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下准妈妈应选择剖宫产
这些情况下准妈妈应选择剖宫产
一、“产科因素”
这是单纯因为胎儿和孕妇的生理情况导致不宜阴道分娩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
1、胎儿巨大
胎宝宝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以及胎头双顶径大于9。5cm者称为巨大儿。胎儿大,手术助产的机会增加,可引起胎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对妈咪而言,严重的软产道裂伤,甚至子宫破裂,尾骨骨折、尿漏、粪漏等,增加手术助产几率,易导致感染。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易导致产后出血。由于盆底组织损伤,如后可导致子宫脱垂。
2、胎位不正
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妈咪和经产妇。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对孕妈咪和胎宝宝的危害最严重。胎位异常导致继发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机会,若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发生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生殖道瘘。发生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第二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机会增多,由于胎宝宝头部受压过久,可引起颅内出血、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宝宝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从而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喉头水肿影响吞咽及呼吸。
3、孕妈咪骨盆狭窄或倾斜
骨盆狭窄或倾斜就是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部可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部下降,从而影响产程顺利进展。若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容易发生胎位异常,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若为中骨盆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内旋转,胎头长时间嵌顿于产道内,压迫软组织引起局部缺血、水肿、坏死、脱落,于产后形成生殖道瘘;胎膜早破及手术助产增加感染机会。严重性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先兆子宫破裂,甚至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对宝宝而言,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因产程延长、胎头受压、缺血缺氧容易发生颅内出血;产道狭窄,手术助产机会增多,以发生新生儿产伤及感染。
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通过在自然分娩之前检查出来的,然后医师会告诉产妇,不宜经阴道分娩,这时就只能需要用剖宫产的方法。
二、“医学疾病”
这是因为一些孕妇患上一些不常见的医学原因而不宜自然分娩。这些情况包括:
1、妊娠合并心脏病
这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目前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0。5-1。5%。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心脏病患者能否安全渡过妊娠、分娩关,取决于心脏功能,故对此病必须高度重视。
患有此类病症的孕妈咪应提前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对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可考虑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对胎儿不大,产道条件不佳及心功能Ⅲ-Ⅳ级者,均应选择择期剖宫产。
2、重症肝炎
妊娠期重症肝炎的症状有食欲减退、厌油、频繁呕吐、腹胀,继而出现乏力、皮肤黄染、尿色深黄、消化道出血、腹水、神智淡漠、嗜睡等。在肝功能衰竭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等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由以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较高。病毒性肝炎与唐式综合征得发病密切相关。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畸形的发病率约高2倍。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增高。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孕前表现通常有月经过多、牙龈容易出血等。
对于孕晚期时检查发现有胎儿合并血小板减少者,为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不宜阴道分娩,而应剖宫产。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孕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有恶化表现者,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首选剖宫产,以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
5、严重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如尖锐湿疣等可能导致产道梗阻以及通过分娩途径感染新生儿的危险,可以首选剖宫产。
6、患有妊娠性糖尿病
大约有5%的怀孕女性会出现妊娠性糖尿病,其最大危害是可能生巨大儿,这意味着可能在自然分娩时需要使用镊子或真空吸引器一类的工具帮忙。
自然分娩让孩子享受完美早
自然分娩是最正常的一种生育方式,自然分娩对孩子的好处是剖宫产无法比拟的,它能让宝宝出生时就享受到一些早教,那么自然分娩具体是如何让孩子享受这样的完美早教呢?
