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天哪些虫子最易伤人 夏季防毛毛虫蛰人

夏天哪些虫子最易伤人 夏季防毛毛虫蛰人

毛毛虫的辨别方法: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有的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刚毛。

毛毛虫的危害:毛毛虫虽然不咬人,但是其体表长满了毒毛,当毒毛刺入皮肤后,往往随即段落释放毒素,可出现局部刺痛烧灼感,皮肤表面变得红肿,甚至可化脓溃烂,严重者可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

毛毛虫的应对措施:如果不小心被毛毛虫蛰伤,可现在放大镜下观察,用胶带将红肿部位的毒毛粘掉。如果是有明显全身症状时需要尽早到医院医治,切记不可因为瘙痒而用手去搔抓。

鸡毛菜在本地应根据不同季节种植

一、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上旬至2月下旬在大棚里种植)

①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冬性强的品种.一般选用本地上海青、二月慢、三月慢、冬常青、特矮青、矮箕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由于鸡毛菜生长期比较短,因此在耕地前一个星期,每亩施入腐熟人粪尿1000㎏作基肥,然后将畦面整细耙平,筑成畦宽(连沟)1.2m.

③播种: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及时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浅耙畦面,然后踏实或拍实.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播种量每亩约2㎏.

④田间管理:鸡毛菜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尿素5㎏左右.

⑤采收:春季大棚种植一般于播后40-50天采收,亩产1000㎏左右.

二、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至8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夏季栽培一般选择耐热品种,如抗热605、夏冬青、正大抗热青一号、抗热青三号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夏季种植正处于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季节,因此要筑成深沟高畦,以利灌排(基肥同上).

③播种:高温季节,播种至出苗应覆盖遮阳网.因天气干旱,播种前一天应浇足底水,渗水后播种,播种至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由于气候炎热干旱,夏季播种量宜多,一般每亩撒播种子2-4㎏.

④田间管理:夏季种植鸡毛菜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子叶展开后,亩施尿素5㎏左右;第二次在两片真叶出现后追施,亩施尿素10㎏左右.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切不能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上午8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可用艾美乐、菜喜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治.

⑤采收:夏季种植鸡毛菜于播种后20-25天采收,亩产750㎏左右.

三、秋冬栽培(一般在8月至11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抗热605、矮抗青、红明青、冬常青、上海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与秋季栽培相同.

③播种:秋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可先行灌溉,待土壤胀松后再整地播种(或播种后每天浇水1-2次,直至出苗),冬播和春播用种量基本相同.

④田间管理:出苗后追肥2-3次,秋季栽培主要病害是病毒病,有时也发生霜霉病.虫害以蚜虫为主,小菜蛾、菜青虫也有为害,应及时防治.

⑤采收:秋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25-30天采收,冬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45天左右采收

防止新生生宝宝蚊香中毒

夏季是杀虫剂中毒的高发季节。曾经有过孩子刚出生时被气雾杀虫剂“熏”成脑瘫的事件。1996年6月8日,这个名叫毛毛的孩子在出生当晚即回到家中,因屋内蚊虫较多,孩子的父亲使用了气雾杀虫剂驱蚊,却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据介绍,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灭蚊片、蚊香和灭蟑片之类产品,大多是采用菊酯类的溴氰菊酯作为杀虫有效成分。长期接触,即使是低量,也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气雾杀虫剂和蚊香都属于短效杀虫剂,需要每天使用,而且使用时还要紧闭门窗。这样人很容易将杀虫剂的有机溶剂气雾吸入体内,长期过量吸入就会引起损伤。特别是儿童,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比成人低,其反应会更明显,导致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专家提醒,夏季使用蚊香和杀虫剂要慎重,尤其是婴幼儿住的房间不要使用,否则容易引起杀虫剂中毒。

鸡毛菜的栽培

鸡毛菜在本地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可确保周年生产。

一、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上旬至2月下旬在大棚里种植)

①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冬性强的品种。一般选用本地上海青、二月慢、三月慢、冬常青、特矮青、矮箕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由于鸡毛菜生长期比较短,因此在耕地前一个星期,每亩施入腐熟人粪尿1000㎏作基肥,然后将畦面整细耙平,筑成畦宽(连沟)1.8~2m。

③播种: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及时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浅耙畦面,然后踏实或拍实。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播种量每亩约2㎏。

