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怎么预防 多照射紫外线
佝偻病怎么预防 多照射紫外线
许多事实证明,紫外线照射预防佝偻病胜过服用维生素D的预防效果,因为充分的日照(紫外线)能够使皮肤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甚至每日可以多大1万单位,远远超过了一日所需的维生素D,多余的还可以贮存起来供人体需要时使用。
紫外线照射不仅对预防佝偻病十分重要,而且还可以调整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促进集体的物质代谢,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D的发现过程
维生素D的发现是人们与佝偻症抗争的结果。早在1824年,就有人发现鱼肝油可在治疗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1918年,英国的梅兰比爵士证实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症。但他误认为是缺乏维生素A所致。1930
维生素D
Gottingen大学的A.Windaus教授首先确定了维生素D的化学结构,1932年经过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而得到的维生素D2的化学特性被阐明。维生素D3的化学特性直到1936年才被确定。
1913年,美国科学家ElmerMcCollum和MargueriteDavis在鱼肝油里发现了一种物质,起名叫“维生素A”,后来,英国医生EdwardMellanby发现,喂了鱼肝油的狗不会得佝偻病,于是得出结论维生素A或者其协同因子可以预防佝偻病。1921年ElmerMcCollum使用破坏掉鱼肝油中维生素A做同样的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抗佝偻病并非维生素A所为。他将其命名为维生素D,即第四种维生素,但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这种东西和其他维生素不同,因为只要有紫外线,人自己就可以合成(有悖于维生素的定义)。
1923年,人们知道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以形成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现在知道是D3),AlfredFabianHess甚至指出”阳光即是维生素”。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AdolfWindaus与1928年荣获诺贝尔奖,以表彰其在研究固醇与维生素关系的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他成功的研究出维生素D的化学结构。
1923年威斯康辛大学教授HarrySteenbock证明了用紫外线照射食物和其他有机物可以提高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用紫外线照射过兔子的食物,可以治疗兔子的佝偻病。就用自己攒下的300美元为自己申请了专利,Steenbock用自己的技术对食品中的维生素D进行强化,到1945年他的专利权到期时,佝偻病已经在美国绝迹了。
由此,人类史上对维生素D的利用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了解什么是佝偻病
什么是佝偻病?什么原因会引发婴儿佝偻病呢?小儿佝偻病有些什么早期表现?如何预防佝偻病?下面一一讲解关于佝偻病的相关知识。
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维生素缺乏症。由于缺乏维生素D时,钙不能被吸收,使钙磷代谢失常,产生骨骼病变。
发生佝偻病的原因
一、 维生素D供应不足。婴儿膳食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工喂养者佝偻病的发病率比母乳喂养者高。
二、 人体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则易患佝偻病。
三、 其他因素如生长发育迅速;患有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只以谷类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药物等。
佝偻病早期主要表现
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夜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出牙晚,肋缘外翻等症状。
预防小儿佝偻病
首先要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母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其次,小儿出生后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只要是暖和的天气,都可把小儿抱到户外。冬天 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户外活动时应让幼儿露出手、脸;夏天则应在荫凉处,避免暴晒。注意不要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另外,提 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但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极少,要及时增服浓缩鱼肝油。人工喂养时,更要注意及早增服鱼肝油。服用时要遵医嘱,不能认为 鱼肝油是补品,多多益善。过多服用可致维生素D中毒。在缺少维生素D时,补充钙剂是无用的。
为何佝偻病只偏爱小孩子
对两岁以下儿童来说,佝偻病是他们的高发病之一,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称,而老百姓又常称之为“软骨病”。为什么小孩容易患上佝偻病呢?主要是因为小孩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造成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钙质不能沉积在骨骼上,致使出现骨骼畸形。所以家长可以通过给小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来预防。
佝偻病的病因
1、日照不足
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3,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2、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3、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
4、疾病因素
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会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儿童长时间待室内易患佝偻病
儿童长时间待室内易患佝偻病
长期缺乏维生素D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的诱因是儿童因长期缺乏维生素D而骨骼发育不良。维生素D可以在皮肤接受阳光照射时自然合成,也可以从鱼油、动物肝脏和蛋黄等食物中摄取。
青少年如今在室内花费更多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现在的孩子们更愿意呆在屋里玩电脑,不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这意味着他们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水平低于几年前。应多与朋友玩耍,经常接受日照,得以获得更多维生素D。
专家建议
专家提醒,应当在牛奶和其他食品中添加适量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童必须在户外才能有效获得紫外线照射。多数人应当能够经由饮食和接触阳光获取足量维生素D”。建议孕妇、哺乳期女性和60岁以上老人每天服用10微克维生素D,每天摄入不超过25微克维生素D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日光照射不足也可导致小儿佝偻病
维生素D不足可所致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即佝偻病,该病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但是门诊中经常遇到佝偻病患儿的父母听到孩子患上佝偻病时,会会急迫地辩解:“我们一直坚持给孩子补充钙片和鱼肝油,而且是最好的和最贵的,为啥还会得佝偻病呢?”
其实,除了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佝偻病之外,日光照射不足也是导致佝偻病发生的一大原因。
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紫外线波长为296纳米~310纳米,并不能穿过普通玻璃窗户。婴幼儿因年龄小,活动范围多以室内为主,但目前城市里多高楼大厦林立,可阻挡日光照射,加上楼间距小,阳台封闭等因素,幼儿缺乏户外活动,日光照射不足。尤其是冬天里日照时间本身较短、紫外线较弱,婴幼儿接受日照的机会更少,从而导致紫外线照射不足。
另外,目前许多城市在大搞工业经济,兴办工业开发区,工矿区的烟雾、灰尘可吸收部分紫外线。紫外线照射不足,就使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减少,因而易患佝偻病。
佝偻病的病因都有哪些
佝偻病 - 病因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另外,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引起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列举如下:
1、日照不足
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 3,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 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2、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3、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
4、疾病因素
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会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引发佝偻病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平常之事经常会听说到佝偻病这种疾病,但是很少的人去想是什么原因引发的佝偻病,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是什么原因引发的佝偻病,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特别是还是还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家长们更要重视了。
日照不足
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 3,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
疾病因素
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原来这么多的原因会引发佝偻病,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就很多了,对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做好孩子维生素D以及钙的补充,这样才可以减少佝偻病的发生,还有就是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佝偻病是怎么得来的 预防佝偻病的措施
1.预防儿童佝偻病要从孕妇抓起,怀孕以后,如果天气允许,要经常出去晒太阳,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而且要适量进行补钙,有条件的话多喝一点牛奶是很有好处的。
2.合理喂养。孩子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的维生素D易于孩子吸收,4个月的孩子应开始添加辅食,逐步添加蛋、动物肝脏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对体弱多病和生长速度快的孩子,如双胞胎、低体重儿、早产儿、肥胖儿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及钙,如补充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
3.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最方便、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法,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可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在正常天气下,孩子应该日晒太阳2小时左右,这样就能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晒太阳是指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隔着玻璃、戴着帽子或口罩晒太阳,是达不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的。
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
佝偻病的内源性
内源性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
1.日照不足
皮 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 3,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2.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3.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