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腹壁硬纤维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腹壁硬纤维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腹壁损伤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腹壁损伤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统计近年来国内5组175例腹壁硬纤维瘤,其中有妊娠、分娩史者152例(86.9%),有手术和伤史者35例(24.8%)。腹壁损伤导致发生硬纤维瘤的机制不清,可能与肌纤维破坏、局部出血、血肿修复过程中发生异常增生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肌肉纤维破坏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但损伤因素不能解释男性、无妊娠生育、无手术史或外伤史的病人发生腹壁硬纤维瘤的病因。腹壁损伤的常见原因有:

(1)手术:手术直接切断腹壁肌肉或分离牵拉导致肌肉撕裂出血。

(2)腹部钝挫伤:造成肌纤维破坏,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

(3)妊娠:因腹肌长期受到过度牵拉可造成腹壁慢性损伤,分娩时腹肌持续而剧烈地收缩,可造成肌纤维破坏、断裂和肌纤维间出血。

2.内分泌失调 近年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表明,本病可能与女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其依据为:

(1)本病多见于18~36岁生育期的女性,常在分娩后数年发生,绝经后发病者少。

(2)本病经卵巢放疗去势或者进入绝经期后,肿瘤有逐渐自行消退的特点。

(3)少数病例应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他莫昔芬)治疗有一定疗效。

(4)动物实验证明,雌激素可诱发此瘤的形成。Brasfield等在大白兔的腹壁肌层内多次注射雌激素,结果导致了试验动物腹壁硬纤维瘤的发生,应用睾酮、孕酮可抑制肿瘤的发展。

(5)硬纤维瘤的标本中可检测到雌激素受体。

3.遗传因素 早在1923年Nichols就发现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id polyposis)的患者易患硬纤维瘤,Hizawa等报道在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的49例患者中,有6例确诊合并侵袭性纤维瘤病。另有统计结果显示,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患者硬纤维瘤发生率高达8%~38%,高于正常人群8~52倍。鉴于本病常同时伴有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而且自新生儿期就可发病或同胞同患本病等情况,有学者提出硬纤维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在一些散发和与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有关的硬纤维瘤中,瘤组织内可检测到APC基因的5q缺失、第15外显子发生突变等异常。现已知APC基因能调节B链蛋白的表达,而后者则是细胞膜具有黏附连接功能的蛋白成员,并且作为Wingless信号传导的中介体在细胞核内与转录因子结合、激活基因转录。WntAPC-β链蛋白通路中两中介体突变显示,β链蛋白的稳定在硬纤维瘤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实验发现,切断APC基因,在其1526密码子中插入一337个碱基对的AluⅠ序列,使之突变并提高硬纤维瘤细胞β链蛋白水平,有助于硬纤维瘤细胞的增殖。另有实验发现,虽硬纤维瘤细胞内含有高水平的β-链蛋白,而β链mRNA表达水平则正常,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同,提示瘤组织内β-链蛋白的降解率较正常组织减低,亦是β链蛋白水平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研究表明,APC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瘤组织内β-链蛋白高水平表达和降解率减低所致的β链蛋白高水平及其在激活转录因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导致或促进本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硬纤维瘤细胞中存有C-sis基因高表达,该基因能促进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R的产生,而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R则具有促进硬纤维瘤细胞及其周围纤维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示硬纤维瘤大小不等,没有包膜,边缘不规则,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而界限不清,常为“分叶”状的肿块。切面质地韧如橡皮,呈灰白色,纤维束呈编织条索状排列,侵犯周围组织(如肌肉、脂肪)。被侵犯的肌肉可出现萎缩变性。瘤组织可浸润血管、神经并破坏这些组织。偶见恶变为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

镜下所见:肿瘤由分化良好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构成,成纤维细胞及纤维之间往往呈波浪状交错排列,胶原纤维穿插于细胞之间。不同肿瘤或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细胞与纤维比例差异很大,有的纤维少而胶原多,有的细胞多而胶原少,但其量比分化好的纤维肉瘤多。增生的成纤维细胞较肥大,淡染,境界清楚,呈束状排列,无异型性;细胞核呈长形,染色质呈点彩状,有小核仁,可见核分裂象,但无病理性核分裂象(图1)。