④田间管理:鸡毛菜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尿素5㎏左右。

⑤采收:春季大棚种植一般于播后40-50天采收,亩产1000㎏左右。

二、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至8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夏季栽培一般选择耐热品种,如抗热605、夏冬青、正大抗热青一号、抗热青三号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夏季种植正处于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季节,因此要筑成深沟高畦,以利灌排(基肥同上)。

③播种:高温季节,播种至出苗应覆盖遮阳网。因天气干旱,播种前一天应浇足底水,渗水后播种,播种至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由于气候炎热干旱,夏季播种量宜多,一般每亩撒播种子2-4㎏。

④田间管理:夏季种植鸡毛菜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子叶展开后,亩施尿素5㎏左右;第二次在两片真叶出现后追施,亩施尿素10㎏左右。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切不能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上午8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可用艾美乐、菜喜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治。

⑤采收:夏季种植鸡毛菜于播种后20-25天采收,亩产750㎏左右。

三、秋冬栽培(一般在8月至11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抗热605、矮抗青、红明青、冬常青、上海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与秋季栽培相同。

③播种:秋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可先行灌溉,待土壤胀松后再整地播种(或播种后每天浇水1-2次,直至出苗),冬播和春播用种量基本相同。

④田间管理:出苗后追肥2-3次,秋季栽培主要病害是病毒病,有时也发生霜霉病。虫害以蚜虫为主,小菜蛾、菜青虫也有为害,应及时防治。

⑤采收:秋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25-30天采收,冬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45天左右采收

入夏谨防毒虫蛰伤宝宝

入夏,谨防毒虫蛰伤宝宝

毒虫1号:刺毛虫 俗称“八角毛”或“洋辣子”,生活在各种树木、草地上。刺毛虫爬到宝宝皮肤上,其毒汁进入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 伤处表现 受害部位皮肤发出大量黄豆大红色疹子,疹子中间有针头大水疱,患处皮肤有瘙痒、刺痛、灼热感,这就是“刺毛虫皮炎”。 急救措施 妈妈迅速用橡皮膏粘去患处的毒毛,然后涂搽炉甘石洗剂。

毒虫2号:隐翅虫 亦称翘屁股,常出没于山林中、居家环境、矮树林;夏天的傍晚,尤其是灯光下最多。 伤处表现 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处奇痒难忍,其毒液还会使皮肤起泡、溃烂、流水。 急救措施 当隐翅虫落到宝宝身上时,妈妈千万不能用手去拍打,应将其弹开或用嘴吹开、用扇子扇开。另外,傍晚带宝宝外出时,不要让宝宝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蜜蜂、黄蜂 雌蜂腹部有分泌蜂毒的毒腺,毒刺还会发生折断而留在皮肤内。 伤处表现 蜂螫伤多见于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小宝宝皮肤被蜂

螫伤后,局部会红肿得很厉害,中央常有一个由毒刺刺入而形成的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小宝宝会有烧灼痛和刺痒。 急救措施 小宝宝皮肤如果被蜂螫伤后,妈妈要检查有无毒刺埋在皮肤里面,如果有毒刺埋在皮肤里面,可用镊子将毒刺拔出;或者用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消毒过的针头将毒刺挑出,然后外搽10%氨水或者10%碳酸氢钠溶液(俗称小苏打溶液)。

蜈蚣 俗称“百脚虫”,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或者水沟等处。 伤处表现 毒爪刺入人体皮肤时放出毒汁,使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毒爪刺入处有两个暗红色点,小宝宝会感到烧灼痛和刺痒,患处附近的淋巴结发生肿大。 急救措施 被蜈蚣螫伤后的治疗方法与蜂螫伤相似,但蜈蚣的毒爪不会断落在皮肤内。

贴心小贴士:如何避免毒虫伤害 ·尽量避免宝宝在潮湿的地方玩。当宝宝进行室外活动时,妈妈一定注意保护,在树底下不要呆太久。 ·宝宝的衣服、毛巾毯等,尽量不要晾晒在室外,尤其不能晾晒在树底下。 ·宝宝皮肤被昆虫螫伤,除了局部皮肤反应外,如果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比如: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就要及时到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切不要仍然呆在家里而延误病情。

幼儿常见皮肤病的家庭护理

1、汗疹

汗疹就是俗称的“痱子”,是夏天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好发于脖子、前胸及后背,形成大片搔痒的红疹子。预防之道首重凉爽,吹冷气、常洗澡、穿轻薄的棉质衣服等,都有助于保持皮肤干爽,减少汗疹的发生。

