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感冒按摩哪里好的快 拿肩井

感冒按摩哪里好的快 拿肩井

按摩方法:肩井位于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拿捏对侧的肩井,拇指在前,食指,中指提拿,10次即可。

按摩功效: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防治风寒感冒。

保健按摩让你远离疾病困扰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按摩就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深受广大上班族的喜爱。下面就由大众养生网的小编给大家介绍几招按摩的手法,让您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轻轻松松的远离疾病困扰。

1、擦脸

用搓热的两手掌,擦两侧面部,先上下擦,再旋转擦,各数十次,使脸部发热而止。

2、擦点迎香穴

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该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3、揉大椎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力按住后揉动100~200次。在按揉过程中,可用两手交替揉。

4、点揉风池穴

用两手中指点住风池穴,其他手指可挟住中指助力。风池穴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先用力点住风池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感,然后用指头揉动数十次。

5、拍胸背

最后用两手一前一后交替轻拍胸背部数十次。

预防感冒自我按摩每天早上做一遍,或早晚各做一遍。感冒流行时可多做一遍;自觉有感冒症状,如鼻塞等时,可加做一遍。

6、搓手

掌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

7、擦颈

用两手掌擦颈部两侧,主要以手指的掌面着力,向后擦动要快,向前擦动要较慢而用力,来回擦动数十次,使皮肤发热而止。

8、拿肩井穴

用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拿住肩井穴。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拿肩井穴,十分酸胀,提拿数次即可。两手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

9、点揉足三里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该处肌肉较丰满,按压有酸胀感。先用力点住该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反应,然后用指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感冒按摩改善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至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以上自我按摩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时或自觉有感冒症状时,可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提高免疫力怎么推拿 拿捏肩井

定位:颈至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分别提拿对侧的肩井,拇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按摩功效: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效果,尤其适合风寒感冒。

久坐族如何缓解肩膀酸痛

按摩穴位 简单易行

一般情况下,对于轻微症状的肩膀酸痛,其实我们自己在家里按摩就可以了。

方法

就是以肩井穴和缺盆穴,结合起来按摩。肩井穴,是我们在按摩肩部时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有治疗肩酸痛、头酸痛,以及落枕等问题的作用;缺盆穴则位于人体的锁骨上窝中央,可以很好地配合肩井缓解肩酸背痛。

按摩手法 拿捏按揉

按摩手法,常用和手法以拿捏、按揉等为好。

建议

可用手掌的大鱼际,来按摩缺盆穴;同时,用手指按摩肩井穴。按摩时一定要轻柔,力量要适中,以舒适为主,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可能会损伤到肌肉组织。

伤风感冒时常骚扰 自我按摩效果牢靠

一步,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至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按摩四大穴位预防感冒

一、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二、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三、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四、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秋天感冒按摩的穴位 肩井穴

位置: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

按摩手法: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功效: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小儿推拿肩井怎么提拿

肩井在肩上,督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最高点),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之经穴,系手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

有拿肩井,按肩井,揉肩井和掐肩井之分

患儿坐位,以两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着力,稍用力做一紧一松交替提拿该处筋肉3-5次,称为拿肩井。

以两手拇指指端或在红纸指端用力,稍用力按压该处10-30次,称按肩井。

以两手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着力,揉动10-30次,称揉肩井。

小儿推拿肩井能宣通气血,解表发汗,通窍行气,舒筋活络,常用于治疗感冒,惊厥,上肢抬举不利,肩背痛,项强等病症,还可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

感冒按摩哪里好的快

拿肩井

肩井位于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拿捏对侧的肩井,拇指在前,食指,中指提拿,10次即可。

按摩功效: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防治风寒感冒。

点揉风池

风池在颈后枕骨的下缘,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个凹陷处。两手拇指点按风池,用强力揉动数十次。

按摩功效: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防治风热感冒。

点揉足三里

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距离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就是足三里。用一只手食指,中指两只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缓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

按摩功效:足三里是“强壮穴”。有扶正祛邪,疏风散寒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防治感冒。

揉大椎

大椎位于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7颈椎棘突的下缘。将一手食指,中指用力按住大椎,慢慢揉动100-200次。

按摩功效:按揉大椎可达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目的,尤其适合于感冒后高热不退的患者。

相关推荐

感冒怎么按摩

感冒自我按摩基本方法 1.双手分置于头顶两侧,用拇指桡侧缘从眉心起,沿前正中线交替上推至前发际,如此反复20次。 2.两手拇指分别固定于同侧颞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指腹附着于印堂穴,沿眉弓由内向外分推,并逐步向上分推至前发际处,反复操作5-10遍。 3.双手拇指指腹吸定于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以局部酸胀,汗出为好。 4.依次点按风池,风府,迎香,肺俞,风门穴,每穴30秒钟。 感冒随证加减自我按摩 1.风寒感冒:重肩井穴,每侧10次,以周身微微出汗为佳。 2.风热感冒:加曲池,合谷,擦大椎穴。 3.