别把救急手术当成“创可贴”用
剖宫产手术从医学上讲,是救急手术,但现在很多人却把这种救急手术当成创可贴,认为生孩子就应该剖才安全。
人类延续了几万年的自然分娩方式,母亲损伤少,恢复快。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自然分娩对孩子的好处是剖宫产无法相比的。
母亲宫缩、骨盆和产道的挤压,对胎儿皮肤外周神经和大脑皮层神经进行大量刺激,这些其实就是孩子接受的天然而完美的早教。一些产妇选择剖宫产,孩子出生后花了很多钱给孩子抚摩、各种声光电的刺激,却不知道这些后天的刺激远远无法和自然分娩时,宝宝经受的“早教”相媲美。神经系统缺失大量刺激的剖宫产婴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几率大大增加。
剖宫产后再怀孕需3年以后
医生表示,很多年轻的80后的产妇不知道,选择剖宫产,从长远角度来说,是可能损害自己的健康的。剖宫产手术必然造成子宫内膜暴露在盆腔中,容易导致以后的慢性妇科疾病,也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手术的另一个风险是破坏了盆腔里腹膜的完整性,容易造成慢性肠粘连,导致盆腔酸痛胀、下坠感或排便不适。不少剖宫产妈妈以为这是生孩子的“副作用”,却不知道其实是剖宫产的后遗症。
如果第一次剖宫产,想要再次怀孕,医生建议最好相隔3年以上,而且二次怀孕一般必须剖宫产,否则分娩危险性极高。如果首次手术比较粗糙的话,二次剖宫产手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手术时间将不得不延长,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像切口妊娠可能导致子宫摘除、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都不小。
最后,所有的年轻女性都必须考虑到的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年纪大了不生病。如今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并不低,如果现在就剖宫产,将来万一得了相关疾病需要开刀,就是件非常麻烦的事。
哪些状况需要剖宫产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医生动刀子?产科专家表示,当自然分娩对母婴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剖宫产:如胎位不正、疤痕子宫、胎儿过大或过小、多胞胎,母亲有产科方面的急症如肝脏、肾脏疾病或高血压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不需要孕妇要求,医生就会建议其剖宫产。
为自然分娩提供人性化服务
很多孕妇刚来医院孕检时,会提出要求剖宫产,一般医生会对她们说不着急决定分娩方式。但在整个孕期,医院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宣传,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科学的分娩观念。
首先,产前教育和孕妇管理很重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孕中期、孕晚期、分娩三节准妈妈课程是必须参加的,医生老师会把自然分娩的好处,科学的生育理念讲给孕妇及家属听,教孕妇减轻疼痛的拉美兹呼吸法。同时,在孕妇的产前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其身体状况及时给她营养方面的指导,减少巨大儿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这样就帮助孕妇减低了剖宫产的几率。
其次,要为产妇推出人性化的分娩综合服务。如免费的导乐门诊服务,帮助想自然分娩,但又有疑惑的孕妇了解自然分娩的过程。导乐会给孕妇看产房实景照片,和准父母一起制定其分娩计划,满足他们的一些个性化要求,如有的孕妇希望丈夫或妈妈陪产,有的希望有蜡烛香薰、音乐陪伴,还有的希望让爸爸剪脐带等。
为准妈妈提供各种选择方式有助于他们做出比较理性的选择。如水中分娩因为有缓解疼痛作用,让害怕侧切和怕痛的产妇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椎管内镇痛让顺产也可以成为无痛分娩。而建立准妈妈俱乐部也是女性互相交流的良好平台,有些“过来人”把自己自然分娩的经验说出来,对其他孕妇来说,比医生的话更有说服力。
自然分娩是最正常的分娩方式,它能让宝宝感受到大脑和皮肤神经的刺激,是对宝宝有好处的,而这正是剖宫产所缺乏的,所以准妈应当多咨询医生,如果自身情况确实符合自然分娩,就不要选择有风险的剖宫产。
顺产虽安全该剖的时候就要剖
哪些情况下,剖宫产更好
有时候剖宫产是计划好的,有时候是进了产房才临时改成剖宫产的,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为了让准妈妈更加安全地将宝宝生下来。
●分娩止步不前 这是将顺产改成剖宫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准妈妈的宫缩一直很强烈,但是宫颈却扩张得不够,或者是宝宝的头部太大不能通过产道,这样持续几个小时对妈妈和宝宝都很危险,剖宫产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胎宝宝的氧气不足 当医生发现宝宝的供氧不足或者是心跳异常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剖宫产。