部分病例可见瘤组织与周围肌肉组织粘连,有的细胞生长较活跃,有的呈玻璃样变,有的位于脂肪及肌肉间呈侵袭性生长,肌纤维组织被分隔成小岛状,发生萎缩变性,并可见多核的肌肉巨细胞。

腹壁硬纤维瘤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它辅助检查:

1.B超 声像表现为形态相对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低回声或等回声的肿块,有变性坏死时回声增强。瘤体一般无血流(图2)。此检查能确定肿瘤在腹壁组织内的位置和浸润范围有助于排除腹内肿块。

2.CT扫描 硬纤维瘤在CT上大部分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但病变小时往往边界不清晰,病变大时一组肌肉已被肿瘤“蚕食”,周围有皮下脂肪相衬,多显示边界比较清晰肿瘤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较平扫能更好显示肿瘤边界,边界极不规则,呈浸润状,肿瘤呈爪样蚕食正常肌肉(图3)。

增强扫描时与肌肉比较:肿瘤较大时病灶密度略高或等肌肉密度中有小梁状条状或呈偏心的较大圆形低密度改变分散其间,小梁状或条状与原肌纤维走向一致;如果肿瘤较小,组织学显示肿瘤组织间仍有一定量的正常肌肉组织,但不足以在影像上表现出来因而CT扫描呈均匀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亦有极少文献报道硬纤维瘤可见钙化、软骨化或骨化。但有学者认为,腹壁硬纤维瘤多较小,平扫与增强多呈均匀的等密度,仅表现局部肌肉略肿胀脂肪间隙模糊;因腹壁肌群少而薄,爪样浸润及肿瘤中偏心的多个低密度改变这两个特征的征象常常不能表现出来,须结合临床考虑。

3.MRI 与CT相比,MRI较能更精确地显示出病灶的部位范围和形态、病灶边缘的爪状浸润,以及是否有包膜。亦可较清楚地显示出病灶内是否有脂肪组织,病灶周围是否有水肿区。腹壁硬纤维瘤主要由成束状交织的梭形成纤维细胞和不等量的致密胶原组织构成,不同的病例、同一病灶内不同部位梭形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的比例有所不同,MRI多序列的扫描程序可真实地反映病灶的组织学构成。因病灶内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比例的不同可使信号发生改变,以细胞为主而胶原成分少的病灶在T1加权像上与肌肉相比可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以胶原成分为主而细胞成分少的病灶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则均呈略低信号在同一病例中,由于病灶周边常以胶原成分为主中央以细胞成分为主,故在T2加权像上周边信号低于中央区;浸润性生长或复发的病灶其细胞成分常常多于胶原成分。也有作者认为,病程长者由于肿瘤本能的皱缩,胶原成分增多而信号降低。

本病MRI表现为肌肉内占位病变、相对均质、无坏死、无钙化、无脂肪组织。病灶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病灶均呈高信号信号强度略低于皮下脂肪有的病灶内可见到小条状低信号区与肌肉信号一致系残存的肌肉岛所致。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而残存的肌肉岛无强化。

腹壁硬纤维瘤的危害都有哪些

腹壁硬纤维瘤生长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和局部破坏性。腹壁硬纤维瘤呈浸润性生长,当其侵及腹腔内肠管或膀胱时可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意见建议: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的治疗手段,应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生冷,小食油腻,禁忌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纤维瘤会消失吗

纤维瘤一般不会自己消失。纤维瘤多见于皮下,生长缓慢,一般较小、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可以推动。若混有其他成分,则成为纤维肌瘤、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等。纤维瘤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多发于40-50岁成人,瘤体生长缓慢,当肿瘤发展至一定程度后一般不再增长。其中纤维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内的硬纤维瘤可恶变,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

根据发病年龄和部位的不同主要包括幼年性纤维瘤病、颈纤维瘤病、婴幼儿纤维瘤病、婴幼儿肌纤维瘤病、脂肪纤维瘤病等。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儿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见。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邻近肌肉的腱膜最为常见,好发于妊娠期和妊娠后期。腹壁外者则多见于男性,好发于肩胛部、股部和臀部。

如何治疗腹壁硬纤维瘤

有学者认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在月经初期或绝经后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故可作短期观察除此之外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的治疗手段。

