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管插管好吗
新生儿气管插管好吗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选择气管导管的原则是插入后的气管导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0.5~1cm。这样即可以吸取气管深部和两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又不会把气管导管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导致另一侧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如果新生儿体重在1.0kg以下,选用管径为2.0mm的气管导管;体重在1~1.5kg,选用管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体重1.5~2.5kg,选用管径为3mm的气管导管;体重2.5kg以上,选用管径为3.5mm的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新生儿的体位极重要,要使患儿仰卧,头颈伸直。使口、咽、喉、气管弯度减少。由于新生儿头大颈短,头呈前屈位。所以,寰枕关节只要充分伸展即可。用环形枕头或头圈垫在枕部下作固定用即可。切忌使新生儿的头极度后仰,因为这样可使口轴和咽喉轴不成直线,反而不利于气管插管操作。
由此可知,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手段。因为新生儿身体的脆弱性,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激反应,那么就要立刻停止手术,在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之后再进行,否则,就有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或者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小儿气管插管手术的治疗
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迅速开放气道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不仅可解除气道内的阻塞,提供有效的通气,还可进行气管内给药。在急重危症病人的抢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呼吸、心搏骤停需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麻醉者,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量呼吸分泌物需插管后进行气管内吸引,气道阻塞的抢救,新生儿窒息气道的基础解剖,呼吸系统由呼吸道(也称气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 呼吸道又可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临床上将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 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口腔
口腔是气管,插管的入口。主要标志有: 悬雍垂、腭扁桃体、 腭咽弓、咽峡。 喉 头 喉头位于颈前部,上与喉咽部相通,下与气管相连 喉头的位置于成人上界正对第4、5颈椎体之前,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 女性略高于男性。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头部及舌相对较大、颈短。鼻孔大小约与环状软骨处相等。喉头位置较高--颈椎3-4平面,较向头侧向前 。 会厌软骨较大、较僵硬、下垂(u型或v型) 。喉头最窄处是环状软骨,但6岁以后在声门 。气管分叉处左右支气管所成角度基本相同
气管插管
气管与支气管上呼吸道三轴线,口轴线, 咽轴线, 喉轴线。
气道长度参考值
门齿~声门 11~13cm 8~10cm
门齿~隆突 28~32cm 15~19cm
物品的准备
喉镜,喉镜的选择
气管导管的选择 :内径ID选用参考
ID(mm)=年龄/ 4+4.0牙垫,管芯,注射器
吸引设备,简易呼吸器 吸氧面罩 听诊器
以上就是小儿气管插管手术相关方面的知识,家长们可以认真阅读了解,这样可以更加了解手术的准备,小儿气管插管手术需要具备的条件,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进行这样的手术,但是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疾病就需要做手术,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有好处,对自己的孩子更有好处。
胎儿宫内窘迫的急救方法
1、清理呼吸道
胎儿头娩出后,立即用挤压法清除鼻咽部粘液及羊水,断脐后将胎儿仰卧放于抢救台上,继续用吸痰管吸出呼吸道的羊水和粘液,若为重度窒息或羊水中混有胎便、粘稠者,可急行气管插管,直视下清理呼吸道。
2、建立呼吸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吸入氧气。在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重度窒息者,经气管内插管吸净羊水、粘液后,加压给氧。
3、 恢复循环
新生儿若娩出后无心跳或心跳微弱,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胸骨中部,90次/分,每按压3次,停顿一次,让新生儿通气1次,按压时动作轻柔,防止胎儿肋骨骨折。
4、缓解酸中毒
新生儿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下,在气管插管的同时,行脐静脉注射,用5%碳酸氢钠10毫升经脐静脉缓缓注入,可以缓解胎儿代谢性酸中毒,促使胎儿呼吸恢复,必要时可用纳洛酮0.1毫克/公斤缓缓注入。
早产儿容易得哪些病 肺部感染
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新生儿的肺炎可以是吸入性的、自然感染,还可以是继发性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之后的感染。
注意:早产儿的肺炎症状一般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如果有呛奶、吐沫等现象建议及时拍胸片观察,并确诊是否肺部感染。
败血症是先天的吗
