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监测4次血糖

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监测4次血糖

针对糖尿病的情况,进行血糖监测每天至少要监测4次,其中4次的时间分别为空腹、早餐后1小时,早餐后2小时,早餐后3小时。医生可根据血糖化验的结果调整用药,这样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

Tips——糖尿病患者每日血糖监测参考值

理想水平较好水平

空腹血糖≤6.1mmol/L≤7.2mmol/L

早餐后1小时血糖≤8.3mmol/L≤10.0mmol/L

早餐后2小时血糖≤7.2mmol/L≤8.3mmol/L

早餐后3小时血糖≤6.1mmol/L≤7.2mmol/L

怎么治疗糖尿病疗效比较显著

一般治疗:自我监测血糖,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另外患者需要了解疾病地方信息。

口服药物治疗: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适应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胰岛素注射: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案

①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②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的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③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的一周内连续监测三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④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

1)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并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2)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并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和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3)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监测和控制: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降糖之外,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也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方式是什么

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评价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标准的HbA1c 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6%,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

2. 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

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案如下:

①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②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的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③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的一周内连续监测三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④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

1)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并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2)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并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和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3) 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监测和控制

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降糖之外,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也至关重要。

治疗糖尿病的好方法总共有几种

一、一般治疗

1、自我监测血糖

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另外患者需要了解疾病地方信息。

二、药物治疗

第1、口服药物治疗

(1)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

(2)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适应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3)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4)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①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

②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第2、胰岛素注射

(1)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三、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第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第2、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多久用强生血糖仪测一次血糖

1、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8个时点,对病情不稳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岛素者适用,每2~4天测1次全天血糖谱。

2、初发病及调整药物者:每周测4次,每次选8个点中的不同时间点。

3、病情稳定者:每月测4~7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4、手术前后、感冒、旅游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至少测4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治疗

1.自我监测血糖

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

(2)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适应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4)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①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翻白草能降糖的情况吗

翻白草能降糖的。但是一点有糖尿病的时候,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

温馨提醒:为了进一步降血糖,那么其实肥胖的病人在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积极的运动的,而且这个时候的话,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不可以随随便便暴饮暴食的了。运动往往可以使体重逐渐下降。

相关推荐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应该每天测几次

血糖不稳定:每天测7次检测血糖的次数和血糖控制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近期血糖波动较大,或者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那么应该严格按照每天测7个时间点血糖的频率进行检测,即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如果早晨出现异常血糖波动,必时还需加测凌晨2点或3点血糖血糖稳定:每周至少测3次如果血糖控制已经比较稳定了,也不以为血糖监测不需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应该至少每个星期监测3个时间点,比如每周一三五监测餐后血糖,或者二四六监测餐前血糖。总之就是抽检,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应该及时就医。什么时候测血糖才精准理想的血糖

糖尿病患者测量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尤其是当患者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时还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首先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 误区二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 专家指出,有的糖尿病

自测血糖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一旦确诊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显得尤为重。襄樊市中医院糖尿病科医生李宝华提醒读者: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检测血糖,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应及时监测血糖。 自测血糖注意什么---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一般应选择知名度高、精确度高的血糖仪,最好是定血糖仪,以免影响测量值,导致用药不准确。 自测血糖注意什么---掌握测血糖时间 每餐前、餐后

血糖正常值偏高的原因 如何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

便携式血糖测量仪器,可便于在家自行使用,操作方法有条件者可前往医院学习。没有条件也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售货员教学下学会正确操作方法,避免操作不当,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通常测血糖应从中指或无名指侧面取血。 2.取血时,应保证手部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3.采血应避开疤痕组织。 4.采血时需注意保持卫生,消毒部位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取血。 5.血糖仪和试纸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 6.采血过程中应保持血量充足。 1.开始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每周不少于4次血糖检测,以摸索合适的用药剂量(记录后可咨询医生调整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平时应该测多少次血糖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及血糖控制的实际水平来推荐适合您的日常监测血糖的次数。通常推荐的监测频率如下: 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该每天监测血糖1-4次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2型糖尿病人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的血糖 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有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初患糖尿病老人的日常护理

1、合理的饮食治疗。这是各种治疗的基础,终身如日。 饮食治疗的原则就是:“总量控制,营养平衡”,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饮食疗法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糖尿病患者先用身高(厘米)减去105,得出标准体重(千克),然后以标准体重乘以5,就得出每天的主食量(克)了。每天的副食量大多是固定的:鸡蛋1个,牛奶250克,瘦肉100克(或鱼150克),豆腐100克,蔬菜500克,植物油15克。 2、恰当的运动治疗。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持之以恒。 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步行是一种最简单、最安全、最宜于坚

饭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一天测几次血糖

糖尿病患者一天至少监测四次血糖,早餐前、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一周之中至少有一天是这样监测自己的血糖值。

每日多测血糖并无好处

血糖自测列“明智清单” 近日,美国内分泌学会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公布了“明智选择”清单,列出了5项医生和患者应质疑的医疗行为。对于应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稳定且低血糖风险较低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多次自测血糖并无获益。 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并不大。不过,合并急性病、新增药物、体重波动明显和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变化时,应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只有患者能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学习并调整糖尿病治疗时,自我血糖监测才有获益。 糖尿病记录册和数据收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记录血糖值使你很容易找出血糖

糖尿病饮食需注意什么 需注意多吃蔬菜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到一斤蔬菜,蔬菜能够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可增大食物体积,降低能量密度,降低血糖上升速度,改善糖耐量。同时补充了糖尿病人因排尿丢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何监测血糖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采用便携式的血糖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但在我国,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使用医院专用的快速床边血糖监测系统来监测住院患者血糖变化,而是使用个人使用的血糖监测血糖。此外,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不能负担购买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费用,在医院的门诊也使用个人血糖仪检测门诊病人的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个人用血糖仪的年销售量接近8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