环保行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车日”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限塑令”的意义,而在2006年(2010年的四年前)还只是“悉尼事件”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如今已成为覆盖数千座城市数亿人口的全球性环保活动……生活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彼此呼应,鼓舞人类共同应对环境挑战的勇气。
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新华网)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08年,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新西兰唯一一个正式参加熄灯活动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
毫无疑问,熄灯秀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的减排效果。在全球的“熄灯秀”接力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参加这一活动。
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一家钢铁公司的顾问斯蒂芬妮·韦里克利用熄灯一小时为朋友们办了一场派对,主题是“BYOC”,即“带着你的蜡烛来”。42岁的斯蒂芬妮·韦里克有了这次经验后,决定以后每个月都在自己家中搞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甚至打算为自己办“绿色葬礼”。
2008年,随着“地球一小时”的依次来临,从斐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亚洲、欧洲和美洲,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市民开始名正言顺地享受烛光晚宴。其中,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在市长的主持下率先熄灯。数百名当地民众在大教堂广场观看了一部关注环保的纪录片,然后一起涌向当地的餐馆、酒吧。这里全部点上了蜡烛,举行烛光晚餐。数千个家庭也在家中开始了浪漫的烛光幽会。
熄灯时刻,泰国曼谷一家饭店虽然暂时中断提供热食和需加热的饮料,但前去参加烛光宴会的人还是让餐厅爆满。芝加哥喜来登饭店熄灭灯光后,在大堂中为客人们提供发光的冰块,别有风情。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广场上,许多人抬头仰望天空看星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丹麦的发言人说:“在城市里,你能看星星的日子恐怕不是很多。”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凤凰公园,爱尔兰天文学会为人们架起了硕大的望远镜,希望人们能利用城市灯光熄灭的时刻好好观赏“灿烂的星空”。最善于利用时间的恐怕是芝加哥的一些大厦,比如约翰·汉考克中心,管理者利用熄灯时间将大厦内数百个白炽灯永久更换成了节能灯泡。
“不要小看熄灯一小时,”比干投资中国区副总裁易轰说,“城市是大量使用电能的地方之一,如果能让城市关闭不必要的景观灯一小时,可以节省的能源将是一个大数字。”
“短短60分钟,其实可以为地球做大贡献,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一位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说。
据统计,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2007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易轰表示,“地球一小时”通过这样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活动方式,将世界团结在一起,并以此提醒人们停下生活的脚步,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在他看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在非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个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能活动中来,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的责任,是有助于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地球一小时”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一个履行了“地球一小时”承诺的城市,熄灯之后提倡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在中国,该活动也是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负面影响
尿蛋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参与肾脏病变过程,尿蛋白还可损害肾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
3、大量蛋白尿使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增加,促进氨的生成增加,而肾组织中氨的生成在进行性间质病变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这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自卑负面影响
心理上
自卑的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自卑的人,常感疲劳,心灰意懒,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没有效率,缺乏生活乐趣。
生理上
自卑的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毛冬青有什么负面影响
毛冬青黄酮甙的毒性很低,小白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920mg/kg,家兔以1g/kg(临床用量的2500倍)静脉注射后,虽产生了中毒症状,但仍活着;猴、家兔的慢性毒性实验(用量超过人的4倍,经过3个月)中,血液、肝、肾、甲状腺功能及实质器官的组织未见明显变化,亦无毒性反应。狗口服毛冬青水煎剂2~4g/kg,连续12天,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元均无任何改变,亦未见出血及其他毒性反应。毛冬青黄酮甙1g/kg静脉注射,可使兔呼吸困难、紫绀、倒伏在地,1小时后逐渐恢复,3天后复原,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920mg/kg。
孩子户外运动应循序渐进
儿童的户外运动应遵照以下原则进行:
1.从小开始,一贯坚持,持之以恒。
2.安排活动的内容必须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及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律。如体弱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过度疲劳反而会使食欲减退、睡眠不安、情绪不愉快等。在活动时如发现小儿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或绯红等情况,应及时控制活动量,避免带来负面影响。
3.小儿的体格锻炼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难,时间由短到长。如小婴儿的户外活动从5分钟逐渐延长到半小时。活动后孩子若有不适应,不要随便放弃,应查找原因。一般情况下,可缩短活动时间或减少锻炼难度并坚持进行,以使孩子逐渐适应,收到锻炼的效果。
4.体格锻炼后要安静或轻微活动20~30分钟再进餐。由于运动时消耗增多,应供给足够的营养,满足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需要。出汗多的孩子可少量喝一点水,否则会因口干舌燥而不愿吃饭,但绝不能喝碱性饮料及过量饮水,否则会中和胃酸或冲淡胃液。对许多的孩子,锻炼时要及时擦汗,冬季可在内衣里垫块小毛巾,锻炼结束后取出,以免因受凉而发生感冒。
适当的体格锻炼能促进儿童食欲,但要细水长流,不能急于求成。
小儿肥胖症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肥胖的误区:胖一点没什么、胖就是健康、肥胖是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这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营养学知识和卫生知识的普及未能同步而造成的,仅上海地区,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已由1986年的3.3%上升到了目前的11.4%。
提醒:儿童期的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体型,还会造成成人期的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给孩子的健康带来许多麻烦和潜在的危害。
在日常的门诊中,我们对大量的肥胖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发现:
1、肥胖儿童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6%,长期的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
2、40%的肥胖孩子并发了脂代谢异常,这是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
3、将近一半的肥胖孩子已出现了脂肪肝,造成了肝功能的损害;
4、肥胖还会引起心肺功能不全,性发育异常;
5、在心理测试中,肥胖孩子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的孩子有更多的焦虑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