如果汗疹已然形成,而且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不妨去看看皮肤科医师,因为医师处方的一些药膏,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脓痂疹

脓痂疹是由细菌所引起,主要是金**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好发于学龄前儿童,而且会相互传染。主要的症状是痒而不是痛,常见于头颈部,尤其是鼻子周围,其次是四肢。名为脓痂疹,倒不一定见得到脓疱,反而较常看到一个个抓破结痂 的小红疱,在某一区域内较多,并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四肢的脓痂疹是由于蚊虫叮咬后抓破所引起的续发性细菌感染,有时会在看似正常的皮肤形成水疱。如果盲目地擦含有类固醇的湿疹药膏,会造成迅速蔓延。使用适当的口服和外用抗生素治疗,症状两三天就会明显改善,但治疗须持续至少一周,少数幼童在脓痂疹后会并发急性肾脏炎,需要注意。

3、昆虫叮咬

夏天是各种蚊虫的季节,被蚊子、跳蚤、蚂蚁及各种小虫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幼童,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局部的红肿反应也较为强烈,在手部、小腿及足踝处,更可能产生水疱,所以夏天要格外注意居家环境的清洁,地毯、凉席、榻榻米、猫、狗都是可能的虫蚤来源。

夜晚睡觉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防蚊措施,尤其是阳台或庭院有盆栽树木时。白天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或在市区从事户外活动时,尽量可能穿上长袖衣裤或喷上防虫液。被蚊虫叮咬后,擦万金油、绿油精、面速力达母这类油膏,只能使患处暂时觉得清凉,并没有实质的治疗效果。如果被叮咬的数目过多,还是应该寻求皮肤科医师的诊治,接受适当的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不但可以迅速减轻孩童的不适,防止抓破皮肤引起的细菌感染,更能避免反复抓结疤所带来“红豆冰”现象。如果叮咬处已经形成色素沉积,一些外用的褪色素药膏,有助于色素的消褪。

4、毛毛虫皮肤炎

毛毛虫皮肤炎并不是毛毛虫叮咬引起的,而是毛毛虫身上的刺毛接触到皮肤所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有些人是经过树下或在树下休息时,毛毛虫掉到身上或滚落过去,刺毛便散在身上;有时则只是去郊游时,附近有毛毛虫,一阵风吹过来,把毛毛虫的刺吹到了身上,而这些细刺是可以穿过薄的T恤的,当事人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但经过12-24小时后,刺毛接触的部位,便开始产生许多小红疱疱,奇痒无比。若不治疗,痒可持续一周之久,很少人能耐得住,最好及早看皮肤科医师,适当的治疗可使症状在一两天内大幅减轻。

因此,夏天经过树下时,要格外小心;看到毛毛虫,最好敬而远之。值得一提的是,引起毛毛虫皮肤炎的毛毛虫,大多不是蝴蝶的幼儿、虫,而是蛾的幼虫。

5、晒伤:晴天、阴天都要防晒

夏天从事户外或水上活动的机会很多,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目前,许多国人仍没有防晒的观念,有些家长则自己知道要防晒,却误以为幼儿皮肤健康,不需防晒,或以为防晒乳液会伤害幼儿稚嫩的肌肤,而不敢让幼儿使用。其实,六个月大以上的幼儿,就可以开始擦防晒乳液了。

成人防晒,可以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黑斑、晒斑及皮肤癌的发生;儿童防晒,可减少长期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累积的伤害。近年更有研究报告显示,小时候晒伤的次数愈多,成年后患恶习性黑色素瘤的机会也愈大。

平时防晒,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再擦一次。进行郊游、打球等户外活动时,则要选择系数更高的防晒乳液,但记得洗脸后需再擦一次。去游泳则要选择防水的防晒乳液,且每60~90分钟要再擦一次。防晒乳液不是擦脸,所有露出来晒得到的部位,包括耳朵、脖子后面、四肢外侧等,都要擦到。

许多人对阴天时游泳被晒伤感到大惑不解,其实阴天和晴天时,紫外线的照射量相去不远,只是阴天时,皮肤少了那份炙热的感觉,大家就失去了防晒的警觉性,而忘记擦防晒乳液。此外,防晒乳液要在外出前半小时擦上。

