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床推拿手法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5.捣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点处100-300次,用中指指端捣5-20次。
6.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7.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8.推箕门: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自 膝盖内上缘向上直推至腹股沟部100-300次。
小儿湿疹中医按摩 小儿湿疹穴位推拿手法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定位: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掌心搓热,速度稍快,用力较轻,推按脾俞穴五分钟。
打嗝推拿什么部位
揉攒竹3-5分钟
定位:眉内侧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两手的拇指由轻到重持续按揉小儿眉内侧凹陷处的攒竹穴,揉3-5分钟。
揉天突15次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中指指腹在小儿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处按揉15次。
揉膻中1分钟
定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中指或拇指指腹按揉小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的膻中穴1分钟。
摩腹部5分钟
定位: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在小儿的腹部轻轻摩动,顺时针,逆时针各5分钟。
小儿尿床推拿按摩 肝经湿热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肝经湿热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平时性格容易烦躁,尿频尿黄,面色红赤,舌边尖红,舌苔薄黄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清肝经50-100次,清小肠50-100次,揉洪池穴50-100次。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尿床应该分型辩证进行推拿:
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按揉脾俞,肾俞,擦八髎,揉百会。
操作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2.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5.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分钟。
6.按揉脾俞:用拇指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7.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8.擦八髎:用掌根擦第1,2,3,4骶后孔的八髎穴5分钟。
9.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100-200次。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5.捣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点处100-300次,用中指指端捣5-20次。
6.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7.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8.推箕门: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自 膝盖内上缘向上直推至腹股沟部100-300次。
宝宝中耳炎推拿手法有哪些
补肾经1-3分钟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将患儿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肾经,推1-3分钟。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按翳风2分钟
定位:耳垂后,在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方法: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患儿耳垂后方的翳风穴,按压2分钟。
拿风池5次
定位: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一手扶住孩子的前额,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颈项的风池穴上提拿。
揉太溪1-3分钟
定位: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和食指按揉患儿脚内踝后缘的太溪穴。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小儿遗尿推拿方法 气血不足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气血不足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经常遗尿,面色无华,神倦乏力,食少便溏,自汗盗汗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补脾经50-100次,补肺经50-100次,推三关50-100次,按揉脾俞穴3-分钟,按揉肺俞穴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