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躁狂症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相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多具冲动性,临床上确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2.中毒性精神病
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病
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情绪不稳为主,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
治疗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有何不同
治疗精神分裂症与治疗双相障碍,有很多地方是不同的,我今天在这里只是简单谈一下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剂量方面的不同。
治疗躁狂症(注:按照美国的诊断标准,所有躁狂症都是双相的,即使尚未发现有抑郁发作),通常宜快速加药,迅速控制症状。
治疗精神分裂症,除非有危险,通常宜“慢慢来”。
治疗精神分裂症,需要抗精神病药物阻断80%左右的多巴胺受体,这个目标通常用药后可以很快达到,当然,快速加药可以加快这个过程。但药物起效还需要受体拮抗后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个过程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并且快速加药并不加快这个过程。所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即使你一天就加到治疗量,起效还是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所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宜慢慢来,试探着寻找最小有效剂量,即治疗窗的下限,这样既有效,而副作用小,当然也节省病人的费用。
我之前已多次讲到,精神分裂症与焦虑症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安全感缺乏和内心自我力量不够强大,药物治疗通常只是控制症状,而内心安全感的恢复和自我力量的提升需要患者、家人、医生和社会等长年累月的努力才行,急是急不来的。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症的机制不明,但至少部分是由于药物的镇静作用。所以,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躁狂作用也强,例如,氯氮平、奥氮平、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的抗躁狂作用就很强。氯硝安定和罗拉是两种镇静作用很强的安眠药,也有快速治疗躁狂症的效果,却没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
但对于镇静作用,身体是可以产生适应的,尤其是躁狂发作的时候,可以很快就耐受药物的镇静作用。所以,治疗躁狂症,通常宜快速加药,并且有时还要用到很大的剂量,争取在身体还没有产生耐受之前就将躁狂症状控制下来。否则的话,一旦身体对药物产生耐受,你用很大的剂量也控制不了躁狂症的症状。
所以,虽然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都可以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在如何加药及药量方面是不一样的。
也因此,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识别和鉴别就很重要。如果不能鉴别,都是慢慢加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没问题,躁狂症的病情就很难控制下来,因为对药物产生耐受,可能反而要用更大的剂量。
如果鉴别不了,有一个方法可以提高疗效,那就是都快速加药,都用较大剂量。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端的承受了快速加药和大剂量用药的副作用,如EPS、抑郁、强迫等,有时还要吃治疗这些副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果是躁狂症,快速加药,大剂量用药,躁狂症状虽然是控制下来了,但医生却不知道他自己治好的是躁狂症,还以为自己治的是精神分裂症,未能及时换用或联用情感稳定剂,还继续用大剂量的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治疗,导致病人从躁狂相转为抑郁相或混合相,病情复杂了,也增加了将来治疗的难度。并且,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治疗躁狂症比治疗精神分裂症更易诱发强迫症状,结果又是无端的增加了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病人的治疗费用也相应的会大幅度增加。
高催乳素血症鉴别诊断要重视
进行高催乳素血症鉴别诊断一定要有依可循,那么具体的高催乳素血症鉴别诊断是怎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为我们推荐了如下内容,我们专业解读一下。
高催乳素血症鉴别诊断:
1.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症有些妇女有溢乳但血PRL水平正常,称为催乳素正常的(normoprolactinaemiclactorrhea)。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症并不少见,据国外资料显示:女性溢乳症中28%~55%血PRL水平正常。
2.高PRL血症病因的鉴别在确定存在高PRL血症后,应进一步作出病因诊断。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以判明高PRL血症是否因药物引起。其次应测定肝、肾功能,以确定高PRL血症是否因肝硬化或肾衰引起。TSH、T3、T4的测定是必要的,如TSH、T3、T4均显著升高,可能为垂体TSH瘤引起的高PRL血症;如TSH升高而T3、T4降低,可能为原发性甲减引起的高PRL血症。同时应测定血GH、ACTH及皮质醇水平,以明确是否存在GH瘤和ACTH瘤,因为它们都可引起高PRL血症。FSH/LH和α亚单位的测定有助于促性腺激素瘤和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诊断,这对鉴别高PRL血症的原因也有价值。
上述高催乳素血症鉴别诊断是经过专家总结的,要求大家在了解了高催乳素血症鉴别诊断之后,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任。
不孕症鉴别诊断
对于不孕者应注意原发性不孕症各种病因的鉴别诊断、继发性不孕症每种病因间的细小鉴别,以便得出准确结论、找到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1.卵巢性不孕
是女性不孕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有 15%-20%的不孕妇女有排卵缺陷,这种缺陷临床常伴有月经紊乱、不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等。
2.外阴阴道性不孕
阴道损伤后形成的癫痕粘连性狭窄或先天性无阴道、阴道横隔,处女膜无孔或过厚坚韧等都可能影响性交或阻碍精子的进人。
3.宫颈性不孕
宫颈减液(CM)中所含的葡萄糖及其营养物质,对穿越宫颈时的精子的生存和活动力有很大影响。精子和宫颈或液相互影响,是精子生存及发挥功能的重要关键性环节因宫颈因素而致不孕者,占不孕总数的5%~10%。
4.子宫性不孕
单纯性子宫性不孕少见,仅占不孕患者的2%左右。子宫畸形如马鞍状子宫纵隔或半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及子宫发育不良均可致不孕;过大的子宫肌瘤或由于生殖器官炎症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粘连,牵拉及推移等使宫体过度倾斜也可致不孕;子宫内膜结核在病变静止后,不易被子宫内膜组织切片所发现但影响胚胎着床;子宫内膜创伤性损伤如:多次刮宫或刮宫过深,也导致受精卵不能着床。
5.输卵管性不孕
输卵管对生育有重要意义它在性激素和神经系统调控下,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周期性变化对卵子的截获,受精卵的输送,给受精卵提供营养及新陈代谢的合适环境等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6.染色体异常性不孕
染色体异常可引起性腺发育异常或生殖道异常如肾上腺性腺综合征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Turner综合征)等。
7.免疫性不孕
免疫不孕是指患者排卵及生殖功能正常无致病因素发现、配偶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有抗生育免疫证据存在在不孕夫妇中免疫性不孕占5%-7%。有抗精子和抗透明带两种免疫性不孕,目前对后者的发病机理还不太清楚因而临床所指的免疫性不孕多半指抗精子兔疫性不孕。
高钙血症鉴别诊断
(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起病缓慢,早期可无自觉症状,至骨骼脱钙才表现骨痛、多发性病理性骨折、牙齿脱落,并常有肾结石形成。血清钙增高伴低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氯增高、尿cAMP增高,后者增高是PTH激活肾小管腺苦环化酶所致。血清PTH增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但须与继发性的PTH增高及其他导致高钙血症的原因相鉴别,如维生素D中毒、结节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皮质醇抑制试验有助鉴别,即口服皮质醇100mg / d连续 10 d,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钙不低而结节病、维生素D中毒等血钙明显下降。
(二)恶性肿瘤所致高钙血症
以肺癌和乳腺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三)维生素D中毒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使血钙升高,久之形成肾结石、肾钙化,晚期导致尿毒症。由于血钙升高,可使PTH分泌受抑制,血清PTH降低。
(四)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病,常累及肺。肺门淋巴结与皮肤,常伴有血钙与尿钙升高,血清球蛋白增高而清蛋白减少,血清PTH降低。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
约10%-1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伴有轻度高钙血症。
(六)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
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出生时体重轻、前额圆、马鞍鼻、头发稀疏、牙发育不良,伴有高钙血症。