●胎宝宝的位置不好 如果宝宝的脚或者臀部首先进入了产道(臀位难产)或者是宝宝的肩膀先进入了产道(横位难产),那剖宫产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不止一个胎宝宝 如果是多胎妊娠,也就是双胞胎、三胞胎等情况,那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宝宝的位置可能并不适合顺产,需要接受剖宫产。
●脐带有问题 如果脐带比宝宝更先进入到宫颈或者脐带在宫缩的时候被子宫挤压到,医生会建议改成剖宫产。
●准妈妈健康有问题 如果准妈妈本身的疾病有可能导致顺产发生危险,例如心脏病或者高血压,那医生可能建议她接受剖宫产。还有一些情况,例如准妈妈患有生殖器疱疹或者HIV一类的疾病,顺产可能导致宝宝感染疾病,医生也会选择剖宫产。
●胎宝宝健康有问题 如果产检时发现胎宝宝的发育有某些问题,例如脑积水,那剖宫产对宝宝来说更健康。
●准妈妈以前有过剖宫产 如果经历过剖宫产,在以后的分娩中,因为上次的子宫切口类型不同或者其他因素,有的准妈妈可以尝试顺产,有的准妈妈最好再次选择剖宫产,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
如果剖宫产是提前安排好的,准妈妈之前可能需要跟麻醉师讨论麻醉方式,接受血检,做好手术中需要输血的准备。如果是因为准妈妈或者胎儿的健康问题而必须要提前进行剖宫产(怀孕39周以前),那医生可能再见检查一下胎儿的肺部功能,判断胎宝宝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正式来到这个世界,或者使用药物加速胎儿的肺部发育。
即使准妈妈本来打算顺产,也有必要做好可能改为剖宫产的准备。在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准妈妈不妨与医生讨论,自己是否有可能临时改为剖宫产,在遇到哪些状况的时候,剖宫产是比顺产更好的选择。准爸爸也最好与准妈妈一起了解这些情况,以便面临紧急状况的时候,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断与医生配合,节约下紧急状况发生时医生对家属解释的时间。
剖宫产的流程表
一般剖宫产手术可以在1个小时以内结束,然后在医院观察5~7天,新手妈妈就可以带着宝宝回家了。
●洗个澡
如果可能的话,在手术当天早上用除菌香皂洗一个澡,这样可以降低感染的几率。如果准妈妈有修理耻毛的习惯,手术前请不要自行修理。
●做准备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会清理准妈妈的腹部。准妈妈会被插上尿管和打上点滴。
●麻醉
大部分剖宫产使用的是局部麻醉,只麻痹准妈妈的下半身,这样准妈妈在手术过程中能保持清醒。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麻醉师也有可能选择全身麻醉。
●剖腹术
医生会在准妈妈的腹壁上做一个切口,通常这个切口刚好横在准妈妈的比基尼线上。但如果情况紧急,必须要尽快取出胎儿,那医生可能会在准妈妈的肚脐下方做一个竖着的切口,这个切口会一直衍生到比基尼线上方。
●剖宫术
在切开了准妈妈的腹壁后,医生会再切开她的子宫。这个切口一般都横在子宫的下半部。鉴于胎宝宝的位置或者准妈妈有有无并发症(例如前置胎盘),切口也有可能是其他类型的。
●取出宝宝
处于局部麻醉的妈妈仍然可以感受到医生把宝宝从子宫中拿出来的动作(但并不痛)。接着,医生会清理宝宝口鼻中的液体,然后夹住和剪断脐带。最后,医生把胎盘从子宫中取出然后进行缝合。
●康复
剖宫产的新手妈妈和宝宝一般会在医院多待几天再回家。麻醉药失效后,妈妈可以选择使用止痛泵。医生会鼓励妈妈尽快下床走动,这样更有利于康复和预防便秘以及血栓。医生也会在这段时间观察妈妈的伤口有无感染,饮水情况如何,膀胱和肠道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按时服药、在医生允许以前避免性生活(通常需要4~6周),走路或者站起的时候注意保护伤口,打喷嚏、咳嗽或者大笑的时候也最好护住腹部。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去医院或者联系医生:
◆任何感染的迹象,如发烧超过38℃,腹部严重疼痛、红肿,刀口有分泌物
◆乳房疼痛、红肿并且发烧
◆阴道分泌物有难闻的气味
◆小便时感到疼痛
◆出血严重,如一个小时就必须要换一次纸尿裤或者卫生巾,而且有大血块
◆腿部疼痛和肿胀
孕妇生活习惯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妈妈的生活习惯会影响胎儿
真
准妈妈会觉得,宝宝还在肚子里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会影响到它,其实这是个误解。有实验表明,胎宝宝的的生活习惯在准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已经形成了。瑞典有一位叫舒蒂尔曼的医生,他曾对新生儿的睡眠类型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在怀孕后几个月内由准妈妈的睡眠所决定的。他把孕妇分为早起型和晚睡型两种类型,然后对这些孕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早起型的准妈妈所生的宝宝天生就有同妈妈一样的早起习惯,而晚睡型的准妈妈所生的宝宝也同妈妈一样喜欢晚睡。
剖宫产有利于保持体形?