先天性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本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菌血症指细菌侵入人体循环后迅速被清除,无毒血症,不发生任何症状。1.病史凡有以下危险因素均要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①羊膜早破大于12~24h;②母孕后期有发热和绒毛膜炎病史;③出生时Apgar评分低并有抢救史;④早产、双胎。
先天性败血症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①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②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③住院天数长;④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⑤病房拥挤;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2.临床表现新生儿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3)低血压。(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早产儿容易得哪些病
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新生儿的肺炎可以是吸入性的、自然感染,还可以是继发性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之后的感染。
除此之外,脐部感染、皮肤感染、口腔感染、消化道感染,都是早产儿容易患上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
1.用物准备:
新生儿模型、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气管插管模型、成套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喉镜、简易呼吸器、低压吸痰器、给氧装置、1:10000肾上腺素、纳洛酮、5%碳酸氢钠等。
2.操作方法:
(1)保暖:胎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血液,将其置于30~32℃或自动控温的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上,使新生儿头低仰卧位。
(2)按复苏ABCDE进行:
A(airway):建立通畅的气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进行正压人工通气。
C(circulation):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循环。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评价。
呛奶窒息预防措施如下: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婴儿已经很饿了才喂,婴儿吃得太急容易呛;婴儿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婴儿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婴儿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婴儿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婴儿脸色表情,若婴儿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的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专业人员(医生、母婴护理员)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后,再将婴儿放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让婴儿右侧卧30分钟后再平卧,不可让婴儿趴着睡。
婴幼儿呛奶,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罪魁祸首,对于很多家长,可以全面了解以上介绍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全面了解以后,就能知道怎样进行窒息方面的抢救,所以一定要对以上内容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了解了,才能当出现新生儿窒息以后,正确的预防抢救措施,得到更好的改善。
气管插管方法
气管插管术用于全身麻醉、心跳骤停及呼吸衰竭、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导气者。
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立于患者头端(不宜于在床头操作者,可立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食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入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入喉镜: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入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入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片而显露声门。
5.以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胎儿宫内缺氧的抢救护理
1、清理呼吸道 胎儿头娩出后,立即用挤压法清除鼻咽部粘液及羊水,断脐后将胎儿仰卧放于抢救台上,继续用吸痰管吸出呼吸道的羊水和粘液,若为重度窒息或羊水中混有胎便、粘稠者,可急行气管插管,直视下清理呼吸道。
2、建立呼吸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吸入氧气。在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重度窒息者,经气管内插管吸净羊水、粘液后,加压给氧。
3、 恢复循环 新生儿若娩出后无心跳或心跳微弱,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胸骨中部,90次/分,每按压3次,停顿一次,让新生儿通气1次,按压时动作轻柔,防止胎儿肋骨骨折。
4、新生儿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下,在气管插管的同时,行脐静脉注射,用5%碳酸氢钠10毫升经脐静脉缓缓注入,可以缓解胎儿代谢性酸中毒,促使胎儿呼吸恢复,必要时可用纳洛酮0.1毫克/公斤缓缓注入。
