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间段是什么
冬日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间段是什么
暴饮暴食后。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专家提醒,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用力排便时。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专家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剧烈运动后。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专家认为,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所以,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每天上午6点至12点。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每年11月到来年3月。国际多项研究发现,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专家建议,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晚上健身最佳时间安排 20点-22点
如果因为下班比较晚,或是想吃完晚餐再去健身锻炼的人群,则是可以选择20点-22点这个时间段。一般这个时间段是吃完晚饭1-2小时后,睡觉之前1-2小时,既不会影响消化,也不会影响到睡眠。
抓住运动减肥燃脂最佳时间
早晨7:30-8:00
早晨7:30-8:00这个时间段,进行运动锻炼需要的热量是由体内堆积的脂肪分解氧化来提供的,能够帮助减少体内堆积脂肪,是运动减肥比较好的时间段。
不过由于这时身体机能可能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一些喜欢空腹锻炼的人,如果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像低血糖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不宜进行剧烈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做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像快走、慢跑、太极等轻松温和的运动。
下午14:00-16:00
这个时间段是通过运动强化肌力的比较好的时机,肌肉的承受能力会比其他时间高出大概50%左右,而且这个时间段也是一天中气温比较高的时候,人体体温也会升高,身体比较柔软,进行运动能降低运动伤害风险。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锻炼肌肉或是一些伸展性的运动像瑜伽、普拉提。
傍晚17:00—19:00
傍晚17:00—19:00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最佳的运动时间,因为这时人体的体能和氧摄入峰值是达到高峰的,血压和心跳频率上升。而且傍晚还是体内激素、酶等调节处在最佳状态时间,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触、嗅觉最盛时期,故此时锻炼更利健康。这个时间段是可以做强度比较高的运动锻炼,不过要注意的是,运动结束后最好休息1小时再用餐。
晚上20:00—22:00
在这个时间段,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达到减肥目的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睡眠,不过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能过大,否则容易影响睡眠,而且最好是在睡觉前1小时结束运动。
芹菜汁什么时候喝最好
最好的时间段是三个。
第一个时间段是早餐过后,可以帮助更好的吸收营养,可以让人的状态达到最佳的时间,可以帮助补充充足的水分,得到好的营养,可以稳定血压,帮助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
第二个时间是吃饭前半个小时,可以帮助身体在失去营养物质的时候补充一定的营养,可以使得身体获得很好的营养,这个时间段是起到一个补充的功效。
第三个时间是在运动后,在运动后损失和消耗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需要及时的补充营养。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段补充营养。
什么时候贴面膜效果最好
敷面膜最好的时间有两个时间段,具体是早上的9:00-11:00跟晚上的9:30-11:30,这两个时间段敷面膜是最佳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段是我们人体脾经跟三焦经运行的最佳时间,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敷对于皮肤的吸收最佳。
心脏的6个“魔鬼时段”
心脏是全身供血系统,看起来是非常强大的,其实它也是很脆弱的。根据一些最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段,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以及如何保护心脏。
1.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
我们每天适量的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如果是进行剧烈的运动的话就会让我们的心脏不停的工作,每次收缩的时候就会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这样就会使得血压身高,心率跳的非常的快,最后就会导致出现心脏病的复发。
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至12点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所以建议大家,我们早晨起床时动物要慢一些,柔一些,同时还有给身体及时补充水分。有高血压的人要注意了,看看我们是不是需要在睡觉之前吃降压药,这样的话有利于控制第二天起床时的血压。
6.每年11月到来年3月
国际多项研究发现,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戚文航说,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冬季心脏最脆弱
胆固醇高。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硬化,没有动脉硬化就没有冠心病。胆固醇水平呈季节性变化,冬季胆固醇水平高,夏季低。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宅在家里很容易摄入更多高脂肪食物,引起肥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胆固醇和血压的变化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因此,冬季应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
血压升。冬季天气寒冷,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老人更为明显。血压的波动往往呈现冬季血管收缩血压高、夏季血管舒张血压低的特点,因此,高血压患者冬季需注意监测血压,如降压不达标,需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以实现血压平稳,避免高血压对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感染高发。呼吸道感染在冬季高发,导致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因此,体质较差的老人要注意保暖,必要时可提前接种疫苗。
凝血活性强。冬季血管收缩、血流缓慢,促血栓物质活性增强,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血栓更容易形成。建议冬季多饮水,同时适当运动。
气温低。冬季气温降低,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可引起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多数心脏病发作事件发生在温度降至12℃或以下时,因此建议患者冬天衣着要防寒保暖,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
空气污染、雾霾。PM2.5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雾霾天气压较低,空气中的氧浓度也低,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室外活动很容易缺氧。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并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进而诱发心脏病发作。因此,雾霾天气时需减少户外活动。
健身的最佳时间 下午16点-19点
这个时间段,是人体体能、氧摄入量都是达到峰值的,体内激素、酶等调节处在最佳状态时间,这时进行健身可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这个时间段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健身锻炼,如器械力量训练,强度大的跑步机锻炼等等。
运动减肥什么时间最好 傍晚17:00—19:00
傍晚17:00—19:00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最佳的运动时间,因为这时人体的体能和氧摄入峰值是达到高峰的,血压和心跳频率上升。而且傍晚还是体内激素、酶等调节处在最佳状态时间,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触、嗅觉最盛时期,故此时锻炼更利健康。这个时间段是可以做强度比较高的运动锻炼,不过要注意的是,运动结束后最好休息1小时再用餐。
心脏病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段
1.暴饮暴食后。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戚文航建议,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戚文航表示,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戚文航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至12点。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戚文航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每年11月到来年3月。国际多项研究发现,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戚文航说,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心脏在这段时期最脆弱
心脏最脆弱的六个时段
1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
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戚文航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至12点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个时段最脆弱心脏最脆弱
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戚文航建议,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戚文航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剧烈运动时
适当运动是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过量的运动则并不健康了。当我们剧烈运动的时候,心脏就会跳的很厉害,它的每次收缩也就会多分散出几倍的血液进入我们全身的流动,就会特别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相关专家表示,如果我们想达到健康的目的,最好先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
压力大精神紧张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戚文航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每天早上6点至12点
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戚文航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每年11月到来年3月
以季节来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戚文航说,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心脏就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我们的所有运维活动自然都离不开心脏。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心脏。适当的运动或者健康的饮食,都能够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心脏。如果心脏哪天不在跳动了,那我们不就是死了吗?我们身上的所有器官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心脏。
宝宝DHA什么时候吃最好
6个月至2岁。
宝宝在六个月到两岁这个时间段是生长发育比较快速的时间段,这个时候服用DHA的话就能够更好的满足身体发育需求,所以,建议想要给孩子补充DHA的家长一定不要错过这个黄金时期,不然就会让孩子错过一个好的发育阶段。
孕妇血糖的正常值
不少女性在孕期患上糖尿病,在孕期,血糖高往往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女性在怀孕前就已经得了糖尿病,还有一种是在怀孕期间血糖偏高。那么,孕期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孕妇在孕期得了糖尿病怎么办?孕妇血糖高吃什么?
孕妇血糖的正常值
孕妇血糖的正常值往往有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有不同的标准:
1.第一个时间段是孕妇空腹的时候,孕妇空腹时,血糖不应该超过5.1mmol/L;
2.第二个时间段是孕妇吃完饭以后的一个小时,这时候孕妇的血糖标准又有一个新标准,即不能超过10mmol/L;
3.第三个时间段是孕妇吃完饭后的两个小时,这时孕妇的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应该超过8.5mmol/L。
只有孕妇重视血糖,并经常对自己的血糖进行测量,才能做好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