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喘揉膻中
气喘揉膻中
人体约有360多个穴位,但常用的并不是很多,比较实用的、能应急的是几个固定的特殊穴位。举例子来说,如果感觉胸闷、憋气,最容易产生反应的叫膻中穴。膻中属于任脉穴,位于胸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如果有上述症状,膻中穴的痛感会非常强。此时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后能够产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气的作用,可以达到宽胸理气的效果,缓解胸闷、哮喘等症状。
经常与膻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内关穴,内关穴属于心包经,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和膻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关穴位于前臂,在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仰掌取穴。也可以用来缓解中暑、晕车船。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支气管哮喘按摩
●明林
一、按揉膻中。此穴在胸骨下正中线,两乳头之间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缺乳、肋间神经痛等症。
二、勾按天突。此穴在胸骨上端凹窝中(即喉结下二寸)。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勾点并按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三、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即外踝前上八寸)。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四、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里侧,距指甲根角一分许。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中风昏迷等症。
五、按揉鱼际。此穴在第一掌骨内缘中部,赤白肉际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六、按揉列缺。此穴在桡骨茎空上方腕横纹上一寸五分处。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按到的另一手腕后高骨正中处,有个小窝即为此穴。用食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舒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上述方法每日早、中、晚各按摩一次,可使气行通畅、症状减轻;如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按摩(过敏反应者除外)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按摩帮你甩掉哮喘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
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按揉鱼际
这个穴位位于第一个手指骨的手背和手掌肌肤的交界处。
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哮喘的中医推荐按摩疗法
1、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2、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3、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4、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5、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6、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以上就是对哮喘的中医按摩疗法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哮喘是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小儿肺炎推拿能治好吗
小儿推拿在清肃肺经,散风解表,宽胸理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小儿肺炎的发生跟风邪犯肺,温热之邪损伤肺津有关,所以小儿推拿对肺炎是有一定治疗效果的。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的肺炎原因过多,表现形式不一样,所以不是所有的肺炎都靠推拿可以治疗好的,建议咨询医生,详细检查后对症进行治疗。
风邪闭肺型肺炎
主证:发热,咳嗽气喘,痰稠黏黄,气促鼻扇,舌红,指纹青紫。
推拿处方:清肺经,推天河水,运内八卦,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推拿原理:清肺经,推天河水可清热解表,疏风宣肺,运内八卦可宽胸利膈,理气化痰;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可清热散结,消胀化痰。咳甚痰多胸闷者,加推脾经,揉膻中。
热毒闭肺性肺炎
主证:高热持续不退,烦渴引饮,气促喘促,鼻扇咳嗽,舌红或降,脉数大,严重者可见舌红起刺,精神烦躁或萎靡,也可见神昏,谵妄等气血两燔现象。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肝经,推六腑,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
推拿原理:清肺经以宣肺清热化痰,清肝经,推六腑清热泻水,平肝镇惊除烦热,运内八卦以化痰平喘,揉掌小横纹清热宽胸。
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两侧和大椎第一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位置;高热引起惊厥加捣鱼际交。
小儿膻中的位置在哪里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输尿管,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推拿时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名分推膻中;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名推膻中。
小儿膻中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作用,主治胸闷,吐逆,痰喘,咳嗽,支气管哮喘,心痛,心悸,心烦等病症。
小儿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小儿肺虚咳嗽按摩
补脾经,补肺经各2分钟,补肾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揉乳旁乳根,擦,按揉肺俞各1分钟,揉足三里2分钟, 揉膻中,擦肺俞,以适热为度。
按摩方解:补肺经,补肾经,揉肺俞,有助于肺肾功能的提高而达到止咳的目的;补脾经,揉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帮助化痰除湿,有助于咳嗽的缓解,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乳根,分推肺俞,有助于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六大救命穴位胸闷想吐就揉膻中
1、气喘揉膻中
人体约有360多个穴位,但常用的并不是很多,比较实用的、能应急的是几个固定的特殊穴位。举例子来说,如果感觉胸闷、憋气,最容易产生反应的叫膻中穴。膻中属于任脉穴,位于胸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如果有上述症状,膻中穴的痛感会非常强。此时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后能够产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气的作用,可以达到宽胸理气的效果,缓解胸闷、哮喘等症状。
经常与膻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内关穴,内关穴属于心包经,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和膻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关穴位于前臂,在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仰掌取穴。也可以用来缓解中暑、晕车船。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2、头痛按天柱和太阳穴
头痛有很多种原因,如果是神经性的偏头疼,按揉天柱穴和太阳穴能有所缓解。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重要穴道之一,位于第一颈椎棘突下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寻找方法: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也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3、振奋情绪按足三里
情绪方面的问题,穴位按摩也能适当缓解,比如紧张不安,可以按揉劳宫穴。劳宫穴是调节自律神经的穴位,刺激这个穴位会缓解紧张。位置:当你握拳的时候,中指和无名指与手掌接触点的中间就是劳宫穴。再比如情绪低落,可以按按足三里。足三里是恢复胃动力、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万能穴位。位置:膝盖下有一小块突起的骨头,骨头下三个手指的地方有个骨头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就是足三里了。用左右手拇指一起按压效果会更好。
4、高血压按摩桥弓穴
高血压患者,有时候因为生气或者其他情绪不稳,血压会突然升高。这时候,穴位按摩能起到快速缓解作用。这个穴叫桥弓穴,位于人体颈动脉窦的部位,推拿这个穴位,能够使人的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具体做法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自上而下地推按位于耳后到锁骨上窝处成一条线的桥弓穴(当头侧转时,从耳后到锁骨头有一条肌肉突出在颈侧,整条肌肉即是),一定要从上往下推,适当用力。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桥弓穴时只能一侧一侧地进行,切不可两侧伴随推拿,因为双侧推拿会影响头部供血,刺激过强,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昏厥。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清肺经
位置:环指掌面。(无名指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能清热宣肺。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感冒,咳嗽,自汗,盗汗等。
推揉膻中
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
推拿手法:中指按于患儿膻中穴,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推拿功效:推揉膻中能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哮喘,咳嗽等。
揉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揉天突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主治小儿哮喘,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症。
揉肺俞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肺俞50-10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
推拿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治哮喘,咳嗽,痰鸣,胸闷,胸痛等症。
小儿肺炎推拿手法图解 风邪闭肺型推拿手法
主证:发热,咳嗽气喘,痰稠黏黄,气促鼻扇,舌红,指纹青紫。
推拿处方:清肺经,推天河水,运内八卦,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推拿原理:清肺经,推天河水可清热解表,疏风宣肺,运内八卦可宽胸利膈,理气化痰;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可清热散结,消胀化痰。咳甚痰多胸闷者,加推脾经,揉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