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于哪种动物
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于哪种动物
目前证实,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于 家禽和鸽子。目前尚未发现猪感染 H7N9病毒的证据。至于家禽和鸽子中 的H7N9病毒来自哪里还不清楚。
h7n9病毒传播周期是多少天
h7n9病毒传播周期是多少天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揭开禽流感的真相之谜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在3种流感病毒中,A型攻击力最强,原因是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在病毒感染生物后它们能够迅速增殖,这就是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从理论上说,A型病毒可以有135种类型。
种类多样的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家禽等,在鸡、鸭、猪等身上广泛传播。这些家畜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基因变异【译】: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后,体内产生抗体,抗体有阻碍病毒活动、保护身体不受侵害的作用。经过发烧、浑身酸痛、出汗等过程,大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差,病情会恶化。因此,每个流感流行季节大约会有1万人因流感死亡。
H7N9与普通感冒区别 发病原因不同
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病毒,经过潜伏期后会产生H7N9禽流感症状,一般是由禽类传染给人的。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由于感染了一种或多种病毒引起的,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会引起感冒症状,一般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的。
H7N9能吃猪肉吗 H7N9期间能吃猪肉吗
在H7N9禽流感多发期间还是能吃猪肉的,但并不是说猪肉不带有H7N9病毒,因为只要把猪肉煮熟、煮透了吃,就不会因为吃猪肉而感染上H7N9禽流感病毒的。
h7n9疫苗的简介
截至2017年,已有多个H7N9疫苗备选株通过了WHO安全性评价,可用于疫苗研发。在此基础上, H7N9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重组疫苗均已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部分药企也先后提交疫苗临床试验申请,H7N9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进度不一。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早期若使用常见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感染者死亡。但已有研究显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已对目前使用的如金刚烷胺、扎那米韦、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产生了抗性。有的 H7N9禽流感病毒甚至有对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的双重抗性。这使得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具有时限性,且变得困难。
对于外界关注度很高的H7N9流感疫苗的问题,国家卫计委表示,目前并没有预防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可用。
哪些禽流感病毒会感染人
禽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不同。按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部死亡,危害极大;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导致零星死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会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一般认为,毒力较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容易感染人类,这类禽流感病毒多为H5 和H7 两种亚型。
致病性强弱在人和动物身上可以不一样
H5N1型禽流感病毒属于高致病性,在感染人类之前,常常已经造成当地禽类动物中的暴发流行,导致许多禽类动物死亡。那么,本次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的是,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某些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变异为高致病性病毒株,并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从 2008年H7N9型禽流感病毒发现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它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就在今年3月,美国亚特兰大的贝尔瑟医生和他的合作者在病毒学杂志网站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称近些年来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增强,对老鼠和雪貂的致病性增加,这可能是它准备向人类进军的一个信号。
其次,一种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高低,不等于对其他物种或人类的致病性也是一样的;即使在禽类动物之间,一种病毒对不同的禽类致病性也不同。例如,有科学家发现,对鸡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鸭子有可能不致病或只引起轻微症状。近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上海市送检的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鸽子样品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这就表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禽类动物流行的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它对人类的毒力却很强,可以导致人类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
如果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是高致病性的,在人感染之前,会造成大量禽类动物生病、死亡,人们很容易发现其流行。如果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不是高致病性的,禽类动物感染后则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不仅常常被人们忽略,而且难以预防。
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可能传播方式
一种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现在,病原体已经确定,但传染源是什么呢?以往认为,人流感病毒的发生地点多为人员密集的大城市,而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多发生在禽类动物较多的郊区。因为城里人比乡村人更少接触家禽或野生禽类。可是,本次发病首先由上海报告。因此,如果传染源是禽类动物,那么鸽子是最可能的传染源。鸽子中检测到了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的病毒。
根据近些年来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可能有三个:通过密切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而感染;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进食未煮熟的病禽或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人类。
H7N9禽流感病毒是首次闯入人间,人类不可能对其有普遍的抵抗力。但可以肯定,目前的H7N9禽流感病毒还没有变异成像SARS病毒和H1N1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道造成人与人间的传播,因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是很迅速的。
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对禽类动物是低致病性的,因此传染源非常隐蔽。从目前报告的病例来看,发现的病例都在江浙一带,因此这个地区很可能被带有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动物或其他动物所污染,应该仔细查找这一带任何可能的传染源,包括鸽子、鸭、鸡等,也不要轻易否定其他动物传染源。
H7N9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禽类的飞沫及接触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感染,这种情况,即便没有直接食用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也会感染到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交易区比较容易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