冬虫夏草和金蝉花蝉花有什么区别

1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2.蛹虫草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蛹虫草、虫草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3.蝉花是感染蝉类的一种虫草属昆虫病原真菌,因其僵硬的虫尸上形成的子实体(子囊座)形状似花而得名。主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单板机疹初期;疹出不畅;小儿惊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夜啼

宝宝12种夏季常见病

Part1 手足口病

1.小儿手足口病积极预防是关键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多数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发手足口病的。

Part2 3大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夏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因为夏季的高温容易导致细菌孳生,进而使环境受到感染,各种食物也成了细菌传染的“中转站”,两者交叉影响之下,宝宝更容易患肠道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称为赤痢或红白痢,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小儿发病率较。

2.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一般通过食物经口或手传染。病变主要在盲肠与升结肠,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排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3.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表现为起病较急,5~7天内发热达到高峰且难退热,常伴有头痛、呕吐、鼻出血、腹痛。

Part3 2大虫媒传染病

许多传染疾病在蚊虫、细菌活跃的夏季纷纷逞威,面对各种传染性细菌的虎视眈眈,家长应该做好事先预防,做好捍卫宝宝健康的前哨战。高温潮湿的天气形态,最适合虫蚊蝇大量繁殖,而各种蚊蝇传染疾病也开始“猖狂”了,下列2种虫媒传染疾病最为常见:

1.蚊虫叮咬最易被传染乙脑

乙脑(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通常当宝宝被体内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经10~15天。

2.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因此,必须引起警惕,做好预防。

Part4 5种皮肤问题

宝宝的皮肤在夏天也可能状况百出,为了提醒家长做好疾病预防,以下归纳出宝宝常见的5种皮肤状况。

1.痱子

许多宝宝会因为流汗而在脖子、背部、身体皱折等处长出一颗颗红色的小疹子,这就是痱子。如果宝宝穿的衣服太多,或是衣服面料不够透气,或是宝宝流汗后没有更换干净衣物让皮肤保持干燥,在汗水的浸湿下。

2.毛囊炎

因为毛囊堵塞,使得汗腺中的汗管无法顺利排汗,脏污也跟着卡在毛囊中,无法通过代谢将皮肤表层的脏污排掉,长时间累积下就会导致毛囊发。

3.蚊虫叮咬

夏季是蚊子肆虐的季节,宝宝娇嫩的皮肤被蚊子咬过后就红肿、溃烂,甚至导致色素沉淀,皮肤看起来红红肿肿的,让爸爸妈妈好不心疼。

4.晒伤

许多家长都忽略了幼儿防晒的重要性,每次出外郊游、戏水,一不注意就晒伤了。皮肤每次晒伤都会增加成人后罹患皮肤癌的几率,所以应从小培养防晒习惯。

5.尿布疹

宝宝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称做“尿布疹”或“红臀”。

Part5 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病)

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夏季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天气热了,许多宝宝都容易患上红眼病。这种眼病有相当高的传染性。发病初期宝宝两

夏天哪些虫子咬人 夏季防隐翅虫伤人

隐翅虫的辨别方法:隐翅虫多数体型细长、体小,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

隐翅虫的危害:隐翅虫本身并不咬人,但是其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流出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皮肤如果沾染上气体液后可出现红斑、水泡、脓疮甚至糜烂,而且其拍死它的手摸到那里,毒液就可以带到哪里,有的时候还可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隐翅虫的应对措施:一旦皮肤与隐翅虫接触后应当立即清洗或者涂抹碱性溶液如氨水等。如果皮肤有破损,可涂抹薄荷炉甘石洗剂进行清洗。切记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可用嘴将其吹掉或者甩掉。

盛夏常见10大疾病及其防护

NO.1腹泻

症状: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细菌、病毒感染也是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宝宝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小贴士:

1、注意卫生:宝宝的餐具食物要单独存放,要有防尘和防蝇设备。妈妈在为宝宝准备这些用具前一定要先洗手。

2、注意新鲜:奶品要新鲜,奶瓶用后洗净煮开消毒。

3、注意定量:妈妈在用母乳喂养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定时定量,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2、3小时喂奶一次,每天喂6―7次,夜间睡觉可少吃一次;以后可延长至3、4小时喂奶一次,每日喂5、6次,每次喂奶以15―20分钟为宜。预防因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NO.2 中暑