肩部肌肉酸痛怎么缓解 按摩肩井

肩井穴在哪:低头颈部后方突出的骨头与肩膀末端连线的中点,正对着乳中就是肩井穴的位置。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摩肩井穴或者是肩井穴,注意力度要轻柔适中,以舒适为主,不可过度用力反而损伤肌肉组织。

颈椎酸痛怎么治呢

许多上班族由于长时间面对着电脑,或是不良的坐姿,导致颈椎缺少经常的活动,造成颈部肌肉劳损,甚至是颈椎病。肩颈、百会、风池穴位的推,是快速、绿色、有效地消除颈椎的酸疼的方法。 方法/步骤 肩颈穴位于肩膀与颈部连线的中点。按摩的方法是:一人端坐于凳子上,另外一人用拇指顶住肩井穴,其他四指轻扶于肩前,与大拇指一起用力,一一放地交替提整个肩部。按压两分钟后,无论是肩部还是颈部肌肉都会有放松的感觉。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按摩方法是:食指以一定力度持续按压百会穴,一般按到持续酸麻为止,并在持续一到

吃东西太阳穴疼的治疗方法

1按揉太阳穴 以大拇指或食指揉按,先轻后重,并由太阳穴推至风池穴,然后风池穴数下、肩井穴18次。按揉太阳穴可快速缓解头痛脑胀症状。 2按摩两侧耳轮 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 3热毛巾 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太阳穴上,起到很快缓解疼痛的作用。 4冷敷 冷敷是缓解太阳穴疼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

胃溃疡按摩疗法有哪些

—、消除腹胀按摩法:按摩穴位有三焦俞、膈俞、肝俞、胃俞、脾俞、大椎、肩井、命门、肾俞各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病人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病人的膈俞至三焦俞穴—段的膀胱经内侧线。按摩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病人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赖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病人的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其大椎和命门穴。按摩者用食指、拇指、中指和掌根分别捏病人双侧的肩井穴至肾俞穴之间的腰背肌,同时可做适当的捻转动作。 二、消除疼

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方法一、捏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5~10遍,换手。 推方法二、两手抱头法: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然后两肘收拢,夹住头部。多做几次。 推方法三、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旋转摩擦右肩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推方法四、扩胸分肩法: 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推方法五、头压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

小儿急惊风怎么推

小儿急惊风的具体推手法如下: 治法: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 推处方: 开窍醒神:掐人中,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肩井,仆参。 止惊定搐:揉小天心,总筋,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 熄风揉筋:清肝经,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揉阳陵泉,承山。 导痰化痰: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法,按弦搓摩法。 消食导积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摩腹,脾俞,胃俞

身体六大止痛部位牙痛按压虎口

1、牙痛按虎口 牙痛让人坐卧不安,这时不妨打开两把解除牙痛的“钥匙”,一把在百姓常说的“虎口”附近,以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这个地方,中医的合谷穴也在这个位置。揉压“虎口”时,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道疗效。但要注意,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第二把钥匙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是下关穴所在。中医认为手阳明经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经的脉络入上排牙

太阳穴疼怎么能快速缓解

按揉太阳穴 以大拇指或食指揉按,先轻后重,并由太阳穴推至风池穴,然后风池穴数下、肩井穴18次。按揉太阳穴可快速缓解头痛脑胀症状。 按摩两侧耳轮 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 热毛巾 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太阳穴上,起到很快缓解疼痛的作用。 冷敷 冷敷是缓解太阳穴疼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缓解头痛

治疗伤风感冒的穴位

1、揉大椎穴治疗感冒 无论温阳散寒还是解表清热,都可以用到一个穴位——大椎穴。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 要想温阳散寒,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最简便的是擦热——把两手掌心搓热,然后按在脖颈大椎的位置,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热敷,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