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这些调味料有益身体健康
常吃这些调味料有益身体健康
1、大蒜降低血压
每天吃一瓣大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还能降血压。大蒜还有抗菌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轻微感染。
2、生姜治疗恶心
大量研究表明,生姜可缓解眩晕和因怀孕引起的呕吐,且没有口干、嗜睡等其他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生姜还有舒缓痛经、关节炎、肌肉酸痛的作用。
3、肉桂降低血脂
临床试验显示,肉桂含有的肉桂多酚可以降低体内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含量,可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脂。同时,它还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肉桂粉在超市可以买到,下次吃点心、喝麦片时,不妨撒点。
4、咖喱保护关节
咖喱的主要原料姜黄,有抗肿瘤、消炎、抗氧化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还能提高记忆力,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5、孜然增强免疫
烹调肉类、海鲜、蔬菜,都可以用到孜然调味。孜然被认为可以增强免疫,并改善肝功能、减少肠胃胀气。
6、八角有助消化
八角常被用于煲汤和炖肉,在增添风味的同时,还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有研究发现,八角有助提升人体免疫力。
7、豆蔻增加活力
在亚洲,豆蔻的药用价值被认为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活力。此外,豆蔻能壮阳、助消化,还能缓解哮喘、防止口臭、改善心情。
8、丁香缓解牙痛
丁香除了可以促进消化外,牙痛时嚼几粒也能缓解。
9、茴香调理肠胃
茴香能刺激胃肠,促进胃液分泌,有调节肠胃蠕动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能缓解肠胃疼痛。
正常吃大蒜有益身体健康
大蒜本身无毒
大蒜本身并非网络上所传的“有毒”食品。著名中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赵锡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大蒜是老百姓经常使用的食药同源的食物,既能入药,又能作为食品来食用。从医学上讲,大蒜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菌杀毒,同时也有抗衰老、软化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不过,赵锡银说,任何东西吃过量,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包括维生素或其他营养成分。人体健康需要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如酸碱平衡、血液平衡、微量元素平衡。“任何食物过量食用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但不能因此而判定该食物‘致毒’”。
“任何食物都不能过量,过量了都有可能会引起不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说,“不能把任何食物食用过量引发的不适归结为‘中毒’,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所有东西吃多了都会中毒。”
中毒病例实为自身疾病发作
此前报道中“食大蒜中毒”的扬州男子的接诊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大蒜是个好东西”,但像这名男子这样长期大量吃肯定不好。该医生称,这名患病男子的情况,为过量食用大蒜而加剧了自身潜在疾病的发作,而非“大蒜有毒”所致。
该医生表示,对患有重病或正在服药的人来说,过量食用大蒜,可能会引发旧病复发,或使得药物失效。
大蒜也有不适应人群
赵锡银表示,正常食用大蒜是有好处的,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杀菌,能够对肠道起到保护的作用,预防不卫生的餐饮引发的肠道疾病。但由于大蒜本身辛辣,会对肠胃、食道产生刺激,有胃溃疡、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
不过,究竟何为“过量”,赵锡银认为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应因人而异。“有的人吃一整头蒜都没问题,而有的人吃几瓣就会不舒服,还有的人完全不喜欢大蒜的味道。”不能轻易下结论吃大蒜就中毒。
范志红表示,大蒜中的大蒜素为活性成分,“理论上讲,凡是活性成分并非所有人都是适合多吃的。不适合的人吃了,或者吃得过量了可能就会有一些不好的作用。”所谓活性成分,即有一定生理调节作用的成分,比如人们常说的具有一些保健作用的成分。通常情况下,这些“活性成分”并非营养素,而是在一定情况下对健康有些好处的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物质。
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如大蒜中含硫小分子化合物刺激性很强,胃肠功能较敏感的人要少吃。
吃大蒜的正解
这样吃大蒜才是对的
为避免饮食卫生引起的肠道疾病,一些人习惯吃生蒜。在北方的冬天,很多家庭还有腌制腊八蒜的传统。炝炒的蒜、成瓣的生蒜、捣碎的蒜泥、腊八蒜,究竟如何吃才正确,专家给出了建议。
1、捣碎生吃比熟食有营养
赵锡银说,大蒜生吃比熟食更有营养。“炒菜时加入大蒜可提香、解毒,但不要全熟,过熟会破坏大蒜的营养成分,建议快出锅时再放蒜。”
最好的吃法是捣碎成泥凉拌,“捣碎后有利于大蒜内部的有害物质挥发,减少对人体的刺激,如果再加点醋就更好了,可以帮助中和蒜泥中的pH值”。
2、糖醋蒜、腊八蒜比生蒜更健康
在糖、醋浸泡过一段时间的大蒜更便于保存,还减少了刺激的辛辣味,增加了热量,保持了大蒜本身的营养,因此糖醋蒜、腊八蒜比吃生蒜更有益健康。