1.手术切除

(1)肿瘤局部切除术:单纯局部切除肿瘤,其局部复发率可高达70%。早在1889年Douffier就提倡对腹壁硬纤维瘤行广泛彻底切除。

(2)肿瘤大块切除术:一股要求切除范围至少包括肿瘤周围3cm以上的正常组织,同时切除腹膜此对防止术后复发极为重要。腹壁缺损可用人工合成补片如MarlexMesh、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予以修复,疗效较好

(3)为明确肿瘤性质及切除范围,防止病灶残留,术中常规冰冻切片。对于较大肿瘤或腹壁巨大硬纤维瘤,应在切缘做多处冰冻切片,尤其是纵轴方向切缘,确认无瘤体组织残留后方可关闭切口。

2.放射治疗 无论单独放疗还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都是治疗腹壁硬纤维瘤的有效方法。为减少复发放疗可以作为较大肿瘤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作为手术切除范围不足、肿瘤无法切除时的一种补救方法。对于切除边缘阴性的病人,不主张行放疗。放疗的剂量为50~60Gy,一般主张,切除边缘阳性病人术后需接受50Gy的放疗,不能切除的肿瘤用约56Gy剂量照射,75%的病人病情可以得到控制。放射剂量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用56Gy或更少的剂量时,15年有5%的病人有并发症发生,更大剂量将有30%的病人发生并发症。

3.内分泌治疗 基础研究发现雌激素与腹壁硬纤维瘤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采用内分泌治疗Wilcken等报道内分泌治疗对单发的肿瘤有效率为60%对切除标本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首选他莫昔芬,二线药物可选择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二者联合使用有效率达50%。也有应用黄体酮、睾酮及泼尼松(强的松)治疗有成功的病例报道。但有人认为,内分泌治疗的确切作用尚不肯定,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4.辅助性化疗 化疗适用于肿瘤肉眼残留、疾病进行性发展、手术和放射治疗失败的年轻人和儿童患者可能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及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常用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甲氨蝶呤(MTX)、多柔比星(ADM,阿霉素)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更生霉素)等。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长春新碱和甲氨蝶呤毒副作用尚可接受,应持续治疗至少20周。

其他药物还有环磷腺苷调节剂(如茶碱、氯噻嗪、维生素C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预防

腹壁硬纤维瘤不转移,但易复发。据报道,复发率可高达50%~66.8%,而且主要在18~30岁这一年龄阶段。Plukker等认为,肿瘤的复发与手术切除范围和肿瘤大小有关,肿瘤愈大愈容易复发,肿瘤大于10cm的病例术后复发率最高。少数腹壁硬纤维瘤在外科切除不彻底的情况下可长期存在而不生长。但有学者报道,反复复发、多次手术可能导致肿瘤转移。

该肿瘤有自行性消退可能,甚至个别巨大腹壁硬纤维瘤不予任何治疗可自然退缩或消失。

腹壁硬纤维瘤诊断标准

诊断:

1.既往有妊娠生育史,腹部手术史及腹部外伤史。

2.有多发性结肠息肉病家族史或有Gardner综合征。

3.无转移征象,但有局部切除后多次复发史。

4.腹壁,尤其是下腹壁有缓慢生长的无痛性或轻微疼痛肿块,呈椭圆形或长条形,质硬,固定,边界不清楚,多数无压痛,Bouchocoun征阴性(阳性可以确定为腹壁内肿块)。

5.浸润性生长侵及腹腔内肠管或膀胱并产生相应的不完全肠梗阻或尿频,尿急等症状。

6.B超,CT或MRI显示腹壁内有占位病变和浸润周围组织的图像。

7.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中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周围有大量胶原基质,其中细胞数量较多,成纤维细胞常侵犯邻近正常结构,成纤维细胞无异型性,无病理性核分裂象。

鉴别:

腹壁硬纤维瘤呈浸润性生长,当其侵及腹腔内肠管或膀胱时可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纤维瘤是怎么形成的

皮肤纤维瘤(dermatofibroma)纤维瘤是怎么形成的是良性且生长缓慢的皮肤肿瘤,当肿瘤长至一定程度(2公分以内)后不再增长,几乎不发生恶性变化,属于一种肉眼可辨识的良性皮下结缔组织结节,多发生于30到50岁之间。

皮肤纤维瘤临床上表现为生长缓慢之肿块,纤维瘤是怎么形成的肿瘤表面皮肤正常,皮下呈现光滑活动之无压痛质地硬圆形肿物,多无其他症状。皮肤纤维瘤如何治疗呢?治疗原则以液态氮冷冻治疗、肿瘤切除为主,皮肤纤维瘤若去除完整并不再复发;并不适合注射类固醇或雷射治疗,也不需敷用药剂。

