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囊切除后怎么护理

胆囊切除后怎么护理

胆囊是贮存胆汁的主要器官,胆汁对食物的消化、脂肪的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因患严重胆囊炎或胆石症而切除了胆囊的老年人来说,胆囊贮存和调控胆汁、消化食物的功能几乎不复存在。因术后胃肠蠕动能力减弱,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明显减少,这势必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术后在康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

1、控制饮食

术后2天内应严格禁食,可用静脉滴注来补充各种营养物质。术后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进食脱脂牛奶、面包、稀粥、豆腐羹、米糊及面食类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2、逐渐增加营养

术后30天,连接肝脏与小肠的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大,有了替代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此时可适当增加些蛋白质类食物,如瘦肉、鱼、水产品、豆制品、菌菇类等。也可吃些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术后的恢复很有好处。

3、饮食宜清淡

有人认为,既然“病灶”已除去就可不必限制饮食了,其实是不对的。胆囊切除后,胃肠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尤其是对高热量高脂肪类食物,更难以消化吸收,并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现象,术后1个月内应尽量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

4、营养要均衡

在食物选择上,主食最好米面搭配、粗细混食,副食品宜采用动物瘦肉、鱼、蛋、豆制品等。由于胆囊切除后,矿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受到了一定影响,故平时饮食中需多吃绿叶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植物纤维素,促进废物的排出。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 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此外,含脂肪多的食品如花生、核桃、芝麻等均宜少吃。

5、戒除烟酒

切除胆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喝酒都会加重肝脏负担。

6、少食多餐

术后3~6个月内应以少食多餐,每天以4餐为好,可在午后4时左右再进餐一次。少食多餐既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又可保障机体的营养供给。

胆囊息肉是严重的病吗 胆囊息肉切除后要注意些什么

胆囊息肉切除后一般对于机体没有太大的影响,胆囊切除以后,胆管会代偿性的增宽,胆汁浓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水平,也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脂肪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胆囊息肉出现恶变,胆囊息肉的手术并不是单纯的胆囊切除术,有可能需要切除部分的肝脏,肝外胆管,并做淋巴清扫。

胆结石如何治

开腹和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胆囊切除术近代医学术上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目前在县级及部分乡镇医院己能熟练开展胆囊切除术,从而使接受胆囊切除的患者空前增多,大部分临床医师向患者解释:"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没有影响",为很多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吃了定心丸"。

事实是胆囊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统重要的一环。切除胆囊会对人体造成重创,引起长期的消化不良和腹胀腹泻,很多人切除胆囊后气色不好、体质差就是因长期的消化不良引起的 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胆石专家的建议,使用中药胆石化瘀方治疗。安全有效,内外调理标本兼治。

切除胆囊后有什么影响

对健康影响不大

有些人在胆囊切除后感到非常的忧虑,其实这种忧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胆囊并不是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脏器,不少高等动物,如马、鹿、象、鲸等,天生就没有胆囊,他们的生活与一些有胆囊的动物没有什么很大区别。还有少数人由于胆囊的胚胎发育异常,生下来就没有胆囊,但他们照样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对消化吸收影响不大

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后,病人原来的症状随即消失,虽然同样也会失去胆囊的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能,但是对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并无较大的影响,胆囊切除的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差别不大。

可从根本上解除胆囊疾病

胆结石的病人在切除胆囊后,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会慢慢增加,这样就能使手术前的过饱和的胆汁逐步转变为正常胆汁。因此,只要在切除胆囊时已经将胆管结石完全取出,胆固醇结石就不会再复发。

术后不必忌食荤油

胆囊切除后,胆管壁会增厚,胆管的黏液腺会增多,胆管经常讲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补偿失去的胆囊储藏浓缩胆汁的功能,同时也不至于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手术后也不必过多的忌食荤油食物。如果人体长期摄入脂肪过少,对身体健康反而无益。

切除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身体的恢复忌补偿功能的建立都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动物脂肪和鸡蛋的摄入量不宜太多,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也应该逐渐增加,使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胆囊切除对身体有影响吗