3、烹饪大补食材时不要放蒜
在烹饪如肉、蛋等大补食物时,不要放大蒜。“大补食材中加入大蒜,会削弱这些食物的保健功能,蒸煮后的大蒜也失去了营养价值。”赵锡银说,大蒜本身是发热的食品,有胃反酸、口苦、舌苔厚重的内热严重症状的人,补品中加入大蒜会不利于身体的保养。
这些调味料对老人的身体有好处
花椒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气浓郁,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花椒也是一味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其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日:“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花椒含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和有机酸,具有局麻、镇痛、抗炎、抑茵、抗氧化、抗肿瘤、杀虫等药理活性。
食醋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本地细菌和病毒类疾病流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在炒菜、拌凉菜时添加适量的醋,这样既可以开胃增食,又可以抑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八角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被中国传统医学当作药物使用。该医学理论认为其具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饭后吃梨有益身体健康
饭后吃梨有益健康
梨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它不但鲜嫩多汁,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经常吃梨,不仅能预防便秘,还能促进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排出。
研究人员对吸烟者进行了试验,让他们在4天内连续每天吃750克梨,并测定吃梨前后尿液中多环芳香烃的代谢产物1-羟基芘含量。结果发现,吸烟6小时后吃梨,人体血液内1-羟基芘会经尿液大量排出;如果不吃梨,1-羟基芘排出很少。而加热的梨汁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质多酚,给注射过致癌物质的小白鼠喝这样的梨汁,白鼠尿液中就能排出大量的1-羟基芘毒素,从而有效预防癌症。尤其是在吃过煎烤食品、快餐类食品后吃一个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梨虽然很甜,但其热量和脂肪含量很低,中老年人多吃些梨,可以帮助人体净化器官,软化血管。吃梨还对厌食、消化不良、肠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不过,专家提醒,梨虽然是佳果,也不宜多食,风寒咳嗽、脘腹冷痛、脾虚便溏者以及产妇都要慎食。梨还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梨。梨含果酸多,胃酸较多的人,也不可多食。
香瓜有益身体健康
香瓜是夏天常见的水果之一,但冬天却不多见。甜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并且水分充沛,既可消暑清热,又可生津解渴、除烦。
1.甜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
2.甜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
3.甜瓜蒂中的葫芦素B能保护肝脏,减轻慢性肝损伤
4.现代研究发现,甜瓜子有驱杀蛔虫,丝虫等作用
5.甜瓜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
夏季烦热口渴者、口鼻生疮者、中暑者尤其适合食用
出血及体虚者,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食。
吃香瓜,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记住千万不可过多食用,很容易会吃坏肚子。尤其夏天天气炎热,更易引发腹泻。还有,要切记甜瓜不宜与田螺、螃蟹、油饼等共同食用。
口臭怎么办该怎样消除 吃这些防口臭效果好
小米:健康谷物食品小米可减少口腔细菌生长,在小米饮食中增加西芹和茴香,防口臭效果更好。
豆瓣菜:豆瓣菜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具有清洁口腔及肠胃、促进消化的功效。
苜蓿芽菜:苜蓿芽菜可用于做凉拌菜,有助于清洁牙齿、清新口气。
嚼西芹:如果药物不宜,不妨饭后嚼一嚼西芹,可有效去除口腔异味。
消化酶:液体叶绿素、消化酶及抑酶胶囊等都有益清新口气。专家建议,进餐时服用消化酶,可促进食物消化分解,防止产生难闻气体。
做菜时,葱姜蒜可别乱放!
做菜时,添加葱、姜、蒜、椒这些调味料,不仅能够增加食物鲜味,还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不过,这些调味料的使用也有讲究,一起来学一学。
香茅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香茅是天然的调味料,有益身体,无添加。
香茅多用于泰国料理,有独特的味道,其芳 香味有助于减压和治疗失眠,更有抗菌功效, 可帮助肝、肾及消化系统排除毒素。
香瓜有益身体健康
营养分析
1.甜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
2.甜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
3.甜瓜蒂中的葫芦素B能保护肝脏,减轻慢性肝损伤
4.现代研究发现,甜瓜子有驱杀蛔虫,丝虫等作用
5.甜瓜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
要注意的是:
1.夏季烦热口渴者、口鼻生疮者、中暑者尤其适合食用
2.出血及体虚者,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