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骨转移疼痛厉害吗
癌骨转移疼痛厉害吗
1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肺癌。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非常高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长期吸烟者。肺癌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2那么,什么又是肺癌骨转移呢?肺癌的骨转移多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少数的癌会对骨造成严重恶破坏。骨转移的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中期有可能会出现胸痛以及压点性的疼痛。
3所以说,肺癌骨转移的时候一般来讲是会出现疼痛的,这种疼痛大多是表现为有明确的压痛点的疼痛,也有可能是背部正中央或者四肢的疼痛,有可能会造成瘫痪,所以患者应该及时的治疗。
肺癌骨转移症状
肺癌骨转移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造成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造成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造成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不是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腰椎、胸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而对肺癌出现骨转移病人应及时治疗。
肺癌骨转移晚期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患者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骨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最多发部位之一。骨转移也是肺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
小细胞肺癌病人中,40%诊断时骨显像阳性,而骨转移常常在无症状时即被诊断出来。原发性肺癌骨转移通常是溶骨性的。骨骼强度受到破坏时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椎体的塌陷和膨胀可造成脊髓压迫。无骨质破坏的副瘤综合症和溶骨性骨转移均有可能造成高钙血症,引起疾病恶化。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约有2.3%病人以骨转移为首发的肺癌症状,约30%~40%的进展期病人会发生骨转移。很多并发病也与骨转移有关,如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行为能力降低等。研究表明,50%肺癌骨转移病人发生了骨骼相关事件。 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中,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十分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患者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
肺癌骨转移存活期
骨转移的原发灶在国内以肺癌为第一位,乳腺癌为第二位,其次是肾癌、肝癌、前列腺癌及食管癌等。肺癌骨转移表明癌症已经入肺癌晚期。那么肺癌骨转移存活期多长时间呢?
肺癌骨转移存活期是多久呢?专家指出,不同组织类型的原发性肿瘤发生骨转移预后有很大差距,大部分患者可存活若干年,像肺癌骨转移患者可存活5-10年。
通常骨转移早期表现并无痛感,可在影像学上发现,但随着病灶发展,局部痛疼会越来越明显,可表现为间歇性疼痛,或者持续性疼痛,夜间骨疼痛明显比白天严重。
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病人中,86%为溶骨性破坏,6.9%为成骨性破坏,6.9%为混合性破坏。
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癌患者的高钙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肿瘤所分泌的PTHrP等所致,与骨转移无关。
因而在伴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并不高。
肺癌骨转移早期症状
第一,咳嗽,几乎多有的肺癌骨转移患者都会出现此类症状,有的患者咳嗽较轻会出现干咳,而有的严重者,会出现痰中带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出现咳嗽久治不愈,且较为反复,因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发热。肺癌骨转移早期症状其中就包括发热,这主要由肺癌肿大细胞压迫支气管阻塞引起的,这种发热多长出现持续性或者周期性,患者提问徘徊在38-39摄氏度。
第三,疼痛。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做起多表现为胸部隐痛或者压痛,随着骨转移到肋骨或者背部,就会引起背部疼痛,转移到四肢骨骼,就会一起四肢关节疼痛。肺癌骨转移并不会给患者带来致命伤害,但随着骨转移深入到头颈,脊柱,腰椎等人体重要承受部位,就可引起瘫痪或者更严重的伤害。
肺癌骨转移的早期症状虽然不明显,但是希望患者可以通过以上介绍,引起警惕,一旦出现类似病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间。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表现
肺癌的治疗措施不利,肺癌的症状非常容易发生转移,在肺癌晚期和肺癌的手术治疗后要重点引起注意,肺癌转移的部位不一,其中肺癌的骨转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下面就来具体分析肺癌骨转移的症状表现。
肺癌骨转移是肺癌转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肺癌骨转移的病灶以多发为主。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而且骨转移症状与肺癌骨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肺癌骨转移之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肺癌晚期骨转移的早期疼痛形成与原发性骨肿瘤和骨坏死相类似。症状呈间隙性,但也可呈钝痛且程度严重。疼痛有夜间加重的倾向,活动后可部分缓解。随着肺癌骨转移病变的不断发展,其症状渐成持续性,更具有机械性特征。