假
有很多准妈妈在分娩方式上多侧重于选择剖宫产,觉得剖宫产不会疼而且有利于保持体形。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剖宫产可以保持体形,其实不是。妊娠分娩过程不会改变女性的骨骼形态和结构,人体的骨性框架不会因为妊娠而变化。由于顺产后可以很早进行活动和相应的恢复性锻炼,而剖宫产后由于腹部切口存在,产妇活动较晚,一些相应的恢复性训练也要滞后,更不利于产后恢复。
自然分娩让孩子享受完美早教
别把救急手术当成“创可贴”用
剖宫产手术从医学上讲,是救急手术,但现在很多人却把这种救急手术当成创可贴,认为生孩子就应该剖才安全。
人类延续了几万年的自然分娩方式,母亲损伤少,恢复快。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自然分娩对孩子的好处是剖宫产无法相比的。
母亲宫缩、骨盆和产道的挤压,对胎儿皮肤外周神经和大脑皮层神经进行大量刺激,这些其实就是孩子接受的天然而完美的早教。一些产妇选择剖宫产,孩子出生后花了很多钱给孩子抚摩、各种声光电的刺激,却不知道这些后天的刺激远远无法和自然分娩时,宝宝经受的“早教”相媲美。神经系统缺失大量刺激的剖宫产婴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几率大大增加。
剖宫产后再怀孕需3年以后
医生表示,很多年轻的80后的产妇不知道,选择剖宫产,从长远角度来说,是可能损害自己的健康的。剖宫产手术必然造成子宫内膜暴露在盆腔中,容易导致以后的慢性妇科疾病,也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手术的另一个风险是破坏了盆腔里腹膜的完整性,容易造成慢性肠粘连,导致盆腔酸痛胀、下坠感或排便不适。不少剖宫产妈妈以为这是生孩子的“副作用”,却不知道其实是剖宫产的后遗症。
如果第一次剖宫产,想要再次怀孕,医生建议最好相隔3年以上,而且二次怀孕一般必须剖宫产,否则分娩危险性极高。如果首次手术比较粗糙的话,二次剖宫产手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手术时间将不得不延长,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像切口妊娠可能导致子宫摘除、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都不小。
最后,所有的年轻女性都必须考虑到的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年纪大了不生病。如今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并不低,如果现在就剖宫产,将来万一得了相关疾病需要开刀,就是件非常麻烦的事。
哪些状况需要剖宫产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医生动刀子?产科专家表示,当自然分娩对母婴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剖宫产:如胎位不正、疤痕子宫、胎儿过大或过小、多胞胎,母亲有产科方面的急症如肝脏、肾脏疾病或高血压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不需要孕妇要求,医生就会建议其剖宫产。
为自然分娩提供人性化服务
很多孕妇刚来医院孕检时,会提出要求剖宫产,一般医生会对她们说不着急决定分娩方式。但在整个孕期,医院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宣传,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科学的分娩观念。
