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有哪些类型
痛风有哪些类型
一般说来,成年男性发生急性关节炎,尤其是大拇指受影响者,必须高度警惕患有痛风的可能性;如果其血中尿酸浓度也增高,即可诊断为痛风。个别病人症状典型而血中尿酸浓度不高,则须反复验血,或抽取关节液检查,找到尿酸钠结晶,也可诊断为痛风。痛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指出,痛风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现代医学亦认为,原发性痛风与酶及代谢缺陷等有关,多半有家族史,国外报道为10%—25%,国内也有相似报道。该病最初出现症状的年龄可以从10多岁开始,一直到80岁左右,平均年龄在40岁上下。病人95%是男性成年人。不少病人在症状出现前,血中尿酸浓度早就明显增高。女性病人约占5%,多数病人于绝经期后才出现症状。
继发性痛风大多是由于慢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恶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各种肾脏器质性疾病等导致的肾功能减退所引起。一般初次出现痛风的时间,往往是在已有原发病的数年以后。另外,高热量、高嘌呤饮食及饮酒也可诱发痛风。
根据痛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②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③痛风性肾病变。
马齿苋治疗痛风吗 马齿苋对痛风有作用吗
马齿苋对痛风有作用。
痛风是人体内单钠尿酸盐的排出收阻或者食物中代谢出了大量的单钠尿酸盐,导致体内的单钠尿酸盐浓度过高,析出了晶体,导致痛风。而马齿苋性寒,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食用之后可以促进水分的排出,因此也有促进体内多余尿酸的排出,因此马齿苋对痛风有作用。
治疗尿酸高痛风秘方 百合—抑制痛风发作
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秋水仙碱对痛风有抑制作用,也是临床上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之一。
百合具有强体、镇静、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还具有一定美容作用。百合所含秋水仙碱对痛风有抑制作用,也是临床上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之一。
1.冰糖百合粥:百合30g,洗净切碎,粳米100g,加水400ml,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30g,早晚温热服食。此粥可有润肺镇咳、宁心安神的作用,多食可控制痛风发作。
2.百合莲子粥:干百合、莲子、冰糖各30g,大米100g。将莲子清洗干净,放在水中泡发。干百合、粳米分别淘洗干净后,与莲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烧开,小火熬煮,待快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此粥滋阴润肺、养心安神,对痛风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大萝卜加蜂蜜治疗痛风的食疗方 大萝卜加蜂蜜治痛风吗
大萝卜加蜂蜜对治疗痛风有一定的作用,因为:
大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莱菔硫素”,而这种天然的化合物能够快速启动人体的自愈系统,帮助调节五脏,修复受损器官,对于缓解痛风有一定的作用。
大萝卜有促进肝肾代谢的功能。
大萝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酶,生吃能够有效促进嘌呤代谢,缓解痛风症状。
大萝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腺素、失水戊糖、气化黏液素、组织氨基酸、胆碱等成分,能有效协助人体将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出体外。
血尿酸高与痛风的区别和联系
血尿酸高与痛风有什么联系?
血尿酸高并不等于痛风,但与痛风发作有密切关系。人体内高尿酸状况,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第一次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这时才开始称之为痛风。痛风是人体尿酸过高引起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经常性发生痛风有可能造成关节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肾脏疾病。
血尿酸正常值范围为150~420mmol/L,高于420UMOI/L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偏高的人,饮食上要注意酸碱平衡,多摄入碱性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限制摄入含嘌呤多的食物,蛋白质类食物首选含嘌呤低的牛奶、鸡蛋;肥胖者应减肥,高脂血症则应限制脂肪摄入;戒烟、酒等。
玉米须治好了我的痛风 玉米须加什么治痛风
玉米须对于缓解痛风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在玉米须中再加入淡竹叶,木瓜,蒲公英,葛根,茯苓,小蓟,百合,玫瑰茄8种中药,配制成药茶,用热水冲泡,这种药茶可以舒筋活络,降低尿酸,对于治疗痛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痛风有哪几种类型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
痛风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请注意,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
哪些饮食方法对治疗痛风有辅助作用
白茅根饮对治疗痛风有辅助作用: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利尿,防痛风合并症肾结石。
玉米须饮对治疗痛风有辅助作用:鲜玉米须100克。鲜玉米须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滤出药汁,小火浓缩至100毫升,停火待冷,加白糖搅拌吸尽药汁,冷却后晒干压粉装瓶。痛风患者每日3次,每日10克,用开水冲服。防止肾结石,具有利尿作用。
当归独活酒对治疗痛风有辅助作用:独活60克,大豆500克,当归10克,白酒1000毫升。将独活去芦头后,与当归同捣碎,置于净器中,以白酒浸泡一宿后,将大豆炒至青烟出锅,投入酒中密封,候冷,去渣备用。痛风患者每日3次,每次温饮10毫升。
独活人参酒对治疗痛风有辅助作用:独活45克,白藓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酒适量。将独活、羌活分别去芦头,上4味药,捣为粗末备用。痛风患者每用10克药末,同水7分,酒3分,煎至7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僵蚕豆淋酒对治疗痛风有辅助作用:黑豆、僵蚕各250克,白酒1000毫升。将黑豆炒焦,以酒淋之,绞去渣,贮于净器中,将僵蚕也投入净器中,以酒浸泡之。经5日去渣备用。不拘时候,痛风患者每次温服1小杯。
喝芹菜汁能治痛风吗 长期喝芹菜汁治痛风好吗
不建议长期喝芹菜汁治痛风。
芹菜汁对于痛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痛风患者通常是代谢或者是摄入过多了的嘌呤,仅靠喝芹菜汁的治疗作用不是很强,因此对于痛风的患者,出现关节痛等不适情况,需要及时食用降尿酸的药物,缓解不适。