研究表明,骨内神经产生多种神经肽类物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蛋白,这类物质参与疼痛的调节和骨的代谢。肿瘤溶骨性破坏降低了骨的强度和硬度,而且增加了张力,导致了所谓的机械性骨痛。治疗过程中肿瘤缩小则以机械性骨痛为主,病理性骨折甚至移位可能出现于此时。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表现就介绍到这里,肺癌的症状中,肺癌转移最常见的有肺癌脑转移、肺癌淋巴转移、肺癌骨转移等,早发现肺癌转移的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是肺癌治疗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及时关注肺癌转移的症状。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
骨是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骨转移的病灶以多发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 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为主,又常侵犯肋骨及胸椎。其原因可能与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易造成直接侵犯而累及肋骨及胸椎。另外,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也易在含红骨髓的躯干骨生长和繁殖,而较少在含黄骨髓的四肢长骨生长。
由骨转移引起的肺癌症状有: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的发生由血行播散造成的。高发部位有骨盆、肋骨、椎骨和近端长骨。疼痛是最常见的肺癌的症状。骨膜炎症和增厚是造成疼痛的根源。通常骨痛发生前已有骨转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3%发生骨转移,但仅27.2%发生骨痛,大多数患者无疼痛症状。
骨转移也是肺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小细胞肺癌患者中,40%诊断时骨显像阳性,而骨转移经常在无症状时即被诊断出来。原发性肺癌骨转移通常是溶骨性的。骨骼强度受到破坏时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椎体的塌陷和膨胀可引起脊髓压迫。无骨质破坏的副瘤综合征和溶骨性骨转移均有可能造成高钙血症,导致疾病恶化。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食道癌会发生骨转移吗
食道癌骨转移会引起患者多处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这是导致食道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大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食道癌的骨转移,主要症状是疼痛,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短期内对生命没有威胁,如果不进行抗肿瘤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骨髓转移、肝转移、脑转移等,生命的危险期就来临。另外,食道癌骨转移是晚期可能发生远处转移的部位之一,其发生率随之生存期的延长而加大。食道癌骨转移本身或许不是晚期患者死亡的原因,但其引发的并发症却很致命。
食道癌骨转移后的治疗较困难,临床对食道癌骨转移进行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控制肿瘤的继续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时改进,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管癌晚期的治疗中来,食道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高于以前。患者和家属应该保持积极的抗癌心态,与癌症斗争到底!
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其途径
乳腺癌骨转移是指癌细胞转移至乳腺癌患者的肋骨、胸骨等部位,更进一步的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鉴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其途径。
1、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
乳腺癌骨转移也是乳癌较常见的一种,但因乳腺癌骨转移早期骨质破坏很不明显,所以无论X线摄影或是CT骨扫描,都不容易及时发现,而尸检所发现的乳腺癌骨转移率要比临床诊断者高出2倍。
骨盆、脊椎骨(腰椎最多、胸椎其次)和股骨是最常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肋骨、颅骨、肩肿骨、肋骨等发生乳腺癌骨转移的也不少见;而四肢远端的手、足掌骨及指趾骨,肘部和膝部乳腺癌骨转移就甚为少见。
2、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途径
乳腺癌骨转移都是由血行转移的。除了经由肺转移进入体循环发生的血行转移外,还可以通过肋间静脉进入椎静脉系统发生转移,直接向颅骨、脊椎及骨盆等处进犯,所以由椎静脉血行转移是乳腺癌骨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及其途径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乳腺癌骨转移有所了解了。更多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每六个美国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患前列腺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正逐渐凸现。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