夏天容易出汗,宝宝皮肤汗腺发育未完全,体内水分贮存量有限,流汗过多容易引起脱水休克。呼吸是人体自身散热的重要方式,因为肺部是除了皮肤外的次要散热器官,呼气时可将肺中的热气排出体外(占排热量的百分之十)。但如果环境的温度高过体温,吸入的是热空气,则甚至反而会使体温上升,由于宝宝在夏天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调节体温,容易发生暑热伤害。

症状: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

小贴士:

1、控制室温:有效的调节室内温暖、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注意防晒:注意不要带宝宝在炎热的户外长时间晒太阳。

3、将宝宝移到阴凉处,除去衣物。要赶快送去医院诊治,千万不要给服用宝宝退烧药。

NO.3 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症状:宝宝不出汗,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而且烦躁不安,病程可持续1-2个月。

小贴士:

1、改善环境:防治暑热症首先要改善居住条件,注意通风及温度的控制。要经常让宝宝在较阴凉的地方休息,无论室外或室内都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通风。

2、适当补水:及时给宝宝多喂些淡盐凉开水,经常给宝宝用温水洗澡。

3、小偏方:对体温过高或烦躁不安的宝宝,可用温毛巾蘸水轻抚宝宝肌肤,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疏解宝宝的不适。

NO.4 蚊虫叮咬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它们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蚊虫,宝宝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它不仅仅有碍肌肤的美观,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

症状:局部红肿,在手部、小腿及足踝处,更可能产生水疱。

小贴士:

1、注意卫生:格外注意居家环境的清洁,地毯、凉席、榻榻米、猫、狗都是可能的虫蚤来源。

2、提前防虫:每天睡觉之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或者给宝宝使用蚊帐。

3、常备药品: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面速力达母等油膏,但要记住这些药膏只能使宝宝的患处暂时获得清凉,并没有实质的治疗效果。

4、及时求医:如果宝宝皮肤上被叮咬的数目过多,或有感染迹象,还是快快去医院找皮肤科医师求救。

NO.5 痱毒

痱毒是由痱子引发的病症,而痱子是夏天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好发于脖子、前胸及后背,形成大片搔痒的红疹子。痱毒又称热疖,该症发生多由宝宝营养不良、抗病力差和痱子被抓破感染所致。痱毒若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应该引起妈妈们的高度重视。

症状:病变处表现为红、肿、热、痛及流水征象。

小贴士:

1、清爽干燥:预防之道首重凉爽,吹冷气、常洗澡、穿轻薄的棉质衣服等,都有助于让宝宝保持皮肤干爽,减少汗疹的发生。

2、保持卫生:宝宝要常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对已形成痱毒者,要及时应用抗菌素,病变处用75%酒精消毒。

NO.6 毛毛虫皮肤炎

引起毛毛虫皮肤炎的并不是毛毛虫的叮咬,而是毛毛虫身上的刺毛接触到皮肤所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可能只是带宝宝在树下乘凉休息,毛毛虫掉落的时候刺毛便散在了宝宝身上,这些细刺是可以穿过薄的衣服的,因此宝宝可能已经受到了伤害,而妈妈却还茫然不知呢。

症状:毛毛虫皮肤炎在宝宝身体接触毛毛虫刺毛后的12~24小时开始起反映,症状为刺毛接触的部位开始产生许多小红疱疱,奇痒无比。若不治疗,痒痛可持续一周之久,宝宝难以忍受。

小贴士:

1、远离毛虫:夏天经过树下时,要格外小心。

2、及时行医:及早看皮肤科医师,进行适当治疗。

NO.7 红眼病

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夏季宝宝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症状:早期症状是宝宝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

小贴士:

1、给宝宝勤洗手,不让宝宝用手揉眼。

2、在流行期少带宝宝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

NO.8 脱水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症状: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但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

小贴士:

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切忌乱用药。

NO.9 晒伤

夏天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有些妈妈不愿意为刚出生的宝宝用防晒霜,认为宝宝不需要,或是担心防晒乳液会伤害宝宝的娇嫩皮肤,而事实上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用防晒乳液了。

症状:宝宝皮肤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则只会在皮肤脱皮或刺痛感来的时候才表现出烦躁不安。

小贴士:

1、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2、防晒乳液不只是擦脸,所有露出来的、晒得到的部位,包括宝宝耳朵、脖子后面、四肢外侧等,都要擦到。

