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崩漏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崩漏的中成药有哪些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
(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10)人参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气虚而不摄者)。
(11)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下陷者)。
(12)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13)妇血宁,每服5片,日服3次。
(14)云南白药,每服0.3克,日服3次(上药各型均可使用)。
崩漏中医艾灸治疗 崩漏艾灸哪里
治则:理血培元,调补冲任。
血崩方取穴:隐白,关元,三阴交,百会,肝俞,脾俞,肾俞。
漏下方:气海,脾俞,三阴交,地机,血海。属寒者加灸命门,中极;属热者加灸大敦,太冲;属瘀者取气冲,冲门,支沟。
治疗崩漏的中成药
治疗崩漏的中成药有哪些?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
(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10)人参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气虚而不摄者)。
(11)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下陷?者)。
(12)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13)妇血宁,每服5片,日服3次。
(14)云南白药,每服0.3克,日服3次(上药各型均可使用)。
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
⑴ 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⑵ 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崩漏下血怎么治疗
崩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属于月经病中的功能性疾患。其主要证型为阴虚或偏阴虚,但在出血阶段时以瘀结、血热为突出。治疗崩漏下血,可以采取以下的的中成药:
1、 云南白药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2~4克,血止停用。
2、 十全大补丸、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漏下不止战血止后调治。
3、 新癀片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吞服。用于血热者。
4、 三七粉血多时,4小时1次,每次3克,血止停用。对血瘀者更直。
5、 震灵丹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止血。
6、 野山人参粉血多时,2~4小时1次,首次剂量1克,以后0.5克温水吞服。用于暴崩血脱者。
有关崩漏的治疗必须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即在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用塞流止血法。血减后进一步求因治本,标本同治,止血和调理同时进行,即用澄源法。
出血完全止后,脏腑气血尚未恢复正常功能,采用复旧法进行善后调理和调整月经周期。以上治法是古人治疗崩漏重要的经验总结,也是现在临床上用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上面可以看出,崩漏治疗三法必须循序进行:塞流、澄源、复旧。如果不循此规律治疗,就会耽误病情。患者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
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崩漏的药品,供大家参考:
汇仁 乌鸡白凤丸:被誉为妇科三大圣药之一,目前已有百年历史。主要用于女性更年期忧郁、头痛头晕、失眠、易烦躁、心悸伴有皮肤潮红,手指皮肤温度增高和麻木等等。
同仁堂 人参固本丸:功能主治是血虚精亏,须发早白,颜貌衰老;或脾虚烦热,金水不足;或肺气燥热,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涩滞如淋,大便燥结等阴虚有火之证。
同仁堂 乌鸡白凤丸:功效与作用: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崩漏的治疗
⑴止血
① 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 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 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⑵ 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⑶恢复排卵功能
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⑷ 诱导闭经
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⑸子宫切除术
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崩漏的引发原因有很多种,而且由于女性的生理体征比较复杂,因此在治疗上也有以上多种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长期崩漏会引起许多的并发症,因此要及时的治疗。
治疗崩漏的小偏方
[通治方]
傅山:妇人有年老血崩者,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
当归30克(酒洗) 黄芪30克(生用) 三七根末9克 桑叶14片
水煎服。2剂而血少止,4剂不再发。