胆囊的功能是贮存胆汁和浓缩胆汁,当胆囊有炎症及结石时,由于胆囊壁炎症水肿,长期结石刺激使胆囊壁纤维化,浓缩功能减弱或消失,由于感染和结石的存在造成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能力下降,甚至形成脓性胆汁,造成对身体的损害,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和储存功能也已经消失, 胆囊已经犹如“堰塞湖”,而且常常有右上腹部的疼痛不适,且较大结石和长期慢性炎症也有造成癌变的风险,这种情况没有必要再保留一个有结石、有炎症的胆囊,切除胆囊能消除由此引起的不适症状和癌变风险。此外,达到1厘米的胆囊息肉和胆囊腺肌症也需要胆囊切除。临床上经常看到因为大结石没有症状长期被病人忽视,就诊已经胆囊癌晚期的悲剧。当然,有胆结石也不是一定要切除胆囊,要结合病人的症状、病史、结石大小、慢性炎症程度等方面判断。有些人切除胆囊后短期内有轻度腹泻,可逐渐通过肝脏的分泌和胆总管扩张来代偿胆囊缺失的功能,多数腹泻可在手术后几个月减弱或消失。目前循证医学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胆囊切除后可引起人体其他疾病,有关胆囊切除后结肠癌高发的说法无询证医学根据,这在目前七年制外科教材中已作出说明,目前医学水平认为切除胆囊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影响。

胆结石切除胆囊后遗症 可能引起胆总管结石

胆结石切除胆囊后会导致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从而引发胆总管结石。

花生不适合什么人吃 胆囊切除患者

如果是进行过胆囊切除手术的人不能吃花生。胆汁的分泌能够有效帮助身体消化吸收脂肪,而胆囊切除后身体无法存储胆汁,对于花生中含有的大量的脂肪也不能够有效进行消化。

胆囊息肉切除后会复发吗 胆囊息肉术后并发症

假如胆囊被切除,肝胆汁就无处可存,就会持续赓续的排入肠道;进食时,无“富余胆汁”扶助消化,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胆管损伤的案例中绝大多半是由胆囊切除引起,在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胆管损伤的并发症是胆道外科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一点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

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显明减小,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合,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消融能力降低,就轻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也就是胆总管结石。

胆囊摘除后的后遗症有哪些

人的身体的一肤一发都是极其重要的,人体内的各种器官的配合运行,才让生命得以正常延续。而有些人却不得不摘去身体上的器官,他们或许是由于疾病 ,或许是由于其他意外。而失去一个器官的人,必然会和正常时候有些不同,比如摘除胆囊后的人,就会有许多的后遗症,那么胆囊摘除后的后遗症有哪些呢。

一,胆囊切除术的副损伤:

1,手术致胆管损伤:众所周知,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s三角的解剖复杂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在所难免,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0.17%)。

2,肝损害和结肠损害: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和结肠以后,会造成慢性肝损害和结肠损害,而结肠损害很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二,切除胆囊后对身体的影响:

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囊除具备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

2,碱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

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切除胆囊病例组胆管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

4,术后结肠癌发生率可能升高: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

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一名词是一个模糊概念。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现代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只指有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Oddi’s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

这些便是胆囊摘除后的后遗症了,大家在看到这些介绍的时候,是否也替生病的人感到惋惜呢,这也提醒着人们,珍惜健康的身体,有合理的生活规律,注意在生活中去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因为,手术摘取的不仅仅是胆囊,更是生命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相关推荐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病机理

一、胆系疾病所致 胆囊切除术时遗漏的胆系疾病,如肝外或肝内胆管结石,Oddi括约肌狭窄症等。也可为胆囊切除除术本身所造成,如胆囊管遗留过长,外伤性胆管狭窄等。 1.胆管结石 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残留结石和再发结石,文献报告发生率为5%~75%,甚至可高达87.8%。 (1)残留结石 术中未取净之结石,又可分为:①可避免的残留结石:多因术中探查不仔细或技术不熟练所致。②难于避免的残留结石:术中探查发现有肝内胆管结石,限于技术困难,难以清除。或因病情危重,不允许详细探查或取石。 (2)再发