首先,产前教育和孕妇管理很重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孕中期、孕晚期、分娩三节准妈妈课程是必须参加的,医生老师会把自然分娩的好处,科学的生育理念讲给孕妇及家属听,教孕妇减轻疼痛的拉美兹呼吸法。同时,在孕妇的产前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其身体状况及时给她营养方面的指导,减少巨大儿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这样就帮助孕妇减低了剖宫产的几率。
其次,要为产妇推出人性化的分娩综合服务。如免费的导乐门诊服务,帮助想自然分娩,但又有疑惑的孕妇了解自然分娩的过程。导乐会给孕妇看产房实景照片,和准父母一起制定其分娩计划,满足他们的一些个性化要求,如有的孕妇希望丈夫或妈妈陪产,有的希望有蜡烛香薰、音乐陪伴,还有的希望让爸爸剪脐带等。
为准妈妈提供各种选择方式有助于他们做出比较理性的选择。如水中分娩因为有缓解疼痛作用,让害怕侧切和怕痛的产妇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椎管内镇痛让顺产也可以成为无痛分娩。而建立准妈妈俱乐部也是女性互相交流的良好平台,有些“过来人”把自己自然分娩的经验说出来,对其他孕妇来说,比医生的话更有说服力。
第二次分娩顺产还是剖腹产
临近分娩,很多准妈妈最为关心的当然是宝宝的分娩方式。应该来说,不同的分娩方式都有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第二次分娩的妈妈们来说,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更是非常的重要,当然很多人都会问第二次分娩,顺产还是剖腹产的问题,最好可以根据怀孕的情况还有第一次分娩的方式进行选择。
其实第二次分娩,顺产还是剖腹产,准妈妈最好不要过于固执,正常情况下,专业的医生会给予专业的建议,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以第一次的分娩的分娩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二次分娩,顺产还是剖腹产
准妈妈们在产前应请产科医生综合评估自己状况及胎儿大小,如果胎儿自然娩出可能带给母婴危险,剖宫产无疑是更佳的选择。如果母亲和胎儿都健康,也没有特别的情况需要剖宫产的话,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可以综合考虑根据第一次分娩的方式。
第一次剖宫产的产妇:可以继续剖宫产或者选择自然分娩,但第二胎再次选择剖腹产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再者剖腹产对于以后的身材恢复大有裨益,这也是很多明星所公认和亲自实践的。
第一次自然分娩的产妇:第二次当然也可以从两种方式中进行选择,但是选择继续自然分娩无疑会更好一点,因为第二次自然分娩会比第一次容易很多。
第二次分娩,顺产还是剖腹产是很多准妈妈关心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点问题,和第一次分娩的方式有所关系,准妈妈如果对分娩方式有所要求的话,最好可以提前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
剖宫产是捷径还是创伤
今天,至少有40%的宝宝是通过剖宫产来到这个世界的。不同的准妈妈对剖宫产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剖宫产可以省去自然分娩的疼痛;有的人认为剖宫产可以让孩子免去挤压的痛苦……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的比例应该保持在15%以下。但目前的剖宫产率却远远高于这个标准。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准妈妈因为畏惧产痛或其他原因执意选择剖宫产。这样的选择是否合理?到底什么样的分娩方式对你才是最适合的?来听听下面这5位准妈妈和产科专家的对话吧!
