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脑水肿治疗方法
1.严格控制加重脑水肿的因素
(1)限制水入量:水入量过大可加重脑水肿,故在最初几日,应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使水出量略多于水入量。一般情况下水入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计算。
(2)控制血压;脑水肿时血压高会加重脑水肿,血压低会加重脑血液灌注不良。因此,对高血压及低血压均应纠正。
(3)动脉氧分压控制在13.3kPa(10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5.3kPa(40mmHg)以下。
(4)体温控制在32~37℃之内。动物实验证明40℃连续2小时可使冷冻性脑水肿动物脑水肿增加40%。所以利用冬眠合剂配合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2~37℃之间,对脑水肿治疗是有益的。
(5)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紊乱。
2.降低颅内压力
(1)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静注,20~30分钟注完。降压作用可推持4~6小时,每8克甘露醇可携出水分100ml。甘露醇每6~8/小时1次。
(2)山梨醇;用法同甘露醇。
(3)尿素:由干会使血尿素氮升高,局部刺激性大,故目前不如甘露醇普遍。
(4)甘油:是可以口服的降颅压药物。10%甘油每日每公斤1.2g静滴,或50%甘油每日每公斤1.5g口服,由于半衰期仅30~40分钟必须多次口服或连续静点。副作用较多,故目前使用亦不广泛。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缺血性脑血管病”。
4.利尿剂 参考“缺血性脑血管病”。
5.醋氮酰胺可以降低颅内压力。强心糖或类药物也可以降低颅内压力。醋氮酰胺与狄戈辛合用会增强降颅内压力作用。
6.巴比妥类药物 有报道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使用硫贲妥不仅可以降低颅内压力而且可改善大脑灌注压,对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降颅压的机理:①直接影响细胞Na+的转运;② 抑制糖的无氧酵解,增强糖的有氧氧化;③有抗氧化作用;④改善细胞膜对离子的渗透作用。
7.过度换气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肾病引起的水肿治疗
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讽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利水消肿
黄芪能减轻肾脏病变,有利尿作用。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脏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不力,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虚水肿的重要药物之一。
肾病综合征水肿治疗方法是什么
(1)限钠饮食:水肿本身提示体内钠过多,所以肾病综合征患者限制食盐摄入有重要意义。正常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为10g(含3.9g钠),但由于限钠后病人常因饮食无味而食欲不振,影响了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因此,限钠饮食应以病人能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低盐饮食的食盐含量为3~5g/d。慢性患者,由于长期限钠饮食,可导致细胞内缺钠,应引起注意。
(2)利尿剂的应用:按不同的作用部位,利尿剂可分为:
①袢利尿剂: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髓袢升支对氯和钠的重吸收,如映塞米(速尿)和布美他尼(丁脲胺)为最强有力的利尿剂。剂量为速尿20~120mg/d,丁脲胺1~5mg/d。
②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厚壁段(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达到利尿效果。双氢氯塞嗪的常用剂量为75~100mg/d。
③排钠潴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为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常用剂量为60~120mg/d,单独使用此类药物效果较差,故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
④渗透性利尿剂: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增加肾小管的渗透浓度,阻止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以达到利尿效果。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常用剂量500Ml/2~3d,甘露醇250Ml/d,注意肾功能损害者慎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利尿药物首选速尿,但剂量个体差异很大;静脉用药效果较好,方法:将100mg速尿加入100Ml葡萄糖溶液或100ml甘露醇中,缓慢静滴1小时;速尿为排钾利尿剂,故常与安体舒通合用。速尿长期应用(7~10天)后,利尿作用减弱,有时需加剂量,最好改为间隙用药,即停药3天后再用。建议对严重水肿者选择不同作用部位的利尿剂联合交替使用。
陷谷穴的定位在哪里