5、 保温 胎儿娩出后,迅速擦干胎儿身上的羊水,减少体表散热,注意保温,室温控制在30~32℃
胎儿窘迫的抢救与护理
胎儿宫内窘迫术中抢救与护理: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术中对胎儿进行综合抢救和护理。
取样89例,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8岁。初产妇86例,经产妇3例,孕周<37周6例,余83例为足月妊娠。妊高症4例,糖尿病2例,高龄产妇1例。
抢救
1、术前准备 对已确诊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手术的病人,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除准备好必备的器械药品外,应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检查吸痰器、氧气管是否通畅,准备新生儿专用插管、新生儿给面罩、呼吸气囊、脐带穿刺针等。抢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碳酸氢钠、维生素K等。
2、产妇入手术室后,给予心理安慰,解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开始前,让产妇取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能减轻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和供氧状况。
3、立即吸O2,给产妇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L/分,通过吸氧提高孕妇血氧浓度,改善胎儿的血氧供给。
4、洗手护士迅速准备器械,术中动作敏捷,尽可能快地配合医生取出胎儿,动作迅速、准确、轻柔。
护理方法
1、清理呼吸道 胎儿头娩出后,立即用挤压法清除鼻咽部粘液及羊水,断脐后将胎儿仰卧放于抢救台上,继续用吸痰管吸出呼吸道的羊水和粘液,若为重度窒息或羊水中混有胎便、粘稠者,可急行气管插管,直视下清理呼吸道。
2、建立呼吸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吸入氧气。在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重度窒息者,经气管内插管吸净羊水、粘液后,加压给氧。
3、 恢复循环 新生儿若娩出后无心跳或心跳微弱,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胸骨中部,90次/分,每按压3次,停顿一次,让新生儿通气1次,按压时动作轻柔,防止胎儿肋骨骨折。
4、新生儿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下,在气管插管的同时,行脐静脉注射,用5%碳酸氢钠10毫升经脐静脉缓缓注入,可以缓解胎儿代谢性酸中毒,促使胎儿呼吸恢复,必要时可用纳洛酮0.1毫克/公斤缓缓注入。
5、 保温 胎儿娩出后,迅速擦干胎儿身上的羊水,减少体表散热,注意保温,室温控制在30~32℃。
讨论
目前认为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胎儿宫内窘迫时间越长,程度越深,越容易导致新生儿窒息,所以要密切观察病情,抓住手术时机,可以减轻婴儿的窒息程度。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原则是:分秒必争。窒息后的生理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复苏越早,恢复越快。文献报道,急性完全性窒息超过8分钟,脑损伤就开始;16分钟以上,再复苏成功机会就减少;慢性不完全性缺氧超过25分钟,脑损伤就开始。本组对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直接行气管插管,直视下清理呼吸道,彻底吸出呼吸道的羊水和分泌物,防止胎粪吸入肺内,保证呼吸道通畅,为抢救成功争取时间。复苏应遵守国际公认的“ABCDE方案”airway清理呼吸道,breathing建立人工呼吸,circulation建立有效循环,drugs药物复苏,evaluation评估,其中前三项最重要。
产妇面罩吸氧,可以改善胎血的血气,减轻母血的酸碱失衡程度,改善胎儿酸碱状态,明显降低胎儿的混合性酸碱失衡,特别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明显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
新生儿的体温很不稳定,为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室温必须保持在30~32℃,可以减少新生儿的耗氧量。
注重产妇的心理护理,术前给与心理安慰,胎儿抢救成功后,及时告知产妇,稳定产妇情绪,消除其紧张心理。
新生儿吐奶呛到气管是什么症状 新生儿呛奶是怎么引起的
1.新生儿喝奶时姿势不正确导致:妈妈喂奶时不应该将新生儿放在床上,而应该抱起新生儿,让新生儿的身体呈45度,使新生儿刚吸入的乳汁顺利的进入小肠,减少了呛奶,吐奶的机会。
2.生理原因导致:新生儿的胃是水平位,容量较小,包括食道、贲门括约肌不成熟,收缩力不足,以致吃太多奶时,奶水逆流回食道,如果这时新生儿正在吸气,就会将奶水吸入气管中。
3.奶瓶导致:奶嘴孔洞太大,新生儿吸奶时来不及吞咽,多余的奶水便进入新生儿气管。
气管特点
小儿气管、支气管的特点是什么?
气管及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部分。由软骨体支架、内覆粘膜、外盖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纤维所构成。他们不仅是空气通过的管道,而且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
气管 、湿度和防御等功能。小儿气管、支气管的结构亦与成人不同。
⑴新生儿气管长度约4cm,到成人增加3倍。气管分叉,新生儿在3~4胸椎位,而成人在第五胸椎下缘。右侧支气管较直,有似气管的直接延续,因此,气管插管常易滑入右侧,支气管异物也以右侧多见。
⑵新生儿末梢气道相对较宽,从新生儿到成人,肺重和肺总量增加20倍,气管直径增加4倍,而毛细支气管只增加2倍,但其壁厚增加3倍。毛细支气管平滑肌在生后5个月以前薄而少,3岁以后才明显发育。故婴儿的呼吸道梗阻,除因支气管痉挛外,主要是粘膜肿胀和分泌物堵塞。婴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细支气管无软骨,呼气时易被压,造成气体滞留,影响气体交换。
⑶由于胎儿时期气道的发育先于肺泡的发育,新生儿的肺传导部分多,呼吸部分少,其结果是呼吸效率低。由于管径细小,婴幼儿呼吸道阻力绝对值明显大于成人,在呼吸道梗阻时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