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吃什么好
缺血性脑卒中吃什么好
(一)、注意控制食量
总的原则是保持能量代谢的平衡或轻度负平衡,体胖和超重者更应注意降低热量。每餐最好维持在八分饱(晚餐更不可过饱),决不可暴饮暴食。中老年人对糖的耐受力差,宜进低糖饮食。
(二)、宜进低盐饮食
摄取盐愈多,脑中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愈高。研究表明,低盐饮食对预防重症高血压和脑中风有重要意义。血脂高、高血压、脑中风患者,每天食盐摄取量最好低于6克。伴有严重水肿的心脏病人或肾脏病人,必要时应进无盐饮食。
(三)、宜进低脂饮食
脑中风患者平时的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我们的膳食中有许多低脂低糖食物,如荞麦、燕麦(两种麦类均可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小米、薯类、苦瓜、冬瓜、菠菜、胡萝卜、茼蒿菜、芹菜、香菜(也叫芫荽或胡荽)、空心菜、荠菜、蕨儿菜、苋菜、油菜、马齿苋、荸荠、茭白、竹笋、茄子、枸杞、玉竹、黄精、紫菜、海蜇皮、海参、淡菜、各种有鳞的海鱼、蛇肉、龟、鳖、鲍鱼、去皮的禽畜肉、黑木耳、白木耳、黑芝麻、番石榴、西红柿等。因为常进油腻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是导致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脑中风发作的重要原因。所以老年人尤其是体胖的老年人平时应进低脂食物,特别是应限制动物脂肪和不吃动物内脏等。
(四)、常食降脂食品
常吃些有降脂降胆固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的食品对预防脑中风的发生意义重大。如小米、养麦燕麦、绿豆、黄豆制品、酸奶、香菇、黑木耳、姜、大蒜。洋葱、芹菜、花菜、茶叶、山楂、海藻、海带、甲鱼、蜂皇浆、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都是比较适宜的。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1.头颅CT及MRI扫描
发病初期头颅CT扫描的重要性在于排除脑出血,但在脑梗死的早期CT无异常发现,起病24~28小时后梗死区呈明显低密度改变,无占位效应。而MRI在发病后4小时即可诊断。
2.脑血管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或MR血管成像可显示脑内大动脉的病变部位和性质。显示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部位和程度。
3.经颅多普勒检查(TCD)
为无创伤性检查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方法,根据血流的流速和方向,可判定脑血管有无狭窄和闭塞。
缺血性脑卒中吃什么好
1、多吃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的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
2、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的猪、牛、羊肉,鱼,鸡肉等)和植物蛋白质(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各种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饮用牛奶时最好将奶皮去掉(脱脂牛奶)。
3、为了防止中风,老年人应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抑制肠道有害细菌;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
对于预防中风食物的食物:
预防中风食物1mdash;mdash;香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约100克,将大减少患中风的危险,因香蕉含丰富的钾。钾对神经脉冲的传递,细胞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废物的排出,都起重要作用。
预防中风食物2mdash;mdash;土豆
土豆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每100克土豆中含钾308毫克、维生素C40毫克。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中风机会下降32%。身体缺钾的人,精神易紧张,使脑中风症的发病率增加。
预防中风食物3mdash;mdash;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特定的名为吡咯喹苯醌的营养物质,对保护神经,特别是保护脑神经起重要作用,因此,成年人每天最少饮用200~300毫升鲜奶,对防治脑中风大有益处。
预防中风食物4mdash;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高的人,患中风的概率较低。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较低的人,患中风的危险性比正常人要高48%~67.5%。因此提倡每天要食用富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水果、50~150克,如鲜毛豆、苤蓝、小水萝卜、葱头、大白菜、韭菜、木耳菜、苦瓜、红桔、橙、鲜枣、草莓、黑枣等。
忌:
1. 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调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拷、烧、炖、卤等方式。
2.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 、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3. 控制盐的摄取:摄取过量的盐份会使人体内的水份滞留,引起血压上升。宜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而腌渍食品、腊味食品及调味浓重的罐头食品等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尽量少吃。
4. 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类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适可而止。饮用时,应避免添加奶精,并少用糖。
5. 减少食用高普林的食物: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过高。多喝水,也可以减低尿酸的浓度。
6. 炒菜油宜选用单元不饱和脂肪酸高者: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呼吸、循环、体液量及代谢的治疗、血压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并治疗癫痫、静脉血栓栓塞、吞咽困难、吸入性肺炎、其他感染、褥疮,以及必要时处理颅内高压。
(1)监测神经功能状态、脉搏、血压、体温以及氧饱和度72 h。
(2)氧饱和度低于95%时予以吸氧,一般鼻导管吸氧2~4 L/min,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3)有吞咽障碍时进行液量平衡和电解质的定期检测;最初24 h生理盐水补液。
(4)当血压大于220/120 mmHg或伴有严重心脏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或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谨慎降压,反之不做常规降压。溶栓治疗者收缩压应小于185 mmHg。
(5)监测血糖:大干10 mmol/L时点滴胰岛素治疗,血糖低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予以10%~20%的葡萄糖输注。
(6)发热时(体温大于37℃时)可给以乙酰氨基酚降温。
(7)心脏管理:卒中后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并发症。应给予补液,必要时药物、电复律、起搏器等治疗,保证有效心输出量。
2.特殊治疗
(1)溶栓治疗:发病3 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溶栓适应证者,立即静脉应用rt-PA(0.9 mg/kg体重,最大剂量90 mg),其中10%剂量推注,余量持续60 min输注;超过3 h仍可应用,但不推荐;对时间窗6 h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和符合筛选标准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者,动脉内溶栓可作为一个选择。其他溶栓药物因副反应多,不推荐。
(2)抗血小板治疗:卒中后48 h和(或)溶栓后给予阿司匹林50~300 mg/d口服和(或)双嘧达膜50 mg/200 mg,bid口服,不宜服阿司匹林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可口服氯吡格雷75 mg/d。
(3)抗凝剂:不常规应用,但有心房颤动者推荐使用抗凝剂华法令口服,目标为INR2.0~3.0;有静脉窦血栓者推荐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注意监测凝血功能。
(4)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20~40 mg,rid,口服。
(5)脑代谢活化剂:可用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辅酶A等。
(6)防治脑水肿:梗死面积大、病情较重时,常用20%甘露醇125~250 ml静滴,每日2~4次,连用7~10 d。由于甘露醇结晶易阻塞肾小管引起血尿或无尿等肾脏损伤,应注意查肾功能。心、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关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使用仍有争议,用时应警惕继发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可早期短程使用,一般用地塞米松每日lO~20 mg加入甘露醇中静滴,持续3~5 d,最长7 d。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还有清除自由基的怍用。
(7)低温疗法:亚低温(脑组织温度32~33℃)可以降低严重MCA死亡率,但因副反应大,复温时可能出现反跳性颅内压增高危象,主张适当降温(35℃)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预后。