陷谷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趾跖关节近端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足尖着地在足背第2,3跖骨间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足背第2,3趾跖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处,按之有酸胀感。
陷谷穴作用主治
陷谷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俞木穴,穴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本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气化不利之面目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经脉痹阻之足背肿痛;胃痛,疝气诸症。
陷谷穴常用配伍
1.配脾俞,肝俞,胃俞,冲阳,公孙,针刺补泻兼施,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治疗脾虚湿盛之胸胁支满,心下痞闷,呕吐清涎,头昏目眩,心悸短气等。
2.配大肠俞,天枢,下脘,太白,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治疗脾胃失和之腹胀,肠鸣,腹痛等。
3.配肺俞,三焦俞,阴陵泉,合谷,偏历,针刺泻法,疏风消肿,治疗外感风邪之风水。
4.配下关,颧髎,列缺,合谷,公孙,针刺泻法,疏风消肿,治疗风邪入络之面目浮肿。
5.配解溪 ,内庭,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止痛消肿,治疗经脉痹阻之足跗肿痛。
下肢巨大型淋巴水肿治疗经验
一、病情介绍与诊断
患者,男性,27岁。自80年出生后,父母即发现患者右面部、右上肢、右下肢及躯干右侧比左侧粗大。随着年龄增长右下肢增粗显著,至17岁时右腿比左腿粗一倍多。嗣后,出现间歇性右小腿红肿热痛,全身发热,最高体温39.80C。每年发作3-4次,每次持续4-6天,抗生素治疗有效,每次发作均有肿胀加重。21岁时发生交通事故伤,右腿伤口长期渗出淡黄色液体,数月后愈合并遗有皮肤瘢痕。近几年病情继续加重,全身消瘦,右腿成巨型肿胀,日常活动严重受限。于2007年8月21日到济南军区总医院要求治疗右腿。查体:消瘦体型,血压正常,体重100㎏,腰围75㎝,行走困难。右半躯体比左侧明显肿粗,右下肢为巨型肿胀。测量:右小腿中部周径107㎝,左小腿相同部位周径37㎝, 粗测右腿重55㎏。右下肢皮肤失去光泽,表面粗糙呈象皮样改变(图1)。有三处陈旧性皮肤外伤瘢痕。组织弹性差,指压呈凹陷性水肿改变。化验检查:WBC 8.9×109/L,血浆白蛋白22.3g/L。活组织检查:真皮层血管周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明显。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右侧股动脉各主要分支明显增粗延长,呈柳枝样改变(图2A、图2B),大隐静脉及所属分支严重曲张(图2C)。
临床诊断:先天性右下肢淋巴水肿(巨大型)。
二、临床治疗与结果
患者入院后行保健性治疗,应用抗生素消除右腿炎症,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右腿浸泡消毒去污,卧床休息减轻水肿。经术前治疗后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右腿肿胀减轻,皮肤色素接近正常皮色(图3)。患者于10月16日在全麻下行右下肢淋巴肿组织切除植皮术。手术范围在右侧腹股沟下15cm至右踝关节平面,切除的淋巴肿组织(含淋巴液)约40㎏。在切除的病理组织中选择质量较好的皮肤制备成中厚皮片回植于右腿创面。术中输浓缩红细胞2000ml,血浆 1200ml。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适量补充新鲜血浆保持血浆蛋白在基本正常范围,营养支持治疗。两周检查术区,所植皮片大部成活,残余创面总计约10cm×10cm,补充植皮至创面全部愈合。术后一月开始下床行走煅炼,出院时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右腿外形良好,无明显的增生性瘢痕形成(见图4)。
(三) 讨论
1、关于淋巴水肿诊断
淋巴水肿病是比较少见的难治性疾病,部分患者病程晚期发展成巨大型淋巴肿。本例患者排除了遗传性淋巴肿(Milroy病)、早发性淋巴水肿、感染性淋巴水肿(真菌、丝虫等感染)和损伤性淋巴水肿(手术、放疗),诊断为先天性淋巴肿(巨大型)。患者右下肢重达55㎏,小腿周径达到107cm,国内文献检索还没有发现如此巨大的下肢淋巴肿。
2、关于淋巴水肿的病理解剖学变化
淋巴水肿的长期发展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解剖学改变,这些改变在该患者有非常典型的表现。淋巴系畸形是淋巴水肿的根本原因,用同位素99锝作双下肢ECT成像,可以了解淋巴管的分布、通畅情况和阻塞部位。如果下肢淋巴液在腘窝部或腹股沟部回流受阻,可以在ECT图象上得到明确显示,见参考图 5。淋巴水肿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大量血浆蛋白在组织间隙积聚,多数患者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淋巴管感染(丹毒)存在,造成机体营养不良。此患者右下肢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出现疣状增生物,呈现典型的“象皮”样改变。手术中发现,皮肤切开后有大量淋巴液象涌泉样流出,静置称重证实,患者的肿胀组织中的淋巴液含量大于50%。正常组织液的蛋白含量为7.2g/l,淋巴水肿液蛋白含量一般在10.0~50.5g/l之间,我们的实测的淋巴水肿液蛋白含量为21.4/L。由此可见,如果出现严重淋巴瘘并发症,大量蛋白丢失可以很快造成患者低蛋白血症。长期的淋巴液潴留是组织增生的慢性刺激因子,引发纤维结缔组织进行性增生。皮下脂肪层结构被完全破坏,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中分布少量脂肪团。另外我们在手术中发现,深筋膜层结构重度纤维增生,形成可以分开的2-3层纤维板,每层厚约2mm。这种纤维板结构是造成淋巴水肿恶化加剧的重要解剖学基础。由于肿胀加剧和组织增生,肢体血管势必要发生增粗和延长,呈柳枝样改变。处于低位的小腿的各分支静脉和主干静脉发生代偿性曲张改变也是很好理解的。无论是哪种类型淋巴水肿,都有一个进行性发展的过程。一部分患者的淋巴管功能部分存在,只能发展到中度水肿。而有些患者淋巴管功能很差或有淋巴管进行性损害,势必要发展成巨型淋巴水肿。