准妈妈:我想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我很怕疼。剖宫产有麻醉,所以不会像自然分娩那么疼。——于梵,31岁怀孕8个月。
专家:剖宫产不会比自然分娩承受的痛苦少
在进入产程后采用剖宫产的准妈妈不会经历产痛,但麻药的效力消失后,新妈妈不仅仍然会感受到子宫收缩的疼痛,而且还要忍受着腹部剖宫产伤口的痛苦。这些疼痛一点不比产痛来得轻。而且,现在一些辅助的医学手段可以帮助准妈妈减轻自然分娩产程中的痛苦,虽然不能完全无痛分娩,但已经把痛苦减轻了很多,产痛完全是在准妈妈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建议单纯因为害怕疼而选择剖宫产。
准妈妈:我想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我个子还不到1米6,产检的时候医生预估我的宝宝有3250千克,我担心自己生不下来。——可娜,26岁怀孕9个月。
对于是否适合自然分娩,主要还要看准妈妈骨盆的形状大小是否正常,妈妈的骨盆同胎头的比例是否相称。有的身材高挑的准妈妈,因为骨盆狭小,胎儿过大也能需要进行剖宫产。而且,目前我国足月新生儿的体重标准在3~3.5千克。你的宝宝3250克,在正常标准之内,并不算超大儿,如果你的骨盆条件好,完全可以选择自然分娩,而不必要进行剖宫产。
准妈妈:我想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我听说剖宫产生下的宝宝更聪明,因为宝宝的大脑不会经过产道的挤压。——田丽,29岁怀孕7个半月
专家:剖宫产不会让宝宝更聪明
宝宝聪明与否主要取决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主要的影响因素除了遗传外,还有孕期和出生后的营养。针对健康的母婴,产道挤压不仅不会影响宝宝的大脑,相反地,经过产道的摩擦,宝宝不会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综合征。而且产道的挤压还会帮助宝宝排出肺里的羊水,出生后不容易患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吸入综合症、呼吸窘迫综合征。阴道分娩是胎儿走向成熟的最后一个过程。所以,自然分娩对于健康的妈妈和宝宝是一种最佳的分娩方式。不要人为剥夺孩子最自然最直接来到世界的权利。
准妈妈:我想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我担心自己生不下来,最后还得进行剖宫产。我听说过一个朋友的孩子脐带绕颈,努力了半天,宫口已经开到8指了,最后还是剖了。等于受了两遍罪。——琦琦,31岁怀孕6个月。
专家:阴道分娩的努力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身体条件允许、胎儿状况没有特殊变化的准妈妈,医生都会建议进行自然分娩。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娩方式就不会改变了。医生们也会随时观察妈妈、胎儿和产程的进展,发生特殊情况,及时调整分娩方案。例如胎儿出现胎内窘迫;胎头位置不好,无法内旋转;脐带绕颈或绕腿或准妈妈宫颈口水肿等等。
即便是经历了阴道分娩后转为剖宫产,胎儿在几个小时的宫缩下,也经受了锻炼,胎肺进一步成熟,对减少感觉统合失调综合征的发生非常有帮助。阴道分娩的努力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准妈妈:我想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我担心顺产会让我的产道变形,以后影响夫妻生活的和谐。——崔熙,30岁怀孕9个月。
平时如果注意进行对括约肌、骨盆肌肉和韧带的锻炼,自然分娩后就可以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影响夫妻生活质量的并不是生理因素而是心理因素。所以准妈妈完全不用因为这一点而进行剖宫产。
剖宫产也有很多危险因素,你了解了多少?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剖宫产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毕竟它还是一项相对较大的开腹手术。发生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虽然剖宫产的切口已经很小了,但是仍然要切开7层组织,每层都有丰富的血管,比自然分娩出血量要多,甚至会发生大出血。
2.有可能会发生术后感染,造成伤口不愈合、盆腔粘连、子宫发炎等。
3.剖宫产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羊水栓塞,甚至会危及到母亲的生命。
4.再次怀孕后,经历过剖宫产的准妈妈有发生子宫破裂或穿孔的可能性。
5.可以经阴道分娩而选择剖宫产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阴道分娩者大得多。
虽然以上并发症的发生机率非常小,但与自然分娩相比,妈妈和宝宝承受的风险还是要大得多。
既然自然分娩是最佳的分娩方式,那为什么有时候医生会主动建议准妈妈进行剖宫产呢?这是因为,选择剖宫产有一些特殊的指征,这些指征包括准妈妈的全身性疾病或妊娠并发症不适合阴道分娩,准妈妈骨盆狭窄或骨盆与胎头不相称,或者是因为胎儿因素,如胎儿不正等也需要经剖宫产结束分娩。。而这时选择剖宫产就是利大于弊。那么哪些情况最好进行剖宫产呢?
1.母亲骨盆狭窄或畸形;胎儿过大,母亲的骨盆无法容纳胎头;
2.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宫内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顺利娩出;
3.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无法承受自然分娩的过程;
4.严重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宫颈癌等。
谁有权决定分娩方式?