急性高尿酸血症有哪些症状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但并不是痛风的同义词,只有发展为炎症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才能称为痛风。所有类型痛风约占关节炎病例的5%。临床上可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时,尤其接受放疗和化疗时,高尿酸血症当大量尿酸往肾脏排泄时,尿酸结晶在肾小管、集合管和肾盂急骤沉积,引起肾小管腔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囊内压增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其临床特征为初期排出尿酸增加,尿中有多形结晶,发生血尿及少量蛋白尿。
痛风的临床分类都有哪些类型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随着急性发作次数的增多和病程的进展,尿酸盐在关节内外和其它组织中的沉积逐渐加重,受侵犯的关节也逐渐增多,关节炎症也逐渐发展成为慢性。一般两个月内发作两次以上患者,可以算是慢性关节炎期。这个时期关节炎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越来越短,疼痛日渐加剧,甚至在发作之后不能得到完全缓解。此时,开始 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和痛风石,长期得不到控制的病人可以出现肾功能的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
间歇期:
间歇期是第一次痛风发作缓解到下一次痛风发作之间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有些患者受侵犯的关节周围皮肤可以出现脱屑和瘙痒,这也是痛风特有表现。开始痛风发作间歇期可以长达数月到数年,但是如果没有治疗或治疗不规则的病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就会逐渐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无症状期:
在这个时期的病人血中的尿酸浓度会增高,但并没有出现临床上的关节炎症状。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可能终身都会存在,也可能转变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者肾结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这个时期病人会突然出现关节的剧烈疼痛,很多发生在夜间睡眠中,也因疼痛而惊醒。最常见是在脚拇趾关节,关节周围皮肤发红,明显肿胀,皮肤温度增高,疼痛剧烈难忍,常常有关节活动障碍。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受寒、劳累,或者感染、创伤以及手术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痛风患者有哪些食物可以吃
痛风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因些关于痛风的治疗方有很多,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在平常生活中可以用得到的一些小方法。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办法对痛风的治疗比较有好处。
有痛风的病人,不是身体内部尿酸生成过多,便是尿酸排泄过程不理想所造成。而尿酸生成过多跟肝脏功能有关,排泄则与肾脏功能有关。
痛风有什么饮食禁忌
1、限制蛋白质嘌呤成份多的食物进入人体,如肉类、内脏、蛋黄、脂肪、植物性豆类等。|
2、忌喝酒酒精在肝脏内代谢过程中,会促使焦葡萄酸盐变成乳酸物质,乳酸跟尿酸同属弱酸性质,而滞留在肾脏血中的尿酸会慢慢累积到饱和,素食者,豆类摄取要控制,也可以牛奶、胚芽米饭搭配食用。
痛风有哪些可以吃
1、在痛风病人来讲,蛋白质成份中(牛乳)是好的营养来源,因为它提供零尿酸的蛋白质供应,相关加工食品如奶酪性质也相同。
2、新鲜蔬菜水果都适合。
土茯苓治疗痛风有效果吗
土茯苓对于治疗痛风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起到解毒,除湿,利关节的效果,是可以治疗痛风的。
痛风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痛风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
痛风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土茯苓治疗痛风效果好吗,这是很多患者想要知道的事情,土茯苓对于治疗痛风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起到解毒,除湿,利关节的效果,是可以治疗痛风的。土茯苓能治疗痛风,土茯苓又称过山龙、土萆薢。味甘、性凉无毒,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作用。
神经衰弱有类型
(1)肝血亏虚、血不养心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血虚则肝无以藏,心失血养,因而出现血不养心的神经衰弱和各种表现。
故此类型患者,多见于成年女性,由于生育过多或反复人流,或月经量多,淋漓不净,或食欲差,饮食摄取营养不足,因而产生血虚。
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波动较大,胸闷,喜长吁短叹,时而悲观失望,甚则伤心哭泣;过分注意生活小节,多疑虑,常为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病痛而苦恼;自觉头昏,耳鸣,乏力,入睡困难,梦多,盗汗,手足发麻,月经量多。舌质红,脉弦细。
中医治法:原则以养血安神为主。
中药方组成:酸枣仁30克,川芎10克,知母12克,茯神15克,灸甘草6克,远志6克,熟地24克,山萸肉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
(2)心脾两虚
患者多因劳心过度,或日夜苦读,或操心家事、事业过度,伤心耗血;或妇女崩漏日久,产后出血;久病体衰,大手术后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足,血不足则无以养心,心神失养则出现失眠、心悸、头昏等神经衰弱的表现。由于劳心过度是导致心脾两虚,是神经衰弱最常见的病因。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脾藏意,主思,思虚过多则气机阻滞、不畅,脾胃动化无力,以至气血不足,不能养心安神,导致神经衰弱。所以神经衰弱多以青壮年,或从事脑力劳动者多见。
主要症状为,精神困倦,自觉躯体易疲劳,对日常工作感到吃力;记忆力差,阅读书籍不能很好记忆,勉强记忆则引起头痛;一般情况下头晕,工作紧张时可昏倒;有时困倦思眠,但睡不沉;心悸气短,上楼走路时较为明显;食欲不振,大便稀少;妇女多有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等现象;或一月行经两次,经量较多,经期上述症状会加重;患者目前或以往有崩漏、月经过多、贫血、大手术等病史;一般形体瘦弱,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缓弱。
中医治法:原则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中药方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2克,茯神15克,炒枣仁30克,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龙眼肉30克,山楂15克,木香6克,灸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