3、一岁以下的宝宝皮肤真是太稚嫩了,所以即使有防晒霜的保护,在阳光足的午后,也尽量不要带宝宝在户外活动超过3小时。

NO.10 外伤感染

蚊虫叮咬后,宝宝抓破伤口,如果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

症状:宝宝皮肤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还会有发烧等症状,或表现出烦躁不安等。

小贴士:

1、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最好马上给宝宝擦上专用药水,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

2、一旦发现宝宝抓挠皮肤,应该随时注意及时制止,可采取玩具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3、一岁以下的宝宝皮肤真是太稚嫩了,一旦发现有皮肤严重破损,应请医生给出预防伤口感染的具体办法。

惊蛰节气必吃的6款传统食物

1.玉米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2.梨子

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3.蛋

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啦。

4、醪酒

春天到来,人的全身汗毛孔也开了,西北有些地方在惊蛰节要家家户户喝醪酒、吃鸡蛋煎饼拌芥末汁,驱除身体积存的寒气。

5.炒豆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黄豆真的是价廉物美,对于女人来说,它含有的异黄酮素又能产生与雌激素荷尔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胆固醇,保护心脏,预防乳癌骨质疏松的情况。

6.煎饼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蜱虫是什么

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2010年夏天,河南省商城县,有多人被做蜱虫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当地2009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2010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截至2011年6月份,中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蜱(pí)也叫壁虱,鳖吃,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草爬子(东北某些地区把蚰蜒也称为“草爬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读音)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该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经常可以在黄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内侧发现其身影,多时会聚集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农村极为常见。

冬虫夏草的副作用有哪些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之所以称之为冬虫夏草,是由于冬季虫草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幼虫虫体,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长出菌座,形如棒状。成为冬季是虫,夏季却变草的奇特形态。

中药学中记载,冬虫夏草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可治疗肺肾两虚的虚喘、尤其是劳嗽痰血。还可治疗自汗畏寒、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等。

中医认为,冬虫夏草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适用于肺虚、肾虚或肺肾两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冬虫夏草毕竟是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一般来说小孩子是不能吃冬虫夏草进补的。除病后、产后等原因明确的体虚者,其他人要吃冬虫夏草,最好先到医院咨询医生。如果盲目进补,可能上火,过量服用还会导致心慌气短、烦躁、面部红斑及四肢浮肿等。

水蜜桃上的毛可以吃吗 桃上的毛有什么作用

桃子表明的绒毛具有天然的作用。夏季是多种桃子的成熟季节,而夏季阳光强烈、雨水丰盛,桃毛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阳光暴晒和减少雨水残留,即可避免桃子出现晒伤或者裂果的情况。另外绒毛也可以比较有效的阻挡昆虫的入侵,对防护果实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蚊虫叮咬红肿的原理

在虫咬皮炎中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是最常见的。蚊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由于蚊虫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在进入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变应性反应而引起炎症。严重时个别患儿局部产生大疱、出血性坏死等严重反应,是夏季皮肤科常见病症。 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夏秋季节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导致虫咬皮炎的昆虫很多,常见的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螨虫,螨虫非常小,在自然界无处不在,它既可以直

口腔蝇蛆病的分类

由胃蝇科(Gastrophilidae)胃蝇属(Gastrophilus)中的多种胃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内)所引起雌蝇产卵于马属动物的被毛或皮肤上,幼虫出后的蠕行活动引起雌蝇产卵于马属动物的被毛或皮肤上,幼虫 出后的蠕行活动引起(或)的痒感和啃咬,从而经口感染。幼虫移行至胃后,即固着在胃壁上。寄生期约为10个月。病马常表现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躯体瘦弱。后期可在肛门周围出现幼虫,并随粪便落于地面,很快钻入表层土壤或畜粪中发育成蛹。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2个月羽化为成蝇。寒冷地区成蝇仅见于春、夏、

婴儿夏季护理小常识

1.饮食护理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要在夏季断奶,秋凉后断奶也不迟;同时要多给宝宝吃牛奶或奶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并补充水分;少喝果汁和饮料,最好每天不要超过100毫升,因为果汁饮料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让他们口味更差;另外就是要限制吃甜食,不要给他吃太多含糖的食物。 2.蚊护理 夏天蚊虫很多,一定要注意范。家长要对房间的角落进行清理,预蚊虫,也可以给宝宝穿浅色衣服,另外挂蚊帐是最有效的驱蚊方法哦;如果宝宝被蚊虫咬了,要看看是否过敏,可以先用苏打水清洗,然后用牙膏、胡绘制消炎,严重的可以涂红霉素,如果咬