一般来说,医生会按照准妈妈的身体情况和是否存在剖宫产指征来决定。原则上没有医学指征最好不要选择剖宫产。一旦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医生有责任将剖宫产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实地告知准妈妈本人,必须由准妈妈本人及其家人同时签署手术单才能进行手术。
剖宫产的现状如何?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的比例应该保持在15%以下。而德国在过去的10年里剖宫产率几乎翻了一番,达到将近30%。美国的剖宫产率也在20%以上。我国剖宫产率更是高达40%,有些地区甚至达到60%~80%。
如何才能让准妈妈正确地选择分娩方式?
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的前提是要清楚地了解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与弊。准妈妈不能盲目地任意选择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应该积极参加产前孕妇课堂,详细了解分娩的过程,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不能一味地坚持剖宫产,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坚持自然分娩。
细看剖宫产的全过程
不久前偶然听到一位新婚女子的一篇高论:婚结好了,下面就是生小孩子,我想好了,剖宫产,一点儿也不痛又不影响身材。像这样想法的孕妈妈很多,难怪我国的剖宫产率一路增高,成为目前面临的一大母婴问题。
很多孕妇因为对分娩方式的不了解而选择剖宫产,认为剖宫产可减少分娩时的痛苦。真的是这样吗?剖宫产是一种完美的分娩方式吗?剖宫产真的适合所有的人吗?对于大人、小孩子都好吗?让我们来细细看看剖宫产的全过程,听听过来人的讲述,面对面的体验一下吧。
●什么是剖宫产?
剖宫产又称剖腹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由于产妇及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经阴道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措施。
●剖宫产和正常阴道分娩
剖宫产是手术产,一般来说,不建议没有任何医学指征的健康孕妇选择剖宫产。与正常的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并发症多,手术期间出血量增多,手术后易发生感染。手术后产妇不能很快恢复进食,影响泌乳,使哺乳的时间推迟,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剖宫产恢复起来也没有自然的阴道分娩那么快。通常自然分娩2~4天后即可以出院,剖宫产术后需6~7天伤口才能愈合。
另外,选择剖宫产生下的孩子,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过程,并发症会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尤其是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率增加。至于许多人认为的,剖宫生产会影响到将来的夫妻生活问题,不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产,其实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目前医院实施剖宫产有着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求,剖宫产对健康的准妈妈是没有必要的。
●谁应该做剖宫产
有以下状况的准妈妈应选择剖宫产:
1.胎儿过大,母亲的骨盆无法通过胎头。
2.母亲骨盆狭窄或畸形。
3.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通过阴道顺利分娩。
4.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无法承受自然分娩。
5.高龄初产。
6.有多次流产史或不良产史,防止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
医生会按照准妈妈的身体情况和是否存在剖宫产指标来决定要不要选择剖宫产。一旦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医生有责任将剖宫产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实地告知准妈妈,必须由准妈妈本人及其家人同时签署手术同意书后才能进行手术。
●细看剖宫产
1.剖宫产的时间
根据妊娠的周数和有无产科其他的合并症,由医生来选择进行手术的时间。
2.术前该怎么做
手术前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最好不要患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热的疾病。实施剖宫产前一天晚饭后就不要再吃东西。手术前6~8小时也不要再喝水,以免麻醉时呕吐,引起误吸。
3.麻醉方式
麻醉是手术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常用的硬膜外麻醉,麻醉师通常都会在腰椎第3~4节之间插入一根硬膜外导管。药物经过管子缓慢释放,准妈妈依然保持清醒状态,但该区域的痛觉消失。这种麻醉方式的好处非常明显,而且术后可以保留麻醉管24小时,配以术后镇痛泵,有效地缓解术后的疼痛。
另外,还有其他几种麻醉方式:如腰麻、全身麻醉等,也可以根据准妈妈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紧急情况下,医生会进行局部麻醉,缩短等待时间,保证将胎儿迅速娩出。选择麻醉方式,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且签字认可。