值得区分的是,老年人颈后中线的皮肤纤维瘤,在仰头时可触低头时不能触知纤维瘤是怎么形成的,一般无需手术。斜颈之胸锁乳突肌硬结节、妇女之腹直肌硬纤维病、硬化性肌炎等等,虽是皮下肿块,但常与肌肉相连接不会光滑活动,也非皮下结缔组织。

什么是纤维瘤

(一) 硬纤维瘤 是指具有包膜的由增生纤维组织构成的硬性结节,切除后不复发,不发生转移者,硬纤维瘤大多体积较小,直径平均在2-3cm之间,瘤结节超过10cm以上时,必须考虑为其他病变。瘤结节为圆形或椭圆形,亦可作分叶状,有明显的包膜,切面灰白色,编织状。

(二) 软纤维瘤 又称皮赘,多见于女性外阴部、面部、腋窝和躯干,皮肤软纤维瘤,常向外突起下垂,形成带蒂的息肉样的瘤结节,没有包膜、质软,故又称皮赘。瘤结直径1-2cm。

纤维瘤的发病和饮食息息相关,患了纤维瘤的病人更应该注重饮食的调理。皮肤纤维瘤患者平时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卷心菜、青菜、番茄、莲子、白菜、水芹菜、茄子、黄豆、黄瓜、豆苗、苹果、香蕉、柿子、山竹、桔子、杏仁、核桃、花生、松仁等食物。少吃含雌激素高的保健品、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像巧克力,碳酸汽水,集中淀粉样糕点和脂肪奶制品,激素拉丹肉类和成品糖。

腹壁硬纤维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腹壁硬纤维瘤呈浸润性生长,当其侵及腹腔内肠管或膀胱时可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1、腹腔内肿瘤:

通常情况下腹壁硬纤维瘤Bouchocourt征阴性,腹壁内肿块阳性,此可以资鉴别。

2、脂肪瘤:

多见于较肥胖的女性,因肿瘤发生在皮下脂肪层内,故与腹壁肌肉的收缩或松弛无任何关系。

3、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

这类肿瘤多见于成年男性生长较快;显著待点是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受累,皮肤有隆起,并有毛细血管增生及血管扩张现象。

颈部纤维瘤到底严重吗

现在的社会什么养的疾病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肿瘤,他严重的威胁道患者的生命。纤维瘤就是其中的一种。

纤维瘤病是来源于纤维组织的肿瘤.皮下肿块,在3~4岁发生,自颈部开始,可波及胸锁乳突肌的下1/3部位.发病率为软组织良性肿瘤的1.37%.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邻近.纤维瘤病为来源于肌肉,腱膜,筋膜而富于胶原成分的纤维组织肿瘤.病理形成为良性或低度恶性。

一、治疗:1.良性纤维瘤: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2.纤维瘤病:长在易受压、磨擦部位的纤维瘤病可切除后病理检查。3.硬纤维瘤:局部广泛性切除,包括肿瘤及其周围3cm的组织整块切除,并作植皮,否则极易复发

二、预后:1.数月后可自行缓解。偶见有些患儿遗留斜颈畸形纤维瘤宜早期手术切除,并适当切除相连之周围组织。

硬纤维瘤更应行早期广泛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情况,一般不需用药。

颈部神经纤维瘤患者要注意饮食,禁忌辛辣食物,少吃生冷和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

相关推荐

乳腺纤维瘤什么引起

乳腺纤维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女性都要面临的一个疾病,因为乳腺纤维瘤的发病年龄可以在青春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对于乳腺纤维瘤来说,他非常常见的一种乳房良性瘤,但即便这样我们也必须对它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那么,乳腺纤维瘤什么引起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乳腺纤维瘤什么引起的 乳腺增生 乳腺纤维瘤虽然一种良性瘤,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的,而造成乳腺纤维瘤最常见的原因乳腺增生了。所以说如果我们诊断出自己有乳腺增生的话就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检查治疗,否则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瘤的,而这其中也包括恶性瘤。

纤维瘤有哪些症状

一、纤维瘤症状 1.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 2.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3.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有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复发,且可恶变。 4.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二、纤维瘤辅助检查 1.诊断该病主要依据症状及体症,尤其