3、关于淋巴水肿的治疗
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有些是有肯定疗效的,而更多的疗法是无效的甚至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早期淋巴肿患者病变肢体明显肿胀,但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其治疗目的是用物理方法协助淋巴液回流,促水肿减轻,延缓病情发展速度。真正实用有效的方法是:①.夜间下肢抬高,减轻水肿。②.白天使用弹力长袜(套)。压力要适中,以不引起肢体不适为度。其它方法如: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口服通淋中药、应用间隙加压器(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pumps)或淋巴加压器(lymha-press)等,并不能为患者带来真正的好处。烘绷疗法对非丝虫性淋巴水肿是基本无效的。
中期的淋巴肿患者是指病变肢体已严重变粗,肢体外观和功能已受到严重影响,此期以缓解淋巴水肿为主要治疗目的。由于患者开始有间歇性淋巴管感染发作,所以,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保持肢体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一旦出现淋巴管炎,应选用抗阳性球菌的广谱抗生素治疗,配合卧床休息。正确应用抗感染措施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感染,而且能减少淋巴管炎的发生次数。有些中期的淋巴水肿患者有积极治疗的要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在腹股沟部进行淋巴管静脉分流术是有效的,如果手术成功,肢体肿胀可以部分变软,能大大延缓淋巴肿的发展速度。该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特别适合年青未婚患者。淋巴肿组织和深筋膜部分切除术也是非常有效的,该手术的要点是要将切口两侧皮下肿胀组织切除形成皮瓣,同时将皮瓣下的深筋膜一并切除,肌肉表面只保留少量肌膜组织。这是我们近几年的重要发现,此法比真皮瓣肌间埋入法更简单更有效。临床观察还证实,中期淋巴肿的皮下抽吸疗法、肿胀组织简易部分切除法、真皮瓣埋入法和健侧大隐静肪移入患侧搭桥手术等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完全无效。中期的淋巴肿患者在非手术期和手术期,肢体抬高位休息和弹力袜(套)疗法仍然是适用的。
当淋巴水肿发展到后期,已对患者的行动和健康造成极度影响,或出现全身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此时,手术切除大块淋巴肿组织是必须的,创面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此手术的要点在于:①.术区的淋巴肿组织要切除彻底,包括皮肤、皮下瘢痕变的脂肪层、增生的深部纤维板层,只保留很薄的肌膜。②.结扎、缝扎、电凝和药物结合止血,控制出血量。③.从离体的淋巴水肿组织上切取无破损的健康中厚皮片。④.自体皮片和受皮区创面严格清洗,抗生素纱布湿敷。⑤.植皮时要保持皮片有适当张力,不可过紧或过松,包扎时要进一步加强皮片与创面的贴合。⑥.富有成效的术后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治疗。严格遵守以上要点,可以使 10%以上体表面积的大型皮片完全成活,有时会出现少量斑片状皮片坏死。淋巴肿组织彻底切除植皮术可以达到局部治愈效果,远期的肢体功能康复比较理想。
4、本例巨大淋巴水肿治疗成功经验
①.详细的术前检查,充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和病变肢体的病理解剖学改变。②.合理充分的术前治疗,改善病人全身情况为手术创造条件。③.细致周密的手术讨论,充分考虑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制定术中不同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④.充足的人力、材料准备,沉着冷静地完成如此特大型手术操作。⑤.有经验丰富的麻醉师配合。⑥.富有成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⑦功能煅炼循序渐进。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脾脏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不力,炙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血水肿的重要药物之一。
海金沙有什么作用 利水消肿
海金沙有利水通淋的作用,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多于泽泻、猪苓等配伍,以加强利尿消水肿的功效。
吃什么消水肿最快 玉米须汤饮
材料:新鲜玉米须6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鲜玉米须洗净后加适量水煎煮,约一小时后滤出汤汁,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玉米须可以利尿消肿,水肿治疗水肿效果明显。
红芪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红芪能减轻肾脏病变,有利尿作用。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脏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不力,红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虚水肿的重要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