腿毛君对类而言,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腿毛能够帮助发现寄生虫,甚至是止害虫叮咬。这是因为,所有腿毛都与神经相连,能帮助我们发现毛发的移动。在为寄生虫设置障碍的同时提高了探测能力,这些腿毛让更有可能发现寄生虫,因为这些小虫子从腿毛上爬过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其次,腿毛有助于维持汗腺,帮助调节体温。另外,腿毛有阻挡细菌和保护的作用。除此以外,腿毛可能还存在其他至今仍未发现的功能。 腿毛虽有用,但腿毛过多也给类带来了许多烦恼。 健康哥同事的男票就是一位天生自带毛裤加持的汉子,据说他夏天再热也不敢睡“麻将”凉席和竹席,因为腿毛太长太多会被夹住

宝宝夏季常见病排行榜

NO.1 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 细菌、病毒感染也是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宝宝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症状: 宝宝轻度腹泻表现为食欲不振,偶尔伴有呕吐现象;重度的大便次数一天达十余次,甚至几十次,大便中多伴随着大量的水份,若腹泻情形严重,还会导致宝宝脱水,甚至休克。妈妈要留意宝宝的大便,如果有异常如呈水样

吃什么 不同地区的惊饮食风俗

“惊地气通”,随着天气回暖、土地解冻,冬眠的昆虫、动物日渐活跃,开始出来活动。因此该节气称之为惊。惊,雷声隆隆闪电也特别多,这时农夫也忙着播种插秧。那么惊吃什么呢?而且各地关于惊的饮食风俗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看看。 梨子 姜梨汁——惊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这里略改,因梨性寒,加温性的姜平衡一下:数个大梨加小块姜,一起放入榨汁机,榨得的姜梨汁分两壶,一壶直接上桌,另一壶放蒸锅里蒸5分钟后再上。《本草通法》说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所以做两壶,家中

蛹虫草胶囊的产品特点

修正“蛹虫草胶囊”精选长白山低温环境下生长的蛹虫草菌种全株入方,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虫草、虫草酸、虫草多糖等,具有补肺阴、补肾阳、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 品种介绍 修正蛹虫草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虫草等。它与青海冬虫夏草同属于真菌门虫草属,但为不同的种。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幼虫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

花椒可以驱赶蚂蚁吗 花椒如何驱虫

可以取30粒花椒,分别用3至5个透气性好的纱布袋包好,分别放入存放米面的口袋底部、中部、左边、右边、上部等,再将米面袋子口部封紧,这样能够有效虫。 夏季衣柜里的纯毛制品容易生虫,这种情况也可以用花椒。用纱布包一袋花椒放进衣柜,毛衣、大衣、纯毛西装再也不会遭虫蛀了,而且还非常绿色。

四川甘孜冬虫夏草

虫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每到秋冬季节,真菌冬虫夏草菌的菌丝侵入居于土中的鳞翅目蝙蝠蛾幼虫体内,吸收营养,致使幼虫充满菌丝而死。夏初,冬虫夏草菌自虫体头部出子座,冒出地面。子座为草生,细长似棒球棍状。头部稍膨大呈椭圆形,基部留在土中与幼虫头顶相连。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拨三千至五千米的高原草地上。 冬虫夏草主要知名产地在青海、西藏,因此很多在零售市场宣传的影响下,对冬虫夏草下了定论,一竿子把两地外的虫草产地排除。其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也是冬虫夏草的产地之一,在四川

夏季儿童保健八大注意事项

1、御“红眼病”: 不要混用毛巾,到游泳馆游泳时要注重馆内卫生。 2、小心食用熟食: 夏季蚊蝇较多,细菌容易繁殖。食用熟食一定要倍加小心,尽量不食用熟食,熟食要经过高温后再给孩子吃。 3、不要食用剩饭: 即使是放在冰箱中,也要加热后再吃。冰箱不是消毒箱,躲藏其中的细菌会在剩饭中滋生。 4、制止肠道传染病: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如细菌痢疾、大肠杆菌肠炎等,注重饮食卫生,是阻断肠道疾病的重要要领。 5、制止蚊虫叮咬: 小儿被咬后由于毒素作用,局部会出现严重的红肿。以致发热。另外,蚊虫也是传染病的散播