4.手术中会遇到什么
下腹会被清洗消毒,插入导尿管,然后进行麻醉。医生会在下腹壁下垂的皱褶处切开一个水平的切口。第二个切口会在子宫壁上,羊膜被打开后,孩子就可以被取出来了。有时医生为了帮助孩子娩出,会用手掌压迫你的宫底。
5.伤口会有多大
手术时,医生会根据胎儿的大小来决定刀口的长短,一般是13厘米左右。从美观的角度出发,现在基本上都会采用水平切口,如果准妈妈不属于瘢痕体质,术后恢复良好,基本上看不出来。
6.术后多久才能进食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般以术后肛门有排气作为可以正常进食的标志,快的6小时,慢的要1~2天。因为手术麻醉的作用会使肠蠕动减弱,出现肛门排气意味着肠道的蠕动功能已经恢复了。产后因为不能立刻下地活动,新妈妈可以在床上多翻翻身,这样有利于尽快排气。手术后,开始进食时最好食用一些蛋羹、米粥等容易消化的东西,等到肠胃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7.产后的恢复
医生会在产后几个小时内来查看你的情况,并会按压你的子宫底部,帮助促进宫内积血排出。你的下腹部会在随后的几天内感到不适。产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感染,发生率占所有剖宫产的5%~10%,一般服用或注射一些抗生素就可以治愈。
医生鼓励产妇产后多多活动,在术后12小时就可以下床走动。这样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而且可以预防子宫内产生淤血块。如果医生发现你的切口有肿痛,常会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式进行处理。
8.产后多排尿
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护士会取出导尿管,这时应该尽快自行排尿,降低导尿管插入时间过长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性。
9.产后多久才能再怀孕
专家认为第二次怀孕时间要取决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完全恢复的情况。
●剖宫产后的喂养问题
手术后产妇不能很快恢复进食,因此乳汁分泌减少,这使得哺乳的时间推迟,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常常错过让宝宝早吸吮的机会,所以产后应注意适合的喂养姿势,做到及时给宝宝喂奶。
床上坐位喂奶法:产妇取坐位或半卧位,在身体的一侧放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同侧手抱住婴儿,婴儿下肢朝产妇身后,臀部放于垫高处,胸部紧贴母亲胸部,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婴儿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
床下坐位喂奶法:病房坐椅放于床边,产妇坐于椅上靠近床缘,身体紧靠椅背,以使背部和双肩放松,产妇身体的方向要与床缘成一夹角。婴儿放在母亲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产妇环抱式抱住婴儿哺乳,其他姿势同床上喂奶法。
虽然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的手术风险已明显减少,但其死亡率及并发症仍然是阴道分娩的2~4倍,甚至更高。所以,在对待分娩方式上,孕妈妈应该理智选择!(
剖腹产是怎么回事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
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的几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及发生弱视的几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其抵抗力远低于阴道生产新生儿。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
了解了这些,准妈妈们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如果母体和胎儿的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顺产的方式,这对于妈妈产后身体的恢复和宝宝日后的健康发展更有利。只有在出现剖宫产医学指征时,在医生的建议下准妈妈们才可以考虑采用剖宫产的方式。
羊水过少能顺产
在妊娠晚期,检查出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oligohydramnios)。妊娠早、中期的羊水过少,多以流产告终。羊水过少时,羊水呈粘稠、混浊、暗绿色。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而受到重视。
在准妈妈们妊娠过程中,子宫内充满了羊水,胎儿就是生活在羊水中的,因而羊水是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羊水量的正常与否是妊娠情况是否良好的标志之一。
妊娠40周以后,羊水量减少,子宫的收缩直接压迫到胎儿与胎盘,影响胎儿血液循环,也容易发生胎儿缺氧。胎儿缺氧,其大脑细胞也会受到损害,影响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
若妊娠已足月,应尽快破膜引产,破膜后若羊水少且粘稠,有严重胎粪污染,同时出现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羊水过少者分娩时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缺氧,故多数需行剖宫产。
其实,羊水过少,也是能够选择顺产的,但是在这里建议大家还是要进行剖腹产,因为这样才会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