(8)外科治疗:对无症状有明显颈动脉狭窄者(狭窄在69%~99%),不建议采取颈动脉手术和颈动脉成形术伴或不伴支架植入术,除非是卒中高危人群者。主要由于这些方法的手术指征及效果尚有争议,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考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不应轻易施行。
(9)中医药治疗:一般采取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治则,可用丹参、川芎、红花等。
3.并发症治疗
(1)误吸和肺炎:吞咽障碍者可留置胃管治疗,有肺炎时予以有效抗生素治疗。
(2)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予以穿弹力袜,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
(3)褥疮:加强护理,保持皮肤干燥,高危者予以气垫床。
(4)癫痫:遵守癫痫治疗原则治疗.参见相关章节。
(5)躁动:先寻找原因,处理原发情况,必要时给予镇静药治疗。(6)尿路感染和尿潴留:予以导尿。加强无菌观念,必要时予以抗生素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法是什么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出现中老年人身上,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这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预防,而且现在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大家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疾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那么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法是什么呢?
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会导致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也与此有关。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你的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斯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中风的危险性。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一次性黑朦,肢体麻木,头痛,耳鸣,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就是高度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5—8倍,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治疗,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法是什么的一个介绍,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方面来进行预防,因为缺血性脑卒中这种疾病是属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是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的,所以大家对于它的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进行了解的。
脑卒中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筛查需要检查项目
1、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
2、脑病变检查:头颅CT或MRI;
3、血管病变检查:颈动脉双功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4、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氧饱和度;胸部X线检查;
5、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未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脑电图(怀疑痫性发作)等检查项目在必要的时候也可选择。
脑卒中诊断思路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中脑梗死按病因分为大动脉、小血管和心源性脑梗死。
脑卒中诊断流程为:①评估和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得到病史和体征资料,并根据脑卒中量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②脑部与血管病变检查;③实验室及影像检查;④诊断;⑤病因分型。具体诊治流程见右图。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卒中: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④双眼向一侧凝视;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⑥眩晕伴呕吐;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或呕吐;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依据TOAST分型,可将其分为5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颈动脉闭塞或狭窄≥动脉横断面的50%)、心源性脑栓塞 (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影像学检查有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最大直径<1.5 cm的卒中病灶)、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其中LAA、CE及SAA是临床常见类型,应引起重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为: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④排除非脑血管性脑部病变;⑤脑CT或磁共振 成像(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①~④同时满足为可能缺血性卒中,①~⑤同时满足为肯定的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到底是什么病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和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叫“脑卒中”。脑卒中又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烟雾病(MaMa’s病)等。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往往都有诱发因素。如着急上火、情绪激动、睡眠不好、用力过度、便秘、排尿困难等。此病常常在动态中发病(运动中)。发病突然,症状较重。发病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
缺血性脑卒中往往是在静态中发病。如在睡眠过程中、在休息的时候或在安静状态中。此病的发病较出血性脑血管病来得缓慢、病情的恶化也较缓慢、且常常反复发作。由于梗塞血管的直径大小不一样,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也有差异。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住院用药后,反而会出现肢体全瘫。这种血栓,临床上称之为进展型血栓。有时即使做到了对症用药,病情也难以控制。这一点常常需要医生向病人及家属说清楚,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人,是好发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脑卒中乃“急症中的急症”。所以对这些人一定要广泛地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脑卒中症状和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中风会遗传吗
中风会遗传吗?医学上把急性脑血管病叫做脑卒中,又叫中风。它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主要症状为偏瘫、失语和昏迷等。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巾风两类,前者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遗传因素比较明显。直系上代有脑卒中者,后代脑卒中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2.5倍。通过对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比较高,血管张力不稳定,并存在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陈碍。在缺血性中风思者的家属中,高胆固醇血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率均较高;在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家属个,除高明固醇血症以外,呈低凝状态的倾向较多见,这均说明有一部分卒中思考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
高血压并发症
1.心脏并发症 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脑卒中 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 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高血压性肾损害 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 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