纤维瘤病因什么呢

纤维瘤这方面的疾病对大家的危害有目共睹的,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做好一些预防措施。很多健康专家提示大家做好纤维瘤这方面的预防措施,同时也要了解一些病因方面。那么纤维瘤病因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请这方面的专家针对纤维瘤病因什么呢这个问题给我们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吧。 一、为一种较为多见分化良好的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青人,孤立性,大多数毫米至数厘米,无疼痛。常在无意中发现、质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缓慢。可发于全身各部皮下组织中,如长在年轻女性乳腺内并以腺体为主的肿瘤称为纤维腺瘤,

什么原因引起纤维瘤

先天性因素.即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这些纤维细胞所含的雌激素受体的数量较多导致; 二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所致。乳腺纤维腺瘤的形成与卵巢功能旺盛、机体和乳房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 乳腺纤维瘤形成的肿块初期较小,生长缓慢,大小一般为1-3毫米,通常无任何明显症状,大多无疼痛或触痛,往于无意中发现,大多数人在洗澡时被触及,偶尔可有轻微触痛,往单发或多 发,肿瘤呈现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为结节状、分叶状,表面光滑,质实韧,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及有滑动感,表面皮肤

纤维瘤的诊断要点

1.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 2.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3.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九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夏发,且可恶变。 4.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纤维瘤的病理

肉眼病变 纤维瘤通常有很好的界限。 1、硬纤维瘤 多半呈圆形而质硬,切面较干,成白色或黄白色,仔细观察时可以隐约的看到纤维束的横切断面与纵切的纤维走向。硬纤维瘤不但有较多胶质纤维,而且结缔组织细胞的核多成梭形。 2、软纤维瘤 切面成海绵状,有较多血管且常呈水肿状,所含的淋巴液可凝结而成胶样,胶质纤维少,细胞排列也较疏松。 在皮肤的纤维瘤外观为一圆形或卵圆形,有良好的形状,表面可能产生溃疡和二次性感染,呈现均质灰白色。 组织病变 软纤维瘤 图册由于胶质纤维的多寡与其排列的疏密,可使纤维瘤的软硬程度不一。 1

纤维瘤严重吗

对于纤维瘤严重吗这个问题需要重视,关于纤维瘤严重吗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纤维瘤多见于皮下,生长缓慢,一般较孝边缘清楚 、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可以推动。若混有其他成分,则成为纤维肌 瘤、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等。纤维瘤、尤其腹壁肌肉内的硬纤维 瘤(desmoid)可恶变,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对于纤维瘤严重吗这个问题需要重视,关于纤维瘤严重吗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纤维瘤一般都良性的,只要及时治疗(虽说这个病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可以控制新的瘤体出现,使已有的瘤体变小),恶变的几率很低。

腹部恶性肿瘤

腹壁良性肿瘤有硬纤维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乳头状瘤、皮样囊肿等。恶性肿瘤有纤维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黑色素瘤、皮肤癌和转移性癌等。择其主要者叙述于后。临床上表现为腹壁内无痛性卵圆形肿块,质地坚硬,生长缓慢。在大多数病人,肿瘤直径达数厘米时即被发现。当腹肌收缩时,仍能清楚地扪及肿瘤轮廓,可以与腹腔内肿瘤相鉴别。 少数延误就诊者,肿瘤向四周呈片状浸润性生长,大片腹壁僵硬,直径可达10几厘米。肿瘤多来源于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或腹横肌的肌鞘或腱膜,向肌肉内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无包膜,边缘不规则

纤维瘤的表现什么

1、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 2、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3、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有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复发,且可恶变。 4、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纤维瘤有哪些症状

纤维瘤一般生长缓慢。发生在面部皮下的纤维瘤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一般括动度较好。发生在口腔的纤维瘤较小,呈圆球形或结节状,可能有蒂或无蒂,肿瘤边界清楚,表面覆盖有正常黏膜,切面呈白色。口腔内纤维瘤多发生于牙槽突、颊、腭等部位。发生于牙槽突的纤维瘤可能使牙松动移位。若表面溃烂、继发感染,会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碍。 纤维瘤如发生在直肠下部,常有下坠、里急后重感,肿瘤表面为正常黏膜,表面光滑,指诊及窥镜检查,可及硬性、有弹性肿物。肛周可见表面光滑边缘清楚的肿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