躁狂抑郁症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临床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易被误诊为躁郁症,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
可有情感症状,临床表现也可以有精神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特点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鲜明生动,也缺乏感染性,行为多具冲动性,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言语虽多,但内容零乱,或荒谬不可理解。
中毒性精神病
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其用药史、用药时间及剂量与发病的关系非常明显,停药或减药后迅速好转等可资区别。此外,中毒性精神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
以焦虑、紧张和情绪不稳为主,躯体主诉多,自身感觉也差,并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器质性精神病: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等可出现躁狂症状,但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对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
神经衰弱
轻性抑郁症常有情感低落、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自知力良好,症状波动性大,求治心切,病前往往有明显引起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的精神因素。
反应性抑郁症
本病在明显的严重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创伤后发病,其抑郁内容与精神创伤有关,病人多为入睡困难,情绪波动性较大,一般是晨轻夜重,改变环境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伤性体验逐渐淡忘后,病情可好转,病期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无反复发作。
抑郁性神经症
本病主要有以下6个表现:兴趣减退或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本病是心情低落伴随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说,沮丧和无能为力之感是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
更年期综合症如何鉴别诊断
更年期综合症与其它疾病鉴别1【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一、躁狂症和抑郁症】躁狂症往往是先有乏力,烦躁,性情急躁,严重的失眠,长时间阶情绪高涨,常伴有语言动作的增多和夸大的思维内容等表现。抑郁症多有感情淡漠,失眠,乏力,食欲减退,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等表现。此两种病症发病年龄较早。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2【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二、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心悸,胸痛,疲乏,神经过敏为突出表现。较多见于女性及青年人、中年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可有心动过速、失眠、多梦等症状,心脏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多正常。【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三、高血压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40~50岁以上的人多见。缓进型高血压病早期多在体检时发现,以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迟、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心悸等症状为突出 表现,多次检查血压及间断地胸透、心电图检查可资鉴别。3【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四、糖尿病】有些成年型糖尿病可发生在45岁以后,以肥胖人多见,可有乏力、性欲减退、腰腿酸痛、外阴搔痒等,相当多的人“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可根据血糖、尿糖的检验结果判断。4【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五、阳痿】阳痿可见于婚后的任何年龄,以阴阳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为主证,多系青年或中年患者,中、老年人的阳痿多与罹患某些器质性疾病有关。5【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六、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功能紊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可局限于咽、食管或胃部,但以肠道症状最常见,也可同时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常见症状,如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过敏、失眠、多梦、头痛、盗汗、忧虑、遗精等,但该症多见于青壮年,精神因素在本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6【男性更年期综合症鉴别诊断七、冠心病】有心悸、怔仲、心前区憋闷等症,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躁狂症测试介绍
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在心境障碍病程长期观察发现,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非常少见,并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个性、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类似。因此,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和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已将其列为双相障碍的一种。
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的躁狂症和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Goodwind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II型合并为3%,若加上环性心境则超过4%。香港特区(1993)男性1.5%、女性1.6%。因此,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双相I、II型概念见鉴别诊断)。[1-2]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疾病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躁狂症分类如下:
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复发性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躁狂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心境高扬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完全缓解。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该病发作表现为躁狂相,其含义和诊断标准为: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易激怒、激越,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一、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一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
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3、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5、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9、性欲明显亢进。
(2)严重程度标准
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2、社交能力受损;3、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二、躁狂症的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相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多具冲动性。临床上确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2、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病: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情绪不稳为主。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
温馨提示:躁狂状态时,由于易激惹、冲动控制能力弱,判断力受损而做出非理智行为,有可能出现行为轻率、不顾后果,随意挥霍、盲目投资,乱交友、乱性行为,伤人、毁物。因此,一旦确诊躁狂状态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躁狂症如何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相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多具冲动性。临床上确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2.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
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病
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情绪不稳为主。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