4类人不宜吃瓜子

高脂血症患者:瓜子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血脂升高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胆囊切除者:瓜子油腻,其所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人体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瓜子,会引起消化不良。 胃病、肝病患者:瓜子含有大量脂肪,有肠炎、痢疾等胃部消化功能不良者和肝病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绝大多数病人效果很好,少数病人在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仍然存在或再次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临床上常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于术后1、5~6年,亦有学者认为术后各时期均可发生,其原因较复杂,包括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改变所致,手术本身所致并发症和并存病等。在治疗上有的需要手术,有的可采用非手术的治疗。 1 其他并存病 近1/3的病人是胆囊切除前未作详细检查,将一些病症忽略而只诊断为胆囊疾病,做了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如下:(1)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

胆结石术后有哪些后遗症

患者胆囊切除后,胆道内胆汁的逆流现象增多,因而胆道感染的机会也增加,切除胆囊后,空腹时胆汁也会连续进入肠道,没有食物和胃酸中和,胆汁在十二指肠蓄积,达到一定压力后逆流入胃,胆汁中的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害很大,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严重时患者会现出现剑突下烧心样疼痛,呕吐胆汁和出现体重明显减轻的症状。 胆石症或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胆汁中的胆汁酸在肝和肠这间循环加快,次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生成增加,它们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因而大肠癌的发病率会增加。手术后,无法一次取净或取石有困难,有些病人在胆囊切除后,由于其

胆囊切除的危害 胆囊到底要不要切

凡事都不会是绝对的,医生会慎重帮患者考虑胆囊切除的必要性和适应性,权衡利弊,如果是已经病变的胆囊在切除后,可引清除隐患,解除消化不良,改善消化功能。 如果胆囊积水,胆囊积脓,胆囊萎缩等这些胆囊都已经丧失功能,即使发作不频繁或者暂时尚未发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应该早日进行手术。

胆囊炎切除后吃饭应该注意什么

胆囊切除后,人体便失去了胆囊浓缩、储存、排出胆汁的功能,在没有浓缩的胆汁直接进入肠道后,最大的影响便是对于脂肪的吸收和消化,平时吃饭进食过多的脂肪会造成脂肪的消化不良以及各类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e而且需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的重要物质,胆囊炎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并且手术也对人体内部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蛋白质的及时补充,对于人体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胆囊炎患者以女性居多,并大多以肥胖女性为主,当胆囊切除后,人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降低,应控制体重的进一步增加,吃饭时多吃蔬菜水果,能有效的

胆囊切除的后的护理

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酒。术后要逐渐加强营养,饮食也不要过于追求清淡,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适当增加进餐次数。术后3~6月内,每天以4餐为好。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醋能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胆囊切除术后重新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饱胀或上腹痛伴发热、黄痕,称为胆囊切除后综合征(PCS),其发生率为25%~40%,其中半数属器质性病变,病因包括胆管病变和胆管外病变。 (1)胆管病变: 1)胆囊切除和胆管探查后病变:①胆管结石;②乳头肌狭窄;③胆管狭窄;④胆囊管残端病变,括约肌切开后病变。这4种均属胆管非器质性病变。 2)胆总管一十二指肠侧一侧吻合术后病变。 3)肝管一空肠端侧吻合术后病变。 4)非器质性:①代谢性;②功能性。 (2)胆管外病变: l)器质性:①食管炎;②消化性溃疡;③胰腺炎;④肝脏病

四类人不宜多吃瓜子

高脂血症患者。瓜子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胆囊切除者。瓜子油腻,其所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瓜子,会引起消化不良。 胃病、肝病患者。瓜子含有大量脂肪,患有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及肝病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胆囊切除的危害 胆汁出现逆流

胆囊是一种弹性囊状器官,具有调节与维持胆道压力的功能,使胆汁单向流动,防止向肝、胰腺逆流。胆囊切除后,胆道失去缓冲压力作用,可出现胆汁向肝、胰腺逆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