《傅青主女科》卷上
张锡纯:固冲汤,治妇女血崩。
白术(炒)30克 生黄芪18克 龙骨(煅,捣细)24克 牡蛎(煅,捣细)24克 萸肉(去净核)24克 生杭芍12克 海螵蛸(捣细)12克 茜草9克 棕边炭6克 五倍子1.5克(轧细,药汁送服)脉象热者,加大生地30克;凉者,加乌附子9克。
《衷中参西》上册
朱小南:将军斩关汤,治严重血崩证。
熟军炭3克 巴戟天9克 仙鹤草18克 茯神9克 蒲黄炒阿胶9克 黄芪4.5克 炒当归9克 白术4.5克 生熟地各9克 焦谷芽9克 水煎。另用藏红花1克、三七末1克、红茶叶汁送服。
有姜姓者,年42岁,生8胎,末次用人工流产,手术后月经初尚正常,四个月后忽然行经过多,形成崩漏,持续五六个月,淋漓不断,形瘦心跳,腰酸失眠,心中懊忄农,复刮宫两次,崩量更多。遂处将军斩关汤,甫服1剂,崩即停止,再经调理,恢复健康。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蒲辅周:治骤然崩漏,非癌瘤出血,速投此方多见效。我亦用于久漏不止。
阿胶30克 当归30克 红花24克 冬瓜仁15克童便、黄酒、水等分和匀煎。
《蒲辅周医疗经验》
丁光迪:举经汤,适应月经不调,或先或后,经血量多,经期延长,有逾十日或半月漏下不止者。甚至月信错乱,前期刚净,后期又至,漏无宁日。一般无腹痛,无显著病灶,但有腰酸下坠感。
炒防风10克 荆芥炭10克 白芷10克 藁本10克 柴胡5克 炒白芍10克 炙黑甘草5克 炒当归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木香5克 鲜藕(打)250克先用煎剂,一般5帖左右见效,连服10帖收功;如见效而不全止者,服至经净为期。下一次经潮5日后,不问经血如何,再服5~10帖。第3个月一般即可恢复正常周期。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崩漏专辑》
马龙伯:三草牡蛎枣楂汤,治青春期少女崩漏。有的疗效不易巩固,好好患患,反复无常,效果显著。
仙鹤草30克 旱莲草30克 益母草15克 生牡蛎30克 大枣30克 山楂炭30克
《名老中医医话》
[辨证方]
1、寒 证
韩百灵:脾肾阳虚崩漏,治疗的原则皆以补肾助阳健脾渗湿固冲为主,鹿茸丸加减。
鹿茸2克(或鹿胶15克) 赤石脂30克 禹余粮30克 附子3克 艾炭15克 柏叶炭15克 全当归12克 熟地12克 川断12克 淮山药12克 巴戟天12克 龙骨15克 杜仲15克如血过多者,如炒地榆60克;如气陷者,加升麻9克;如便溏者,加白术9克。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蔡小荪:阳虚这类崩漏,大多绵延日久,一般止血效果不显,余常用党参12克、生黄芪20克、炒当归9克、焦白芍9克、牛角腮9克、陈艾炭3克、仙鹤草30克、熟附片9克、炮姜3克、阿胶9克,对久治不效的阴崩,如辨证正确,常获显效。如舌淡苔薄而舌质偏红,可加生地炭、煅牡蛎各30克,以制温阳之偏,又可增强止血作用;或用龟鹿二仙胶更佳,也可以龟板9克、鹿角霜9克、阿胶9克同用。一般血止后,即去姜、附,因二药毕竟温燥,崩后失血,多用恐非所宜,故只须益气养血,自然阳生阴长。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陈泽霖:我常采用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总结的治疗方案,以调摄冲任、益肾止血为主,方用生地9~15克、白芷9~15克,女贞子12克,墨旱莲12克、蒲黄9克、小蓟12克、槐花12克、地榆9克、茜草炭12克
凡出血过多,气随血脱,加党参12克、白术9克;兼有少腹不适,加木香9克、元胡12克、小茴香1.5克;漏下日久,可加归脾丸12克。我用此方治疗不少功血病人,疗效在90%左右,不管表现为崩中漏下,或月经一月二行,均能收效,且疗效较为巩固,愈后再发者不多,复发后再用仍能有效。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韩百灵:血实热崩漏,治宜清热凉血止崩为主,用清热固经汤加减。
生地9克 地骨皮9克 龟板12克 牡蛎12克 炒地榆30克 阿胶9克 栀子9克 黄芩9克 丹皮9克 棕炭15克 白芍15克藕节15克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马龙伯:龟板清阴三草汤。治阴血虚、热偏盛导致之崩漏,下血量虽不多,但长期淋漓不止;有的经年累月淋漓不断,一剂之后,其血即止。
炙龟板30克 生地20克 旱莲草15克 鹿衔草20克 生阿胶12克 仙鹤草30克 生龙牡各20克 乌贼骨12克 焦白术20克 白芍炭12克 炒茜草10克 炒黄芩10克 柴胡6克 三七粉3克(分冲)
《名老中医医话》
蔡小荪:崩漏功血,以血热较多见,大都先期量多,色鲜红或紫,质较浓稠,属阳崩范畴,治以清热凉血。炒当归9克,丹皮炭9克,侧柏叶9克,白芍12克,炒地榆12克,旱莲草15克,重用生地炭30克。热甚常现阴虚,增龟板9克,或固经丸12克吞服,效果较显。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夏桂成:根据单方验方创制了四草汤,适用于血瘀挟血热性崩漏,对更年期崩漏尤为常用。
马鞭草 鹿衔草各30克(鲜草加倍) 茜草 益母草各15克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崩漏专辑》
崩漏能喝益母草吗 崩漏带下怎么治疗
崩漏带下是一个中医名词,治疗方式以中医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崩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中医认为崩漏的整体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崩漏的急性期当以止血为主,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施治,内服中药以止血。
针灸治疗崩漏的原则为:血热内扰、气滞血瘀者清热凉血、行气化瘀,只针不灸;肾阳亏虚、气血不足者温肾助阳、补气摄血,针灸并用,采用补法,以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常见针灸穴位有关元,三阴交,血海、隐白、膈俞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配伍其他穴位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